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屠户家的夫郎赘婿(古代架空)——米酒蛋汤

时间:2025-05-29 08:59:30  作者:米酒蛋汤
  两人在这吃了饭就回去了,张小意没少和周宁说注意的事,周宁没想到要注意这么多,好生麻烦,意哥儿说得那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呀,他一个都没有,觉得和平日里没啥两样。
  罗青山赶着骡车,张小意还在想着找哪家书局印那本孕期注意事项呢。
  “要不找永和书局吧,他家便宜些。”
  罗青山轻咳了一声,“哥儿女娘出嫁都有一本压箱底的妆画图,或许可以和妆画图捆到一块卖。”
  张小意呀了一声,“罗大解元,没想到你还有经商的头脑呢。”
  罗青山只是笑着摇了下头,他哪里有什么经商的天赋啊,还不是今儿沈兄使了个眼色,看着他悄悄在桌子上写字,他这才想了起来。
  张小意回去就找了书局,让人家刊印,一部分拿到医馆卖,一部分让书局捆着妆画图卖,一举两得,他得了银钱,新成亲的妇人夫郎得了孕期指导。
  张小意转了转脑子,又写了一本行房书册,到手能一下捆上两本。
  周家在县府的亲朋不多,认识的人都过来探望了一遍就没有什么人过来了,沈临川几人时间紧,明年就要会试了,他、罗青山还有叶景兰三人都抓紧时间读书呢。
  月上中天沈临川才合上了书本,周宁已经睡了一会儿了,沈临川过来又醒了,沈临川拉了下被子,“接着睡吧。”
  沈临川把人给揽了过来,这以后呀他都不能让他夫郎抱着睡了,这特权没了,只能他抱着他家夫郎睡了。
  周宁打了个哈欠,不大乐意让沈临川搂着,“热了。”
  “哪里热了,这刚过了端午几天呀。”
  周宁只好让搂着了,“芳姐儿走了。”
  “嗯,回南陵州府那了。”
  “我还想看看她呢,她走这么急。”
  “钱家的生意都在南陵州府那边的,钱大志在开平县三年了,也该回去了。”
  周宁嗯了一声,被沈临川抱了会儿又生了些心思,偷偷在沈临川腿上蹭了一下,难受。
  沈临川感觉到了,“不成,现在不能胡闹。”
  周宁日日被补着,补得有些上火,“没有。”
  之前在乡下的时候就补得上火,现在终于回来了,又只剩下了两人,就想和沈临川亲近亲近。
  沈临川低笑了一声,“躺好别动。”
  沈临川慢慢滑了下来,周宁惊呼一声,“沈临川!”
  “小点声,虽然这院子就我们两人,但要是让巡夜的听见了……”
  周宁赶紧捂住了嘴,“沈临川,脏。”
  “不脏,躺好,别动。”
  周宁从没受过这么大的刺激,不一样的感觉,想把人推开又舍不得。
  ……
  沈临川起身端了茶盏漱口,又打湿了汗巾给周宁擦了擦身子,周宁脸色爆红,沈临川,沈临川能这样啊。
  沈临川也起了火气只能老实忍着,又把人给揽了过来,“睡觉。”
  “我帮你。”
  “别,一会儿更别想睡了,别勾着我了,我定力差。”
  周宁现在心都在乱跳呢,不敢在乱动了,这会儿困意上头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沈临川在宅子里安心读书,田庄上的事有周大和田力管着,不用他们两个操心,周宁有时候去铺子走走,大多数时候都在田庄。
  沈临川日日都要去看看他的红薯苗长成什么样了,一开春暖和了就给种下了,现在快到五月底了,再长怕藤蔓老了不好牵扯,趁着现在刚好,沈临川一早决定把红薯藤给剪了。
  前两日他就让田力带人翻了两亩地出来,地里下了牲畜肥料,然后让用耙犁给打垄,只需要打竖垄就成,到时候刨红薯的时候好刨。
  周宁也时常注意院中的红薯苗,沈临川一说能剪了,连周大都稀奇这种地,一早没吃饭呢,三人就一人一把剪刀剪了起来。
  只需要把藤蔓剪成小臂那么长就成,二三十个种球的藤蔓剪了好几背篓的种藤出来。
  周大乐呵呵地说道:“只知道那柳枝插地上就能活,倒是没见过什么庄稼这么种的,稻谷麦子苞谷还有豆子这些,都是下了种子的才发芽,这红薯倒是和其他种法不一样。”
  早上吃了饭几人就下地去了,地里垄已经打好了,田力按照沈临川教的法子种了起来,沈临川和周宁往垄上扔苗,田力和周大在后面埋种藤,两亩地半晌的功夫就给种好了。
  沈临川拍了拍手上的土,“田力,一会儿叫了护院过来,帮着一道给浇浇水,一颗浇上一瓢水就成。”
  “知道的东家。”
  “要是有人问这是什么东西,只说是菜就成。”
  “哎。”
 
 
第124章
