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离这个天子宠臣难道就一点任性的资本都没有吗,谁这样认为那可就太小看天子偏爱的含金量了。
中被天子偏爱的宠妃——忍让这个、忍让那个,看起来忍让的都很有道,实际上憋屈的像个刚从冷宫出来、生怕再次进去的受气包。
实际上的天子宠臣——没有卖爵鬻官、飞扬跋扈,哇哦,这人真的好谦逊有礼哦。
虽说天子近臣接近禁卫军统领之一看起来有些政治上的小错误,但人家蹇硕都直接统领那一群禁卫军的统领了,甚至在军权方面现在还压了大将军何进一头。
陆离只是接触一下在对方之下的一位校尉而已,相较之下这能算得了什么呢。
宦官们都觉得刘宏被陆离迷了眼睛,可实际上对方真的半点军权都没有让陆离沾过边,在这方面显然还是更加信任宦官。
那位名为蹇硕的宦官,倒是人如其名长得当真健硕,看起来跟人们想象中的宦官一点也不一样。
虽然这一点都不妨碍对方跟陆离之间的不对付就是了。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的时候当真难言,陆离还不曾与对方约好相见之日,下职出宫门后回府的路上,牵马与人擦肩之时不由停下脚步,心中隐有所感。
回首相望,来人同样止步。
不同于陆离一身侍中官服,腰间印绶玉佩一应俱全,一张脸还好看的格外出众,洛阳但凡不是消息闭塞之人,不说看到他的脸,就只看这身打扮,都能知道这是谁。
另一人不曾身着官服,腰间亦无印绶,只一副士人打扮。
可偏偏两人之中最先开口的反倒是特征明显的陆离:“阁下……可是孟德兄?”
只看脸,对方显然比不上袁绍,更遑论都已经成为宦官们口中男狐狸精的陆离。
可对方有一双明亮非常的眼睛,有着让人在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到的一种气势。
不像戏剧中所谓的奸雄,反而带着几分让人莫名信服的感觉,须髯浓密却不杂乱,身高虽不算高,却也不会让人觉得他特别矮小。
颇有才名的陆离此刻很难具体形容那种感觉,只想他跟自己想象中的曹操一点都不一样,又觉得若是曹操有样貌,就该是如此模样。
陆离打量曹操的时候,曹操也在打量他。
这位陆侍中实在是非常好认,但那张脸真的是让人晃神。
之前在济南国时,他也曾听闻过隔壁乐安郡守外貌非凡人,在对方杀了一批豪强后,更有人说他是美人玉面、心如蛇蝎。
骂他心如蛇蝎之前,都不忘夸他一句长得好看,这颜值到底有多高可想而知。
人的想象有的时候是超出现实的,但有的现实也会超出人的想象,比如陆离的脸。
只是此刻比起对方的长相,曹操想的却是:如今在洛阳风生水起的陆侍中,当真还是信中赤诚如初的陆伯安吗?
两人也没有再走流程的约定时间,直接打了一壶酒一齐来到了陆离府上。
前来迎接的石锤见到曾经参与平乱黄巾的曹操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这里是洛阳,能够见到的参与镇压黄巾的人多了去了,见一个便异样一次,他早就将自己给累死了。
石锤不曾对曹操展露异样,曹操倒是多看了石锤一眼,对陆离赞道:“此真壮士也。”
石锤抱拳行礼,沉默以对。
曹操也没有再做会,去别人家里做客却对着别人家的侍卫夸个不停,也委实不像话。
很快,下人摆好桌案,将酒温上,然后便有序退下了。
两人相对而坐,不由沉默片刻。
他们之间真要说关联能够扯出一大堆关联来,通信之时也总是几页几页的写,偏偏见面之后竟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陆离觉得他们现在的情况,有点像是现代的见网友,还颇有几分见光死的感觉。
作为主人家,陆离给对方斟酒后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昔日离随父于山中守孝之时,便曾听闻孟德兄于洛阳之壮举,黄巾乱时孟德兄亦是军中为国效力。
后君为济南相,我为乐安郡守,两地相邻,常闻君之严正有序,不曾想诸多阴差阳错,竟叫你我二人今日才得以相见。”
话题打开了,曹操也不是什么i人,他接道:“伯安此言差矣,期间虽有阴差阳错,可不论早到底相见,也是幸事一桩。”
“我于老家谯县闲置之时,亦常闻洛阳陆侍中之名。”
两人商业互吹一通之后,似乎逐渐放松下来,不由相视而笑。
陆离对曹操的拘谨,带着点各种阴差阳错终于见到某位时代主角之一的心态,也带着点猛然见到见到乱世主角之一而起的杂乱,与计划之外突生变故的唏嘘。
甚至,可能还有几分刘宏距离将死之日越发相近的叹息。
而曹操对陆离的就更好说了,尽管对方比自己年少,但是从现在的成就地位来看,对方确实是高于自己的,而且这张脸看起来实在是相当有距离感。
事实上地位成就这种事情真的很难言,乱世本就是一切被打破重订之时,莫说只是侍中,便是三公未来说不定连个县令都当不上。
