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谋士系统在三国(历史同人)——辣个糊涂

时间:2025-05-09 09:56:37  作者:辣个糊涂
  长此以往,一方消耗的同时还能恢复发展,另一方则是纯粹的消耗,胜负岂不显而易见。
  只要没有意外,继续下去曹操必然是胜利的一方。
  可这是东汉末年,怎么可能会没有意外呢?
  战争免不了要死人,而死人一旦处不好,随之而来的便是瘟疫。
  江夏之前在荆州争夺战中沦为了绞肉机,陆离任职荆州牧之前,便提醒过曹操一定要注意打扫战场,妥善安置尸体与伤兵。
  而在他任职荆州牧之后,更是时刻关注着战后处问题。
  其中包括了有关死去兵卒的抚恤,伤残士兵的安置,以及有功兵卒的奖赏,当然了,也有战场的清扫与打。
  陆离甚至亲自去看过,生怕有谁不当回事,或者偷懒糊弄。
  可瘟疫最是不讲道,哪怕你严防死守,似乎都阻挡不了对方分毫。
  如果说蔡瑁的上一封文书还让人略微舒心,那么下一封便让人忍不住眼前一黑了。
  不说陆离本人切实展现过对疫病防范的重视与亲力亲为,就说在这个时代,谁不是闻“疫”丧胆。
  任你是世家豪强还是达官显贵,在疫病面前都没有三六九等可言,只会平等的躺板板。
  尽管蔡瑁用的词汇,是“似有疫状,已安排医工处”。
  但是能够这般写出来给他送过来,情况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陆离提笔又放下,可还不等彻底搁置,立刻又拿了起来。
  在这个时候出现这种事情太致命了,一方面必然影响己方士气,另一方面也不能确定敌方到底是会闻“疫”而退,还是趁机攻城。
  虽然从人道主义方面讲,是不应该攻城的,而且士兵听说城内有疫病,进攻的时候也不免心中惶惶。
  可战争哪里有那么多人道主义,万一对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事情真的难说。
  一方面是守城的危机,一方面也要注意疫病的处,这一个不好传染开了,事情可就不好收拾了。
  陆离一边安排人运输粮草,准确说是打着运输粮草的幌子运输草药,有些事情在还没有确定的时候不能太过大张旗鼓,不然内部人心就先散了。
  另一方面,也是给曹操那边送信,让对方有个心准备。
  不管是真是假,料己从严,这事不能怀着侥幸心。
  草药是一方面,医工也不可少,值得庆幸的是,自从得到荆州之后,他们还一并得到了张仲景。
  这是什么,这是汉末重要战略资源。
  陆离的各种安排都没有避开曹昂的眼睛,疫病的事情同样也是如此。
  眼看着曹昂主动请命要去江夏安定人心,以对方的身份来看,确实能够起到这个作用,但他真的能够将曹操的儿子这般指派出去吗?
 
 
第254章 曹昂的选择
  陆离很是认真的看着曹昂,目光好似在衡量对方言语的真假,到底是真心愿意去,还是笃定了陆离肯定会拒绝,所以在这里进行态度方面的表演呢。
  换做平常时候,便是真的为了搏名利的表演,陆离也不介意配合一二,但是此刻陆离完全没有那个心情:“疫病非小事,性命攸关,子脩可要好生考虑。”
  陆离摆出了一副你要是点头我真的会派你去的架势,同时也给对方留下了可以委婉拒绝的余地。
  或许刚刚是真心的,但也不排除一时热血上头的可能性,冷静下来权衡利弊的话,想法或许会完全不同。
  陆离也有过类似的情况,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多思考思考不是什么坏事,对方也是有家有室的人,可不像自己这般“无牵挂”。
  曹昂确实因为陆离这话仔细思考了一番,他的想法并没有改变:“昂此言尽为真心,盼州牧知晓。”
  说完表态的话,曹昂实在忍不住自己的疑惑:“我以为州牧会阻止我。”
  他说这话倒是不是说想要借着对方的阻止不办这事,而是对于陆离的态度有些好奇。
  毕竟这种行为在他人看来,简直像是在送自己的上官的儿子去送死,应该没有几个人会做这种事情吧。
  就算陆离跟曹操的关系很好,但正是因为这份好,才让他看起来格外不适合做这种事情。
  事实上曹昂刚刚一直在思考如何劝说陆离答应自己,却没有想到陆离好像并不需要专门的说服。
  可是为什么呢?
