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人算计也就算了,一般谁会防着自己的亲生父母?
赵淩要赶着去上班,没空多跟窦荣多说什么,就坐马车离开了。
窦荣昨天把太子送回宫里,跟皇帝汇报了一下工作,这几天暂时没什么事情,就开始打理家里的庶务。
想到以前他还想着自己去打仗,让赵淩给自己搞后勤就忍不住笑。
现在变成了赵淩出去“打仗”,他给赵淩在家搞后勤。
晚上照常是接风宴,这次赵茂出席了,除了脸色苍白了一点,还不能喝酒之外,倒是看着状态比前两天好了很多。
赵茂干脆就留在侯府养身体。
毕竟年轻,半个月身体就调养好了。
赵淩做主多给了赵茂半个月假期,让他好好休息。
赵茂问了道观的地址,去探望了一趟书兰。
当天去,赶着当天就回。
赵淩好奇问他:“你妈妈怎么样?”
同为庶子,年龄又比较接近,在几个哥哥姐姐中,赵茂跟赵淩最亲近,听他这么问就说道:“瞧着还好,人清减了一些。我瞧她在读书。”
赵淩听他的话:“没见面?”
“没。我远远看了她一眼,跟太妃聊了聊。”发生了那样的事情后,他有些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己的母亲。
赵淩能理解他,但是提醒他另外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你是受害者没错,但是书兰是你妈妈,她这么做,你作为儿子,得给你夫人和岳父家赔礼道歉。让爹陪你一起去。”
现在的婚姻形式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不是不可以纳妾,但妾怎么来的,还是有讲究的。
要点脸面的人家,妾都是夫人给安排的。
哪怕实际上不是,表面上也得是。
像书兰这种身为婆婆,直接给儿子房里塞人的行为,是对儿媳极大的不尊重。
倪氏和倪家都是讲道理的,但正因为讲道理,不能就当这事情没发生过。
必须道歉,还得是很郑重地道歉,给予倪氏和倪家最大的尊重,才能让这个结马上解开。
赵茂还真没想到这点,听赵淩这么一说,立马就道:“我去跟爹商量。”
“你去什么?一会儿爹就过来了。”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赵骅对几个子女倒是都很重视。
哪怕现在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赵骅也还是很关心,这几天下班后都往侯府跑。
赵淩觉得赵茂像是个打卡的NPC一样,有个每日签到任务。
果然,赵骅没一会儿又过来打卡……不是,是看小儿子。
听赵淩和赵茂说的话,赵骅微微露出一个笑:“家里礼物都已经准备好了,前些天看你还没好就没提。倪氏那边我和你们母亲已经郑重赔了不是,明天你让人去递个拜帖,我们休沐的时候一起去。”
赵茂听得一惊:“母亲也去?”
他说的母亲,自然是嫡母赵王氏。
赵王氏有多不待见书兰,全家上下都知道。
赵王氏对赵茂也从来没什么好脸色。
但赵王氏却会为了赵茂,去跟亲家低头道歉。
赵骅叹了一口气:“到时候你大哥大嫂也会去。”
这样的安排,肯定比只有赵骅陪着要好。
倪家本来就是知书达理的人家,为人都很谦和。
赵家给足了面子,倪氏和倪家哪怕原来心底有点意见,也马上就消了下去。
说白了,这件事情唯一的受害者只有赵茂。
赵茂也没真的和别人发生什么,并没有造成后续的影响,加上罪魁祸首的书兰估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回来了,倪氏和倪家对这样的处置结果都很满意。
赵淩休沐日则更简单一点。
没啥说的,就小别胜新婚。
赵四夫人尽心尽力伺候赵四老爷。
赵四老爷很高兴,赏了赵四夫人一个蒸汽火车小模型。
窦荣学什么都快,对于机械方面从一开始的一窍不通,到最近几年空下来开始认真钻研了进去,看到火车模型下面的铁轨,顿时就明白了过来,一个激动就把赵淩举高高:“我们家水灵怎么这么聪明!”
赵淩仿佛一秒回到小时候,怔愣当场。
窦荣一收手,跟抱小孩儿似的,把赵淩抱在自己胳膊上。
赵淩都不敢挣扎,伸手扶住他的肩膀:“快把我放下来。你真以为自己胳膊上能跑马啊?”尊重一下他的体重好不好?
他是一个习武的,身高不低的成年男性啊喂!
窦荣仗着在房里,抱着转了两圈,感觉赵淩的手指掐到他耳朵上,才赶紧把人放到床上,并推倒。
赵淩被推得一懵,随即大怒:“你推我?!”臭豆豆,倒反天罡!
