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储顿时不屑道:“那等庸脂俗粉,怎么能跟赵姑娘比?”
高固又问:“赵姑娘可曾婚配?让你母亲去替你求娶可好?”
高储的表情顿时扭捏起来:“好是好,可赵姑娘那等神仙人物,怎么看得上我?”
他也是有自知之明的。
赵慧年纪比他小,又高中状元,长相还特别漂亮。
高家在青州是有一些势力,可怎么能跟神都比?
神都多得是青年才俊想要求娶赵慧。
高储看自己儿子那是哪里都好,不以为意道:“赵家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论起来不过是象州一个土财主,怎么跟我们高家比?我儿才貌双全,配赵姑娘也不算辱没了她。正好赵侍郎在此,为父明日就去问问。”
赵淩在晚宴上邀请了青州一众地方势力商议里办的事情,话说的非常客气,给足了这些乡贤们面子。
高储觉得赵淩平易近人,第二天单独见面,商量了一番里办的事情后,他就委婉地提出了结亲的要求。
赵淩借着喝茶的动作,掩去差点露出来的震惊。
这老小子怎么敢的?
他连太子都看不上,还能看上个五毒俱全的货?
赵淩说放下茶盏,道:“我只是个做叔叔的,侄女的婚事可轮不到我做主。”
这话怎么听都是拒绝,但高固对自己的儿子有信心,觉得赵淩这么说是同意的,先是夸了一番自己儿子的才学,继而笑道:“赵侍郎要在青州待一段时间,不如让我儿带您游览一番?也正好让小子向您请教一番学问。”
哦,犯罪嫌疑人自己送上门来了。
这倒是比上门去抓人方便多了。
就是这样他们的进度太快,不知道背地里调查的那群人来不来得及收集证据?
先把高家做了,是不是会打草惊蛇?
赵淩真的是忍着恶心,让人把高固送走的。
第二天,高固就把高储送到了赵淩暂住的驿站,叮嘱儿子:“多向赵侍郎讨教学问。”
高储自然应是,看着赵淩的眼神,已经充满了孺慕之情,像是在看自己未来的岳丈似的。
果然赵侍郎是同意的,不然怎么会答应让他过来呢?
赵淩等高固一走,一抬脚就把高储踹得跪倒在地。
旁边立刻有人上前来把高储捂嘴捆好。
高储的情绪还没转变过来,脸上一半喜悦一半惊愕的,十分扭曲。
赵淩都懒得跟他多废话,吩咐属下:“高公子潜心学问,这几日就不外出了。”
属下立刻应是:“一定给高公子找个环境清幽不被人打扰的地方学习。”
说完,他就跟提溜小猪仔似的,把高储送去“学习”了。
呸,什么玩意儿。
第198章
赵淩离京不到一个月, 高翰林就在翰林院被请去大理寺喝茶了。
另外高家在朝中的势力,几乎全都被请去了大理寺一日游或者几日游。
游完之后,他们全都被暂停职务。
什么时候恢复?
不知道。
不过起码得等高家的案子结案之后。
其他青州势力纷纷连夜写信回去敦促家人好好配合, 千万不要惹怒了赵淩和窦荣, 并且在内心感谢高家有高储这么个显眼包。
严格来说, 高储这么个小举子犯下再怎么累累罪行, 朝中的大部分官员并不看在眼里, 让他们感同身受的是高家的一众官员面临的惩罚。
高家这一次的官员并没有一撸到底,确实有一些高家人对老家的事情并不知情, 但没什么意外的话,这些高家人哪怕能官复原职, 此生也难再有寸进。
受此牵连的高家的一些姻亲和关系比较紧密的师长、同窗、同乡等等,到现在还没审查完。
娶了高家女做续弦的青州司马, 这会儿正在大理寺狱里蹲着呢,跟着他那堂小舅子高储一起天天对骂。
高储一个举人, 如果犯的只是普通的罪行, 是没有资格被关进大理寺狱的。
他能出现在这里,是因为他犯下的罪行太过恶劣,大概率要被判死刑。
至于青州司马,如果只是包庇高储这一项的话, 运作得好一点, 大概就是贬官。
当地方官嘛,他都当了一辈子地方官了,有经验, 往后日子虽然没有现在那么好过,但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他现在是五品,最多就是贬到六品。
他朝中有人, 别看他天天跟高储骂得激烈,其实并不怎么为自己担心。
赵茂让人把两人互喷的话记下来,听过之后,骂了一句:“老狐狸。”
啧,老狐狸也有尾巴,顶多就是揪的难度大一点。