而一些此时出头无路的寒门子弟,却可能未来位极人臣。
乱世如熔炉,自有真金淬炼而出,放在士人阶级,董扶之言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并非虚言,可士人中也不乏被烧毁的前尘旧人。
放开后的两个人,说起了曾经的乐安郡与济南国,说起了自己与官宦外戚哪个都不对付的侍中生涯与在老家悠闲生活顺便多了个儿子的家长里短。
说起了这一路而来的见闻,与洛阳这些年的变化。
洛阳其实没什么大的变化,只是尽职尽责的展现着王朝余晖的绚烂,并且给他们荒唐的陛下任劳任怨的充当着都城。
要说陆离对洛阳最大的影响,目前为止有两个,一是在城内的各种排泄物处上,一就是在官员们对于玉佩的反复态度上了。
当初刘宏初见陆离便送玉,大家心里就有点酸,后来等见到陆离,这个酸瞬间就变味了。
你看这个侍中,他长的这么好看,腰间佩戴着美玉,可人比玉还要通透美丽,自带香味的玉还让他闻起来也香香的。
美男子效应下,不少人给自己搞了一套同款。
西域那边进贡的玉佩他们是得不到,但是世家大族谁家还没点底蕴了,完全一致的同款来不了,雷同的还能没有吗。
有那么一段时间,洛阳不少官员腰间都是配着一块玉佩的。
而刘宏发现这个情况的时候,还跟陆离蛐蛐他们是东施效颦。
陆离:……
然后这句话不知道怎么传出去了……嗯,其实陆离知道,就是那群宦官为了给他拉仇恨特意传出去的。
这仇恨拉到了多少先不说,众臣听闻这个消息之后,看着自己腰间的玉佩瞬间就不是滋味了。
虽然他们陛下向来荒唐的将他们的底线都拉低了不少,对方之前甚至还给狗穿官服上过朝。
虽然陆侍中长的说句西施也不为过,但你喜欢他也没有必要来拉踩我们啊,我们哪里像是东施了,难不成我们也是你们君臣play中的一环吗?
这玉佩瞬间继续佩戴也不是,摘下来也不是。
继续佩戴,人家陛下都说他们是东施效颦了,你就没点自尊心吗。
可如果摘下来,这不是对号入座承认自己是东施所以破防了吗。
就在众臣为难之际,我们的商业鬼才陛下推出了产品——皇家玉佩。
陆离以为没人会买的,可实际买卖进行的相当火爆,差点卖断了货。
大臣们:官都买过了,也不差一块玉佩。
但是买的时候多么争抢,后续他们买完却陆陆续续不再佩戴玉佩的行为就让这件事情多么的难言。
先是将军们以宝玉易碎为由,相继摘下了自己的玉佩。
接着文官们表示自己也有出将入相的心啊,这个时期文武本就是没有那么界限分明,大家都说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我辈自当奋勇向上,然后也跟着摘下了玉佩。
玉佩是积极抢购的,但是抢购来了的玉佩是不戴的,陆离都不知道该怎么定义这种消费类型。
而洛阳的这种变化,也着实让他不知道该怎么跟曹操讲述。
与洛阳诙谐幽默并充满荒唐嘲讽的情况相比,曹操所说的地方情况就不免让人如堕地狱了。
如果是前世的大学生,对于对方所描述的惨状简直想都不敢想、想也想不出来。
但是对于今生随张角游历、于地方任职过的陆离而言,所有的一切都能找到具体事例具现于自己面前。
“地方之乱象我便是身处洛阳也不曾少闻,陛下正因此有重置州牧之意,大体已经定下,只等待合适的时机便要落实。”
这些都算不得机密,但是没有一定渠道也确实了解不真切。
曹操对此事也是知晓一二的,聪明人都知道这其中的隐患,但这也确实是此时之境地的不得已而为之。
有些事情你知道对,却不一定可以做。
有些事情你知道错,却不得不做。
第44章 主线任务
曹操的到来对于如今的洛阳影响不大,任他是治世之能臣也好,乱世之奸雄也罢,他现在只是一个待入职的西园八校尉之一而已。
这片土地上未来或许会有很多主角,但是此刻,东汉中央剧院的主角、导演、编剧、制片人、院长有且只有一位,他就是刘宏。
宦官也好,外戚也罢,包括陆离在内,都是因为对方的看重才能在这个时代成为拥有姓名的配角。
而这份拥有不仅受到给予者的制约,也极容易随着给予者的离去而消失。
陆离在来到这个世界后,最初选定的阵营就是曹魏阵营。
原因也很简单,想要搭一搭最接近胜利阵营的顺风车而已。
为此,他对于曹操有着许许多多的想像,他设想过无数他们见面的场景。
或许是对方兴兵讨伐董卓时自己前去投奔,或许是通过荀彧等人的介绍前去结识。
所有的想象中,从不包括相逢于洛阳,从不包括自己会成为汉灵帝的侍中。
可也说不上是命运推动还是自我选择,不曾想象的场景出现了,不曾想像的相遇出现了,不曾想像的一切都化为了现实。
如今的现实不曾让陆离产生改变阵营的想法,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其实别无选择。
大汉已然是积重难返,皇子辩也好,皇子协也罢,皆非可匡定乱世之英主。就算是刘宏可以长命百岁又如何,他现在好好活着,难道四处的叛乱都不存在吗?
