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里正大人何时登基(穿越重生)——珑韵

时间:2025-06-09 07:17:22  作者:珑韵
  那就是种子。
  石莽对种子异常重视,不仅单独用车装,路上还亲自看管。
  生怕这些在外人眼中不值钱的种子,被哪个跟他家公子一样觉得稀罕的人抢去。
  如今这两车种子,终于安安稳稳运到了盛世面前。
  石莽将袋子一一打开,里面不仅有仔细挑选过的各类种子,还每只袋子里都塞了一张纸。
  石莽虽种过地,但他一时也记不住这些种子到底是什么,会长成什么样。为了怕自己搞混,他便用纸将各个种子最终的样子都画了画,塞在各自的种子袋里。
  此刻他从一只袋子里拿出一张图,递给盛世。
  “公子, 这只袋里装的便是胡瓜种子。胡瓜清脆爽口,很是好吃。我本打算给您带几只尝尝,但卖家说这东西不经放,没几天就焉了,只好作罢。”
  盛世接过图纸,只见上面用炭笔画了一根瓜,虽然是黑白色的,但也能看出是一根细长带刺的黄瓜。
  没想到石莽还是个自学成才的素描画手。
  说实话,要不是石莽给他画了画,他也看不出来这些种子到底是什么。
  除了黄瓜之外,石莽还带回了葡萄、西瓜、核桃、石榴、蚕豆、豌豆、胡椒等种子。
  想到日后酸甜的葡萄、香甜的西瓜、红灿灿的石榴,绿油油的黄瓜,盛世眉眼都笑弯了。
  等到来年,他就有口服了。
  石莽看着粗犷,心思还挺细腻。
  除了每样种子都附带了成品图外,还将每种作物何时播种,以及种植时的注意事项,都记录了下来,省得回来种植时走弯路,浪费了辛辛苦苦运回来的种子。
  等到这些种子一一介绍过后,石莽回头,又神神秘秘拿出两只小一些的袋子,放到盛世面前。
  “公子,这是我从一个黑黢黢的商人那买来的。那人是卖宝石的,也是第一次去楼乌,这东西原是他们自己带着吃的,听说很耐饿,不过也就剩这些了。”
  “这东西楼乌那边的人没见过,更没人种过。我也弄不来更多种子,只能将这些全买回来,你看看有没有用?”
  石莽一边说,一边将袋子打开。
  第一只袋子一打开,盛世的眼睛瞬间就亮了。他忙伸手到袋子里,将里面的东西捧出来一捧,不敢置信道:
  “玉米?”
  石莽也不知道这东西叫什么。
  “那人说话怪里怪气,好像不是叫这么名。不过不要紧,我觉得公子起的名更好听。
  这一粒粒得,分明就是黄玉色的大米粒。”
  大约是剥下来之后不占地方,方便路上携带,因此这一袋玉米粒都是成熟晒干后,从玉米棒上剥下来装进袋子里的。
  干燥的玉米粒虽然硬,但是可以存放很久,路上也不会坏。
  虽然只是一小袋,但也足够盛世惊喜了。
  “这东西对土质要求不太高,我们这里正好适合种。”
  石莽见他说可以种,顿时喜笑颜开。
  当时语言不通,他死缠烂打连哄带和,硬是从人家嘴里将口粮买了过来。幸好用上了,这脸没白丢。
  于是,他又打开了第二只袋子。
  这袋里的东西,相比于玉米粒自然大了许多,但比盛世所知道的,还是小了些。
  但小不要紧,重要的是现在他们有了。
  盛世小心翼翼地从袋子里,取出两小只放在桌上。
  只见土黄色的茎块已经有些干枯缺水,但上面的小嫩芽长得倒还绿。
  盛世都要怀疑石莽是不是什么先天圣体,有气运护佑了,这东西都能让他遇到?
  他原先让石莽买种子,只是想要西域的葡萄、西瓜等物,到时候酿个葡萄酒,或是卖卖西瓜,也能从达官贵人那赚不少钱,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
  石莽见他认识,好奇道:“公子,这是何物?”
  盛世看了眼面前的两只小东西,又看了眼袋子里安安稳稳躺着的半袋子,长长地舒了口气。
  “土豆,这个既是果子,也是种子。耐旱耐贫,水分需求低,淀粉含量高,以及,”
  盛世看了一眼石莽,接着道:
  “高产。”
  石莽见他比看到别的种子更加开心,疑惑道:“这东西比那些胡瓜还要好?”
  盛世转头看他,郑重道:
  “石兄弟,这些种子只要持续改良,必然能改变大凉的饮食结构,成为主粮的一部分。”
  石莽呆呆地看着这几只东西,有些难以置信,“就凭这几只小东西?”
