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离婚带俩娃在山旮旯开农庄(GL百合)——村里的一枝花儿

时间:2025-05-16 07:15:32  作者:村里的一枝花儿
  不像外省有些地方煮绿豆汤会放白米,梁昭以前喝过,只能说尊重他人饮食习惯吧。
  在路边小店解决掉午饭,梁昭和阿喜去镇上油坊,梁琴琴回厂子。
  农庄已经添了三次花生油,每次都不下百斤。
  纯正的古法压榨花生油,价格不便宜,就算有人在视频底下评论农庄的菜价偏高,也没有引来太多食客的反感,尤其是粤区本地的老食客,她们从去年就经常到农庄吃饭,农庄的食材和味道绝对值得起这个价。
  到了油坊还是要挑花生再等老板榨油,下午那顿饭她们也是在外面解决的。
  等梁昭把三大桶油带回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钟了,但农庄还很热闹,老屋外面的空地摆了七八桌,就着从荷塘吹上来的夜风,夹带着荷花的清香,再吃着纯天然的农家菜肴,别提多惬意自在了。
  有食客跟她打招呼:“梁老板回来啦?这是上哪去了啊,一天都没看见你在家。”
  梁昭让把车停在门口叫人出来搬花生油,她一个人搬不动三大桶油。
  “到镇上榨花生油了,今天的菜怎么样?还合你们胃口吧。”
  这个时节村里好吃的东西多,野菜遍地都是,家里的瓜果蔬菜也是多到吃不完,还有各种野生的河鱼、煲汤的药材。
  她家的鸡鸭鹅也能正常供应了,去年养的土花猪也宰了好几头,自己养的就是好,肉质一看就很正。
  “味道当然正啦。”来吃过这么多吃,就没有*不好吃过。
  “那就好,今天的冷切猪头肉也很不错的啊,我们自己卤的。”梁昭强烈推荐。
  现在天气热了,农庄做了不少卤猪头肉跟卤鹅,卖的也很好,外地游客比较常点,像白切猪杂和白切梅花肉这些就多数是粤区本地的食客点,也会有外地游客尝试,觉得好吃了还会安利给其他人。
  “我们也想点啊,可下午就卖完了。”食客说。
  卖完了?梁昭也惊讶,今天卤了很多的啊,她进去看,还真是卖完了。
  “阿婶,今天的猪头肉怎么卖这么快。”
  阿婶正在厨房忙活,这里面热,她出了一头的汗。
  “里面油烟大,你别进去了,熏你一身味。今天中午来了个外国旅游团,什么马来西亚的,我也不懂,祖辈好像是从我们粤区移民过去的,她们还会说一点潮汕话,就进来吃饭了嘛,猪头肉跟卤鹅就卖光咯。”
  原来是这样,梁昭就是随便问问,想知道是怎么回事而已。
  “花生油我拿回来了,放在库房了啊。”她交代了一句。
  “知了知了,你吃饭没有啊?都七点钟了。”阿婶问。
  “跟阿喜在镇上吃过了。”
  她又去养生馆那边看了看。
  一楼朝北的这一排房间都改来做养生项目了,上午十点半到晚上八点,员工增加到了十二个人,每天的预约都很满,还有人专门从市区过来就是为了洗头按摩的。
  她有计划在粤西开一家养生馆,将来做成连锁品牌,开遍全国。
  农庄也不会一直都是农庄,等到合适的时机她也会在外面开酒楼,做最地道的粤菜。
  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打基础,为将来的品牌累积名气。
  看过今天的账,她才回新房那边。
  前院的那株三角梅开的更旺盛了,地上还掉了很多粉紫的花瓣。
  上午出来到现在都没有见三个孩子,梁昭进门的脚步都加快了。
  客厅灯光大亮,在门口换鞋就听到里面传来的欢笑声。
  大概是她开门的声音传到了孩子的耳朵里,宝宝贝贝朝这边飞跑过来。
  “是妈妈回来了!”
  她今天在外面忙活了一天,什么地方都去了,又出了一身汗,衣服都脏了。
  两个孩子却管不了那么多,扑过来就抱大腿。
  算了,反正晚上孩子们也是要洗澡的,脏就脏吧。
  其实她以前没这么讲究,这不是有了小珍珠,穿出门的衣服必须换下来了才能去抱这个小家伙,手也要消毒,搞得她现在抱宝宝贝贝也注意上了。
  抱上妈妈的大腿了,宝宝贝贝就很高兴,哈哈笑个不停。
  她弯腰去摸两个孩子的肚子,笑着说:“让妈妈看看你们的小肚肚有没有圆溜溜啊。”
  “哈哈哈……圆啦,因为我们吃了很多的饭。”还是宝宝最先说。
  贝贝很少主动说什么,一般都是跟在宝宝后面点头摇头,反正一切都有姐姐冲锋在前。
  梁昭已经换好鞋了,腿上挂着两个胖摆件往里走。
  “都吃了什么呀?”
  “阿婆做了鸡蛋,还有牛肉饼,我们吃了很多牛肉饼。”
  “好不好吃呀?”
