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成了举人家的恶毒夫郎(穿越重生)——祝六六

时间:2025-06-09 07:14:58  作者:祝六六
  叶厘没卖关子,咽下口中香软的蒸面条,竖起三根手指头晃了晃:“两贯七钱, 四舍五入等于三贯!”
  这个数字,的确不小。
  江纪不由挑了下眉:“这么多?”
  “可不是!第二批的变蛋, 光是吕大娘家就有两千八, 江伯家更是有三千,余下五户虽少了些, 但加一起也有一万三, 所以, 第二批的变蛋有一万九。”
  第二批变蛋的制作时间,正是龚力生过来提价立契时。
  被龚力生一刺激, 原本一个月挣一千文就满足的村人,都铆足劲不惜拿出大半家底去买鸡蛋。
  县城的鸡蛋不够,就去附近村子买。
  甚至跑到镇子上买。
  因此,这第二批变蛋, 最少的那户都有两千一百来个。
  七户加一起, 足足有一万九千个。
  再加上第一批的三千个, 两批相加,共两万三千来个。
  原本, 一千个变蛋,只能挣八百多文。
  龚力生提价二百五十文,于是一千个变蛋的收益就变成了一千一百文左右。
  按照一千一百文算,两万三千个变蛋的收益便是两万五千三百文。
  他抽一成, 他昨日拿到手的收益共两千五百三十文。
  不过,这只是粗算,实际上, 他昨天拿到的银钱共两千七百文。
  一日进账这么多,这叫他怎么不高兴?
  昨日只结算了七户,剩下的还有十二户呢。
  这十二户人家的变蛋数量与这七户差不多。
  届时,他这个收益,不得翻上快两番?
  于是一高兴,他就以两个小家伙今天又捡了不少柴为由,给江麦、江芽发了一百文的奖励,还承诺等江纪院试归来一家四口逛街时,他们俩可以拿着攒的工钱随便花。
  因此,今日这两个小家伙才如此兴奋。
  毕竟,之前江芽对花钱都没太大的概念。
  余下那些人家变现没这么快,但也不慢。
  之前江福正揣着几个变蛋去找销路,虽然变蛋味道不俗,但那些小饭馆的老板都很谨慎,没有跟龚力生似的,一张口就要买上千个。
  这些小老板只承诺等变蛋变好,他们会买上几十个试试水。
  当时,江福正为了避开龚家兄弟的区域,他去了县城东三横街推销。
  整个北阳县呈丰字型,龚家凉粉铺位于西边中间那条横街的末尾,龚家三兄弟卖凉拌变蛋,主要就是在西边三条横街这个范围内。
  在这一区域,变蛋已是红红火火,有了不小的名气。
  但在东边三横街却是寂寂无名。
  那些小饭馆的老板对变蛋信心不足,对此,江福正建议他们去西边三横街打探打探变蛋的名气。
  当然,最重要的是去龚家凉粉铺看看每天排的长队。
  这些小老板,有的只愿守着自家的小饭馆,没有多少开拓之心。
  但大部分小老板听了江福正的话,都抽空去了龚家凉粉铺实地考察。
  主要是江福正说的数字太诱人了。
  一日卖出去几百份,那岂不是只靠着这一道菜就能挣一两银子?
  难以置信!
  等到了凉粉铺,见着了排队的食客,这些小老板不得不服,还真挺红火。
  虽说龚家每日的几百份,是靠着三兄弟摆摊和铺子一起卖才有的数字,可抛开摆摊不谈,只靠着铺子所售的二百多份,那一日也是四五百文啊。
  半贯钱!
  半贯!
  眼见为实。
  于是这些小老板心动了。
  购买的数量涨了不少,最少的也买一百个,多的则是有上千个。
  待余下那些人家的第一批变蛋做好,江福正就领着众人挨家挨户的送了过去。
  这些小饭馆开卖凉拌变蛋后,靠着变蛋过硬的味道,生意都还不错。
  夏季嘛,大家都爱爽口下酒的,变蛋出现的时机正好。
  靠着这些小老板,余下的那些人家变蛋卖的也挺快。
  但也有人选择自己去县城摆摊卖凉拌变蛋。
  比如张拾一家。
  不过,只卖了三日,他就歇了心思。
  这活儿实在太累!