  盛世收回视线,继续目光灼灼地盯着几小只。
  “对,就凭它们。”
  问题并不是他们现在有多少,产量有多高,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才能得到他们。
  现在,问题解决了。
  他转身拍了拍石莽的肩膀,由衷道:“石兄弟,你就是天命之子。”
  石莽凶悍的脸上全是呆滞,他挠了挠脑袋,一脸恍惚。“我什么也没干啊,不就是听公子的,买了点种子回来嘛。”
  除了这些种子外,石莽甚至还带回了棉花种子。西域已经开始种植棉花,因此这些东西并不难弄。
  一下子这么多东西,盛世有种吃撑的感觉。
  马上就要入冬。等过了冬天,就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天,正是需要大干的时候。
  “你将这些种子交给石村长,让他安排人种上。”
  盛世自己不会种地,自然得将这些东西交给专业人士。而石村长便是既专业,又能全心全意帮盛世做到极致的人。
  除了这些种子外,盛世还交代石莽可以在城里开设镖局了。
  之前不在广武县开镖局,是因为这里地方小发展慢,但如今城已经建好,人口也扩张了数倍不止,镖局自然可以开办了。
  石莽想了想问盛世可不可以将总局搬回祖安,晋阳那边的镖局生意就交给常北来负责。
  对此盛世并没有反对。
  种子的事交给石村长,镖局开设的事继续交给石莽,盛世便全身心投入到研究火药的事情里。
  之前做鞭炮的时候,**所需要的原料硝酸、硫磺和木炭还剩下不少,现下足够盛世研究如何制作威力更大的火器。
  盛世所在的时代曾有一个流传了千年的火药配方,一硝二磺三木炭,也就是用老式杆秤称一斤(十六两)火硝,加上二两硫磺,三两木炭,混合制成火药。
  这是历史上大家通过大量实验得出的最佳配比。
  后世根据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将这个配比改进了,又被称为“一硫二硝三碳”。
  这里的一硫二硝三碳并不再指重量,而是化学式里物质的量比,折算成质量便是硝酸钾约为75%,硫约为10%,碳约为15%。
  虽然有精确的配比,但由于工艺所限,现在并不能得到完全纯净的原料,因此只能根据现有的原料调整配比,反复试验。
  盛世做试验的时候,本想从墨家的弟子里挑几个当助手,后来见墨家的弟子都在忙着炼铁,于是便从学院里挑了几名对化学感兴趣,且家底干净值得信任的学生留在身边。
  而石莽自从见识过点火就能炸响的鞭炮后,就觉得这小东西很是神奇,在盛世研究火药的时候,跟前跟后打下手。
  试验场地就设在学院后方一块暂时没人用的训练场。
  -
  听到外面不时传出的响声,用朱笔批改作业的易思衡不时往窗外看一眼,明显心思已经不在学生的课业上。
  跟他同一个办公室的崔润见他这番神不守舍,手下笔未停,低头道:“你若是想看,便去瞧瞧好了。院长都让学生们当助手,便是没有刻意防着咱们。”
  易思衡听他这么说,索性将笔搁了下来,他皱着眉纠结道:
  “话是这么说,但不论是那几名学生,还是跟着的石镖头,都是跟着院长下山的,关系自然不用多说。”
  “况且这东西光是听声音,就让人心有戚戚,院长却依旧不满意,还要做出能爆炸有杀伤力的火器。
  若是真的做出来,日后必然被各方势力觊觎……”
  虽然易思衡这般说,但其实盛世研制火药这个事,目前并没有多少人知道。除了石莽和他挑的几个小助手外,便是问了一嘴崔润和易思衡有没有兴趣看看。
  大家虽然时常听到有响声,但只以为跟那个噼里啪啦的小鞭炮一样,声音听着是响,但也就是吓唬吓唬家禽牲畜罢了。
  普通百姓第一次听到会吓一跳,但多听几次,便也习惯了。更别说现在一次响一两下,每次动静也不算大。
  崔润听易思衡说了一会儿,也将手里的笔搁置到一旁,转身看着他。
  “先不说这个火药到底能有多大的威力,即便真的很厉害,能够震慑北戎也是好的。
  至于朝廷或是其他势力如何,院长心中定然早有打算。你到底在担忧些什么?”