窦荣不仅推倒,而且还推倒♂。
赵淩觉得有点过于胜新婚了。
好好一个休沐日,感觉比没休息还累。
要不趁着最近没什么事情,休个假?
还是算了,盖食堂是小事,蒸汽火车的项目一上马,他肯定还得有事情忙。
另外他准备去国子监看看,能不能特招一批实习生。
小火车的事情本来他是想等几个书院和学校研究的,只是他们一直没研究出什么成果来,他有些等不及。
刚把项目都安排下去,过完生日后开始忙秋收的事情,老家突然传来噩耗——赵爷爷去世了。
赵骅立刻丁忧,赵家人也都回乡奔丧。
他们一路坐快船赶回老家,正好赶上看赵奶奶最后一面。
两位老人家都已经八十多岁了,算得上高寿,平日里身体也都还健康,并没有久病不起。
家人们早有准备,但到老人离世的时候,还是心情悲痛。
赵骅看着父母的棺材落葬在自己选好的墓穴中的时候,神色茫然:“我那时候刚学会看风水,头一件事情就是给爹娘挑了个风水宝地,回来告诉爹娘,还被打了一顿。”
赵复像是一夜之间成熟稳重了,拍了拍小弟的肩膀,想起几十年前的事情还历历在目:“你给爹娘挣足了面子,爹娘的福气也都是你给的。不像我,只会让爹娘担心。”
八十多岁的老父亲老母亲,临走还不放心他。
他真的羞愧难当。
赵继不说话,蹲在地上烧纸。
大家的心情都很沉痛。
赵骅和赵王氏要在老家丁忧三年,赵淩他们几个孙辈,在老家待了大半个月后,只能赶回神都继续工作。
一回神都,赵淩就被安排了重任——暂代户部尚书。
赵淩:“……不是,我是吏部的。暂代户部尚书,不是还有户部侍郎?”
顾朻一脸一言难尽:“怎么没让他们代?他们代成什么样了?”
“什么样了?”赵淩不解,还能代成什么样?
本来尚书也不怎么负责具体事务,大部分事情不都是侍郎们在做的吗?
燕公公小声道:“两位户部侍郎打了起来……打破了头。”
这么凶残的吗?
赵淩立马想到自己老爹的铜笏板。
他要是去户部上班的话,是不是要把老爹的铜笏板拿来防身?
顾朻好不容易压下去的气,一听又要往上窜:“那俩老小子私心太重,事情没办成,钱收了不少。”
哦。赵淩明白了。
应该是两位侍郎分别收了钱,答应别人办事,结果两个人办的事情有冲突,最后变成了两者之间的冲突。
好死不死又卡在了秋收这个户部最忙的节点上,他都不敢想现在户部得乱成什么样。
顾朻看赵淩一副打退堂鼓的模样,坚决不允许:“吏部那里你不用担心,景尚书回来了。你安心干你的户部去。”
什么叫他的户部?
第196章
赵淩再怎么不情愿, 还是交接了吏部的事情,去接管户部。
为了让他接管这个户部,顾朻还拿尚书府威胁他:“你去暂代户部尚书, 你家就不用搬家, 不然换个户部尚书, 你家怎么都得搬家。多麻烦不是?”
搬家确实麻烦。
尤其是像赵家这样的大户人家。
虽说大不了暂时搬回老宅去, 但这来来回回的折腾, 以及老宅说起来已经是赵缙的产业,赵骅在老家, 赵辰一家总不能一直住在弟弟家里。
鸠占鹊巢,说出去不好听。
一时半会儿另外买房子, 哪里那么容易?
这些只是暂时的烦恼,不搬家的另外一层意思是, 等赵骅丁忧结束,户部尚书的位置依旧是赵骅的。
赵淩能怎么办?只能接过一个乱七八糟的户部。
好在顾轮胎回来了。
赵淩去户部的第一天, 就把顾恒拉着一起干活;捎带手用吏部侍郎的权力, 让两位上班时间打架斗殴到卧床不起的户部侍郎直接病假四个月。
顾恒愁眉苦脸:“先生,为什么不让两位侍郎来?就我们两个要干多少活啊?”
