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成了举人家的恶毒夫郎(穿越重生)——祝六六

时间:2025-06-09 07:14:58  作者:祝六六
  小家伙有些不高兴,扯着江麦的袖子依依不舍。
  江麦也有些不舍。
  拉着他的小手认真道:“待会儿还要和石大哥吃饭,你小,跟着不合适。”
  江芽噘嘴:“我都六岁了。”
  “你是说,你已经是大人了吗?”江麦问。
  江芽立马点了点小脑袋:“对啊。”
  “大人更应该通情达理嘛,是不是?”
  “而且,家里活儿多,你帮帮叶叔。”
  江芽:“……”
  他嘴巴噘的更高了。
  小手一下就甩开了江麦的袖子,转身往叶厘怀里扑。
  二哥讨厌哦。
  叶厘有些乐,抱住他揉了揉,承诺回来时给他带好吃的,这才哄得他露出笑来。
  于是,叶厘、江纪、江麦三人坐上牛车去县城。
  到了私塾,石义也已经到了。
  四人就在外边饭馆吃了个饭。
  石义拍着心口保证,今后除了上课,余下时间一定和江麦呆一块。
  甭管是课本上的还是其他方面,只要江麦开口,那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番话,叫江麦安心了不少。
  他毕竟才八岁,乍然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有熟人帮衬,那他会安心许多。
  况且,他大哥、厘哥也会经常来看他。
  他真没什么好怕的。
  进了私塾,他离功名又近了一步。
  而且,刚才叶厘非得又塞给他二百文钱,叫他以备不时之需或加个餐。
  今日光是束脩就交了六两银子。
  之前备好的笔墨纸砚、书籍加一起也花了五两多。
  他还啥都没干呢,十一两银子就花出去了。
  得努力啊!
  大年初九,今个儿由叶厘去送芋泥,顺便去吴家走一趟。
  昨个儿送江纪回县学时,他从江纪口中得知了彭希明特意准备的词。
  这一番话,的确掉苏感。
  特别掉苏感。
  谁要嫁一个伙计啊?
  但是吧,又有那么一点忠犬的意味。
  所以,余采的反应,还真不好说。
  到了吴家,余采竟是不在。
  原来,郑家铺子的那一批芋头,今个儿回来了。
  余采接到消息,同吴夫郎一道去郑家铺子看货去了。
  于是叶厘又赶去郑家铺子。
  四万斤芋头,如今还未卸货,余采要一车一车抽查,不过,见叶厘来了,他就将这活儿交给了吴夫郎,他与叶厘去了半闲居。
  今个儿彭希明要上课,不在店内,于是余采就大大方方的来了。
  好几日没来,余采一进了他的小院,兴致明显高了许多。
  待听完叶厘转述的话语,他不由双手捧脸,眸子闪亮。
  乍一听,彭希明的话是挺难听的。
  他不缺家仆!
  可谁叫彭希明还有诚心一颗呢。
  要一辈子伺候他?
  还不要钱财?
  “那他就是求一个包吃包住嘛。”
  好卑微的心愿。
  心疼。
  不过,他余掌柜也没那么不近人情,工钱肯定还是要发的嘛!
  
 
第108章
  看余采捧着脸陶醉, 叶厘便知江纪猜错了。
  余采是吃这一套的。
  于是他问:“采哥,那你是什么打算?再抻一抻?还是摊牌?”
  余采眨了眨眼,从陶醉中回神:“你觉得呢?”
  叶厘失笑:“这得看你呀。”
  “我……”
  余采视线不由移到了别处。
  若是看他的意见, 那最好明日就能成亲呢。
  可他还没想好怎么同他阿爹和大哥张口……
  再者,不是都说, 太容易得到的, 会不懂得珍惜?
  于是,纠结一番, 他又瞧向了叶厘:“厘哥儿, 你给出出主意。”
  叶厘沉吟片刻, 随后道:“嗯……以他目前的条件,抻一抻的话, 其实是抻不出什么的。”
  “他要上课要打工,本就忙的团团转了。”
  彭希明是真正的一无所有,连时间都不充裕。
  彭希明就算想追余采,那也是有心无力——甭管是做点手工小玩意, 还是出城去掐把野草野菜, 彭希明都做不到。
  彭希明目前能给的, 只有一颗真心。
  但真心这种东西吧。
  谁都不能保证一世不变。
  感情是流动的。
  “采哥,他把自己放的很低, 还明确表示不要钱财,既如此,那就不辜负这份真心吧。”
  “未来谁都不能打包票,享受当下就是了。”
  这也是叶厘自个儿的爱情观。
  哪怕现在江纪人不错, 可他也不敢把自己穿越一事坦白。
  且走且看,享受当下才是正经事。
  “享受当下?”