  沈临川不想惹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他们种藤也不多,这红薯日后是要推广开来的,但也得有种藤再说啊,先在庄子上繁育着。
  沈临川几人先回了宅子, 路上看着旱田里的麦子都开始发黄了, 长势很是喜人, “爹,这麦子过一阵就要割了吧。”
  “可不,咱家的旱田多,到时候得早早地在村里找人帮忙,村子里各家都有地, 得提前找人。”
  沈临川点头,“说得也是。”
  “这田庄的事你两不用管, 临川你安心读书, 宁哥儿也安心照顾好自己,别说这些地了,就算是再多些爹也照应得过来。”
  周大还觉得他家的地不算多呢,以后要是地再多了,还可以找佃户, 他家只需要收租子就成了。
  现在天热了起来,在地里干了一会儿活儿身上出了层薄汗,这住在田庄比县府那边还凉快许多呢, 田庄四周种了一圈的杨树,最适合夏日乘凉了。
  两人回了院子,喊了冬喜儿给打了水过来,两人在屋里擦了擦汗,周宁现在三个月左右了, 小腹微微隆起,平日里穿着短褐压根看不出来有孕了。
  沈临川拧了汗巾给他家夫郎擦身子,盯着他家夫郎的小腹好奇,“像是吃多了。”
  沈临川还下手轻按了一下,“有点硬。”
  周宁躲了躲,“痒,别按他了。”
  沈临川觉得好奇,里面有个小生命,是他和周宁的孩子。
  没几日天气越发热了起来,旱田里的麦子也割了下来,就连沈家哥嫂一家都过来帮忙了,怕田庄人手不够,多了两个人帮忙打理,田庄上的一切都井井有条的。
  沈大哥帮忙安排人手,沈大嫂领着几个妇人夫郎给田里的汉子做饭,百十来亩的旱田几天的功夫就全给割完了。
  周大很是高兴,吃饭的时候还在说,“今年天好,阴了两天也没落下雨,要是下雨了就不好收麦子了。”
  “爹,这两天有些燥热,我瞧着燕子都飞低了不少,怕是今儿夜里或者明天有雨,一会儿让人先把麦子给收到草棚下面省得淋到了。”
  周大哦了一声,“临川你怎么知道有雨了?”
  “书上有句谚语,燕子低飞,天将雨,前两天就打了闷雷了就是没落下来,怕是最晚明儿就要落雨了。”
  “原来这样啊,那一会儿吃了饭我就喊人把麦子给收了去。”
  田庄的麦子早就割完了,扎成了捆在打谷场上晾晒着呢,只等着天好了碾下来就能装袋子了。
  田庄的麦子收得算是晚一些的了,周围的村落不少人家都开始碾麦子晒麦粒了,这会儿各家各户院子里都是麦子。
  下午周大就让人把麦捆给剁到了草棚下面,放不下的就全剁在外面,上面用蓑衣盖着,这样就湿上一小块不打紧的。
  赶牛的老头看见周家田庄这会儿忙着一片,赶着牛过来看热闹,“周老东家,这会儿日头正大着你呢,咋把麦子给收了呢,多好的天啊。”
  “老丈,要下雨了,快些回家也把麦子给收了吧。”
  “哪里要下雨了,我瞧这天好着呢。”
  “我哥儿婿说的,他说得不差的。”
  老头赶着牛走了,回到了村子里给人家当闲话说了,“这读书人哪里知道田间地头的事,竟然说快下雨了。”
  不少人听了去,赶紧回家把院子里的麦子给收了起来,花大娘也听沈临川说了,赶紧回家让家里人把碾好的麦粒给装袋子收屋里去。
  花大娘信沈临川的话,东家是个有本事的,去年种出来了稀罕菜可挣了不少的银钱,她们读书少,说不定那书里教得就是多呢。
  有人不信,觉得读书人不懂这些,麦子依旧放在院子里晾晒。
  夜里一阵闷雷响起,惊醒了不少人家,村子里没收麦子的人家赶紧爬起来收麦子,夏天的雨来得又快又急,给人淋了个透心凉。
  沈临川和周宁也醒了,这会儿估摸这都后半夜了。
  “沈临川,下雨了,幸亏你今儿提醒了爹收了麦子。”
  沈临川打了个哈欠,“接着睡,困。”
  家里那么多亩麦子呢,若是被雨给泡了半年的辛苦就白搭了,沈临川特意和花大娘说了今儿可能下雨,村里人信不信就看自己。
  就算是有人家的麦子被雨淋了,也淋不了多少,村里的人家各家没有几亩地,收起来也快,不过是人被雨淋上一场罢了。
  麦子都已经该入棚子的入棚子,该盖得盖了起来,外面的雨下得很急,没一会儿就渐渐声音小了下来,一夜好眠。
  早晨起来空气带着雨后的清新,日头从东方升起,地平线望去像个成熟的红柿子,沈临川心情不错,捧着书诵读了起来。
  周宁也起来去了趟小厨房,今儿早上凉爽了不少,菜园子里种的小青菜格外的新鲜,周宁摘了一篮子送到了厨房,让花大娘包一些青菜素馅包子出来,沈临川喜欢吃。
  吃朝食的时候,周大满脸的笑容,“临川昨儿说得可真准,半夜突然就下了雨,前半夜闷得厉害,一下雨凉快了不少。”
  沈临川也心情极好,“爹,是不是该下第二茬种子了,准备种些什么呀?”