  这实在是让人想不明白,总不能是自己父亲那边已经同意了吧,可就算快马加鞭往那边送信,这时间上也来不及啊。
  陆离看出了曹昂的疑惑,而看着为此感到疑惑的曹昂,他忍不住笑了。该怎么形容这个笑容呢,不似以往温文,倒是带着几分凉薄。
  这般的陆离让曹昂忍不住一愣,虽然知道对方孤身一人能够走到今天,不会是什么傻白甜,但这确实是他从不曾见过的模样。
  陌生,却与丑陋决然无关,反倒透露出一股别样的魅力。
  陆离:“子脩这般想法放在别人身上或许没有问题,可若是放在我身上,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曹昂听到这话忍不住一愣,陆离没有解释什么,但曹昂自己想出了答案。
  别人会顾忌家族的延续与未来,顾忌自己的政治生涯如何发展,但陆离的政治生涯早已不缺少高光了,也没有什么家族延续需要思考,完全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
  所以他想要周全的时候会如同别人一般行事,但是当他不想要周全的时候,也完全不介意直接撕掉规则套路。
  了不起就是将曹操的儿子搞死了,他也不是故意的啊,曹昂自己愿意的,这年头哪里没有危险,曹操上战场不危险吗?
  他们曹家想要更进一步,难道是可以坐在家里安全完成的吗?
  曹昂分析出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属于陆离与曹操知晓的部分。
  陆离为什么选择曹操呢?
  他给出的答案是为了百姓。
  为此,他抛弃了先帝的恩惠,毫不顾惜自己的名声,可以说将自己能够舍弃的东西都舍弃了个干净。
  相比之下,曹操的儿子怎么会比这些更重要呢,又怎么会比百姓更重要呢?
  如果他为了保护曹操的儿子弃百姓于不顾,才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吧,就好像他之前的选择不过是拿着百姓当自己改弦更张的遮羞布而已。
  不论是想要稳住当前的位置还是继续向上爬,人最应该保护好的就是自己的地基。
  陆离没有跟曹昂解释这些,他只是最后确认了一遍:“子脩当真想好了吗?”
  不管怎么说,就算不把他当成老板儿子,这好歹也算是友人的儿子,而且对方要是不情不愿的话,与其让对方去添乱,还不如老实在这里待着。
  若是曹昂不在,陆离或许自己便去了,但曹昂愿意去的话,不得不承认,能够起到的安定人心作用确实远远大于陆离,因为他是曹操的亲儿子,长子,甚至是嫡长子。
  曹昂坚决点头,没有任何改变主意的想法。
  陆离见状自然是安排人去帮忙收拾东西,而他自己则是摘下了自己腰间的玉佩,并将其递给曹昂。
  这是当年他身染疫病,曹操跑来看他送给他的那块玉佩,那块来自董扶的玉佩,那块好像真的起到了保佑作用,让他平安熬过疫病的玉佩。
  当年曹操将玉佩送给自己,如今自己将玉佩送给曹昂,怎么不算是一种循环呢。
  曹昂对这块玉佩并不陌生,不说这是他父亲送出去的,当初在家中还因为这块玉佩引起过家庭矛盾呢。
  而且有关自己父亲赠玉给陆离,也是一段美谈,当然了,也有人不觉得这是什么美谈,反而觉得这是某种对于天子的背叛。
  但曹昂姓曹,他可不会支持后面那种说法。
  陆离会毫不犹豫的同意他前去江夏的请命,却也给出了自己最真心的祝愿。
  如果可以的话,当然还是自家老板的儿子出去转悠一圈,名利双收的平安归来更好。
  没有过多耽误,陆离直接让曹昂带着新一批的物资往江夏而去。
  之前不让对方去,是怕蔡瑁误会,但这个时候让对方去,蔡瑁不仅不会误会,说不定还要好生感恩戴德一把呢。
  毕竟疫情发生在他管辖的地界上,而且不是当初曹操夺取江夏后发生的,而是在他接手一段时间之后出现的,他是最主要的第一责任人。
  虽然大家都清楚疫病的事情从来难测,绝不是蔡瑁有意为之,但大家也都清楚各种异象其实与三公没什么关系,但这一点也不妨碍出现什么事情的时候让三公当背锅侠。
  当然了,或许蔡瑁并不会有什么感恩戴德,反而会诚惶诚恐。毕竟也不是谁都能够像陆离这般,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将上司儿子往疫区送的。
  事实正如陆离所想,蔡瑁的反应完全就是第二种。
  当收到曹昂要来的消息时,蔡瑁都没有时间为这个消息惊讶,因为真人跟消息一起出现在了自己面前。
  蔡瑁:……
  好癫,这个世界真的好癫,完全癫成了我不认识的模样。
  蔡瑁:“大公子怎能来此?!”
  什么感恩戴德,完全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目眦欲裂,疫病出现在自己管辖的地区本身就已经很要命了,大公子万一在这里出了什么事,哪怕并不是自己将对方叫过来的,但曹操心里的小本本上会不记上自己的名字吗?
