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也差不多到中午吃饭的时间了,梁昭先把她们的田螺放几滴油吐吐泥沙。
一般摸回来的田螺都要用清水养两三天吐干净里面的泥沙了再炒的,她们着急吃,等不及,而且也没有多少,估摸也就一盘左右的量,梁昭就用这种土办法吐沙,中午炒了炒给她们吃,省得她们总惦记。
小珍珠上午睡了会,现在醒了,被月嫂抱到客厅。
几个孩子好奇的围上去看,她们还不知道梁姑姑家什么时候多了个小宝宝。
她们平时虽然淘气些,但也很懂事的,知道小宝宝娇嫩,她们也只是围在旁边逗她玩。
小珍珠的性格也不知道随了谁,只要有人逗她就哈哈笑,手舞足蹈的。
“她好小啊。”其中一个小孩小声说。
“还好白,胳膊好多肉,一圈圈的像广告上面的轮胎人。”
“她是梁姑姑的孩子吗?”
“是吧?我妈说梁姑姑生了个小宝宝,还请我妈去喝喜酒了。”
“那她是宝宝贝贝的妹妹咯?”
“肯定是啊。”
“真好,我也想有个小妹妹。”
梁妈在旁边听她们嘀嘀咕咕,手里打毛衣的动作也没有停。
去年她给梁昭和宝宝贝贝都打了毛衣,天很冷的时候穿正合适,梁昭也喜欢。
今年就想抽空再多打两件,给陈芜也打一件吧,再给小珍珠打一条毛线球球毯子。
打毛衣很费时间,梁妈也不是天天都有空,也是什么时候空闲了就织一小块。
她这个手艺还是年轻的时候跟着别人学的,后来结了婚也打过两件,都被梁母抢过去撕烂了,骂她偷懒败家,农活不干就知道弄这些。
“你这手艺真不错,比外面机器织的还好看。”陈妈本来也想跟着学学的,可怎么都学不会,就只能看看夸夸。
梁妈不好意思道:“随便织的,哪好跟外面卖的比啊。”
“外头卖的都不一定比你这个好,你这个是羊毛线吧?摸着软和,又轻。”
“对,是羊毛的,是阿昭从外面买的,镇上没有得卖,我看着是比以前用的普通毛线好。”
“这个好啊,就是不能水洗,碰水就要不了啦。”
两个中年Omega在讨论羊毛线。
住了好几天,陈妈都渐渐喜欢上村里这种贴近大自然又慢悠悠的生活了,一直没说什么时候回粤西。
就是苦了陈丹,她舍不得小珍珠,可又不喜欢村里的生活,太无聊了。
现在还被赶来厨房洗菜,她上个星期刚做的美甲!
她坐在小板凳上拿老虎钳剪田螺屁股,不满的嘀嘀咕咕:“又不是没钱,不知道请个人来做饭啊,非要自己做,就是劳碌命,不知道享福,真不知道我姐看上你什么,喜欢你能吃苦啊,真是的。”
梁昭把清理干净的小鱼用厨房纸擦掉水分,又调了个脆皮面糊,然后一条条放进油锅炸。
最大也不过两指,熟的很快,不一会表面就炸金黄了。
她挑了一条先试试味,又脆又香,鱼刺都酥了。
陈丹悄悄吞口水,其实姓梁的做饭真好吃,酒楼的大厨都比不上她。
“要不要?”梁昭大发慈悲问了她一声。
陈丹白眼一翻,毫不客气的接过,然后就把手给烫了,气得她要跳起来骂人。
“噗……”梁昭差点笑死,“干嘛?想打架啊?你试试。”
陈丹敢怒不敢言,把炸小鱼一口吃完,气鼓鼓瞪了梁昭好几眼。
姓梁的现在是母凭女贵,她要是敢动姓梁的一根手指头,都不用等老姐回来,老太太先收拾了她。
梁昭得意的哼起小曲。
欠揍,陈丹又开始嘀嘀咕咕。
后面几个孩子也进来帮忙了,她们不好意思等着吃,挤进来问有没有她们能干的活。
新房的厨房空间很大,进来这么多人也没有很拥挤,但梁昭还是把她们赶出去了。