  余采咬了咬唇。
  脑中不由又想起彭希明将他提溜起来的那一幕。
  他眼珠微转,嘴角差点儿又翘起。
  冬天要过去了, 以后沐浴会频繁起来。
  他就缺个人将他抱进抱出呢。
  他带着几分羞意道:“那我这两日寻个时间,和我阿爹说一声。”
  叶厘闻言乐:“采哥,那我和江纪可等着喝你的喜酒了。”
  “少了谁的都少不了你的。”余采也乐。
  将此事敲定,两人又说起了芋头的事。
  余采找铁匠定制的两个大烤锅已回来了,今个儿中午蛋挞就能开售了。
  为此,余采还将后院的一个杂货间给改成灶房了。
  实在是场地不够!
  之前为了让厨子多做芋泥饼,余采已将店内的主食包出去了。
  眼下多了个蛋挞,为防止厨子们忙不过来,他决定先减少芋泥饼的供应。
  蛋挞肯定比芋泥饼卖的好,利润也高些。
  但谨慎起见,明个儿依旧是三百五十斤芋泥。
  不过,叶厘要做好芋泥增加的准备。
  因为芋头即便埋在土里,也只能保存半年。
  这四万斤芋头,挖出来已有四个月了。
  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必须将这些芋头消耗完毕。
  平均下来,一日得消耗六百多斤芋泥呢。
  不过,这个任务并不重。
  饮子、芋泥饼、芋泥蛋挞三管齐下,而且自家再吃点喝点,那一日六百斤完全不成问题。
  谈完芋头的事,叶厘没在半闲居留饭,他赶着牛车去了私塾。
  余采又回了郑家铺子,那么多芋头,抽查也要花不少功夫的。
  私塾这边,下课的钟声一响,江麦立马就收起课本起了身。
  他现在与石义一块吃饭,不好叫石义等着他。
  但他刚从讲堂出来,就听见垂花门那边有人喊他:“江麦!家里来人了!”
  他顺着声音一瞧,见是门子,顿时心中了然。
  肯定是他厘哥!
  他转了转脑袋,往石义的讲堂看去,瞧见石义朝他走来,就跑过去同石义打了声招呼,而后颠颠的朝前院跑去。
  进了前院,见叶厘站在大门口朝着他挥手,他脸蛋上的笑容扩大,加快了脚步。
  “厘哥!”
  叶厘笑眯眯的应声:“慢点儿!”
  等江麦来到近前,他难得伸出手揉了揉江麦的脑袋:“昨晚和上午如何?适应吗?同窗好相处吗?”
  说着,又将手中的油纸包递过去:“喏,卤鸡,热乎的。”
  江麦伸出双手接过油纸包,略有些烫的温度叫他心中暖呼呼:“早上大哥来了。都还好。”
  头一次同陌生的小伙伴睡一个屋子,他挺新奇的。
  那三个室友家中都是县城的,但昨晚他将带来的芋泥蛋挞一分,一下就将三个室友给镇住了。
  芋泥饼在县城有着不小的名气!
  但只有半闲居有。
  味美价贵还时常买不到,颇为紧俏。
  可现在他竟拿出了半闲居还未上新的点心,这谁还能轻视他这个乡下娃?
  这三位室友虽是县城人氏,但家境跟从前的鲍家差不多,他比起这三位室友,并不差什么。
  况且,除了芋泥蛋挞,野枣坡也挺有名气的。
  靠着变蛋和豆腐泡,野枣坡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村!
  是以,昨晚他与三位室友聊的挺愉快的。
  上午上课,夫子先摸了摸他们四人的底儿。
  他已经学了《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幼学琼林》《千家诗》,有了一定的基础,于是夫子就叫他先读《诗经》。
  其实《诗经》他也背了好些篇了。
  不过,《千家诗》里的好些诗他还没背会,所以,他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背书。
  余下三位室友一样,先背书。
  听完江麦这些话,叶厘放心了不少。
  他便把已经叮嘱了好些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私塾的伙食忒差了,该加餐就加餐,别省着。
  不要惹事,但若是受欺负了,该反击反击,该找韩夫子找韩夫子。
  “还有,别有太大压力,以你的实力,现在就能胜任作坊账房一职,怎么着都能混口饭吃的。”
  叶厘重重强调这一点儿。
  当学生自己知道刻苦时,那家长就不能再施压,免得心理出问题。
  可江麦一听,立马跟江芽似的噘了下嘴巴,厘哥又咒他!
