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能干活,也会种地,养鸡,还会绣花,衣服都是她们做的,怎么会养不活自己,只是她们的利益不被保护。
生男生女也和女人无关,决定男女的是男人,男人提供种子,女人提供土壤,男人提供了女种,当然生不出男孩,就像麦子不可能长成水稻。
而女孩不被宝贝,是赔钱货,是因为有坏男人想要女孩成为他的奴隶,这样他就可以压迫她们享福,而好男人又太少,坏男人太多,他们就联合在一起贬低女孩,让女孩子自己觉得自己下贱,心甘情愿地成为男人的奴隶。
那些坏男人不仅压迫女孩子,还压迫男孩,是为了让好男孩给他干活,把赚到的钱给他,让他享更大的福,又拿一点钱和棍子屈服了其他人,成为坏男人的帮手,跟着一起作恶。
那个坏得流脓的刘老爷就是压迫他们的坏男人,跟在他们身边的人就是屈服的人。
也有坏女人也压迫他们,时总说了总有人想要不劳而获,想着损别人的利益,压迫别人,自己享福,所以他们要反抗这种压迫,保护自己的利益。
“叮铃铃~”
刘大花忽然摇了铃铛,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王大牛一声起立,便全都整齐地起立,敬仰地看着走进来的时都,“时总,早上好!”
这一个多月来,时都教他们认字,算数,道理,养猪,炒菜,做榨菜等等,让他们感到亲近,他们已经不太害怕时都了。
时都挥了挥手:“各位,早上好。”
“坐下吧。”
王大牛他们听后,纷纷坐了下来。
时都习惯地扫了所有人一眼,精神不错,有点已经长了一点肉了,看到渴望得到夸奖的李招娣时,她笑道:“李招娣,今天你带领全队跑了第一,很不错。”
“待会我让刘大花多给你们放点糖。”
李招娣顿时笑开了花,“谢时总。”
“不要骄傲,继续努力!”
“是!”
“张大志你们也不要气馁,也继续努力。”
“是!”
时都没有再多说,大手一挥:“开饭!”
“谢时总!”
“哗啦啦…”
王大牛他们便分起了桌上的碗筷,渴望地看着刘大花他们。
刘大花他们端着一盆白粥,一盆粗面包子,一盘榨菜,一盘油条,鸡蛋放在王大牛他们的桌子上,鸡蛋是每人一个,李招娣她们的鸡蛋则变成一碗红茶鸡蛋,其他村民则是糙米粥,榨菜,一旁油条。
王大牛他们虽然已经吃了一个多月了,但每次还是认忍不住流口水。
今天还多了之前腌的榨菜,也不知道榨菜和咸菜有什么区别。
分好了饭,他们便先尝了一下榨菜,不同于咸菜很是香脆爽口,还很下饭,几根榨菜下去,一小碗粥就没了。
不一会,食堂内就想起了吸溜吸溜的声音。
“这榨菜真好吃。”
“是啊,不吃其他的,光吃榨菜就够了。”
“这么好吃,应该能卖些钱。”
“刘大娘,以后都有榨菜吗?”
“有,做了很多呢,够你们吃的。”
“太好了。”
李招娣那一桌很是珍惜地吃着红糖鸡蛋。
“红糖鸡蛋可真好吃。”
“是啊,是啊。”
吃完了早饭,休息了一会,时都便教起他们今天的认字目标。
“ni,第二声,泥,泥土的泥……”
“ni,第三声,你,你我他的你……”
“……”
教完后,时都便问道:“今天有谁会三百字,九九乘法表?”
李招娣举手道:“我!”
时都点了点头,“那就上来。”
李招娣上来后,不由有些紧张,但待时都开始考问时,她便慢慢地不紧张了,全神贯注地默写着字。
时都看着李招娣在黑板上默出来的字,点了点头:“不错,全对。”
“下面是九九乘法。”
李招娣立马熟练地背了出来。
“很好,大家鼓掌!”
