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里正大人何时登基(穿越重生)——珑韵

时间:2025-06-09 07:17:22  作者:珑韵
  没见之前看不上盛里正的徐老板,如今已经许久没有生意了嘛。自从盛里正的名号打出去后,百姓们买农具刀具都到他的铺子里来,不知道让徐老板咬碎了多少牙齿。
  -
  很快又过去了半个月,眼见着要入冬,农田里的活算是彻底停了下来,村里也闲下来不少人手。
  盛世想了想,便决定趁着寒冬来临前,改造一下房子,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冬季。
  广武冬日的气温很低,从百姓口中得知,其最低气温应当会到零下十几度,若是遇到极端天气,怕是能到零下二十多。
  但如今乡下的房子大部分是土房草顶,精美漂亮的青砖瓦房只有城里大户人家才有。天冷了,有钱人家可以用炭盆取暖,而百姓们只能在土房子里硬熬过去。
  盛世没有挨过冻,也不打算没苦硬吃,于是提高冬日居住环境就得提上日程。
  盛世将石村长、河东村的齐村长,以及匠作坊的管事一起叫到了镇政府的议事厅,对着两位村长高兴道:
  “砖瓦房,盘火炕,我就不信这个冬天咱们祖安镇的百姓还能冻着。”
  齐村长的年纪跟石村长相仿,闻言惊讶道:“砖瓦房,那不是大人们住的房吗?咱庄稼户哪能住得起砖瓦房,你说是不是啊,石村长?”
  石村长虽然也不能理解盛世造房子取暖的做法,但他更不能允许别人质疑里正大人,于是立即反驳道:
  “这是哪里话,里正大人说咱们可以,那咱们就一定可以。不就是砖瓦房嘛,以后有钱人家什么样,我们就什么样。”
  这就是石村长纯粹在吹牛了,听得其他两人齐齐摇头,但盛世却赞同道:“就是得有石村长这样的心态。”
  说着他又对另外两人道:“咱们如今吃的不好住的不好,但也不能就此认命,总得想办法将日子越过越好不是?”
  齐村长:……
  你们说是就是吧。
  齐村长默认后,石村长赶紧道:“里正大人,砖瓦房老头子懂,但什么是盘火炕啊?”
  盛世也没卖关子,将几张图纸拿出来,交到匠作坊的王管事手里。
  王管事顿时受宠若惊,连忙双手接过。
  祖安镇虽然只是两个村的规模,但盛世却比照着县里的各个班底将各部门都设置了起来。
  主打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虽然有些部门如今还只有光杆司令,但那怕啥,有需要,调人就行。
  匠作坊的吴管事,便是前些日子盛世贴公告要组建各部门时,自告奋勇报的名,算是镇政府编外人员。平日里依旧在家耕作,偶尔帮着谁家打个桌子板凳什么的。
  这还是他第一次参与议事呢。
  吴管事恭恭敬敬接过图纸,小心翼翼地查看,生怕将图纸给弄坏了。
  盛世见他这样,便笑着叫人不必如此拘谨,放在桌上慢慢看就好。吴管事立即应下,同时石村长也跟着靠了过去。
  盛世并不是专业画图的,因此图画得比较简单,但也更能让普通人看懂。
  吴管事虽然看不懂图纸上标注的字,但却看懂了图,也正是因为看懂了,才更加惊讶。
  吴管事一脸惊喜,声音都带着颤,“这岂不是屋内烧火取暖,就不用受烟熏之苦了?”
  他当初在家的时候,有时候木匠的活不好找,也跟着去学了些泥瓦匠的活,虽然不精,但也什么都会一点。
  盛世正喝着茶,闻言点了点头,“确实,如此一来,家家户户都能有暖和的屋子住,可比炭盆管事多了。”
  石村长和齐村长的目光还被其他的图纸吸引了过去,吴管事手里的火炕烟路图看着有些眼花,但有两幅图却不一样。
  那是几套房子的设计图,包括屋内各个房间的隔断都标了出来,甚至还有每个房间还画上了家具,表面他们的用途。
  石村长和齐村长啧啧称奇。
  “啧,这四四方方的大房子,真漂亮。”
  “啧,这窗户开得真大真好看。”
  “老石啊,这是衣柜吗?我看着好似是打开的,里面还有衣服呢。就是衣服为何不是叠起来却是挂着的,半夜起来恐怕要被吓坏。”
  “咱里正大人正气足,怎么会怕。只是门前这块地怎会种着花?”
  “我看看我看看,确实是花啊,我觉得还是种菜好,到时候门前薅把菜,转身就能进厨房做饭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嘿嘿。”
  两人对着几张图纸赞不绝口,根本没管火炕。
  而另一边,盛世则继续与王管事商议火炕烟道的问题。他毕竟只是见过暖炕,并没有亲手搭过,因此实际会遇到的问题,只能问问专业的人士。
  王管事叠好图纸,表示马上去召集两个村里做过泥瓦匠的人,一起讨论。
  他们这边刚聊完,就听到那边石村长和齐村长连说了三个好,“老石你可别跟我抢,我就要建这个样式的。”
  见盛世和王管事齐齐看过去,两个加起来超过百岁的老人,顿时脸红了起来,“那个,里正大人,老头子觉得咱们明天就可以开始建!”