  “水田还种稻谷,旱田收了麦子就种苞谷,菜田准备多留些地,种萝卜菘菜,冬日里囤着能卖菜,现在地里的豆角茄子辣椒这些长得都不错,都开了花了,长得可真好。”
  和肉铺子比起来周大现在格外上心田庄,把田庄打理得花团锦簇的。
  周大乐呵呵地说道:“这场雨下得好呀,下了种子就省得人灌溉了。”
  周宁听着也心生欢喜,“沈临川,一会儿去地儿转转看看咱家的红薯长得怎么样了?”
  “好,应该生得更精神了些。”
  “好着呢,爹一早起来就去那片红薯地转过了,刚开始种下那两日藤条都趴在地上,叶子都晒得蔫掉,爹还担心这红薯活不成呢,哪知道没两天叶片就支棱了起来,这又下了场雨,我看都生出来新叶子了哩。”
  那片红薯地现在是整个田庄的宝贝,地里的活儿多找帮工来做,那片红薯地可是他亲手照料,丝毫不假他人之手。
  沈临川听着也高兴,“我和宁哥儿一会儿也去瞧瞧去。”
  两人吃了饭就一道出去了,刚下过一场雨,宅子周围的大杨树叶子都干净地跟洗了一遍似的。
  常走人的路有些湿的,但走过去鞋子上也不沾泥,两人相携去了那片红薯地,地里的泥土湿漉漉的,看起来又松又软,地面上一根杂草都没有,红薯藤也都冒出了翠绿的嫩芽,看得人心生欢喜。
  周宁不由面色柔和了下来,“是不是跟苞谷一块熟。”
  “是,能收不少呢,这次可以放开了吃上一两顿都没事的,这红薯的叶子也能吃,很是鲜嫩,等收了红薯了,老掉的藤蔓还能喂牲口。”
  “那岂不是这红薯所有都能吃,这可真是个好东西。”
  沈临川看着地里新生出的嫩芽,目光殷切,仿佛看见了新生命的蓬勃,沈临川不由把目光挪向他家夫郎的小腹,那里面也正孕育着一个小小的生命。
  日落星移,风起叶落,沈临川弯腰扯这藤蔓,周宁也想下手帮忙,沈临川不许,“宁哥儿,站地头看着就成,这么多人哪里用得到你。”
  地里站了不少的人,沈虎子拿着镰刀利落割掉了藤蔓,“这红薯长得可真大啊,土都给顶破了。”
  今儿收红薯呢,沈家一家四口也过来了,全家人亲自下手收红薯,周宁现在显怀了,穿着长袍格外的明显,周宁觉得除了行动不大方便之外,这肚子里的孩子不折腾人。
  他该吃吃该喝喝,一向都很好,若不是这肚子里的小玩意动动,他有时候都差点忘记这肚子里还揣着崽呢。
  沈小鱼也哼哼哧哧拔着红薯藤,一不小心摔了个屁股蹲,惹得沈大嫂笑了起来,“小鱼慢点,可别把那红薯给弄断了,这可都是要留作种子用的。”
  沈小鱼有些脸红,“知道了娘。”
  红薯那会儿都种在特意打得垄上面,有的把土顶的都裂开了缝,下手一拔就出来了。
  沈虎子已经弄出来不少,“二叔,这红薯可真大啊!”
  沈小鱼也举起一个,“我这个更大!”
  沈临川看着也欣喜不已,这红薯挺高产的,一颗下面能结出来七八个出来,大的比拳头还粗呢,还有小的也比头一茬的种球大多了,沈临川决定把大的留下来做明年的种球,小的拿出来吃。
  两亩地收了好几骡车的红薯,周大乐呵得不行,这方家的田庄可真是个聚宝盆,还是他家哥儿婿慧眼识珠,找了这么好个宝贝。
  红薯收完放在了竹篓里,找了个阴凉的空屋子放着,当天就煮了一锅出来,沈临川还下手炸了不少甜滋滋的红薯丸子。
  周宁很是喜欢吃红薯,又甜又糯,这么好的东西,若是以后家家户户都种,那饿肚子的人就少上不少。
  这件事现在瞒着外人,省得惹事端,田庄里的人也都叮嘱了遍,众人都点头不往外说。
  沈大哥感慨,“这红薯可真是个好东西,一下子能收这么多,我估摸着这一亩地有三四千斤哩!”
  “是啊,可比麦子高产多了,那一亩地麦子也才收了三五百斤,这红薯可真是个好东西啊!”
  所有人都压抑不住的兴奋,不敢想象这要是家家户户都种了红薯,那岂不是就不用饿肚子了,他们现在日子好过了,但还有好多穷苦人家吃不上饭呢。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