  大夏天的,日头毒辣,推着笨重的车子走街串巷,而且销量并不好。
  西边三横街被龚家三兄弟占据。
  东边三横街则是很多小饭馆都开售变蛋。
  主街的固定摊位都有主,流动摊位则是容易遭衙役驱逐。
  此时倒是没有影响市容这一说,而是主街车子多了容易堵车。
  北阳县一个县城,主街只容得下四辆车子并行,稍不注意就会堵车。
  因此,辛苦三日后,张拾就歇了心思。
  与其费这个力气,还是多买鸡蛋好做更多的变蛋吧。
  走量的话,足以将被龚力生赚去的那些差价给挣回来。
  总之,现在变蛋红红火火,只要做出来,那就不怕卖不出去。
  形势一片大好。
  叶厘解释时,江纪低着头默默吃饭。
  今个儿叶厘捎的午饭是豆角猪肉蒸面条,猪肉放的多,面条也香软。
  而且,叶厘还准备了饮子——西瓜冰茉莉。
  叶厘捎来了四个竹筒杯,一家人将背篓倒过来当饭桌,你一口我一口吃的高兴。
  不过,刚才全是叶厘在说话,此刻,看叶厘停顿,江纪就端起一个竹筒杯子递给叶厘:“润润口吧。”
  叶厘接过杯子一饮而尽。
  西瓜茉莉已没了凉意,但甘甜的味道足以解渴,他喝完之后,笑着道:“我还没讲完,还有大哥呢。”
  “鱼哥去镇上卖凉拌变蛋,生意也还成,与直接买变蛋的人比起来差不多五五开。”
  “这其中差了三文,一般人家还真舍不得。”
  其实,一开始叶两是不打算再继续卖变蛋的。
  他准备只卖凉拌变蛋。
  但如此一来,就伤了熟客的心,谁都不想被强买强卖,更何况这里面的差价还是三文。
  变蛋的利润是很高,可豆腐泡的生意同样重要,碰到商队包圆的情况比较少,豆腐泡一半的生意都是依赖镇子上的老顾客。
  老顾客吃得起饼夹菜,自然也吃得起变蛋,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也爱吃变蛋,若现在只卖给他们凉拌变蛋,这谁心里会舒服?
  为了这口吃的,他们或许会继续买,但自家肯定不能强卖,不然口碑就坏掉了。
  做长久生意的,哪能这样干?
  再者,万一真有部分人动了怒,连饼夹菜都不买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因此,叶家众人商议许久,最终还是决定继续卖变蛋。
  但限购,每人每天只能买两个。
  这也是没办法,以从前的情形来看,若不限购,那一千个变蛋,两三天就能卖完,要是碰到外地商人,更是一次就能卖完。
  因此,散卖的话,必须要限购。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也是事实,之前变蛋有多好卖众人可是看在眼里的,再加上叶两、刘饴、唐鱼出摊时,慢声细气的向老顾客解释,因此,老顾客们并没有因此生出什么不满。
  若真馋这一口,想吃个痛快,可以多带几个家人过来,一次性还是能买不少。
  不过,出自他手的凉拌变蛋味道着实不错,因此,荷包允许的食客,都更愿意买凉拌变蛋。
  一帮人端着碗在摊子前买凉拌变蛋,原本不感兴趣的路人也会被吸引,走上前来想看看到底卖的啥。
  于是摊子上的生意愈发红火。
  当然,依旧有识货的外地客商想大批量的购买变蛋。
  “有个外地商人想包圆,还想压价,大哥自然不肯卖,后来那商人提价,利润跟零卖差不多,大哥就卖了一批变蛋给他。”
  “从这些日子的情形来看,还是要比直接卖给生哥挣的多。”
  “这就好。”江纪点了点头。
  当初叶两不肯将变蛋卖给龚力生,事实证明,的确还是自家零售赚的多。
  “可不是,他原本想着,一日挣个二百文,结果进账超出预期,一日能挣个三四百甚至五百文,等入秋时买牲口,他肯定是要买牛车。”
  叶厘挺开心。
  “牛车好,拉货多。”
  江纪说着,又给他倒了杯西瓜茉莉。
  叶厘端起来抿了两口,随后就拿起筷子开始吃坛子里的面条。
  说了这么多,他都饿了。
  见他大口吃的香,江纪不由也跟着夹了几筷子。
  但刚才江纪已吃了不少,因此他很快就放下筷子,端起西瓜茉莉喝了起来。
  两个小家伙也饱了,正捧着西瓜茉莉小口小口的喝着。
  江纪瞧着他们俩鼓鼓的脸蛋,忍不住抬手捏了捏:“胖了。在家有没有好好帮你们厘哥干活?”
  江芽闻言大眼睛立马睁大了几分,道:“天天都干活的。胖了是因为我吃的多呀。”
  他每天都吃好多饭的!
  厘哥做的饭和零食太好吃啦。
  “他们俩可没偷懒,现在家里的干柴堆得老高了。”
  叶厘咽下口中的面条,为二人澄清。
  “就是。”江芽点了点小脑袋:“厘哥不用再花钱买柴火了,厘哥夸我们俩帮他省了好多钱。”
  江麦也点头,他才不偷懒。
  大哥不在家,他得多多干活。
  江纪满意了,揉揉他们的小脑袋:“乖。”
  这时,叶厘又道:“另外那个背篓里还有玉米棒,嫩的很,你晚上吃了。不过,等你下次回家玉米就要老了,要不,这两天我让大哥给你捎几棒?”