  盛世:“……”
  太得意忘形了吧。
  “图纸有了,接下来我们得烧砖瓦。”
  建房子的砖瓦,若是从其他地方买,自然很贵,还得考虑路途远近。
  盛世怎么算怎么觉得买砖亏,于是便决定在村子的东北角建一个砖瓦窑,专门用来烧砖瓦。
  百姓们想要砖,可以自己去挖土运到砖瓦窑烧制,只是会多费些人力罢了。冬日里本就没有什么农活,烧砖瓦不仅能盖房子,还能取暖。
  况且是给自家做的,大家自是干劲十足。
  村里能人不少,有人曾经帮陶器坊烧过陶器,也懂得如何分辨土壤,于是便自告奋勇帮着大家看土找土。
  为了让大家都跟着积极地烧砖建房,石村长不仅天天动员,甚至还请长安将一张他觉得最好看的房屋设计图给临摹下来,张贴在村口的告示栏上。
  齐村长自然不甘示弱,也将他觉得好的那张图找人临摹了下来,贴在河东村的村口。
  这一举动引得两个村里的小孩天天往告示栏那里跑,然后回去磨自家大人,说隔壁谁谁谁家说了要建砖瓦房,我们家怎么不去。
  当第一批砖烧出来的时候,京中也传来了消息。
  信是周管家写的,而负责护送的,是石莽训练了几个月的下属,领队的是从军中就开始跟着石莽的兄弟,名叫常北。
  “少爷,这是周管家让我等交给你的。”令人这般护送,自然不止是一封简单的信件,随信一同寄回来的,还有满当当的银子。
  这还是盛世第一次见到回头银。
  有了银子,后面的事就好办多了,而且晋阳城及周边诸城的香皂肥皂生意也可以开始了。
  盛世将信展开。
  周管家在信中详细说了香皂售卖的事宜,并表示忠平侯夫人简直出乎了他的预料。也不知夫人如何运作的,最后长公主跟太子妃全都抢起了香皂,最后两人谁都没得到,而是被长公主的姑姑大长公主抢了去。
  长公主和太子妃只能等到一月后,其他贵女们见这三人这般抢,自然也心痒难耐想要下手。
  周管家趁机暗戳戳炒作了一波,最后第一批香皂全被权贵们高价内定走了。其他人只能等到后期调货。
  等到第二次发售,贵女们家中的仆妇丫鬟差点将屋子给掀了,当天人挤人,还有人将鞋子跑没了,发髻也挤散了。
  最后很多人买不着,便只能退而求其次,买了肥皂回去,味道虽然差一些,但也总比什么都没抢到强。
  到了如今,谁家没有用过香皂肥皂,是要被京中贵人圈子嘲笑排挤的。
  盛世看到这,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头,算是开得不错。
  只是他再往下翻一页,却猛地站起身,匆忙往外走。
  盛昌则病了,已经从京都转移回晋阳。
  周管家信中虽没明说,但还是暗示情况不容乐观。
  “来人,备马去晋阳!”
  
 
第19章
  盛世刚跨上马,石村长跟长安便闻讯赶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不少神色焦急的村民。都是听说里正大人要走,匆忙间赶过来的。有些人甚至还是满手泥,一看便知刚刚在砖窑忙活。
  盛世扫了众人一眼,对着石村长和齐村长抱拳道:“家中有急事,须得回晋阳一趟,两村事宜就拜托两位村长了。”
  石村长虽然忧心,但还是与齐村长满口应下。
  长安则忍不住上前唤了一声义父,盛世回头看他。
  “此行不便带你,你留在这里替义父守着祖安,治安大队的人手暂且归你管,别让两村生乱,也别让人给欺负了去。”
  长安自来了祖安后,不仅跟着盛世帮他找的秀才先生读书识字,还跟着治安队用石莽的那些训练法子练武。
  几个月过去,不仅身高往上窜了不少,身子骨看着也比盛世刚捡到时壮了些许,越发有了十三四岁少年的模样。
  长安虽不舍,但还是恭恭敬敬行礼应下。
  盛世虽还有些不放心,但想着快要入冬了,百姓也没什么农事要忙,眼下主要也就是盖房子。安全方面,北面西陉关有忠平侯守着,祖安这块也不会遭遇敌袭,怎么想都是安全的。
  想到这,他冲着大伙拱手,勒马准备离开。
  人群里突然有人问道:“里正大人,您会回来的吧?”