可惜高储太蠢了,竟然真的没掌握一星半点青州司马的把柄。
青州那边收到朝中亲人们寄回来的信件,看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他们配合啊,可太配合赵淩的工作了。
他们给赵淩送钱。
本来还想送人,但看看窦荣,不敢。
他们只能给赵淩送更多的钱。
赵淩照单全收。
但高家也没少给赵淩送钱,完全不知道是怎么翻车的。
赵淩拿着各家送来的钱,记了个小账本:“瞧瞧,里办多少年的俸禄和活动资金都有了。”
青州知府看着一箱箱的金银玉器,眼热无比。
真的不是他贪。
天知道他明明待在青州这么一个富庶的州,因为地方势力太大,他这个知府没啥用,硬生生当了好几年清官。
被动清官两眼都要冒绿光了。
好叭,他其实也没那么清。
毕竟作为知府真想要和这些地方势力斗一斗,还是有能力的。
为了安抚住他,这些地方势力每年都会给他送一些礼物,还算丰厚,但他毕竟是官员,还是一个年纪不算大的官员。
眼睁睁看着旁边的鲁州和胶州都发展迅猛,他这个青州知府不仅有压力,而且还很嫉妒。
他明明可以又有钱又有名,但近一两年,这些地方势力各方面都开始怠慢他,给他点礼物就跟打发叫花子似的,这哪能忍?
这些看人下菜碟的玩意儿,给他的是什么,给赵淩的是什么,能比吗?
他艰难地把视线从财物上拔出来,抬眼就见赵淩看着他。
赵淩没露出什么特别的表情,就是很正常地看了青州知府一眼。
但落在青州知府眼里,却是脊背发寒,干笑两声:“赵侍郎要把这些钱财用在里办上,不知道具体打算怎么处置?”
现在市面上流通的钱,主要是铜钱,属于官方货币。
另外有少量银票,是用来短时间持有,主要是方便大宗货物交易的。
不然像是几百几千贯的财物交易,光是装钱的箱子都得专门用车来拉,不仅笨重,还不安全。
金银虽然大户人家会藏,但大部分是用于作为打造首饰使用。
青州这些势力送给赵淩的,当然不会是铜钱,除了几个小巧的金锭之外,剩下的就是器物摆件古董字画一类。
无论是建设里办还是给里办的工作人员发俸禄,当然不可能直接发古董。
所以,这些东西得先换成钱。
换钱也是有换法的,尤其是古董字画这一类不好说具体价格的。
譬如说一件古董市价大概在一百贯左右,想要过一遍油水的,那换起来就是变成九十五贯;想要借机讨好送钱的,就能换成一百零五贯。
这中间存在合理的差价。
赵淩感觉这位青州知府真的演都不演了,得亏自己这些年养气功夫也是练出来了,表情语气都不带变的:“这些东西好带,先登记入册了,带回神都去,交给户部处置。”
赵淩和户部的关系不是秘密。
青州知府追问:“户部现在有个什么具体的章程?”
这倒也没什么不能说的。
“东西进行估价后,每月进行拍卖。”
百姓生活水平上去了,对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拍卖的东西不一定全是这些非法所得,也会有一些正规渠道来的奢侈品,譬如市面上紧俏的蒸汽船。
另外有小年轻们十分喜欢的铸铁的自行车等等。
赵淩给青州知府解释了一下。
青州知府不敢问蒸汽船的价格,对自行车很感兴趣:“铸铁的自行车上拍卖会能拍到?我这儿申请了两辆自行车……”
“对啊,你这儿申请的两辆自行车,我到现在都没看到呢。”
作为公车,朝廷派发给各级衙门的自行车都是铸铁的。
尤其是这几年橡胶产地的原材料贸易稳定,和后世自行车几乎已经一模一样。
碳纤维什么的肯定还没有,但作为日常交通使用已经够了。
衙门这样对于日常各部门沟通有比较高要求的,开始逐步逐级配发自行车和三轮车。
当然现在这种公车的局限性很大,毕竟自行车对于前往农村和山地还是没有骡马好使。
赵淩问的时候真的是随口一问。
他所在的吏部的公车就放在门房那儿,谁要用就去门房登记,归还的时候再登记一下就行。
他以为没见到青州的,可能是青州府衙的情况不太一样,可能放在后门角门之类的地方,或许还会给单独盖个自行车棚之类的。
问出口之后,他就见青州知府的神色不是很自然,当下就明白了。
听青州知府说自行车坏了,他也没追问。
反正第二天他就见到自行车“修好了”。
赵淩也不计较,让人把剩余的几家重新叫了过来,一起开了个会。
几家这才明白,原来配合是真的字面意义上的配合。
