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高校教师生存日记(近代现代)——Llosa

时间:2025-05-09 09:49:12  作者:Llosa
  上小学后,孟初一度认为,他的境遇出现了转机。
  据他观察,凡是父母,没有不爱炫耀孩子聪明、成绩好的。
  就算是成日挂着愁苦表情的孟长青,听到老师和同事夸奖孟初,说家里教育有方,也会露出笑容。
  孟初如释重负。终于,他在这个家里,有了一项不可取代的价值。
  然而,这份安心,在孟寄宁升学的一刻,荡然无存。
  孟寄宁的成绩也非常好。
  孟初有时真的恨上天,孟寄宁已经什么都有了,连这一点长处,都不能单独分给他吗?
  甚至,孟寄宁还有一项他望尘莫及的优势。
  夸赞孟寄宁时,如果别人说:“这聪明劲儿是遗传爸爸的吧!”
  孟长青就会一边嘴角上天,一边从裤袋里摸出舍不得抽的烟,邀请对方吞云吐雾。
  而同样的话,放在孟初身上,获得的就只有微笑,和一句“哪里哪里”。
  这就是他的结局了,在最擅长的领域,他也比不上弟弟。
  随着孟寄宁一年年长大,成绩毫无下降趋势,孟初的焦虑与日俱增。
  他再三思考,最终认定,他能胜过孟寄宁的,就只有懂事了。
  或许,当父母发现,这个孩子比亲生孩子还要体贴,还要孝顺,还要关心他们的时候,就会更爱他了。
  于是,他开始认真执行这项任务。
  他从不给家里增添不必要的支出,连学校组织春游和秋游,他都请假不去,因为要交150块钱。
  他一直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从不需要爸妈帮忙整理。
  妈妈生病的时候,他放学就去陪她,给她买水果、打热水。
  在所有这些努力之后,他觉得,一切应该会改变了吧。
  可惜,世事常常不遂他愿。
  孟寄宁春游秋游都去,拍了许多好看的照片,爸妈看着很开心。
  孟寄宁时常丢三落四,爸妈会抱怨,会训斥,可照样掏钱给他买新的。
  孟寄宁在妈妈死后哭了很久,脸瘦了一圈,亲戚都说这孩子真孝顺。
  少时的孟初不明白,为什么他这样努力,却始终比不上弟弟。
  不但在家里,在学校也是这样。
  一上小学,孟寄宁就竞选班委,他人缘好,第一学期就当了班长。
  因为长得好看,刚升二年级,老师就选他做文艺汇演的主持人。每当孟寄宁穿着崭新的衣服,站在舞台上,大方响亮地说:“各位老师,各位同学,现在节目正式开始!”
  孟初就觉得,世界上没有弟弟做不成的事。
  大家都很喜欢孟寄宁,除了孟初。
  他觉得,在家里看孟寄宁占据中心,已经够了。连在学校,他也要不时听到他、看到他,未免太残忍了。
  可惜,虽然孟寄宁小他三岁,却早上了一年学,他们还要在同一个初中、同一个高中待一年。
  真要命。
  每到初三、高三的时候,他就能在各种校级活动上,看到孟寄宁的身影,听到孟寄宁的名字。
  时不时地,还会收到不想去的邀请。
  某个周末晚上,孟寄宁正神采飞扬地说着英语演讲比赛的事。他才刚上高一,已经入围了校决赛。鉴于他们是高手如云的省重点,这很不容易。
  “哥,”孟寄宁说着说着,忽然转向他,“下周决赛,你来给我加油吧?”
  孟初咽下嘴里的饭菜,沉默片刻,说:“我应该没有时间去。”
  “下周不是大周末嘛?”
  “老师会布置很多卷子。”
  孟寄宁抿起嘴,看上去很失落。常人做这个动作不免做作,可他做起来让人怜爱。
  “来吧来吧,”孟寄宁用期待的目光说,“上次运动会,我也给哥哥加油了。”
  孟初低下头,他习惯用这种动作掩饰不快的情绪。
  他不擅长运动,但是因为高三了,大家都不想参加运动会,没人愿意报名,班主任就抓壮丁,让他报接力。他在交接的时候,把接力棒弄掉了,害得班级垫底。
  他开始就说了,不需要孟寄宁给他加油,孟寄宁非要跑过来目睹他出丑不说,还以此为理由,让他在为数不多的假期,花小半天坐公交去文化宫,再花大半天看一百个学生做英文演讲。
  他高三了,真没那么闲。
  孟长青放下筷子,开始干涉:“孟初,弟弟参加这么重要的活动,你去支持一下啊。”
  “可是……”
  “别的同学都有亲友团助威呢,”孟寄宁可怜巴巴地说,“爸爸又要出差,你就陪我去吧。”
  “孟初,”孟长青说,“你是哥哥,就照顾一下弟弟吧。”
  这句话,从小到大,他已经听过无数遍了,每次听到,他就会在心里告诉自己:我是哥哥,我要爱他,因为他是我弟弟。
  实际上,这不知道是第几次他下定决心了,但他仍然不确定能不能做到——遵守诺言,一直爱弟弟,并且不再为父亲的偏心感到不快乐。
  他最终还是说:“好。”
  孟寄宁笑出漂亮的梨涡。
  于是,他坐在文化宫的大礼堂里,望着孟寄宁走到台上。孟寄宁的口音并不算纯正,可他自信、热情、语怀激昂,让人不自觉地仔细倾听。第一排的评委坐直身子,随着演讲内容的递进频频点头。
  孟初望着弟弟。他的英语也不差,可他没有站在台上的勇气。
  “孟初?”
