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谋杀黄昏(近代现代)——折周

时间:2025-05-18 08:39:17  作者:折周
  车铃是坏的,听起来像被毒哑了的一只青蛙,林思弦听第一次就浑身刺挠,立即让陈寄修好。第二天夜晚,陈寄替他换了一个车铃。
  坏的当然不止车铃,把手也是松的,还将林思弦手挂了一道小口。林思弦一边消毒一边让陈寄想办法,当天下午,陈寄替他换了两个握把。
  在反复修补后,这辆车终于变得像样一点。但林思弦被人接送这么多年,骑车经验明显不足,上路不难,但只要不专注便骑得歪歪扭扭,半个月便出了两场事故。
  一次是在学校,林思弦骑车撞了花台,人没事,车链条掉了。林思弦给陈寄打了个电话,于是陈寄不得不中断自习,在初冬的寒风里替林思弦修了一个小时车,明明只穿了一件单薄校服,额角还是浸出了汗。
  另一次则比较受罪。林思弦周末出门,不看地图沿路乱行,骑到了一个又偏又荒的无名之地,正当他觉得太冷想回程时,车胎爆了。于是林思弦又给陈寄打了个电话,命令陈寄从烧烤店请假,晚上十点半骑十公里车来找他。
  见了面,林思弦跟他交换,陈寄在后面推着烂车走,林思弦在前面继续悠闲地将另一辆车骑出S型。
  深更半夜,走了快两公里才找到一个夜班公交的站点,在等车的半小时里,林思弦还打发陈寄去找小卖部买了三块巧克力。
  林思弦一边吃巧克力,一边看着陈寄将两辆车搬上公交。司机看林思弦双手缩在袖子里,畏寒地小口小口吃巧克力,自然产生了误会:“这么晚了,生着病还陪同学来修车。”
  林思弦随和道:“没事儿,我们关系好嘛。”
  所幸是夜班,车上几乎没人,林思弦兀自坐在倒数第二排靠窗的位置,陈寄将两辆车放在后排座椅。
  林思弦靠在座位上,头朝后半转:“几点了?”
  他听见陈寄回答:“凌晨一点半。”
  “这么晚了,”林思弦打了个呵欠,埋怨他,“你推得好慢,今天我又得晚睡。”
  但凡有人目睹这一切,都会觉得林思弦买这辆破车,就是为了折腾陈寄。
  可惜没有人。
  从初夏到现在,林思弦跟陈寄“和睦相处”快一学期。语文课代表都被他们俩的关系所打动,曾提出想以他们化敌为友的故事做案例,出一期“以和为贵”主题的板报,提倡同学们多向优秀范例学习。
  林思弦听完十分感动,然后亲切地拒绝了他。
  林思弦承认自己的报复手段也许有些幼稚,但他乐在其中。既然陈寄先提出讨厌他说谎的姿态,那他便可以问心无愧地对陈寄提出那些要求,因为那些无理的要求皆是真心实意。
  他就是想在奇怪的时间点想吃香草布丁,就是想在出行无忧的情况下买一辆合眼缘的老破车,就是想在某个寒夜不看地图以自己稀烂的技术骑车乱行。而这些肆无忌惮的后果,通通交由陈寄来承担。
  在一个下雨的周三下午,林思弦请假去拍摄一组证件照。
  按照吕如清很久之前就拟定的计划,再过两个月他便要开始艺考培训,艺考机构发来的个人信息表上需要一张新的两寸照片。
  其实他经常去的连锁照相馆,在学校附近的百货商场旁就有一家,但林思弦那天午饭后,非常想吃一种只有在南区金融中心才有的进口曲奇,经过短暂的考虑时间,林思弦决定打车去远处。
  由于地理原因,除了购物,林思弦很少来金融中心。进门时他有些迷路,张望着试图寻找一个指路牌。
  于是他就在一家母婴店门口看见了林泓和他的女友。
  这是林思弦第二次见到这位外貌和穿着都很朴素的女人,而他至今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因为她的工作和家世都太不出众,别人谈论她时只会摘取她最耀眼的标签——林泓的出轨对象。
  离得不算近,她和林泓正有商有量地打量着店门口的展示架,没有挪开目光。
  而林思弦也仅为他们驻足了两秒,便顺着指路牌去了二层的照相馆。
  摄影师和化妆师都很专业,拍得很顺利,旁边的服务员在拍摄期间一直在夸赞他的相貌,不知道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专业精神,要为顾客提供情绪价值:“你五官真好,所有角度拍出来都好看。”
  林思弦保持着拍摄时的微笑:“谢谢,你也很漂亮喔。”
  事情顺利完成后,林思弦回了学校,刚好赶上最后一节英语课。
  很幸运,刚进教室窗外就开始下雨。冬季的雨无声而绵密,沿着枯枝淌下,滋生出潮湿的寒意。
  灌入身体的冷冽毫无约束、恣意妄为,因此即使林思弦尝试去阻止自己的神经回路,他七岁时的部分记忆还是被冻醒过来。
  是一次他上当受骗的记忆。
  那一年林思弦姥爷的半山别墅刚落成,乔迁仪式那日,吕如清带着父子登门。吕老爷子那天情绪很高,虽表面不露声色,但难得跟林思弦说了几句亲切的话——“你就把这里当家一样”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晚饭后大人去书房鉴赏字画,信以为真的林思弦在玻璃储藏柜里看到了一个长发的天使玩偶,他曾在母婴店里看过类似的,但从出生到现在都没得到过毛绒玩具。
  林思弦回想起了吩咐自己的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意味着他可以玩;“把这里当家一样”,意味着砸东西不是一件大事。于是他就这样砸破了储藏柜的柜门。好巧不巧,他挑的工具是姨父带来的有一定年份的瓷杯。
  所有人将他围了一圈,老爷子主持大局:“怎么摔坏的?不小心还是故意的?你说实话,不怪你。”
  林思弦再度上当,实话实说:“我故意砸的。我想要那个天使。”
  一句话引起轩然大波。场面实在喧嚷与尖利,记忆有些模糊,林思弦只深刻记得最后老爷子一掌扇在林泓脸上后那几道鲜红的掌印。
  “这就是你们教育出的东西!”
