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论路人攻如何上位(古代架空)——不鸽鸽

时间:2025-06-10 10:01:33  作者:不鸽鸽
  “只孤现在身上没有能赐给你的华物,也无法为你升官加职……”
  一直等待某一刻的嵇临奚,终于等到眼前良机。
  他从怀中摸出一根玉簪,双手递出,“小臣并不在意这些,殿下若实在要谢臣,就请收下小臣这根簪子,常伴于身罢。”
  视线落在那根簪子上,静默许久,楚郁抿着唇瓣,说了一声好,伸出修长五指接过那只簪子,放在袖中。
  那日下元节上的肖想,今日终成了真。
  ……
 
 
第69章 (三万营养液加更)
  看着心上人收下簪子,嵇临奚心中岂一个狂喜窃喜了得。
  也是想再多一些两人相处的时间,他忙说我去给殿下倒杯茶,拿着茶杯倒了茶后,弓着腰双手递到楚郁面前,“殿下请用茶。”
  楚郁接过。
  嵇临奚望他玉白的手指搁在茶杯边沿,那微微弯折的弧度,让他神迷意夺,情思恍惚。
  楚郁握着茶杯没喝茶,而是朝他道:“孤知你是王相善学院里出来的人,你可能不知,孤与王相如今并不对付,若你捐款数额传出去,王相那里,你不好交代。”
  “殿下……”
  “今日之事,孤会为你瞒下来,对外只说你捐了五百两,但嵇御史这份心……这份为梁城百姓的心,孤会记在心里,日后若有时机,定会让嵇御史今日所为有所回报。”
  如果说嵇临奚刚才只是心神摇曳晃动,现在他的心神已经彻彻底底歪在太子的一边了。
  美人公子如此心善,如此聪慧,那些事,自己还没有说出来,他就已经察觉到了。
  “小臣叩谢太子殿下恩情——”他跪在地上,又拜了一拜。
  楚郁将茶杯放在一旁,扶起他来,“是孤要为梁城百姓谢嵇御史恩情才是。”
  眼下已经在嵇临奚这里耽搁太多时间,他看了眼外面天色,脸上露出歉意神情,“嵇御史,后面还有几处官员家中没有去,孤就不在此多做逗留了。”
  纵使心中满是不舍,嵇临奚也只能亲自送着心上人出门,看他与身边侍卫太监离开,躲在院门后,透过缝隙痴痴地望。
  重逢后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那颗心更是为美人公子魂摇魄乱。
  喜欢,越发喜欢,简直喜欢得入了心。
  ……
  直到太子车架离开了好一会儿,嵇临奚这才回到房中,饭桌上还留着楚郁吃剩的饭菜与那搁置在桌上的碗筷。
  他将云生和陈公公用过的碗筷扔到了火房,洗干净一双手,振了振袖子,左右拍了拍,而后双手端着太子用过的碗给自己添了一碗饭,手也执起刚才太子用过的筷子,就这么夹了一筷子菜,和着米饭塞入口中。
  被他打发到外面送信的下人回来,正见他神情痴迷享受地吃着,看了眼桌上饭菜,以为是自家大人许久没吃过这么好的一顿饭,所以才吃得这么尽兴。
  “大人,小人回来了。”
  “嗯。”嵇临奚并不在意地回道。
  以往吃饭最多一刻的他,这顿吃得格外缓慢,每吃一口就要闭眼回味着什么,而后嘴角露出微微的笑意来。
  半个时辰后,吃完最后一颗米粒,他低头唇舌并用,仔仔细细舔了一遍碗内,连边缘的碗沿也被他的唇舌扫过一遍,端起刚才在太子手中待过的茶,嵇临奚更是享受地感受其温热的温度。
  想着这茶杯曾经被美人公子用手抚摸过,他抬起贴着脸颊,闭眼想象着那纤纤玉指抚摸自己脸颊。
  便是无法控制,窃窃地笑了起来。
  “哈哈哈……”
  下人猜不出来他为何发笑,只看他心满意足的神色,再度揣测可能是大人最近饿得慌,吃到这一顿美味后忍不住发自内心的笑。
  吃完饭,品完茶,嵇临奚爱不释手的抚摸着碗与茶杯,想起还有正事要干,不能再耽于情爱,这才恋恋不舍放下,吩咐下人道:“都收下去吧。”
  “对了,以后本官用的,都是这副碗筷,喝茶也只用这个茶杯。”
  “将它们与旁的分开,若是磕到哪里,拿你是问。”
  “是,大人。”
  嵇临奚满意点头,这才起身办公去了。
  ……
  入夜,太子的车架方才赶回到东宫。
  到了宫里,陈德顺吩咐宫人去准备晚膳,转头时一脸忧心。
  今日一行,已经是募集完所有的京城官员,但那百万两白银,却还差二十几万,“殿下,要不再想想办法从王相身上下手?”他建议道。
  “王相不会再给孤的。”楚郁在看与梁州有关的折子。
  要说有钱,还会有谁比王相更有钱,甚至只要王相愿意,这一百万两,王相一人也捐得出来,但王相不会再出一分,除非父皇亲自开口,只父皇只会等他没完成在朝堂上训斥他一番后,再去请王相补足剩下的余钱。
  “母后今日在栖霞宫如何?”他抬头问道。
  “这,老奴不知。”
  “哦,这样,那你帮孤去一趟栖霞宫,问候一番母后吧,孤今日忙于处理父皇那里的折子,不能亲自过去请安了。”
  “是,殿下。”陈德顺立刻领命去了。
  楚郁低头,继续看着折子,时而提起朱笔在旁落笔。
  “云生。”他喊。
  “在,殿下。”
  “是不是还余二十三万银两未曾凑上?”