开完会之后,众人纷纷离坐,有个家主特意落在最后,跟赵淩单独小声请示:“赵侍郎吩咐的事情,在下一定配合,就是我三弟的事情……”
高家有个显眼包高储,他们家也有一个,只不过肯定没高储那么高调,手头也没有人命。
原先他家三弟也是个惹事的主,手下一群狗腿子,各种欺男霸女仗势欺人。
只是家大业大能护得住,再说有些事情家里面还真需要这么一个混不吝的。
现在高家在前,他们家不想落得跟高家一样的下场,只能乖乖把人交出来,还得是主动交出来。
原先知府衙门那些衙役捕快的,他们确实不放在眼里,但窦荣带领的百来人的队伍,上门直接提人,敢阻拦的直接拔刀就砍,那场面忒吓人。
高家被抓走的除了高储等一干人犯外,当天抬出去的人都不知道多少。
好些连拼都拼不起来。
各种被砍断手脚的就更不用说了。
偏偏即便如此行事,高家还没处说理。
赵淩是巡察使,除了敦促办理里办的事情之外,身份上有督查办案的职责。
缉拿人犯本来就是赵淩的分内之事。
高家企图武力对抗,被灭门都不冤。
剩余的几家看到高家这只被杀掉的“鸡”,他们还能有什么想法?当然是乖乖把家中那几个不成器的东西交过来。
家中长辈再怎么护着也没用,只要不想全家跟高家一样,弃车保帅才是正确的选择。
可赵淩现在的意思是只要把里办的事情推行下去就好了?
他们家的几个宝贝蛋是不是就可以轻拿轻放?
赵淩微笑:“你们家给整个青州百姓做出了表率。原先确实有些糊涂,但现在洗心革面,很好。”
打击罪犯人人有责。
都送到他手上了,还想着还回去?可能吗?
这位家主离开府衙的时候,一点都不意外地看到其他几位都没走,对他们摇了摇头。
其他几位也都一脸沮丧。
说白了,能够这么嚣张蛮横的人,那都是在家里受宠的。
现在要不是面临着家族生死存亡,怎么可能把人交出去?
青州百姓们对于里办不里办的不知道,但对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马上就能感知到。
赵淩敦促着把里办的方方面面都落实好,捎带手打击一下地方恶霸,把朝廷的力量填充进去。
青州那么大一个州,地方势力不可能只有州府的这些大家族,还有下面一些小家族。
这些小家族也不太好惹。
譬如赵家就是,在象州府城的影响力可能没那么大,也没多少产业,但要是在泸阳县,那几乎干什么都绕不开赵家。赵家说句话,比县令说的还管用。
青州也是一样的。
“主要是现在交通不够通畅,人员和物资流通较少,所以地方上很容易形成家族垄断的情况。”最近赶过来的赵慧在跟进了一个县的情况后,得出结论,“大量百姓的需求都自给自足。出门需要到县衙开具路引……现在把开具路引的权限下放到里办这一级,是不是会滋生新的乡绅土豪?”
赵淩给了她一个肯定的答案:“肯定会。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事情是人在干,是人就有私心,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大公无私,起码我自己就做不到。”
赵慧骑在马上,对周围围观的百姓们习以为常。
作为大虞第二名女状元,她在神都就非常受人关注,早就已经习惯了。
更何况他们现在这一行全都骑着帅气的高头大马,过去一段时间又给当地做了许多实事,受到关注是正常的。
赵慧不在意,赵淩就更加不在意,专心跟侄女传授自己的各种经验。
窦荣在意得多一点,他得关照整个队伍的安全问题,还得留意观察一下两个人的情绪。
嗯,好像没什么情绪。
本来赵慧作为庶吉士,这会儿应该待在御书房和翰林院里轮值。
对于新科进士们而言,能够在皇帝面前露脸,是非常重要,并且会直接影响到职业生涯。
朝中这么多官员,皇帝不可能记住所有人。
庶吉士在皇帝面前一待就是三年,干得好就能给皇帝留下一个好印象,将来给安排职务起点更高。
另外就是庶吉士平时工作的御书房,能够直接接触到朝廷运作的细节,对于整个国家政局和事务操作,以及各个重臣之间的关系也能有所了解。
206/224 首页 上一页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