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大家曾经是对手,但是也不好人家都死了,你打败人家还不算,还要跑到对方坟前来讨论接下来的扩张计划。
这种事情简直随便想想都觉得很炸裂,哪怕曹操并没有任何想要精选道德标兵的想法,可也做不成这么缺德的事情来。
曹操捡起了自己为数不多的道德,然后被陆离抢过来一把扔掉:“没事,本初兄素来宽宏,不会在意这些的,说不定还会为我们感到高兴呢。”
曹操:……
伯安,这话你自己信吗?
该说不说的,郭嘉真的不愧是陆离如今最好的朋友,他说陆离出现些许问题的时候,曹操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了,还最坏的打算好像也比不得如今对自己刚刚说了什么话完全没有感觉的陆离来得炸裂。
伯安,你实话跟我说,是不是还在为当年讨董联盟的事情记着仇呢。
若非如此,曹操实在是不明白陆离怎么能够这般坦然且不在意的说出这种话来的。
最后,到底还是曹操“心慈手软”了一把,没有对自己曾经的朋友做出这般杀人诛心的事情来。
当然了,曹操也不觉得陆离这般是有意要杀人诛心,他属于现在陷进牛角尖里面去了,本初对待陆离向来宽纵,想来不会跟对方计较这个的。
袁绍:……
等二人回到曹府时,天都已经黑下来了。
但漆黑的时间显然无法阻挡两人讨论的心情,陆离能够在攻略上写出一年得荆州,那自然是真的有想法的。
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首先对于自己这边的情况,陆离的计算题已经显示出来了,他们目前的粮草情况是可以支撑对荆州作战的。
而如何对付敌人,陆离写在最上面的是离间计,其中让曹操忍不住多看一眼的,是属于刘备的名字。
是的,刘备可以说是这场离间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离间的便是他与刘表二人。
虽然目前对方在荆州的地位,好像并不值得专门搞出一场离间计进行针对。
但有些人是真的拔出萝卜带出泥的,陆离的计划看似好像是要离间刘备与刘表。
可实际上他真正想要离间的是蔡氏与刘备,又或者说蔡氏支持的刘琮,跟与刘备交好的刘琦。
是金子如何都会发光的,刘备在荆州名声可是相当不错,刘表对其是既喜欢又排斥的,这就为离间计提供了便利。
不说刘琮与刘琦真的斗起来了要怎样,只说刘表与刘备产生不睦,那关羽、张飞必然不可能继续为其所用,要知道他们如今在荆州北边的一个县城里面,专职防备着曹操这边的。
战前先办掉对方两员可用的大将,这不就是妥妥的增加己方优势了吗。
离间计能够经久不衰是有原因在的,不说他们两人之间本就存在缝隙,就说如今刘表二子之争那也是初现端倪,更不必说如今曹操明显要比刘表更加强劲。
对方满足于守成,手下却未必同样甘心,在别人都轰轰烈烈搞事业的时候,我陪着我家明公荆州蹲?
不说最早袁绍得到冀州的办法,就说因为袁绍那边的军事力量明显强过曹操,当初官渡之时多少人跟那边安通款曲啊。
现在他们跟刘表相比,明显就是势大且肉眼可见前途更加宽广的存在,这里面是有很大操作空间的。
这同样还只是一份草稿,但是比起之前的速通计划,这份草稿显然是要规不少的。
虽然很多计划只是一笔带过,但至少一二三都已经列出来了。
根据自己过往与陆离就这方面进行的交流,曹操毫不怀疑自己但凡选出一个来,他连派去离间的人第一个要见谁,见到时不同场景要有怎样不同的表情都能明明白白的写出来。
当然了,这种事情由于变数太多,很多时候还是要倚靠一个临场发挥的,所以要选谁去做呢?
意识到自己都在考虑可行性了,曹操也没有觉得有问题,他从一开始就时跟陆离站在一队的好不好,反对的不过是不能过于激进,但这并不代表他真的就要变成保守派。
其实之前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过类似的建议,但是将刘表两个儿子之间的争斗算计进去的,陆离倒是第一个。
毕竟袁绍那边子嗣相争造成的后果就在眼前摆着呢,就算要重蹈覆辙,也没有必要这么紧挨着吧,脑子就算不够用,吸取教训总是会的吧。
陆离坚定地认为真的会的,人学会的最大教训,就是他们永远学不会吸取教训。
就算有近在眼前的例子又如何,就好像人在面对花心的伴侣时,总会认为自己时最后一个,面对别人犯的错误,人也会自信的认为自己是不一样的,总结为我有我的节奏。
曹操无奈的看了一眼陆离,虽然例子举得好像很生动形象,但伯安你一把年纪别说娶妻,你连个妾室都没有,怎么这种感情的事情说得头头是道的。
陆离认为自己这是虽然没有吃过猪肉,但是见多了猪跑自然会有所明了。
带着陆离有关荆州的计划,曹操扒拉了一下可以去荆州进行离间计的人选。
李伍?