这里头锅碗瓢盆又有热油,一不小心就会打翻,她可不敢让孩子在这帮忙。
“出去等着,一会就开饭。”
她们以前也来过家里吃饭,跟叶子一块的,梁昭知道她们的饭量,煮饭的时候还比平时多放了米,煮了满满一大锅饭才勉强够吃,菜是一点没剩,汤汁都倒进去拌饭了。
“你们早上在家没吃就出来了啊。”梁昭问。
几个孩子吃完了抹抹嘴,很不好意思的点点头,懂事的帮忙收碗筷。
厨房装了洗碗机,放进去就行了,梁昭就是把灶台收拾了一下。
她还是打电话跟几个孩子的家里人说了一声,对方过来接找孩子的时候还给她带了东西。
“就知道她们又赖在你家吃饭了,这几个小鬼头,还以为她们去学校了。”
她们都是刚从地里忙完回来,中午饭都没吃,接到电话就过来逮娃了。
猜到自家孩子肯定是在梁昭家蹭饭,她们也不好意思,给梁昭带了一大袋果子,有杨桃、芭乐,还有一些菱角。
几个孩子躲在梁昭身后不敢吭声,怕挨骂。
梁昭揉揉她们的脑袋瓜,“行了,回家去吧,下午要回学校上课,不要再玩了。”
又和孩子的家长说:“她们跑去田沟抓鱼去了,正好被我看见,她们怕挨骂才不敢回家。”
“天天想着玩,也不去学校,骂也不听,打也不管用,都不知道怎么管了。”
“小孩子嘛,调皮很正常,慢慢教。”
把孩子们捞到的那些鲫鱼拿出来让她们带回家,辛苦一上午就这点收获,她也不好意思收,给孩子带回去兴许还能少挨点骂。
孩子的家长说什么都不要,“不能在你家白吃白喝啊,鱼留下吧,我们就先回去了啊。”
梁昭也只能把鱼留下,想着干脆晚上炖个鲫鱼豆腐汤喝。
杨桃菱角这些她也拿进去了,说起来她也有好些年没吃过菱角了。
这东西好吃是好吃,就是壳太硬,不好弄。
拿来的还挺多,她给家里留了点,其他的煮熟了就带到农庄分给众人,一人能有两个。
村里以前有人种菱角,后来应该是卖不出去钱就没有再种了,不过还有一些零散的飘在鱼塘上面,那也不是鱼塘了,都没鱼,成野塘了。
梁昭也没去过那边,只是听阿婶说那边有很多没人要的菱角,村里人路过了会捞一点吃。
“你要是喜欢吃,回头我让人去捞,多得是。”
“好捞吗?有没有水蛇?”
野塘荒草丛生,水蛇、银环都经常在那种地方出没,还是很危险的。
“这个说不好,有肯定是有,就看会不会碰上了,不下水用钩子拉过来摘应该没问题。”
“也行,不过要注意安全。”
不用花钱的东西,不要白不要,捞回来能水煮了吃,炒肉、炖汤也都行,可以为农庄多增一道菜。
在这边消消食,她就要回去陪小珍珠睡午觉了,小家伙能吃能睡,难怪那么能长肉。
简单冲了个澡,她换了身衣服带着小珍珠躺床上,拍着珍珠圆滚滚的肚肚哄她睡觉觉。
“你这也太能长肉了,比你两个姐姐都胖。”
原身保留了很多宝宝贝贝以前的照片和视频,也是胖乎乎的,但没有珍珠这么肉,小胳膊小腿上一圈圈的全是肉。
起初她还以为是束带综合症,吓得赶紧和陈芜带着珍珠去医院检查,结果是虚惊一场,医生说珍珠就是纯胖。
陈芜是每天都要开好几次视频看珍珠的,在视频里听见她这么说了就说:“我们珍珠才不胖,别听妈妈胡说。”
梁昭撇嘴,小声蛐蛐:“珍珠你以后都不要相信你老母亲说的话,她这个人都没有底线的,就知道拍马屁哄人开心,满嘴跑火车知不知道?花言巧语,不能信的。”
小珍珠握拳打了个哈欠,眼睛慢慢合上,根本没在听两个妈妈说什么。
陈芜哭笑不得,“我怎么花言巧语了?”