“啪啪啪啪……”
掌声一下响了起来,李母看着台上的孙女不由哭了,李张氏的神色则有点复杂。
李招娣激动道:“时总,我想改名字。”
时都点了点头,然后正色道:“李招娣,这个名字确实不好。”
关于男女问题,她只是用浅显的道理让他们明白女孩不是赔钱货,有着自立生活的能力,能干很多事情,生男生女怪不了女人。
至于其他的,她没有特意强调,因为只有等到她获得了胜利,教育推广,生产力得到发展,才能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这一点。
“你的出生是值得庆贺的,不是为了其他人的存在而诞生,只是世俗的观念困住了你,困住了你一个一个被叫住招娣,盼弟的女孩。”
“因此我为你取名为李如蝶,如从茧中破出的蝴蝶一样破开世俗,成为一个自由的女孩。”
“李如蝶。”
李招娣咀嚼着自己的新名字,想着曾经看过的蝴蝶破茧,她心中不由有一丝明悟,重重地点头道:“嗯!”
接着,又有几个人上台经过了考核,并得到了满意的*名字。
学完字,村民们则各自忙分配给他们的活,王大牛,张大志,李如蝶他们则进行训练,刘大花他们赶制冬衣,苗翠花他们练习急救,一切都井然有序。
时都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忽然她抬起头,伸手接住了一片雪。
“下雪了!”
王大牛也感受到了,不由抬起了头。
时都冷道:“安静,继续!”
“是!”
第65章 “呼呼呼~~”
“呼呼呼~~”
寒风呼啸,大雪纷飞,整个李家村都覆盖了一层白雪,王大牛他们穿着上衣下裤的羊皮袄,戴着有红星刺绣的羊毛毡帽子,踩着嘎吱嘎吱的雪地,冒着寒风进行训练。
其他村民也在后面有呼哧呼哧地跑着,从第一场雪下来,天越来越冷,他们曾经觉得训练太过辛苦,现在主动训练了,希望能驱赶一点寒意。
他们大多数没有羊皮袄穿,只有羊毛毯和没有刺绣的帽子,还是自己买的,不过有火炕大通铺,每天都有热汤喝,也不算难捱。
时都看着天下落下的雪,眼中闪过一丝凝重,雪若是再继续这样下下去,北方的那些游牧民族肯定会南下劫掠。
何况西夏几个月前就与雍朝开战了,若是败了,她所在的四川不会有大碍,雍朝即使再昏庸,也知道四川不能丢,但陕西就不一定了。
这个朝代与宋朝差不多,都是重文轻武,只是开国的时候不是欺负孤儿孤母,但和唐朝类似。
雍朝的大半江山是雍太祖的二儿子打下来的,他的大儿子为了防止出现第二个李世民,在二儿子快要打下辽国的时候横叉一脚想要抢功,导致功亏一篑。
作为罪魁祸首,他却逃了,并断了二儿子的后路,让对方与辽国死磕,对方战死,辽国也无力再战,但他的所做所为令人不耻,曾经二儿子的部下杀了他,最后三儿子捡了漏当上了太宗。
三儿子害怕武将像杀他二哥一样杀他,便一直打压武将,对外以求和为主。
可惜他的后代出了一个朱祁镇,御驾亲征去攻打辽国,最后不成反被辽国俘虏,而恰巧金国进攻辽国,发现了他,然后带着他去叫门,引发了靖康之变。
没错,这个世界依旧有靖康之耻,可惜没有朱祁钰,也没有于谦,只有完颜钩,迁都南下,偏安一隅,基本上和宋朝脉络差不多,但更差劲。
雍朝的皇帝也知道他们家没有底气,便去了恶谥只有美和平两谥,现今的皇帝也早早选好了谥好,为景,还让别人称呼他为景帝,据说这样叫,上天就能记住他。
她不知道上天知不知道,她只知道,他这么做,估计以后没人想要这个谥号了,她觉得他该用荒。
这时,刘大花走了过来,向时都汇报道:“时总,翠花他们回来了。”
“这次带回来的东西又少了,说粮价又涨了,已经五百钱一斗了,药铺的药也紧缺得很,没有千贯钱都进不去,布,盐什么的都涨了,比十几天前涨了十倍不止,县里已经开始卖儿卖女的了,翠花听您的吩咐收了不少人。”
四川是军队的主要兵源物资供应地,他们附近的小溪县还算富裕,粮食,药材等等都紧缺成这样,看来前线不容乐观。
“剃发什么的都给他们安排上。”
“是!”
“时总,那四个逃兵不中用了,要不要喂点药?”
这么快就没用了。
那四个逃兵她废物利用,就让他们教人骑马,与人对练,练胆气,当肉沙包之类的。
时都刚想说什么,一个哨兵前来报告:
“报告!”