赵淩嗤笑:“你也练武,觉得两个一辈子只拿笔杆子的老帮菜打架能伤多重?不过是收了钱发现收过了头,没法圆场子, 又不想退钱, 合起伙来演一场戏罢了。他们不是想病嘛,让他们好好养病。”
顾恒问的时候,是趁着午膳时间, 还压低了一点声音。
赵淩回答的时候,是一点声音都没压,不管是老帮菜还是收钱, 就这么直接说了出来。
食堂还没盖完,现在吃饭依旧是在自己办公的厢房内。
坐得近的官吏全都汗流浃背。
这些话,赵侍郎敢说,他们可不敢听啊。
赵淩还没说完,继续道:“他们还想借着自己不在,户部大乱,凸显自己的重要性,给你父皇施压呢。”
“先生说的是。”顾恒嘴上应和,心里面觉得那两位侍郎应该没那么大的胆子,或许有一点点,但用意应该是借此让他父皇轻拿轻放,大家都有个梯子可以下。
侍郎们是犯了错,但侍郎们工作能力强啊,户部离了两位侍郎不行,等“养伤”个三五天的,再回来不是一点事情都没有了吗?
赵淩的意思是,想得美!
不想回来就别回来了。
两位户部侍郎在户部肯定不是光杆司令。
罗侍郎不用说,资历和赵骅差不多。
薛侍郎这种世家大族出身,眼线、亲戚一抓一大把。
第二天,两人就头上包着纱布白着一张老脸来上班了。
赵淩把挤到自己身边的顾轮胎推开,指挥着顾轮胎的侍卫把俩老帮菜叉出去:“两位侍郎病体未愈,仔细送回府去,请太医为两位细细诊治。两位侍郎都是国之栋梁,身系天下,万望珍重自身,勿使过劳。”
特喵的还拄着拐杖瘸着腿?
打架打到腿了?
笏板还能把腿给砸断?
还搁这儿演呢?
滚蛋!
“赵侍郎……”
两位户部侍郎来不及说话,直接就被侍卫们给一路送回了家。
户部其他官员看得都身体后仰,深呼吸一口气。
这可是户部侍郎啊。
赵尚书在的时候,都不会对两位侍郎这么不客气。
现在这位暂代尚书之职的赵侍郎,竟然这么厉害?
“送走”了两位侍郎,赵淩眼神扫向厢房里的神色各异的其他同僚:“诸位要是也有个头疼脑热的,随时可以过来‘请假’。”
啧,别以为离了他们就不行。
他别的人才找不到,找点干户部的人还没有?
他家常二哥的专业能力都胜过这里七八成的人。
称病不上朝,是臣子对待皇帝不满的惯用伎俩。
对付上司也是一样。
不是没人想着跟着一起称病给赵淩施压,但眼瞅着目前这情况,一旦称病怕是再也回不到现在的位置了。
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出身世家大族,为了身下的位置可以说奋斗了半辈子。
若是真的弄巧成拙,他们前半辈子的付出可以说直接付之东流。
一旦他们直接被撸掉了官职,罗侍郎、薛侍郎能够给他们把位置争取回来吗?
若是争取不回来,他们对于罗侍郎和薛侍郎还有拉拢的价值吗?
甚至于这位赵侍郎会那么轻松地放他们回老家吗?
这位可是年初的时候就主导抄了岑、许、邱三家。
他们的官职有那三位高吗?
尤其是许御史,那是很有希望再进一步成为宰相的人,说没就没了。
就算是世家大族出身的人,他们家族的利益也需要靠各级官员在朝廷的权势来维系。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朝廷近些年来的各种武器装备,他们私底下也花了力气去研究,但钱流水一样地花了出去,成果呢?没有。
想到那些武器装备,背后可少不了眼前这位赵侍郎的影子。
皇帝撤了谁的职,都不会撤了赵淩的。
都不是蠢人,官职做到这个位置,还是户部的官员,权衡利弊几乎是一瞬间的事情,赶紧埋头干自己的事情,原先有些偷奸耍滑也不敢了,一个个午休也不要了,抓紧时间埋头苦干,并且自觉加班到天色昏暗了再走。
赵淩表示很满意,至于弹劾他欺压同僚什么的,他不在乎。
顾恒也不在乎。
他没时间在乎。
顾朻还问他:“跟着你赵先生学得怎么样?”
他以前也被赵淩抓壮丁到户部干过活,当时并没能处理好方方面面的事情,现在儿子怎么样?
顾恒累得顾不上礼仪,无意识地像小时候那样往他爹腿上一坐,瘫好,一言不发。
余姝看得哭笑不得:“要不要娘抱抱?”
“娘~”少年郎叫得柔肠百转的,像还是个被爹娘捧在手心里的小宝宝。
顾朻还下意识拍了拍儿子的后背:“户部现在乱成这样了?”
顾恒被老爹拍了两下,回过神来,爬起来坐到自己母亲身边,挨着往肩膀上靠:“没。先生一下就管好了,就是之前留下的活多。感觉罗侍郎和薛侍郎在不在,好像也没差。儿臣想不明白。按理说罗、薛二人都已经是侍郎了,能力肯定不差,怎么会闹成这样?”
203/224 首页 上一页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