可以,但是有点特征过于鲜明了。
因为对方之前的几次扬名,你派对方过去,还没有开始,就让对面有种曹操可能要搞离间计的猜测了。
计划的制定者陆离,曹操是半点没有想过的,倒不是不信任对方的能力,主要是谁家会将自己的大宝贝派出去办这种事情啊。
这要是在对方那里受委屈了,甚至出了事情,到时候便是报了仇又如何,苦到底也吃了,甚至人都可能已经没了。
说起吃苦的事情来,陆离之前说自己有北征封侯之心,跟着往北边跑了一趟,这是又当军师、又当军医的。
处完了军事方面的活,还留下干了治规的工作。
结果面对曹操的封侯,对方又是开口就是推辞。
哪怕曹操以不能让人觉得他赏罚不明为由,对方也只接受了一个关内侯。
正想着,曹操突然听到有人说:“离愿往荆州,为明公成一年之期。”
这里除了他和陆离,似乎没有别人了,更没有别的名离的人。
第204章 二合一(含一章收藏加更)
曹操:“伯安何出此言?”
有一说一,陆离也挺想要问这句话的。
他回忆了一下自己刚刚那句话,难道有什么难以解的地方吗,他说这句话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至于按照他所说的这般做存在的危险,这里面当然有危险,陆离也很清楚这份危险。
可为什么身先士卒能够鼓舞士气呢,因为人本能的讨厌那些只说不做,又或者只张嘴说,实际上危险的事情全都让别人去做的人。
陆离哪怕着急,这份急也不会是只一味地拿着别人的命去填,他愿意为自己这份着急去付出、去赌。
况且荆州令人在意的存在可不只是荆州本身,不只是刘表、刘备,哪怕已经过了几十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陆离可还没有忘记呢。
可惜曹操这边昔日就算得到了南阳,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部,更没有包含隆中之地。
如果可以,陆离真的挺想要撬墙角的。
秦末穿越,想要跟刘邦争,那视线大多要看向张良、韩信,倒不是萧何不吸引人,主要是萧何跟刘邦太近了,难撬。
而汉末穿越,但凡有机会,谁会不看向诸葛丞相呢。
不过这也同样不是个好撬的,都不说对方是自己心向汉室,还是因为刘备心向汉室,曹操如今这般是不可能跑去三顾茅庐请一个小年轻的,而且这也跟需求与地位有关。
当年陈宫就因为自己的需求与曹操给予并不相符,哪怕当时在已经投靠了曹操的情况下,都差点跟对方闹了个一拍两散。
人才是很好,但人才是需要尊重、需要待遇,需要地位的。
对于刘备而言,诸葛亮是独一无二,是他多年奔波、一事无成、走投无路下的救命稻草,那是如鱼得水的救命良才。
但是换成曹操,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过撬不了墙角也没有关系,只要将拥有墙角的人干掉不就可以了吗,主打的就是一个咱们得不到的好东西,至少也不能让敌人得到。
不过现在想再多也没有用,毕竟他都还没有得到前去荆州的认可呢。
陆离:“明公何出此言?”
生怕曹操解不了,陆离干脆说明白了点:“离言语之意莫非竟令人难懂,在下说愿意为明公去行离间之事,好助明公一年便得荆州之地,不知明公意下如何?”
曹操看着陆离那坚定地模样,他虽然不知道“坚定地好似要入党”这种形容,但也觉得对方这样好似真的愿意为了自己的目的赴汤蹈火一般。
但是伯安,一年得荆州不是我的目标,是你给我搞出来的规划啊。
时间真的没有必要卡的这么死,你也不用这般好似一年之内我得不到荆州,会被当场气死。
可不管他们私交如何好,曹操也不会说出那种没志气的我不着急、一年得不到也没有关系一类的话来。
他很在意陆离的安危,却也不至于因为做的事情可能存在危险,便一股脑的拒绝对方的请命。
你的谋士有为你赴汤蹈火托举着你继续前进的心,你自己同样也有这份心,这是一拍即合的同道中人,为什么要踩刹车、泼冷水?!