  江纪摇头:“不用让大哥特意过来,还那么重,离我回家收拾行李也不差几天了,到时候就啃老的吧。”
  他牙口好。
  啃得动。
  叶厘闻声,没有坚持。
  的确,若从城门口绕过来,要走不少路。
  说到底,还是因为没车子。
  若是有车子,他天天都给江纪送饭。
  一家四口又拉了会家常,现在江通家的新房子已盖了一半了。
  等江纪回家,主体就能盖好了。
  除了五间正屋,灶房、杂货间也是由青砖垒就,气派程度要赶得上江福正家了。
  这些日子,不只是叶厘天天去看进度,村中其他人家也忍不住跑去观摩。
  从前大家伙儿可不敢肖想这种房子,可现在有了变蛋,人人都敢想,人人都敢打算,只要变蛋生意顺顺利利的,那明年此时,怕是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
  有了新房子,那自然得有新家具。
  江通自个儿就是木匠,他便打算自己打大柜子、大箱子。
  反正是自家用的,就当练手了。
  想做这样的大物件,那得买木料,刚砍下来的木头太湿,不能做家具。
  之前他为了做风铃,专门收了些木料,可风铃就那么大一点儿,不需要太讲究,当时他是什么树木便宜他就收什么,不讲究长度大小。
  因此,现在他得再买木料。
  可他现在没空去乡下。
  于是他就想了个好主意:县城里的几个老木匠,家里可不缺好木料,他愿意多出点钱从老木匠手里购买木料。
  他今个儿进城就是为了此事,于是叶厘就带着两个小家伙搭了他的顺风车。
  至于待会回家,还是叶两过来与他们汇合。
  但今日叶两是赶着骡车来的。
  现在村里人买鸡蛋的热情不减,叶厘可抢不过,他一是没时间,二是没车子,他只能托叶两在镇上买一些给他送来。
  江纪听完这话,就道:“何必这么麻烦,今后你等着抽成就是了。”
  “不麻烦,大哥把鸡蛋、锯末、石灰全带过来,待会大哥炸豆腐泡,我做变蛋,一下午就能做好。”
  叶厘才不舍得这份收益。
  他做一千个,就能挣一千一百文。
  所付出的,只有一下午的时间。
  他现在筹划着盖暖阁,一千一百文能买好多块砖头了。
  当然,此事还不能和江纪提。
  江纪目前只花不挣,心里愧对他,盖房子这么大的事若是江纪出不上力,那心里指不定多内耗呢。
  院试在即,可不能让江纪分心。
  其实,江纪刚才之所以这么说,更多的是不愿麻烦叶两。
  有这个功夫,叶两完全可以自己做变蛋。
  但叶厘这个亲弟弟理直气壮,他便不再说什么。
  恰好这时,哒哒的蹄声想起,几个人朝着私塾拐角望去,果然是叶两赶着骡车来了。
  于是叶厘就收拾碗筷,很快就和江麦、江芽坐上了骡车。
  他瞧向江纪,没再说什么,只是朝着江纪挥了挥手。
  再有八天他的好相公就能回来了。
  快了!
  江纪抱着一大包裹煮玉米,直到骡车没了影儿,他这才深吸一口气,按下心中的思念,转身回私塾。
  收心!
  能安心在私塾读书的日子没几日了。
  骡车很快上了主街,穿过县城,沿着小路进了野枣坡。
  这个季节,满村的枣树都结满了枣子,青枣子挂满枝头,瞧着就令人欢喜。
  但目前离成熟还要不少时间。
  打开家门,叶两将骡车上的鸡蛋、锯末、石灰拎下来。
  叶厘直奔后院。
  他托江柳帮他喂猪和鸡,他得瞧瞧两只小猪和那些鸡吃饱了没。
  后院里,猪槽里加了豆腐渣的青草碎还余了一些,江柳喂的多了。
  鸡槽里倒是干干净净,没有残余的鸡食。
  天热,那些公鸡、母鸡都窝在阴凉处。
  他返回前院,打了水拎去后院。
  往猪槽、鸡槽里倒了水,他吆喝几声,见两只小猪和公鸡母鸡都朝着食槽走来,他放了心,拎着木桶回前院。
  前院里,两个小家伙拎拿麻绳,已准备出门捡柴了。
  他们俩刚在江纪跟前说了没偷懒,两人心中都鼓着一股劲,今天一定要捡好多柴!
  两个小家伙出了门,叶两进灶房切豆腐,准备炸豆腐泡、大串串。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