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天官纨绔(古代架空)——枫香

时间:2025-05-11 07:44:53  作者:枫香
  除非是像赵淩或者赵王氏这样的,他们本身的才能和资历已经不在乎庶吉士的这点积累,不然对于年轻的进士们,庶吉士的这段经历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赵慧出现在这里,并不是赵慧被皇帝厌弃,而是为了避嫌。
  顾轮胎岁数到了,要选太子妃。
  他原先就想要跟赵慧成亲,只是双方家长都不赞成。
  但他显然还不死心,尤其现在赵慧可以说就在他眼皮子底下,于是就更加不安分,闹腾着要娶赵慧。
  赵慧是一心向学,压根没开窍,对情情爱爱这方面无感,为了避免男人影响到她的事业,在请示了顾朻之后,干脆包袱一卷跟着叔叔全国游了。
  她以前也就是跑跑海州、宁州、吴州,跟着去过几次南洋,也去过儋州和文州,老家象州也去过几次,但再北,她也就是这一两年待在神都。
  青州的整个环境对她来说是很陌生的。
  等马匹转到了船上,赵慧去泡完茶回来,才感觉整个人放松了一些,坐在只有自家人的小茶室里,小声吐槽:“顾轮胎真烦,跟听不懂人话似的。陛下一定要干到九十岁,到时候我就致仕。真不敢想在顾轮胎手底下干活。”
  窦荣说道:“他敢针对你,我就替你教训他。”
  赵慧顿时甜甜一笑:“谢谢翊叔叔~”
  赵淩问她:“那你想好自己要找什么样的相公了没?”
  赵慧歪头:“得好看,还得聪明。我可不想将来生个孩子比我爹还笨。”要不是她娘聪明,她差点就会遗传她爹变成蠢货了。
  还好她爹长得好,起码给了她一张好脸。
  典型赵氏逆子发言。
  窦荣多少劝了一句:“你爹好歹也是个同进士。”
  赵慧放下茶杯,拍胸:“我,状元!”又看向赵淩,“我四叔,状元!我奶奶,状元!我爹全家最笨。”
  剩下的探花爷爷和探花六叔都不值得一提了是吧?
  窦荣感觉自己劝不动,也没多少真心想劝:“你娘信上说,让我们替你留意有没有你喜欢的少年郎。你自己要是看到喜欢的,就跟我们说。我跟你四叔直接给你定亲。”
  赵慧也不扭捏:“好的。”想到下一站,她的眼神亮晶晶的,“听说胶州美人多。”
  赵淩没关注过这方面:“多吗?”
  窦荣也不关注:“去了再看吧。顾轮胎长得也不差,你不也瞧不上嘛。”美不美的,还得看个人喜好。
  像他,就喜欢赵水灵这样的。
  赵慧注意到两个叔叔之间黏黏糊糊的眼神,“咦”了一声,然后就被叔叔布置了很多功课。
  不是,她都是考公上岸了,为什么还要做功课?
  哦,是她四叔的公务啊。
  “四叔?”
  赵淩拿起一份邸报:“不懂的问我。”
  有晚辈,真幸福。
  他也可以偷偷懒了。
  胶州整体问题不大,只有两个县有点小问题,对赵淩来说的小问题。
  因为之前青州高家的事情,这边的配合度高得不能再高。
  赵淩跟侄女传授经验:“这叫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你一个人想要跟一百个人打架,肯定打不赢……”
  窦荣插嘴:“我能赢。”
  赵淩抬手拍他一下:“你闭嘴。”
  “哦。”
  赵淩继续说道:“这时候你先砍死一个,剩下的人可能直接就被吓跑了。”
  赵慧受教点头:“有机会我试试?”
  “这趟你还是跟着看吧,免得落人口实。以后有的是机会。”赵淩自己被弹劾已经弹到了铜墙铁壁压根无所谓,但侄女跟他不一样。
  赵慧就跟着赵淩一路从青州到胶州,见识了一众胶州美男子之后,又跟着出海一路往北,再往南。
  虽然各地的配合度都很高,但其实每个地方不配合的原因并不太一样。
  赵慧跟着赵淩看他怎么处理,这种学习机会比待在御书房更难得。
  窦荣看着赵慧,感觉像是多了个女儿似的,空下来带着赵慧练武。
  赵慧本身的武功底子不差。
  她跟在太皇太后和太后身边好几年,认真学过武艺。
  窦荣原本只是当打发时间随意教导一下,教着教着就认真了起来。
  等船队开始进入南龙州的时候,赵慧的武功已经可以轻松拿捏赵淩了。
  于是赵慧开始对赵淩日常逆子发言:“我肯定不能比四叔还差吧?”