  他抗议道:“厘哥!我要考秀才的。”
  “我知道的,不过你还小嘛,慢慢学,咱不急。”
  “好了,你回私塾吧,趁着卤鸡还热着,就着粥吃,给你石大哥分点。”
  叶厘笑眯眯的道。
  这话一出,江麦倒是有些不舍了。
  私塾虽好,可他也是想家里人的。
  他知道厘哥是真心为他好。
  看他站着不动,叶厘就又道:“快回去吧,明个儿我带芽哥儿过来。”
  这下子江麦脸蛋上有了笑:“好!”
  他的确想芽哥儿了。
  等江麦拎着卤鸡进了私塾,叶厘便赶着牛车回家。
  私塾与县学一个在北一个在南,离得太远了,今日就不去找江纪了。
  到家之后,江芽和叶阿爹都在家。
  叶阿爹给他留了饭。
  饭后,他和江芽去作坊那边瞧了瞧。
  新作坊已经动工了,众人正拎着石锤在夯地基。
  盖房子,地基一定得夯实了,此时没有大型工具,只能靠人拎着石锤砸。
  这个活儿只有壮劳力能干,但周围站着不少看热闹的村人。
  这作坊是全村的,因此是全村齐上阵,家家户户都不得偷懒。
  其实也没人偷懒,作坊前景远大,没人愿意被赶出作坊。
  况且,八仙镇人多了之后,那豆腐泡的销量,还是能涨一涨的嘛。
  叶厘转悠了一圈,留江芽在那里看热闹,他背着手回了家。
  如今,家中负责做芋泥的有江大川高君、江大河梁二香江柳江榆、叶阿爹刘饴,共八个人。
  八个人做六百斤芋泥,太勉强了。
  主要是压芋泥这一步比较繁琐,得将炼乳完全融入芋泥里,六百多斤得一点点压,半点不能偷工减料。
  所需的炼乳,也是个大数字。
  炼乳做起来更麻烦。
  想了想,等江大川、高君等人过来清洗芋头时,他就问起了江通、江达,若是这两人愿意过来帮忙,那他就不找其他人了。
  肯定要先紧着自家人嘛。
  而且,这个活儿只有俩月了,不耽误农忙。
  江大川一听,直接给江通、江达应了下来。
  做芋泥一日可是有三十文工钱呢!
  两个月就是一千八百文。
  这钱得挣!
  况且,江通这门亲事,眼瞅着是能成。
  江大川已经托人、亲自上阵打探过了,这小哥儿的确如媒人所讲的那般勤快、贤惠。
  而且,知子莫若父,江通嘴巴上嚷着凑合,可实际上,从大年初二到今个儿大年初九,他已经暗暗去观察了那小哥儿五回!
  那小哥儿家中的营生是卖酱菜,在菜市场有个小摊位,特别方便江通暗中观察!
  所以,他打算过些日子就定亲,省得江通一趟一趟的往县城跑。
  再者,与他同龄的人早就当上爷爷了,他盼孙子孙女盼的望眼欲穿!
  但成亲的花销可不少,现在能挣一点儿是一点儿。
  还有,如今江通、江顺都有固定工钱拿。
  江达身为老二,可羡慕了。
  若是江达也来,那么他们一家五口就跟江大河一家一样,每人都有固定工钱拿!
  江达、江顺、高君一日三十文——高君因身子不好,一直没进作坊,只负责做芋泥。
  他、江通一日六十文。
  加起来一日就是二百一十文!
  一个月就是六两三钱!
  再算上变蛋的收入,一个月轻轻松松就是十两。
  干上俩月,那成亲的花销就有了。
  厘哥儿真是福星啊!
  江大川美滋滋的向叶厘道谢,叶厘摆手,叫他不要客气。
  因为这是共赢。
  而且叶厘赢的更多!
  之前,三百斤芋泥,可做两千份芋泥小料,一份他挣一文半。
  六百斤芋泥,那就是四千份小料,他可挣六两。
  一日六两,一个月,那就是一百八十两!
  况且,蛋挞他也有钱拿,一个他得两文,一日怎么也能得六百文吧?
  他今个儿回来的早,没亲眼看到半闲居出售蛋挞。
  但现况肯定只有一个:火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