  “一个男孩子喜欢玩偶,像什么样子!”
  七岁的林思弦泫然欲泣,吕如清冷着脸,恨铁不成钢道:“你怎么有脸哭?就不能说你不小心摔的?”于是林思弦又把眼泪憋了回去。那是他离哭泣最近的一次。
  林泓在半山别墅里毕恭毕敬倒了好几次歉,回家跟吕如清吵了三天三夜。第三天晚上,吕如清开车带林思弦离开,中途还是没忍住接了林泓电话,争吵的声音盖过了汽车电台。车速越来越快,生理性的恐惧让林思弦攥紧了安全带,然后眼睁睁看见车头往一棵树上撞去。
  出了车祸家里反而消停了很久。每天都有人登门问候,林泓守在母子俩病房,温和地回礼致谢。
  病愈出院后,林思弦一月之间学得如何聪明。
  在后来的几年内,他在饭局上主动编造吕如清带她去公园,在半山别墅回答姥爷林泓替他修改作业,吕如清把他拎到琴房,他告诉她自己很爱钢琴——最后这句半真半假,在家里练琴时,吕如清会坐在他旁边观看,他的确是爱这两小时的。
  很长一段时间里,三个人都在努力维系这个完美模型,为事业、为面子、为家庭本身。但就算林思弦再没惹过任何麻烦,也无法阻止它内部的腐化与溃烂。唯一有所改变的是,林思弦如今已经可以告知自己,他对此根本无所谓。
  林思弦说了太多谎,以至于他也快分不清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譬如现在,看到林泓即将组建一个新家庭,他依旧能跟照相馆的人聊得有来有回,依旧照常坐在了英语课堂上,他不知道自己是不应该在意,还是真的对此毫无波澜。
  临近下课时雨也一直没停。林思弦讨厌雨,只觉得地面在溶解,骨骼也快被浇化。
  铃声响了,林思弦听着雨声,在位置上迟迟没动弹。等到周围人走得差不多,林思弦才出声:“陈寄。”
  被叫到名字的人回头,无声看他。
  兴许是此刻林思弦趴得太低,他看着陈寄觉得对方又高两公分。陈寄袖子半挽,林思弦看见他小臂两道青筋中间有道不长不短的疤。他记得是陈寄修车时弄伤的,但陈寄受伤时一言不发,现在已经愈合了。
  “伞呢?”林思弦问。
  “坏了,”陈寄说,“放门外被人踩了一脚。”
  林思弦打了个呵欠,习惯性道:“你这次别去西门买了,上次我等了快半小时,你就去教务处找他们要一把……”
  “我今天有事,”陈寄打断他,“我要跟袁寻出去。”
  林思弦有一片刻地错愕,这期间陈寄已经将校服里卫衣的帽子翻至头顶,是一副准备淋雨外出的架势。
  这还是陈寄第一次拒绝他。
  难得的,林思弦坠入某种剧烈的情绪浪潮里,他甚至没能分辨这股涌流的构成成分,便不假思索道:“你疯了?”
  林思弦呼吸莫名加速:“疯了也没用喔,陈寄,我不想重复第二遍,去找一把伞。”
  陈寄将最后两本书放进包里,拉上拉链,又将包单肩背上。
  他走过来,突然双手撑在林思弦桌上。林思弦倏然被草药味萦绕,下意识止住了自己过速的呼吸。
  陈寄俯身将两人距离又拉近一些,语气始终清淡:“你已经在说第二遍了。”
  说完便径直离开,“路过”了林思弦的位置。
 
 
第15章 混沌
  雨天去哪里都堵。
  回家路上耽搁了很久。雨珠降在车窗上,被拖曳成一片水渍,映照城市的色彩。司机知道林思弦畏冷,空调温度调得很高,烘得车内暖烘烘的,让林思弦多出几分困意。
  昏昏欲睡里,林思弦还在琢磨陈寄一小时前跟他说过的话。
  很干脆利落的拒绝。给了个理由,已经显得仁慈。
  说实话刚才的事的确在林思弦意料之外。大半年的时间里,林思弦各种看似刁难的指令,陈寄都冷淡且从容地应对了。没有过多反应,没有追问原因,如果有时间上的冲突,陈寄会直说自己有事,而林思弦对此的处理方式很简单——让陈寄自己协调。
  林思弦不知道陈寄是怎么协调的,只知道每次自己都得偿所愿。
  除了今天。
  合上眼,画面便消失了。但陈寄的声音还是从雨声里溢出来。
  “我有事。”
  “你已经在说第二遍了。”
  很奇怪,为什么听到它们的一瞬间会有本能的畏惧感。
  明明发号施令的是自己,明明身居高位、被违背忤逆的人也是自己,为什么害怕的人还是自己?