  “是,殿下。”
  思忖片刻,楚郁抬头,“孤记得,道录司左演法谈大人,与他的表弟曾经有过一段花前月下的情谊,周知事背着他的父亲与他的继母许下三生三世之约,吏部侍郎偷偷养了一个小他三十五岁的年轻娇爱,正是皱纹深藏风月事, 白发难掩浪荡心?”
  云生已然领悟他的意思,半跪在地拱手道:“属下一定会让这三位大人自愿凑齐最后的二十三万银两。”
  “只是,……殿下……”他神情略有迟疑。
  “嗯?”楚郁已经低头继续改折子了。
  “要不要少看一点嵇御史弹劾的折子?”
  刚才那一番话,像嵇御史写出来的弹劾折子一样。
  “……”
  “下去。”
  ……
  勤政殿里,楚景坐在龙椅上,在看最近太子批改的奏折和发出的指令,从这些批改的奏折和发出指令中,他能看到在梁州水患一事上,太子展露的治理国家的才能。
  因宫中一切从简,一排烛台,也只点亮了几处,足够楚景看清文字,而他的面容却笼罩在一片阴影中,两鬓被照出微白头发。
  一旁贴身侍臣于敬年低头微微弯腰,气氛略显肃穆。
  “于敬年。”天子忽然开口询问,“民间关于朕的讨论如何?”
  被天子问话,于敬年腰晚得更低,恭恭敬敬回道:“陛下在民间的声誉自是极好的,尤其在梁州水患一事的处理上,百姓都在夸陛下用人得当呢。”
  闻言,楚景笑了,“你不用瞒朕。”他语气冰冷,透着清醒,“现在民间,只怕是对朕骂声一片了吧,说如果不是朕宠爱安贵妃,为安贵妃修缮锦绣宫,梁州也不用遭如此重灾。”
  “用人得当?到底是说朕用人得当,还是指太子力挽狂澜?”
  “请,请陛下恕罪……”于敬年一下跪在地上,不敢抬头,也不敢接话,肩膀都在发颤。
  “起来吧,你何罪之有啊?”将手中奏折扔到一边的楚景,看向一旁的金黄色诏书。
  罪、己、诏——
  将这三个字从心中过了一遍,他袖中的拳头一点一点攥紧。
  天下间,哪个皇帝会愿意对自己下罪己诏,承认自己的过错。
  若他尚且年轻,大可对所有的人置之不理,只以他如今年纪,此番诏书不下,等民间怨声四起,朝堂颇有怨言时再下,已为时已晚。
  闭上眼睛,他将那道诏书甩到于敬年面前。
  “明日早朝,宣吧。”
  翌日早朝,天子下达罪己诏。
  言明自己宠爱后妃过甚,耽梁州桥建事宜,为证己过,降安贵妃为安妃,食素三月为梁州百姓祈福,早朝照常举行,只太子与六皇子入朝,一同协助处理朝政事务。
  此诏一出,意味着太子与六皇子从深宫中走至朝堂前,已经有嗅觉敏锐的官员,嗅出日后朝堂争夺意味,思索着如何站位,好争取从龙之功了。
  听到太子入朝的消息,连吃一段时间水煮白菜的嵇临奚抓耳挠腮,恨自己为何还是一个七品监察御史,连入朝的资格都没有,不能看心上人的朝会姿容。
  也是迫不及待想往上爬,帮王相办完一件小差事的他,在王相奖励了他一袋金叶子时,谢绝了之后,委婉提及了一下此事。
  因嵇临奚上任以来,几件差事都办到颇合王相心意,王相也乐于给嵇临奚一个更快往上爬的机会。
  他道:“正好最近大理寺有一个案子要御史台这边派一个御史过去一起协同破案,本官这里会向皇上举荐你,若你能表现突出,本官再为你说几句好话,说不定你就能提前升官了。”
  ……
  一切事务安排下去,关于梁州的救灾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眼见梁州水患褪去,灾民也得到有效的安置,兴建房屋与桥梁的工作开始,梁州一切百废待兴。看着折子汇报的楚郁,终于吐出一口气,将一批折子递给陈德顺,“拿去给父皇审阅吧。”
  夜色已深,栖霞宫那边有宫人来送汤药。
  “皇后娘娘知太子最近辛勤,命小厨房熬了一碗养身的汤药,还望太子殿下趁热喝下。”
  知道是母后好意,楚郁抬手接过,忍着苦一饮而尽,将碗放进碗中,温和道:“替孤回禀母后,孤在东宫一切安好,请她不用担心。”
  宫人行礼称喏,带着碗回去了。