  众所周知,智与情感是两回事,在智的人也免不了会有感情用事的时候,更何况曹操本身走的也不是什么绝对智的路子。
  蔡瑁都想要将对方打包连夜送回去了,这是闹什么呢,便是一郡百姓,又哪里比得上曹昂。
  这到底是怎么想的,你不知道你亲爹现在走到哪一步了吗,你不知道自己只要活着就会有怎样的未来吗,为什么偏偏要来冒这个险,你当你的命是不会被夺走的吗,你当疫病认识并畏惧你的身份不敢侵染分毫吗?
  曹昂会来本身很离谱,陆离竟然真的让对方来,同样离谱,甚至更加离谱!
  他不信陆离真的想要劝说或者阻止,会拦不住如今无兵无权的大公子。
  曹昂看得出来,虽然蔡瑁对自己的到来各种夸赞,但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心意领了,但大公子你人还是回去吧。
  回去是不可能回去的,不过曹昂也无意为难蔡瑁,他虽然不缺少冒险精神,但也不是硬要往死处冲,他表达了自己就是来当个安定人心的吉祥物的,必然会好好保重自己,将军无需担忧。
  蔡瑁倒是想要不担忧,但怎么可能不担忧呢。
  就在昨天,军中也出现了几个疑似感染疫病的士兵。
  如果说上一封信告知陆离的是“似有疫状”,如今再写,几乎可以自信的将“似”给去掉了。
  虽然军中仅仅只是有几个士兵出现了这种情况,但疫病这种东西一传十、十传百,事实上要不是蔡瑁处的及时,此时军中怕都要乱了。
  现在哪怕曹昂保证了不会乱跑,可这保证有什么用,蔡瑁都不确定到底应该待在哪里才是绝对安全的。
  ————————————————————
  益州。
  江夏疑似出现疫病的消息,陆离不曾隐瞒曹操,曹昂往江夏而去的消息,陆离也不曾隐瞒曹操,自己点头同意曹昂去江夏的消息,陆离同样没有隐瞒曹操。
  如果说江夏有疫病的情况让人不由心中一沉,曹昂前去江夏的消息,对于曹操而言就有点喜忧参半了。
  他是曹昂的父亲,却也不只是父亲。
  比起对方安稳的待在最为安全的地方,曹操更愿意看到曹昂勇于在遇到事情的时候站出来。
  他没有将对方直接带到战场上来,却不代表他希望对方躲在后面不敢面对危险。
  平安很重要,但是遇事要有能力与心性同样重要。
  袁绍与刘表那不成器的儿子,对于曹操而言可以说是近在眼前的负面例子。
  袁绍的儿子好歹还算是有点能力,但刘表就完全没法看了。
  当初陆离劝说刘表的时候,就拿着对方的儿子说过事,曹操都不敢想,自己要是也拥有类似的儿子,这得是多么糟心的事情。
  幸而不管是长子还是其他年纪还小的儿子,都表现出了足够的能力与心性。
 
 
第255章 安定人心
  如果说对于曹昂的选择是喜忧参半,那么对于陆离的做法,就如陆离所想的那般,曹操半点也不意外陆离没有阻止曹昂前往的选择。
  事实上,在所有人都觉得陆离这般怕是有些过了的时候,曹操却觉得很正确、很对味,很符合他对陆伯安的了解与印象。
  曹操毫不怀疑,要是自家儿子没去,去的恐怕就是陆离本人了。
  相比较起来,还是让曹昂去吧,年轻人就该多锻炼锻炼,至于危险,大争之世何处不危险。
  他宁愿自己儿子死在危险之中,也不愿意有一个面对危险裹足不前的懦夫儿子。
  况且曹操很清楚,陆离心中最为看重的到底是什么。
  可惜曹昂显然没有他们之间的这份默契,还专门写信来帮忙解释,声称要去江夏是自己的主意,好像生怕曹操会误会陆离什么。
  这有什么可误会的呢,曹操觉得曹昂简直想太多了,要知道他们两个认识的时候,曹昂还在家中学习呢。
  对方跟陆离之间所有的关系,都是因为曹操才建立起来的,因为他是曹操的儿子,所以认识也好、一起过年也好,帮忙说媒也好,才会出现在他跟陆伯安之间。
  换句话说,若曹昂并非曹操的儿子,这些都不会存在。
  所以他怎么会觉得自己比曹操更了解陆离呢,还做这种可称之为多此一举的解释。
  不过伯安将与玉佩给子脩了啊,曹操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了当年洛阳的玉佩风波,虽然他到达洛阳的时候,先帝玉佩都已经卖完好久了,但现在想起来,还是让人忍不住感叹陆侍中得到的偏爱。
  毕竟是能够将其他人都说成东施的陛下啊,别人都是东施,西施是谁显而易见。
  荆州那边有陆离在,曹操暂且放下心来,如今最重要的是刘备,如今看起来是他们半包围了对方,但要是不能立刻解决,也可以说对方所在地与他的地盘几方接壤,到时候还得专门布置兵力防着对方。
  这从来只有千日做贼,哪里有千日防贼的道。
  ————————————————————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