  易思衡看着崔润欲言又止,两人在一起朝夕相处了半年多,也算是了解各自的为人。
  想到崔润毕竟出身崔氏大族,应当理解自己的处境,于是解释道:
  “易家向来明哲保身,即便是朝廷招揽,祖父也未曾答应。我担心我的选择,会影响到祖父乃至整个易家。”
  崔润闻言便明白了易思衡在意的是什么。
  易思衡如今只是学院的一名老师。若是埋头教书,即便将来有什么,也可以说是院长聘请来的先生,只为了教导学生。
  但若是参与火药这类重要的东西,便是与院长深度绑定了。
  盛世效力于朝廷还好说,若是支持起某位皇子,那易思衡便也跟着站了队。
  若是将来发生什么事,他自己不要紧,就怕会连累到易慎乃至整个易家。
  崔润看出他循规蹈矩读了二十多年圣贤书,如今的心思却早就被盛世带来的各种新鲜事物给勾走。
  但崔润也没法给易思衡建议,毕竟眼见着祖安城越来越大,院长有什么打算,或是日后会怎样,他们谁也说不准。
  易思衡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崔润沉默片刻道:“我是肯定站在院长这里的,你不如写信问问易老,若他老人家也支持你,你便也没什么好顾虑的。”
  易思衡权衡许久,最终还是决定听崔润的,写信回去问问祖父。
  易老的回信,不到两日便传了回来。
  易思衡从信鸽腿下取下纸卷,上面只有简单的两字。
  ——随心。
  那便是同意了。
  -
  盛世看到易思衡来的时候,还有些意外。
  他也没问对方前几日为何没来,极其自然地将手中的小圆铁球递过去,嘱咐道:
  “我又调配了一些火药,一会儿他们会将火药装进这些小铁球里,运到城外空地上点燃。”
  说着,盛世详细说了一下火药的注意要点,如何装填装多少量,引线如何埋,留多长等等。
  易思衡认真记下。
  盛世一开始用的是陶罐,目前的火药确实可以将罐子炸开,就是爆炸的威力还嫌不够。
  盛世不确定是罐子的问题,还是配比的问题,因此这几日除了继续调配外,又让丰饶那边帮他做了大大小小各种型号的铁球。
  既然是要被炸开的一次性产品,自然不要求铁球的外形多好看。
  炸药爆炸时被炸裂的铁片飞散出去,可以造成流弹的效果,因此也不要求铁球多坚固。
  由于要求低,丰饶那边很快做好了各种型号的铁罐送了过来。
  由于威力更大,声音更响,再在学院里做试验,不仅打扰学生们学习,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接下来几天的试验场地,都安排在了城外的空地上。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城内的百姓总能时不时听到一两道惊雷声。
  一开始大家还对晴天霹雳有些惶恐,后面听说是里正大人在做试验,也就慢慢习惯了下来。
  甚至干农活的同时,还有心情数一数今日响了几次,声音是大了还是小了。
  半月后的一天,田间干活的百姓们纷纷停下了手里的活计,抬头看向远处。
  “不对呀,怎么今日都到了午时,里正大人那里还没有动静?”
  “是啊,不会是遇到什么难题了吧?”
  他们刚说完没多久,就见到人从远处跑了过来,一边跑还一边高喊:
  “大家快去看啊,里正大人要攻城了!”
  虽然这话怎么听怎么奇怪,但人的好奇心总是很重的,于是大家纷纷扛起锄头,跟着跑了起来。
  
 
第59章
  官道上, 一辆马车哒哒跑着,身后跟着不少人。
  眼见着马上要到祖安,侍从一边给坐了许久车的人捏腿, 一边有些担忧地小声道:
  “大人,那个里正会不会不肯放人?”
  被问之人闭着眼靠坐在马车上休息, 闻言眼皮也没抬,轻哼一声。
  “就算被封了圣,官职上他也只是个小小的里正罢了。你见过谁家里正,手下能掌着数万人的?
  本官只是按例行事, 他有什么理由不放人?
  况且本官一个郡守亲自去要人,已经是给他最大的面子了。别说他盛世只是个里正, 就算是他们县令陈光耀也不敢不给。”
  来人正是原平郡郡守, 刘仁。
  刘仁此番是得了太子的信,让他来祖安要那数万百姓的。
  在刘仁看来,太子殿下说的对, 从北地带回来的那些百姓,虽然到了祖安,但祖安镇是广武县的,广武县是他们康平郡的,那就是他刘仁的百姓。
  他一个郡守来要人,盛世他还能不给?
  刘仁志得意满,觉得太子殿下交给他的事,他定然能妥帖地办好。
  坐着坐着,刘仁觉得后腰屁股也不那么酸疼了。“这路倒是没有之前颠簸了。”
  侍从一听也是。
  于是,探身将车窗上的帘子掀开。
  只见外面视野开阔,道路平整,与他们印象中的官道一点都不一样。
  “咦, 这祖安的路什么时候修得如此宽阔平坦了?”
  刘仁不屑,觉得侍从还真是少见多怪。
  再如何宽阔平坦,还能比得上他们郡所的官道?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