  这个问题林思弦思考了整整一天。
  翌日课间,林思弦回复完艺考机构的消息,抬眼看见斜前方袁寻跟陈寄站在一起。
  袁寻个头不高,头发在冬日雨后的阳光里显得很柔顺,校服规规矩矩地穿在身上,很符合林思弦对他的印象——直率、乖巧,喜形于色又善解人意。
  “陈寄,昨晚谢谢你,”袁寻说的话也贴合这一描述,“要不我下周帮你做值日吧?”
  “不用,”陈寄回答,“小事儿,没关系。”
  小事儿。没关系。轻描淡写但又带了一点耐心的语气。
  林思弦不知道是具体哪一项让他觉得不适,以至于在下午经过陈寄座位时,若无其事问他:“你们昨晚做了什么?”
  陈寄正在做题,一边思考,一边转着笔。等到他终于在空白处填了一个选项,才扬头回答林思弦:“别人的事情,应该跟你没关系。”
  一天里陈寄说了两次没关系。一次告诉袁寻不用在意他的付出,一次告诉林思弦不要试图探究别人的生活。
  冷静下来思考,陈寄说的话没什么不对,林思弦也很少去过问别人做出选择的原因。过去两年里,于蕊逐渐不回他的信息,林思弦从未问她缘由,只配合地降低了自己跟她联系的频率。
  但这次又是例外。林思弦例外地问了,还例外地遭到了拒绝。
  或许因为那是陈寄。林思弦这样分析着。因为是跟他彼此讨厌的陈寄,而明明自己才是在这段憎恶关系中占领上风的人,所以这份例外、这两次拒绝才让他无法忽视。
  周六上午,林思弦按照艺考机构的要求,要去做个体检,机构列了个名单,林思弦挑了离学校最近的一家友谊医院。
  车停在十字路口时,林思弦收到了娄殊为的电话:“你在哪儿?怎么又不上自习?”
  解释起来要说太多话,林思弦道:“不想上了。”
  “什么时候我爸能像你家长思想这么开放,”娄殊为羡慕极了,“对了,明天晚上鹏哥请客,你去吗?”
  提到这件事林思弦有些烦躁。鹏哥就是之前没追到人把酒瓶摔得满地都是的那一位,家里是医疗行业的。林思弦最不喜欢他组的局,因为场面总是很夸张,尤其是他成年后更是肆无忌惮,以至于林思弦上个月婉拒过一次。但明晚是鹏哥的送行局,他下个月出国,实在很难推辞。
  “去吧,”林思弦简单回复,往右看车已经开到医院门口,“我先挂了。”
  周末医院人潮密集,每个通道都坐满了患者和家属,好在林思弦预约了VIP通道,直接去了体检中心第二层贵宾区。
  规定的体检项目不多,林思弦半小时就走完了流程,贵宾区医生相对比较闲,过程中偶尔聊天,说林思弦体重指数太低,太瘦,得知林思弦是因为艺考来体检,又抱怨了几句现在上镜要求太不健康。
  结束之后接到了司机的电话,医院附近发生了小事故,通道堵死了,要晚些时候才能到。林思弦原本已走到友谊医院大门,闻言去自动贩售机买了一瓶葡萄汁,无所事事地环视周围人群。
  这所谓的事故大概很严重,林思弦能看到门外车行道红了一片。他已经在原地等了起码一刻钟。
  等到他打算进门去找个能坐的位置时,他突然看到斜前方住院部的门口路过一个他见过的人。
  虽然换了发型,人好像也胖了一些,但林思弦还是认出那是陈寄的妈妈。
  他骤然回想起来,之前姨父告诉他,陈寄姥姥做手术因为经费发生过医疗纠纷,就是在友谊医院。听说躺了两个月后已经出院了,看这情况,大概是旧症复发又住了进去。
  没等林思弦反应过来,他已经抬脚跟了上去。
  她走的楼梯,于是林思弦也跟着上了三楼,他看着她进到一个病房里,是一个公共病房。林思弦隔着门缝看见里面的情形——好像暂时只住了一位患者,陈寄妈妈在跟床上老人说话,旁边还有一个扎马尾的女生,看不清面貌,但不难推测是陈寄妹妹。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