  展开的眉头,在宫人离去后微蹙,楚郁让云生倒了一杯水,清了清舌中苦意,这才觉得舒服许多,一直挺直脊背,腰有些酸,他打算换个姿势再看另外一批折子,只手夹着衣袖支在脸颊上时,感觉到异物的存在,皱了皱眉,伸手一拿,正是嵇临奚那日送他的发簪。
  盯着它看了半响,他叫来宫人找一个盒子,放了进去。
  常伴于身。
  自己时常在东宫,放在东宫里和常伴于身应该也没不同罢。
 
 
第70章 
  长久断断续续的夏雨彻底结束,正值早朝时分,笼罩着京城的白雾将一切映得朦胧,忽雾气如潮水涌动,红日从天际云后涌出,带着一轮红色光晕,而后万雾被吹散开,天光破云,尘云也被映出金红颜色。
  金銮殿外,众朝臣在外等候,目光齐齐看向站在最前方的二人。
  站在最前方的正是六皇子与太子。
  比起皇帝,两人都更继承了其母的风采,六皇子还不适应此刻,沉稳冷漠的神情里,偶尔流露出一两分的局促。
  他被皇帝养在深宫中,皇帝纵容他吃喝玩乐,笑看他拼搏努力,再轻飘飘来一句离太子还有段距离后,又赏赐他喜欢的好物,只在国子监里读书习文,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那般天赋,再如何强作,也尊贵有余,天威不足。
  更别说自梁城一事发生后,他的日子过得并不算太好,曾经的骄傲与得意,都被磨掉了几分。
  离他四步远的,站着的是太子楚郁。
  金色的天光落在那金色朝服上,他神情平静,垂璎发带不再,只简洁发冠,也无金玉佩饰,却更显姿容清绝、神清骨秀,尤其是当金色日光从那张白玉无瑕的脸颊上漫过去时,漆黑的眉与琥珀色的瞳孔如丹青中流淌在云雾里的水山。
  数名官员围绕在他身旁,殷勤不已,回应时,楚郁微微侧头,唇角带笑,言语温和。
  一道陈厚的钟声回荡。
  十几名太监推开金銮殿的殿门,禁卫们快走至殿前两旁。
  随着一声入朝,两人带领着百官拾阶而上,进了金銮殿。
  金銮殿里,新拦了屏风与纱帘,透过屏风的间隙,可以看见皇帝衣角。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楚景的声音从纱帘与屏风后传了出来。“如今梁州水患已经平息,万废待兴,只国库正是最为空虚之际,许多国家事因国库储备不足而无法展开,眼下当务之急,是尽快充实国库,众爱卿都说一说吧,有什么好的想法。”
  一众朝臣纷纷谏言,说什么增加农业赋税、商业赋税,无外乎又是从百姓身上剥削,陇朝十一州,每户身上多缴纳一点税收,相加起来,对国库就是一笔不匪收入来源。只如此也有代价,现在陇朝的赋税并不低,想要往上再增加一笔,就要提防一些地方,百姓造反暴乱。
  “老六,你呢?”
  “我么?”反应过来的六皇子楚绥,深呼吸一口气,回想着刚才大臣们的话,站出身拱手道:“回父皇的话,儿臣认为前面的大臣们说得都很好,增加赋税确实是提高国库收入的最好办法,至于百姓,想必他们也能理解父皇的操劳与苦心,等国库充实后,再将赋税降回去,他们也能接受。”
  这段时间,六皇子楚绥已经经历了世事冷暖,从因为母妃导致梁州水患这样的言论甚嚣尘上开始,国子监里,许多曾经讨好他的官员子弟都不动声色与他拉开了距离,以前毕恭毕敬的宫人态度也有了变化,转而往东宫蜂拥而去,说陛下令太子从旁协助处理朝政,看来是准备以后让太子继承大统,母妃那里,最近连他都不怎么见了,很多次他去请安身边宫人都让他回长庆宫,父皇也好一段时间没再宣见他。
  他连吃的朴素饭菜也不敢再抱怨了,日日夜夜过去,人也变得麻木,直到听到那份罪己诏里,让他与太子一起入朝,协助处理政务。
  到如今,楚绥终于明白了母妃为什么逼着他去争。
  原来不争,他与母妃真的没有好下场。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