  “嗯!很香!”
  老太太她们在客厅聊天看电视,小珍珠被放在沙发上玩她自己的小手手。
  听到妈妈的声音她也很着急,奈何她还只是一个不到两个月大的小宝宝,别说站起来,就是翻身都还没会,只能伸直两条肉乎乎的小手臂干着急。
  梁昭连手都没洗,哪里敢这样抱她,只是隔着几步远跟她挥挥手。
  “哈喽,妈妈回来啦,小珍珠今天有没有乖呀?”
  “啊啊!”使劲蹬腿,着急的啊。
  老太太拍了拍着急到不行的小家伙,问梁昭:“在外面吃过饭了?”
  就怕她一忙起来就忘记吃饭,在粤西养胎坐月子那几个月可是把她憋坏了,一回来就忙个不停,哪里都离不开她,谁找她都有事。
  “吃过了,刚才在下面耽误了点时间,”她把宝宝贝贝放到沙发上,“去哄着点珍珠,妈妈先去换身衣服,一会就过来。”
  “厨房有鸡汤,换了衣服就下来喝啊。”梁妈说。
  梁昭上楼的脚步有点踉跄,她早就不用坐月子了,怎么还要喝鸡汤!
  
 
第149章 第149章
  下午在路边看到蚂蚁搬家,晚上月色又朦朦胧胧的,夜风也带着一股即将下雨的凉意。
  “看样子后半夜是要下雨喽。”梁昭把卧室的窗户关好。
  三个孩子都在床上,担心她们半夜翻身会掉下去,四周都围了床栏,随便怎么翻都没事。
  陈芜在家里住了几天就要回市区处理工作,她虽然是老板,不用事事都亲力亲为,但很多事也需要她这个老板出面才能搞定。
  高管也只是高管,替老板管理公司而已,很多决策也还是要她这个老板点头才行。
  孩子在幼年期都比较依赖母亲和妈妈的信息素,尤其是像这种刮风下雨的极端天气,会让孩子们很没有安全感。
  陈芜又不在家,梁昭就把三个孩子都抱回了房间,今天晚上就跟她一起睡,夜里孩子们要是哭闹她也能及时安抚。
  她没有信息素,但她是孩子的亲妈,血缘摆在那,她身上也有孩子熟悉的气味,躺在她怀里孩子会觉得很安心,比待在陈芜怀里还舒服。
  宝宝贝贝都换上了小睡衣,正趴在小珍珠身边逗她玩。
  小珍珠有着和姐姐们一样白胖的圆脸,浑身都是小肉肉,像一个圆乎乎的可爱肉丸子。
  她握着两个小拳头,露出没有牙齿的粉嫩压床,蹦着两条小肉腿哈哈笑。
  手腕和脚腕都戴了小金镯子,她的满月礼多得是这样的小金镯,每天轮换着戴都戴不完。
  宝宝小心的碰碰她肉脸上的小酒窝,也高兴的哈哈笑。
  “珍珠珍珠,我是大姐姐,叫大姐姐~”
  她每天都要和珍珠强调好几遍,想让珍珠开口喊她大姐姐。
  梁昭就坐在床边看着,“宝宝,珍珠现在还不会说话,等她会说话了就能叫你姐姐了。”
  宝宝似懂非懂,“那她什么时候会说话呀?”
  这个还真不知道,梁昭搜肠刮肚的想了想,不确定道:“应该要满一岁吧……”
  她以前又没有生过孩子,来到这的时候宝宝贝贝都三岁了,也不用教说话,她真不太清楚小孩子是几岁开始学说话。
  应该也是一岁差不多吧,难道还要更早?三个月?六个月?