  有这般疑问的不在少数,大家眼巴巴看着盛世,生怕自家里正大人就这么弃他们而去。
  盛世看着期盼地望着自己的百姓,沉默片刻后,高声允诺。
  “年节之前,必回。”
  说着调转马头,带着常北等人一同踏上了回晋阳的路。
  -
  并州治所设在晋阳,并州州牧便是盛昌则一直提到的林大人。
  大凉共设十三州,一州之长为州牧。州下设诸郡,每郡长官为郡守。郡下又置多县,父母官便是县令。以祖安为例,便是并州原平郡广武县祖安镇。
  只是大凉建国百年国力渐衰,而邻国日益强盛,因此南西北三面边境常有征战。先皇在世时,各处边境接连丢了数十座城,以至于如今大凉国土仅剩鼎盛时的一半。
  虽十三州还剩十一,但其中五州已经丢了一半城池。
  并州处在大凉北面,边关常年受北边山戎袭扰,并不太平,且并州辖区较小物产不丰,因此在大凉诸州当中,算是最不起眼的存在。
  四日后,盛世等人终于赶到晋阳城。
  作为并州治所,晋阳城的城墙修得高大威严,只是远远便见城门紧闭。青天白日,竟无人通行。
  待到近处,便见城门口有士兵把守。见他们靠近,对方立即横戟将其拦下。
  “什么人?”
  此前盛昌则在盛世身边留了些盛家旧仆,盛世因为对晋阳家中毫无记忆,便带了一人在身边。见被拦下,那人立即上前与守城兵攀谈。
  守城兵得知盛世是盛家那位两年多没归家的独子后,看向盛世的眼神透着古怪,在接了仆从的碎银后,才道:
  “林大人下了令,所有外来人员入城,都得严格检查,有病有痛、高烧发热、脸上带疹者一概不准入城。”
  他将银子塞入怀中,最后提点了一句。
  “如果盛少爷急着见爹,可以去北边的刘家村,他们都聚在那处。只是我得提醒你一句,入了村子,可就出不来了,你得想清楚。”
  在对方说病人不准入城的时候,盛世便皱了眉。
  入城严查是否生病,生病之人在城外的村子里,且进了村便不准再出来,这不就是典型的应对时疫的措施吗?
  “有人感染瘟疫了?”
  盛世刚问完,仆从和常北等人便心中一惊,诧异地看向盛世。
  瘟疫,那可是会要人性命的东西!
  守城兵见他一下就点破,立即不耐烦起来,“别胡说,就是普通热症罢了,你要入城就接受检查,不入城就赶紧离开。”
  对方讳莫如深,很可能是上面下了命令,不让人讨论,即便已经将病人隔离了,也不准对热症下“瘟疫”的定论。
  这是打算先压下来,省得上面问责?
  虽然盛世很想立即去盛昌则那边看看,但也知道什么都不知道,贸然过去只会让自己也深陷其中。
  他决定先回城中盛府,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守城兵收了银子也好说话,检查过发现他们确实身体康健,没有任何病症后,便放了行。
  盛世入城后,便发现路上异常安静,几乎没什么行人。
  要知道这可是一州治所所在,即便晋阳比不上其他繁华的城池,但也不应当比广武县的县城还要冷清。
  路上不时有士兵巡逻,遇到盛世等人也会上前盘查一番。
  没走多远,盛世便听到一阵哭声,随后大门打开,一队巡逻兵抬着担架从一户人家出来,同时家中男女老少共八人全部被押了出来。
  啼哭告饶声不断,有人当场跪下磕头,只几下额头就磕出了血。“官爷,求求你,求求你手下留情。你看这老的老小的小的,哪能去那个地方啊。求你高抬贵手,放了他们,我们跟你走还不行吗?”
  巡逻兵的领头人心中窝火,厉声斥责道:“林大人早就说过,藏匿病人隐瞒不报者全家同罪,一同押入刘家村。你以为是说着玩的?!”
  对方痛哭流涕,“官爷,小孩子生病是常有的事,我们以为只是普通发热,哪里知道会这么严重,我们真不是故意隐瞒不报的呀。”
  领头人闻言更是来气,“你以为你以为,你非得全家死光了,才知道有多严重?你以为留他在家中,只是你们一家的事?这是关乎到整个晋阳城的事!”
  晋阳城中人心惶惶,谁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到几时。前些日子尸体成堆往城外拖的事,还历历在目。
  如今大家都躲在家中,生怕不小心碰上患病之人,莫名其妙就这么死了。
  只要城中多一名病患,城中所有百姓便多一分危险,尤其是那些日日巡逻的士兵。每发现一个病患,接触一次,便多一分染病的可能。
  士兵也是人,他们也会怕。
  任对方嚎哭,巡逻兵也没有手软,直接将人拖起来拉走了。遇到驻足看他们的盛世,领头人还斥责一句,让盛世没事赶紧回家,不要在外面胡乱晃悠。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