早在陆离结束新手保护期开始倒霉时,系统便说过这个世界的历史修复力量特别强,倒不是事事都不能改变分毫,但是有些事情确实是固定不可改的。
比如说大汉的消亡,比如说乱世的到来,再比如三分天下的那些气运之子。
王莽是不是被天命之子制裁的穿越者是未知的,但如果陆离这个穿越者要是自己对天命之子动手,那绝对是会被制裁的。
但有些事情固定不可改的同时,有些事情也是可以改变的。比如说陆离想要自己去杀死天命之子是不行的,但是如果他加入某位天命之子的阵营之后,在其中出谋划策帮助对方打败甚至杀死另一位天命之子,这是可以的。
而且气运之子也并非什么不死之身,他们要是自己想不开抹脖子,该死还是会死的,可惜以那几位的心性,恐怕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而很遗憾的是,刘宏虽然是如今的天子,却并非能够让陆离借势杀人改命的天命之子。
抛开诸如袁绍、刘表等诸侯,未来的三大阵营选择中,东吴是第一个被陆离排除的。
那边真的属于陆离八竿子都打不上的存在,他既不是对方父辈传下来的交情,与对方的家族从无牵扯,也非南方的本地豪强,再加上彼此之间的年龄差异,怎么看也不好往那边走。
至于刘备,先不说对方要颠沛流离几时,就说他汉室宗亲的身份,这对于深受刘宏之恩的陆离而言,反而成为了不方便选择的存在。
不说他根本不可能在献帝流离失所之时迎奉天子,就说之前刘焉建议设州牧时,陆离还曾指责对方虽为汉室宗亲,却怀有异心。
况且刘备那个难言的运气再搭配上陆离这个难言的运气,那画面太美了,让人有点不敢想。
再者说,一切事情要抛开表相去看本质。
陆离来到这个时代是为了什么,为了给某个阵营当谋士吗?
那只是一个手段、说法,途径,过程,他本质上的目的是为了拯救世界。
现在拯救世界的两条路——一条是完成主线任务,一条是选择一个阵营活到60岁。
不论是哪一条,好似都是选择曹魏阵营更容易成功。
活到60,他完全可以以“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为由,跟在献帝身边立人设、苟日子,甚至可以跟曹操来把陆侍中版本的身在曹营心在汉。
而主线任务,抛开那些细碎的分支,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一是阵营羁绊程度,也就是跟老大、同僚、下属们的关系。
这方面不管怎么看,陆离都是在曹魏阵营这边的基础更好,不仅跟曹操现在算是好友,跟荀彧也存在亲戚关系,其余两个阵营他跟谁认识啊?
二是阵营贡献度,也就是你对你所在阵营的发展有着多大的贡献。
这方面很有意思的一个点在于,计算方式并不是完全看你实际做了什么,反而要看老板如何分配你的功劳。
比如说打赢了一场仗,你在里面可能又是管后勤、又是忙冲锋,胜利之后还各种处杂事。但如果上司认为这场仗能赢全是因为某个人的计谋,那么哪怕你出了百分之二百的力气,获得的贡献度恐怕也仅仅只有百分之二。
反之也是一样的,哪怕你没干多少活,但如果上司认为这场战争胜利全在于你,那么贡献度轻松到手。
三是历史改变程度,就是在你的参与下,这个世界与原定的历史走向差距有多大。
按照系统的说法,这个世界的某些细节部分虽然跟陆离前世界的历史不同,但是大体走向是一致的。
在这个世界历史修复力量特别强的情况下,本就困难的任务越发困难了。
而且这个改变如果是把原本就不好的情况变得更糟,那么恭喜你,你也距离成功越来越远了。
在这一方面,陆离搞出了曲辕犁任务进度都只是前进了百分之五。
最后一条,则是后世传唱度,也可以解为知名度。
28/203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