  育儿经验为零的梁大宝选择拿手机问AI。
  “3-4月会牙牙学语,6-7个月会发简单的音节,一岁才能说简单的词汇……”
  现在才想起来恶补育儿经验的梁大宝穿着睡衣盘腿坐在床上捧着手机看的很认真,另一部手机架在床头跟刚忙完工作的陈芜开着视频。
  三个孩子在床中间玩躲猫猫,主要是宝宝贝贝躲,小珍珠转着眼珠子去找两个姐姐,玩的不亦乐乎,小孩子欢快稚嫩的笑声都从卧室传到其他房间去了。
  老太太还没有睡,摇着一把蒲扇靠在阳台的躺椅上。
  陈妈在旁边的小椅子上陪着。
  听到那边传来的笑声,老太太的神色就柔和下来,说:“小辈有小辈的路,等过三四年,就算你们不提,阿昭也会带孩子回粤西住,你们又何必急在一时。”
  陈母和陈妈都希望梁昭能带孩子回粤西陈家住,这样和陈芜也不用总是分开两地,又不用这么辛苦一个人照看三个孩子,陈家这边想看孩子了也方便。
  陈妈今天过来陪老太太说话,顺便就提了一嘴,想探探老太太的口风。
  预料之中,老太太并不赞成。
  “可是……”陈妈还想再争取一下。
  老太太看向她,知道陈母和陈母都没有坏心,只是想跟孩子们多点时间相处。
  宝宝贝贝从小长在陈家对她们以后也有好处,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罢了,但陈母和陈妈也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梁昭的感受。
  “你们可以先问阿芜的意见,但现在不要去跟阿昭说,明白吗?”老太太少有用这么严厉的口吻对陈妈说话。
  她这个女媳什么都好,就是耳根子软,拿不定主意,也容易好心办坏事,这样的性格在教育陈丹这件事就可见一斑。
  陈妈也不敢反驳,规规矩矩应声:“是,我们知道了。”
  从老太太房里出来,梁昭她们房间的笑声已经没有了,孩子们应该是睡了。
  陈妈回到自己房间,犹豫之后还是选择给陈芜打了个电话。
  视频还开着,陈芜看着镜头里的一大三小,恨不得现在立马飞到她们身边。
  她亲了一下屏幕才把视频挂断,接了陈妈的电话。
  花了几分钟时间听完,陈芜就直截了当的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妈妈,这件事我不同意。”
  就猜到她会是这个反应,“妈妈知道,老太太和你一样,都不同意,也不让我们跟阿昭提这件事。”
  “我也不希望你们跟阿昭提,这件事也不该由我们家来做决定。”
  “知道了知道了,以后不提就是了。”
  挂了陈妈的电话,陈芜翻出之前拍的全家福,梁昭抱着珍珠,宝宝贝贝一左一右围着身边,她站在后面微微弯腰将她们环抱住。
  她何尝不想天天看到梁昭和孩子,可梁昭有自己的事业,这个时候要是拿孩子作为借口让梁昭搬来粤西住,把鹤岭村的事全丢给别人管,梁昭是不可能同意的,还可能情绪大爆发,将她扫地出门。
  。
  后半夜还真刮风下雨了,雨点拍打着窗户玻璃噼里啪啦响。
  梁昭被吵醒觉得房间里很凉就把空调关了,孩子们盖着有陈芜信息素的小被睡的很香甜。
  第二天雨停了,天空湛蓝,白云朵朵,空气非常清新凉爽。
  听村民说昨晚上河水上涨,稻田也被水淹了,现在水位还没完全下去,河水非常浑浊,还有从上游冲下来的枯枝败叶。
  岸边的水洼有很多小鱼,稻田里也有,躲在禾苗下面哗啦啦响,村里的小孩都拿着水桶和网兜去那边抓鱼。
  梁昭也凑了把热闹,从家里找了个平时接水浇花用的红色塑料桶,拿上小网兜。
  她到那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了,几个连学校都不去的小孩穿着短裤在田里浑水摸鱼。
  她经过看了眼水桶,收获还不小,巴掌大的鲫鱼就有七八条,白条也挺多,还有零散的田螺跟螃蟹,绝对够她们今天饱餐两顿的了。
  孩子们看见她还热情打招呼,“梁姑姑你也来捞鱼啊?”
  “我来晚了,都被你们捞光了。”梁昭站在岸边跟她们说话。
  “那我们中午去你家,你帮我们把螃蟹和田螺炒了,那些鲫鱼我们就送给你。”小屁孩还知道交换。
  梁昭都乐了,逗她们说:“这几条鲫鱼也不值钱啊,肉少刺还多,我要来干嘛,都不够抵消给你们炒螺的油钱。”
  她们是趁家里大人去山上干活了才逃学来捞鱼的,不敢把战利品带回家,怕挨骂。
  在外面点火用瓦片弄来吃倒也行,她们以前就这么干过,可瓦片不好炒东西,还要从家里拿油盐出来,这些东西稍微动一下都会被家里人察觉,她们也不敢,就想到了去梁昭的农庄。
  她们那点小心思梁昭早就知道,她们还以为家里人不知道她们逃学,其实就是现在忙着干活没空教训她们,等晚上回了家都少不了一顿竹笋炒肉。
  看她们可怜,为了这点吃的还偷偷摸摸,梁昭好笑的同时也同情她们。
  “行了行了,别耷拉着脸不高兴,我跟你们换。”
  “欧耶!”几个孩子高兴到蹦起来。
  梁昭好笑着摇摇头,“我到那边看看,你们在稻田这边捞捞就行了,别去河边听见没有?”
  河水还没完全退下去,小孩子现在去河边很危险,她们又调皮,经常自己扎竹筏下河玩。
  “噢!知道啦!”她们又欢欢快快去抓鱼。
  梁昭不放心她们,只在离的不远的地方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捞了几条小鲫鱼,太小了拿回去放进荷塘再养养。
  其他鱼就没怎么见了,水蟑螂倒是挺多,躲在阴凉的草丛下面,受惊了就会跑出去。
  太阳越来越大,天也热了,梁昭受不了就提着水桶往回走,把弄得跟泥猴的几个孩子也叫上。
  到家了就让她们先把身上的泥冲干净,湿衣服挂出去晾干,一人再给她们一件自己的旧衣服先穿着。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