  他循声转头,隔着一个空位,有个男生望着他。
  孟初认出这是班上的同学,叫魏谦,坐最后一排的,因为隔了点距离,同班快三年,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对话。
  “你也来参加决赛?”魏谦问,“诶,初赛我好像没见过你?”
  孟初指了指台上:“我陪弟弟来的。”
  魏谦点头,过了一会儿,忽然笑了。“这是不是你第一次跟我说话?”他说,“感觉你一直很安静。”
  孟初不知道怎么接。他跟谁都很疏远,即便有一天,真有人主动接近他,他也没有话题聊。时下热门的电影电视剧,他没看过;球星明星,他不认识;流行文化,他不关注;他连音乐也不听。
  他是一个孤僻的人,习惯于把自己藏起来,这不冒犯到其他人,也不触犯任何法律。
  而且,其实并没有人会寻找他。
  在沉默演变成尴尬之前,主持人叫了魏谦的号码。
  “到我了,”魏谦站起来,“之后再聊。”
  孟初点点头:“加油。”
  虽然只说了两句话,他还是很感激魏谦。对任何愿意主动跟他交流的人,他都很感激。
  对于那句“之后”,孟初只当成客气话。然而,魏谦似乎是个言出必行的人。
  回校后,课间、晚自习前、宿舍楼下,如果两人碰面,魏谦必会走过来,跟孟初聊一会儿。有时是问一道题,有时是问假期做了什么,有时是抱怨学校和老师。
  某天,孟初走过教室窗外,偶然听见班上两个女生八卦:“魏谦是不是喜欢孟初啊?”
  他下意识地远离,免得对方发现自己这个当事人,闹得场面尴尬。
  他快步走着,那句话在脑海里不断回荡,连带着勾出了他和魏谦的所有回忆。
  他一句一句回溯他们的对话,试图挖掘其中的暧昧和暗示。
  魏谦真的喜欢他吗?如果不喜欢,为什么平白无故找他说话?魏谦又不缺朋友。
  如果喜欢……他也会有人喜欢?
  这个认知压倒了所有情绪,让他从心底激荡出喜悦。
  从初中,甚至小学开始,校园的各个角落,就会传出闲言碎语。谁喜欢谁,谁在追谁,谁和谁在谈恋爱。
  青春期的荷尔蒙在密闭的空间里激荡,少男少女们眉目含情,在操场边的树林,夜幕掩映的墙角,楼道里,天台上,挣脱家长老师的围追堵截,开启一段懵懂甜蜜的青春回忆。
  这些场景里从未有他,他也以为自己不会成为某段故事的主人公。
  不像孟寄宁。
  还没住校的时候,两人从学校回家,孟初经常看到他整理书包时,翻出各类情书,然后懊恼地叹气。
  “唉,”他说,“我该怎么拒绝,才能不让人家伤心呢?”
  因为喜欢自己的人太多而烦恼,孟初不懂这是什么感觉。要是他收到一封,保证每天翻开看无数遍,看到纸张脱落。
  他很羡慕那些绯闻的主人公,哪怕他们被叫家长,被公开批评,还因为感情纠纷愁苦终日。
  只要有人喜欢,这些都是幸福里的小缺陷。
  如今,他也有这样的机会了。
  从他意识到魏谦可能喜欢他开始,每次进教室,他都会不自觉地看向最后一排。听到老师叫魏谦的名字,他就会坐直身子,认真听对方的回答。体育课上,一群追逐着抢球的男生里,他一眼就能看到魏谦。
  如果魏谦对他表白,他绝对会答应。虽然他都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魏谦。
  终于,在11月的某个大周末前,魏谦向他发出了邀请:“你想去滑雪吗?”
  孟初吃惊地抬起头。
  “我爸有滑雪场的套票,”魏谦说,“我请你,怎么样?”