况且曹操其实很清楚,陆离他属于那种顺境平稳,逆境反而时常给人惊喜的存在。
一个人想要发光,你若是真的视他为友人,为什么非要用所谓的安全为由遮掩他的光芒。
陆离知道郭嘉的死劫,却也不会阻挡对方前进的脚步是如此,如今曹操面对陆离的请命点头同样如此。
陆离得到了前往荆州的通行证,不过这种事情也不是说定了立刻就要出发的,里面还有许多细节内容需要准备。
就比如说,要用什么由前去呢?
总不可能大咧咧的直接说:我就是来离间你们的。
而有关这一点,陆离早就准备好了。
还记得当初让刘备去收税,结果对方转悠了一圈,就只带着涨了见识的自己与其他人回来了,至于税收,一点都没有呢。
陆离此次便准备以税收为由,问问我大汉的荆州牧,这些年亏钱天子的税钱,准备什么时候交上来啊,这迟迟没有动静,是自身能力不足、德行有亏,以至于治之地灾害连年,交不出税。
还是有不臣之心,欲以汉税为己用?
曹操对于这个由不仅侧目,伯安咱们能不能不要这么刚,虽然这好像挺符合你的性格的,但是吧,搞这么敏感的事情,到时候一个谈不拢,谁给你找台阶下啊。
虽然以此为由不免增加危险性,但也必须得承认,这是个好由。
由定下了,还有不少事情呢。
内部离间这种事情,有人在里面进行游说的时候,也不能少了外部施压,这其中的配合是很重要的。
你得让人见到你的力量,以力量进行震慑,才不会里面的人随意便对你派去的使者动手。
但是展示力量的时候,这份力量还得伴随着态度,而且这份态度也不能过于强硬,不然别人一看完啦,没活路啦,那我干脆先将你们的人送下去好了。
这种关乎自己性命的事情,打配合的人非常重要,陆离清楚这一点,曹操显然也很清楚这一点。
他给了陆离提建议、甚至是做决定的机会:“伯安可有心仪的人选?”
这种话都已经问出来了,只要陆离提出来的人不要太离谱,一般就这样定下来了。
毕竟总不能都开口问了,陆离也答了,结果最后你还给否了,这不是纯纯耍人玩吗。
被问到人选问题,陆离的脑海中最先浮现出张辽的名字,他们是打过配合的,面对吕布的时候就“配合”得当,在幽州时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况且他们之间的配合刚刚结束没多久,还残留着熟悉与默契呢。
张辽与他曾经的上司吕布不同,吕布是要能力有能力,要人品还是有能力。但张辽属于要能力有能力,要人品还有人品。
多好的合作对象啊,将自己的性命一半交托到这般人手中,岂不令人放心。
心中想着张辽,可陆离开口说出的名字却是:“以离之见,吕奉先如何?”
曹操:?
我刚刚听到了什么,曹操忍不住对自己的耳朵产生了些许怀疑。
哪怕如今他跟吕布已经是亲家了,而且还是那种已经有了孙子的亲家,属于非常成功的联姻,不能轻易便抛弃对方的那种。
可即便如此,要是换成曹操去做这种事情,你打死他,他也不会选择吕布来跟自己打配合。
没办法,对方实在是太不可控了。
别到时候没离间到别人,倒是被别人轻轻松松离间了自己这边的合作者,最后让自己送了命,那可就笑话大了。
这可不是凭空污蔑,吕布是有着前科与相关案底在的。
所以曹操是真的不明白:“伯安怎么会想选他?”
虽然曹操没有明说,但那份诧异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原因吗,陆离心想,或许是冥冥之中的那种感觉,又或许我实在是太急了,宁愿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这些因素都有,但也不仅仅之时如此,
陆离先来了一番官话,也可称之为客套的假话:“奉先能力出众,我与他曾经有过配合的经历,相处颇为顺利。”
曹操:真的吗,我不信。
要说陆离想要跟谁打好关系,大多总是能够成功,如吕布也不例外,他是相信的,但你要是一切顺利,就不说吕布的情况如何,伯安你想想自己的脾气,这话怎么好说出来的。
曹操严肃着神情:“此关乎性命之事,伯安莫要戏言。”
在曹操将选择权交出去后,要是人选靠谱,那自然是立刻定下的,但吕布显然不属于曹操心中的靠谱人选。
陆离也跟着严肃了神情:“此番言语,非我戏言之。”
“明公问完,文远之名最先现于眼前。”
曹操闻言不由侧首,既然都想到这么靠谱的人了,怎么还能说出吕布的名字呢,伯安你刚刚莫不是说错了吗?
陆离:“可文远有文远的稳妥,奉先自也有奉先的妙处。”
曹操准备听一听,陆离所说的奉先的妙处到底是指什么,难道是指他不可控的特别妙吗?
156/203 首页 上一页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