  赵四叔觉得自己得奋起一下,但:“算了,我都已经这把年纪了,还跟你一个小孩儿争什么?”躺平。
  目前南龙州的知府是赵淩的老熟人,原户部罗侍郎。
  老罗同志在新修的市舶司码头迎接赵淩一行人,表情实在谈不上欢迎。
  赵淩倒是笑了笑:“劳烦罗伯伯亲自过来接我。”
  罗知府可不敢应这一声伯伯,但也不敢不应:“下官已经为两位侯爷准备好了接风宴,请两位先去驿站下榻,稍后前往酒楼。”
  这是习惯性流程,赵淩他们当然应下。
  罗知府注意到赵淩身后跟着的一位特别漂亮的姑娘,长得和赵淩还有点像,难道是赵淩的女儿?
  应该不会吧?
  赵慧本来应该穿官服的,但她离京匆忙,没带夏季官服,现在身上穿的还是路过象州时候买的普通女装。
  虽然现在时序已经入秋,但南龙州太南了,气候和宁吴差不多。
  与其说是一年四季,不如说是一年两季——雨季和旱季。
  南龙州的人口结构和梁州类似,少数民族众多,语言交流就是一项巨大的障碍。
  “朝廷派来的里长根本就不懂当地语言和习俗。”罗知府在语言方面也没有什么长才,加上确实是年纪已经有一些了,学习能力明显下降,自己也不能指导多少。
  赵淩就问他:“现在南龙州的教化怎么样?”
  罗知府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当地百姓对于学习四书五经还是不太感兴趣,对上小学和职校倒是推广得很不错。”
  就南龙州本地多少年没有出过进士的情况,读圣贤书几乎不可能当官,反倒是上个小学认个字,能够找个活干。家里条件好的,继续上个职校,出来就能在工厂、作坊做工。
  工人目前是南龙州比较体面的工作,也能有不错的收入。
  南龙州目前的特色产业主要是制糖和各种水果。
  南龙的水热条件好,非常适合种植各种水果,自从黑龙泽变成了黑龙州,水路畅通后,南龙的水果能够卖出去了。
  当然,以现在的储存条件,也是加工成果干、果脯、水果糖、果酒等等。
  另外,南龙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但具体怎么开采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赵淩在宴会上饭没吃几口,听罗知府说了一堆南龙州的情况。
  南龙本地的其他官员见赵淩饭吃得少,酒也没喝,心里惴惴不安。
  等宴会结束后,他们找到罗知府,问:“赵侍郎是不是对我们的招待有意见?怎么都没喝酒?”
  罗知府到底也算是看着赵淩长大的人,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不是。赵瑞不胜酒力,不用给他酒。对他,有事说事就行。有什么困难都跟他说,他都有办法。”
  说到这里,他突然不顾已经黑下来的天色,叫上同僚们往府衙去,“走,趁着那小子在,我们好好算算缺什么。不把他扒下一层皮来,我就不姓罗!”
 
 
第199章
  作为原来坐一个厢房的老同僚, 赵淩和老罗同志给对方上强度是有默契的。
  赵淩安排老罗开短期培训班,招收识字的各族青年。
  “第一期培训免费,考核通过直接入职里办。”
  里长是朝廷派遣, 但里办内的吏员不是。
  吏员现在需要做的事情也不多, 工作说白了主要还是跟人打交道。
  吏员本来就是以本地居民为主, 文化方面目前阶段拥有最基本的读写能力就行, 另外就是人品要有一些筛选。
  里办的工作在南龙州没法推行, 当地居民对于里办是什么,并没有什么认知。
  但, 免费!
  免费的东西不参与,那不是跟掉了钱一样难受吗?
  南龙州百姓们的高级教育水平不行, 基础教育还是可以的,符合条件的没有工作的, 或者认为现在工作不够体面的,还有骑驴找马的, 各路人士纷纷踊跃报名。
  一整个南龙州需要的在里办工作的吏员的数量是相当庞大的。
  罗知府本来以为招不满, 结果没想到报名人数竟然这么多,如果都考核通过了,且都顺利当选了吏员,那不是整个南龙州的里办人员问题, 一下就解决了七七八八?
  他也知道事情不可能真的这么顺利, 但怎么开局这么顺利?
  果真是御书房石狮子发力吗?