“什么事?”
“时总,刘扒皮派人来了,说是给我们送过冬的粮食。”
时都:“人呢?”
“他们想要调戏大丫,被大丫一脚就废了,然后被我们绑在村口的歪脖子树上了。”
“做的不错。”
时都点了点头,“走,去看看。”
“是!”
第66章 村口的歪脖子树上,绑着了……
村口的歪脖子树上,绑着了三个人,其中一个胖子色厉内荏地喊道:“你们想要干什么,想要造反吗!”
“我们家少爷可是县尉,你们敢动我一下,就把你们都抓去蹲大牢。”
苗翠花冷笑地看着他,甩手就是一个大嘴巴子,又拿出一把匕首对着他的嘴:“王大胖子,再喊一声,就把你嘴巴割下来!”
王大胖子的脸顿时白了,哆嗦道:“别别别,我不说了。”
时都走到村口,便看到了这一幕,看到时都来了,苗翠花他们连忙向她行礼问好。
“时总好。”
时都摆了摆手,问道:“怎么好心送粮食了?”
王大胖子见时都心神一阵荡漾,苗翠花见他眼睛都看直了,直接上手劈头盖脸地打了一顿,又用手指对了一下王大胖子的眼睛:
“大胆,再瞎看,把你眼珠子挖了。”
王大胖子哆嗦着连忙点头。
“知道了,就快回答我们时总的话。”
“是这样的,我们老爷见天越来越冷了,担心大家伙胃里没食熬不过这个冬天,便送来一点粮食。”
“哦,送了多少?”
“有三十六升呢。”
苗翠花一脸不屑:“还三十六升呢,时总,都是些烂谷子。”
时都挑了挑眉,笑着问道:“烂谷子的事先不说,李家村一共三十六户,每人送一升,怎么,你们老爷是觉得升米恩,斗米仇?”
王大胖子顿时不说话了。
苗翠花一拳打在王大胖子的肚子上,“说话,时总在问你话呢。”
时都也在一旁凉凉道:“不说实话,就杀了吧。”
王大胖子疼得呲牙咧嘴,听后这句话立即变了脸,屈服道:“我说,我说。”
“老爷说了不能喂得太饱,喂的太饱会得寸进尺,给一点点不让饿死,等饿得实在受不了,就会主动求食,到时候给听话的粮食,不听话的教训一顿,一来二去的慢慢地驯服了,然后就能安心成为老爷的佃户。”
“狗贼!”
“我们都这样了,还想着剥削我们呢,不把我们榨干是不死心呢!”
“时总说的真是没错,剥削的人不会突然发善心,要是发善心了,肯定是想着更好地剥削我们。”
“太坏了,真是太坏了!”
听到王大胖子的话的人,一下愤怒了起来,像是要吃人一样。
时都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嗯,她的宣传看来是没白费。
王大胖子看得惊心胆战,连忙道:“这都是刘老爷干的事,跟我没关系。”
“你是刘扒皮的走狗,平日里可没少欺负我们,怎么和你没关系。”
“没错,帮着刘扒皮作恶的伥鬼,也不是好东西。”
“都是一丘之貉。”
“哎呀,我会说成语了,我说得对吧。”
“我也会,他们是狼狈为奸!”
“我,我也会,狐朋狗友!”
“狐朋狗友不对,这说得是交了不好的朋友,王大胖子哪是刘扒皮的朋友,明明是奴才。”
“那他们五个是狐朋狗友。”
“这倒是对了。”
骂着,骂着,他们就跑偏了,开始攀比会的成语了。
苗翠花见此,横了他们一眼:“都闭嘴,时总要说话了。”
他们听后连忙安静了下来。
时都开口问道:“听说你家少爷去府城卖粮食,怎么样了?”
王大胖子立马回道:“还没回来呢。”
“你们大少爷为什么去府城卖粮食?”
“知县告诉了大少爷一个消息。”
“说是遂宁府不少农田七八月的时候种上了甘蔗,今年天气比以前都冷,甘蔗地恐怕要坏,去那卖粮食说不定能赚不少钱。”
“少爷派人查了之后,确实是种了甘蔗地,然后就和张老爷,宋老爷他们一起运粮食去府城卖粮食。”
52/66 首页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