“哼,对谁都是专挑好听的说呗。”梁大宝一边拍拍小珍珠一边哼哼唧唧。
看她那小样,陈芜都想打她一顿屁股。
“能让我愿意说好听话的人可不多。”
“哟……”
“别把孩子吵醒了。”
“哼。”
“怎么了?今天不高兴?”陈芜很在意她的情绪变化。
昨晚上一个人照顾三个孩子,梁昭都没怎么睡好,睡一会就要醒,现在也困了。
她连打两个哈欠,都困出眼泪来了。
“没有不高兴,就是有点累,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啊,把我们母女四个丢在家里不管了啊。”
她其实就是有点想陈芜,两个人都有事要忙,就算她不忙能带孩子搬去粤西住,陈芜也是没有空天天陪她们。
豪门的接班人那个行程表都是密密麻麻的,现在陈芜就不在粤西,上午的航班到外地出差了。
“忙完这两天,后天就能回家,对不起大宝,让你这么累。”陈芜也很愧疚。
她已经尽量把工作压缩了,可还是腾不出太多空在家里陪梁昭和孩子,反而让梁昭一个人照顾三个孩子,虽然家里也不缺人帮忙,但孩子都黏梁昭,她依旧是最辛苦的那个。
梁昭倒不是觉得累,“也还好啦,宝宝贝贝都在幼儿园,珍珠有月嫂还有妈妈她们带,我没怎么累,我就是想你。”
梁大宝坦坦荡荡表达思念,她们都结婚了啊,这种事为什么要不好意思。
“我也想你,大宝,时时刻刻都想,恨不得现在就回到你们身边。”陈芜温柔道。
这话梁昭爱听,果然,人还是喜欢听甜言蜜语。
陈芜隔着屏幕亲亲她,“乖乖,和孩子一块睡会,我看着你们。”
“嗯……”梁昭躺下了,把手机放到一边。
。
得益于七月份那场助农直播,辣椒酱打出了名气,竟然有商超想跟梁昭合作。
万佳是粤区本地的大型连锁超市,光是在粤区就有很多家门店。
在粤西住的时候她还去逛过小区附近的那家万佳超市,周末人流量非常多,还经常搞打折促销,产品也都是经过层层把关的,品质很有保障,服务态度也好。
梁昭没想到万佳会主动找自己合作,她家的辣椒酱跟其他知名品牌比起来真不够看,这点自我认知她还是有的,人可以自信,但不能盲目自信,人家做了几十年的老品牌了,她一个作坊式的小品牌怎么跟人家比,以后不好说,起码现在比不了。
可既然人家都主动上门了,是好是坏都总要谈一谈才知道。
她约对方明天到鹤岭村详谈。
第150章 第150章
明天的合作洽谈,梁昭让阿喜和梁琴琴也过去听听。
得知消息的两人高兴到一整晚都睡不着,现在辣椒酱的销量是不错,也有很多合作的小超市,但小超市能吃下的量也有限,要是能跟大超市合作就不同了,销量和档次都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早上阿喜顶着两个黑眼圈下楼吃早饭,她怕自己今天会因为过于紧张而表现不好,又担心自己专业知识不足会给梁昭丢脸,就连夜上网查资料,做了很多小笔记,随身带的那个小本本都写满了。
自从她跟了梁昭做事,变化还是很大的,以前路上碰见人都不敢打招呼,走路都低着头。
只要她不再天天泡在鱼塘那边弄一身的鱼腥味,阿喜妈妈就高兴,至于她以后会不会有大出息,阿喜妈妈也不抱太大希望,现在就希望她能找个对象结婚,眼看都三十二了,再不结婚就真成老姑娘了,以后更没有挑三拣四的资格。
阿喜刚坐下,她妈妈就问:“昨天跟你说的那个人,你今天到底去不去见?”
阿喜盛粥的动作一顿,闷声道:“没时间,我今天有事。”
她妈妈不高兴了,“你能有什么事?再说了跟人家吃顿饭能花你多少时间。”
“我怎么没事?工作忙得很,今天有大超市的人过来找阿昭谈合作,阿昭让我和琴琴过去旁听,积累积累经验,以后再有这种大合作就让我和琴琴去谈了。”
这么一打岔,她妈妈也不纠结她去不去相亲的事了,打听道:“大超市?什么大超市?”
“就是市里的大超市,还能是什么大超市。”
“阿昭现在的生意都做这么大啦?能跟市里的大超市合作啦?”阿喜妈妈还有点不信。
“还没有确定合作,只是谈。”
“那也差不多嘛,你看看人家阿昭多有出息,做什么都能赚钱,你真该好好学学。”
“嗯。”
这点阿喜不反驳的,梁昭确实很厉害,是她学习的榜样。
“那工厂是不是还要招人啊?”
阿喜抬头看了她妈妈一眼,“你想干嘛?”
村里其他人现在都想往工厂塞人,但工厂的招聘一直很严格,和外面的大厂子一样的。
阿昭说她们这个工厂现在是做辣椒酱加工,以后还会做食品加工,工人的身体健康、素质、人品是排在前三位的,这三样不合格的一律不要,进厂之前都要体检,原来的老员工也都要体检,费用厂子会报销。
村里符合招工条件的人基本都进去了,没有进去的要么是自己不想打工,只想在家种地,要么是不符合条件,去面试了也没有通过。
扯人情攀关系都没用,熟人介绍也不行,招人这块阿昭一直都卡的很严,就算是梁妈娘家的人,不符合条件的都不要,更何况是外人。
之前几个月阿昭不在村里,她和梁琴琴也没有多少经验,那真是一步不敢多走,生怕自己做的不好了会给阿昭惹麻烦,所以宁可自己得罪人也不答应把自家的亲戚塞进厂。
她妈妈一开口,阿喜就知道她要说什么,肯定又是哪个亲戚朋友求上门来了。
阿喜妈妈又不傻,当然不会因为这些事去让梁昭不痛快,连带着阿喜以后也难做,所以从来不答应帮亲戚朋友介绍工作。
129/148 首页 上一页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