  赵淩拍拍罗知府的肩膀:“罗伯伯在南龙三年,果真勤勉教化。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您了。”
  他还真不是乱夸。
  别看里办吏员对文化要求不高,但掌握基本的读写能力, 在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是一项技能,还是一项门槛比较高的技能。
  甚至对于普通百姓们来说,认字是一回事, 阅读理解是一回事,书写是另外一回事。
  南龙州的教育不行,很大程度是因为南龙州的经济不行。
  能够在这种经济条件下,在短短三年时间里,让那么多百姓掌握最基础的读写能力,可以说罗知府的工作能力是相当厉害的。
  不愧是能够做到户部侍郎的人。
  所以主持培训和进行考核这样繁琐的工作,交给罗知府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
  罗知府呵呵:“下官定然竭尽所能。下官这里有关于南龙州发展的一些问题,想请教赵侍郎。”
  赵淩一听就知道不好,想捂耳朵已经来不及,被老奸巨猾的老罗同志拉着去看。
  你看,远处的山里都是矿,要铁有铁,要煤有煤,没能力挖啊,是不是拨亿点经验丰富的大师傅啊,管理矿区的官吏啊,主要是开采需要的机器啊?
  你看,近处的地里只种玉米是不是太浪费了?听说引进了两种适合山地的新的粮食作物,是不是考虑种到南龙州来?南龙百姓们太苦了,粮食产量太低了。
  你看,南龙州的水果那么多,吃不完只能浪费。听说有宁吴和海州都有水果罐头工厂,是不是在南龙州也来一个?
  你……
  “你别看了!”赵淩听得脑壳疼,“你人在南龙州,上哪儿那么多听说?”连他年初悄咪咪搞的罐头厂都知道。
  刚投产,都还没开始卖呢。
  神都都还没几个人知道呢。
  罗知府给了赵淩一个故作谦虚的骄傲眼神,捋了捋胡子,微笑:“呵。”
  不要小看一个宦海沉浮几十年,还干了十几年户部侍郎的老同志啊。
  赵淩:“……”特喵的,还想不想要投资了?
  罗知府就一句话:“什么时候给?”
  “我什么时候答应给了?”他是中间跳过了一集吗?
  罗知府就定定看着他。
  赵淩试图跟他讲道理:“挖矿的事情得先派人过来考察,看看怎么开采。”
  现在的开采能力有限,还是以大型露天煤矿为主,剩下的矿藏只能暂时标记,等后续看技术发展情况再进行开采。
  这点罗知府可以理解:“那你现在就写信,让人过来。”
  赵淩下意识就想去拿纸笔写信,愣了一下突然反应过来:“我不写!”
  他现在又不是被布置功课的小朋友了,为什么还要那么听话?
  说不写就不写!
  罗知府就放软了态度,苦口婆心地劝说:“你看看南龙州的百姓们过的是什么日子?神都新城那儿的普通工人,一个月工钱起码两贯,南龙州的同样工作的工人,一个月工钱只有几百文。矿产探明后,开采挖矿也不是什么好活,但好歹能给百姓们一口饭吃。你要做的只是往神都写一封信,这还不愿意吗?”
  赵淩斜眼看他:“这是一封信的事情吗?你自己也说了要钱要人要技术要器械,现在专业人才多稀缺,你那么多‘听说’,怎么没听说到呢?”
  这方面的人才还真就只能大学来培养。
  甚至都不是大学能够培养的。
  得工部牵头成立专项小组,直接拉有经验的各路人,一起边学习边研究边培养专业人才。
  他还指着搞柴油发动机呢。
  罗知府当然听说了,但不就是因为听说了稀缺性,才找的赵淩吗?
  真要这么容易搞到手,他自己就去谋划了,哪里还用得着赵淩?
  罗知府见赵淩这幅样子,只能先把开矿的事情按下:“那土豆和番薯给我。”
  赵淩骂骂咧咧:“这两样现在才刚在琉璃宫里种一茬呢,今年年初才刚移到皇庄上去。”在南龙州都那么消息灵通,“土豆不行,土豆现在产量太低了,等司农寺的改良一下品种再说。番薯可以给你搞点。”
  他也是被刻板印象给坑了,印象中土豆就是特别高产的粮食作物,对土豆抱有极大的期待,没想到现在的土豆个头又小,产量又低。
  番薯还行,虽然产量也不高,但番薯繁殖用茎就行,番薯叶还能吃,用作饲料也不错,关键是他的空间也刷新出了番薯,等他悄咪咪搞一波,就能稳稳提高产量。
  罗知府知道这两样新作物,但具体情况并不清楚,只看到玉米珠玉在前,就觉得土豆和番薯的表现必然也不差,没想到还能有转折。
  听赵淩这么说,觉得勉强可以接受,拿了纸笔过来,自己开始写下赵淩答应的条件,确定细节:“给多少亩的种苗?什么时候给?我这儿种地不怎么挑日子,你尽快给我弄来。我规划了试验田。番薯都来了,顺带搞点土豆来,我这儿有经验丰富的老农。说不定土豆就适应南龙这边的气候呢?”
  “我可以写信,但给不给的看司农寺。我现在不在户部,管不了那么多。”他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吏部侍郎而已。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