  他有些为难:“我不会滑雪。”
  “没关系,滑雪很简单的,自己试两下就会了,”魏谦说,“那边各种器材都有,你什么都不用带,只要人到就行了。”
  第一次被人邀请,就是去最尴尬的运动场馆,但孟初还是立刻答应了:“好的。”
  约会的前一个晚上,他激动地一宿没睡着,第二天挂着黑眼圈赶公交。
  到了滑雪场门口,他看到魏谦单手抱着滑雪板,朝他招手。
  他看着魏谦,自从知道对方可能喜欢他,他越看越觉得魏谦有魅力。
  他们站在雪场前,魏谦看起来却不急着进去。从会面开始,他就不停地看表,脸上很焦虑。
  “我们去哪个区域滑?”孟初问。
  “再等等,”他说,“说不定……啊,他来了。”
  孟初转过头,看到孟寄宁走过来。
  对方双手插在兜里,头发被风吹得散乱,但乱得很美。事实证明,只要好看,连风都会眷顾你。
  “真是麻烦你了,”魏谦说,“寄宁不想跟我单独出来,问还有谁,我就说你也在。”
  孟初望着孟寄宁朝自己招手,阳光下的笑容很刺眼。
  他咬紧嘴唇,过了一会儿,低下了头:“你可以直接跟我说的。”
  从魏谦第一次跟他打招呼开始,就可以直接说的。
  我喜欢你弟弟,你能帮我约他出来吗?
  这又不是第一个因为孟寄宁接近他的人。从初中开始,他被很多孟寄宁的追求者塞过鲜花和情书,请他转交给孟寄宁。
  魏谦察觉到了他的情绪,急忙解释:“我没说,主要是怕你多心,我是真想和你做朋友的,不止因为你弟弟。”
  “那你请我干什么?”孟初说,“我在这不是妨碍你们吗?”
  “寄宁又没说一定会来,”魏谦说,“他要不来,我们两个人也可以玩啊,就当是朋友出来聚一聚。”
  孟初望着脚下的滑雪靴,清晰地感觉到它的重量。
  魏谦已经跑去给孟寄宁挑装备了,孟初站在门口,裹着不合身的滑雪服,觉得自己臃肿又愚蠢。
  他应该转身就走的,可是他从来没有滑过雪。这地方看起来很贵,他自己肯定不会来的。
  他望着坡顶,上面有旋转着从跳台飞跃而下的选手,他们看起来很潇洒。他在电视里才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犹豫再三,他还是决定留下。
  这时候,孟寄宁也穿戴好了。
  魏谦似乎跟孟寄宁约好了,单独去哪滑。两人出发前,魏谦赶过来跟孟初说:“寄宁也没滑过,我去教教他。要不,你在餐厅坐一会儿?想吃什么就买,等会儿我给钱。”
  “不用,”孟初说,“我自己滑一会儿试试。”
  可他始终没有学会。
  滑雪似乎和他命格不合,他永远无法保持平衡,刚滑几米就会摔倒。
  滑雪靴和滑雪板固定在一起,滑倒了很难站起来。他摸索着想解开靴子连接滑雪板的搭扣,可这扣子不太好使,每次都很难打开。
  他就这样摔倒、挣扎着站起、又摔倒。
  某一回,当他倒在雪地上,因为运动过度喘着气时,忽然看到上方一个红色的身影。
  那身影灵活地滑动着滑雪杆,而后一个转弯,刹停,笑着举起双手,比出胜利的姿势。
  他认出那是孟寄宁。第一次滑雪,居然就可以去中级雪道了。
  他在坡底,望着孟寄宁在寒风中呼出雾气,熟练地取下滑雪板,走到索道旁,再一次回到雪道顶端。
  那一刻,孟初觉得,世界上没有弟弟做不成的事。
  那个周末,冲散了他对爱情所有旖旎的想象。
  而魏谦拐弯抹角的接近,似乎也没有取得成效。
  孟寄宁拒绝了他。
  周一,孟初再次在教室见到魏谦,对方没有跟他搭话,只是从他身边经过,坐到座位上,照常和身边的男生打闹。
  一切又回到了演讲比赛之前的样子。
  他不再有谣传的暗恋对象,也不再有一起发牢骚的朋友。
  他低下头,面前是从图书馆借出来的《挪威的森林》,他的手指划过书页,不知是哪位借阅者,用铅笔在上面划出了一句话:“有些时候,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会伤害另一个人。”
  是的,不过,那又能怎么样呢?
  孟初扭过头,望着对面的男生。
  这一切他早该料到的。
  他始终不是被选择的那一个。
 
 
第16章 将就
  【将就:励志学不赞同的人生态度,但人总是无法找到完全符合心意的专业、工作和伴侣。<例句:从乐观的角度看,能将就,说明还有选择,也是件幸运的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