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这事儿就要吵嚷起来,转机就来了。
村长又跑了一趟县衙,费了不少口水,官府那边终于松了口,说可以留两亩给林庆。
村长高高兴兴地回来,以为这事儿总算可以结了,江家不要这两亩田,但齐家肯定是要的。
然而这个好消息却让齐家尴尬了起来。
他们当然要这两亩田,为了要这两亩田,最合理的法子自然是把林庆接回去,可他们这几日刚刚放过话。
放话的时候有多想撇清关系,这会儿就有多狼狈。
最关键的是,林家那几亩田,官府定的价钱非常高,足有寻常价格的两倍。
这么贵的田,齐家可以白得两亩。
这下可好,村里人再也不提林竹和江清淮“大逆不道”的事了,毕竟说白了,这事儿和他们也没啥关系,齐家倒像是成了全村人的眼中钉。
尤其是那些花钱买了林家田的人家,路过齐家门口的时候都要恨恨地吐上一口唾沫。
“真是没良心,白得了人两亩田,连个尸都不给人收,早晚叫雷劈死。”
“以前还觉得齐家人和善呢,原来就是蛇蝎心肠的一家子。”
“哼,我倒要看那两亩稻子他们能不能收得了。”
浣衣的时候,周红花听着耳边这些议论声,只翻个白眼,也没往心里去,结果第二天一大早就听说齐家分到的那两亩田被毁了。
所有稻子全被砍了,上头结的稻谷也被糟蹋的乱七八糟,去瞧的人看了回来说是狗糟蹋的。
村里养狗的人家不少,一时也不好说是谁家干的。
赵秋兰气的直接晕了过去。
这么大新闻江家人也没心思关注,因为月底到了,稻子该收了。
天不亮所有人就起了身,昨日就做好的饼子热一热,每人吃上两三个,喝点水拿上镰刀就出门了。
这几日天气都不错,但老天爷的事谁能说得准,万一下场雨,稻谷可就要泡坏了,所以大家都很着急,来去都恨不得用跑的。
林竹把草帽戴好,拎起篮子就跟着出门了。
篮子里放着一个大茶壶,几个竹筒,余下的几个饼子也都带上了。
两个小孩也都拿着镰刀,这种时候甭管多大都是劳力。
他俩的小布包里都装着十几颗高粱泡,江清淮昨日刚去山上摘来的。
准备妥当,一家子快步往田里赶。
到了田里,也不用分配,自己寻个位置开始就是了。
林竹挽起裤腿,抬脚踩进稻田里,里头的泥还是湿的,一踩便陷了进去,白皙的小腿瞬间就粘上了一层擦也擦不掉的黑泥。
但他根本顾不上,直接闷着头开始割稻子,一下一下,动作干脆利落,割一阵子就停下把稻子拾掇起来排放到一边,这样一会儿摔稻比较方便。
稻田里闷得很,没一会儿就出了一头一身的汗,他也顾不上擦。
没人说话,耳边只能听见镰刀砍断稻子的声音。
摔稻就是把稻谷从穗子上摔下来,需要极大的体力,这一步自然由江清淮和江长顺来做。
到了中午,林竹看了眼天色,便放下手头的镰刀回家做饭。
篮子里那几个饼子方才也没人空下来去吃,水囊和竹筒倒是全空了,他走的时候便带走了。
“娘,我回去了。”
周红花站起身,“好,不急着回来,在家里歇口气。”
林竹应着走了。
歇口气自然是顾不上的,他一到家便净了手,身上腿上只随意地擦了两下便进了厨房。
周红花先前做了好些馒头,这会儿他就拿出来上锅蒸一蒸,然后打开橱柜的锁,从里头取出一块肉,快速切成片状下锅。
时间短,来不及如何精细地烹饪,但家里有花椒油,辣椒粉,后头还做了辣椒酱,总归味道是不会差的。
肉盛起来,装了满满的一大碗,然后林竹又抓了几大把前头晒干的野菜丢进去,就着锅里的荤油直接煮了一大锅汤出来,拿大海碗满满地装了。
两道菜上头都盖上东西,后锅的热馒头取出来,一个篮子拎着,林竹又把水囊和竹筒装满,连个打停都顾不上,立刻就往田里赶。
第82章
“怎么不在家里吃了再来?”
周红花招呼了其他人一声, 便放下镰刀过来了。
林竹把篮子放在田埂上,拿帕子擦了擦脸上的汗,“太烫了,路上还能凉一凉。”
周红花失笑, “不是叫你歇口气么?”
林竹抿着唇笑, “不累。”
周红花坐在田埂上, 用篮子里的湿帕子擦了擦手,然后拿碗给自己盛了点汤,一手端着汤一手拿起馒头大口地吃。
林竹把装肉的碗端出来,“娘吃。”
“我尝尝。”
说着便夹了一块小心地塞进了馒头里, 笑眯眯道:“真不错。”
两个小孩也放下手头的活儿来了, 两人都热的双颊红通通的, 外头的衣裳早就脱了。
林竹给他俩一人盛了一碗汤, 然后冲田里喊了一声,“爹, 阿淮,吃饭了。”
江长顺应了一声,然后招呼着儿子一道过来吃饭。
“大嫂,你也吃。”
江云月递给林竹一个馒头, 林竹冲她笑了一下,“嗯。”
一家人围着篮子席地而坐。
江长顺回头看了眼田里的进度, 一边吃一边道:“咱们速度快,五亩田两日肯定能弄完。”
周红花嗯了一声, “稻子收完, 咱们的辣椒也该收了,昨日我去瞧,发现原先那一茬又生了辣椒呢。”
她语气有点遗憾, 毕竟辣椒收完以后就该把辣椒苗拔了,后头还要种麦子,而从第一茬看,这些辣椒苗后头还是能结果的。
“那也没法子,咱们当初又不晓得。”
周红花笑了一声,“说到底还是咱家的辣椒长得太好了,明年多种些。”
江长顺眼睛发亮,“说不准明年的麦子也能长得更好些。”
“那是自然的。”周红花朝江清淮投去赞赏的一瞥,“阿淮那法子真是好,这三亩辣椒咱也没操啥心。”
简单地说上几句,一顿午食就用完了,林竹三两下把碗筷收拾好塞进篮子里,然后又拿起镰刀继续干活。
一家子一口气割了整整两日,到第二日天快黑的时候才把五亩田的稻子全部弄完。
接下去还要晾晒,筛杂物、脱壳,农家人的神经始终绷得紧紧的,毕竟一年到头就靠这个活呢。
收完稻子,江家人紧跟着又投入了收辣椒的活计中,这个活不算麻烦,只花了半日的时间。
只是面对家里堆成山的辣椒,一家子犯了难。
江长顺:“这东西不禁放,得赶紧收拾了。”
周红花:“先给相熟的几家送些过去,还有……”她看了眼江清淮,“老四他们三个,还有县太爷,知府大人……”
只要帮过自家的人她都记在心里,有机会就想着报答人家。
江清淮摇头,“送辣椒给四哥他们倒是没啥,可他们在府城,太远了,不如送辣椒粉吧,他们挺喜欢的。”
“县太爷和知府大人就算了,这点东西都不够瞧的。”
“也成。”周红花立刻开始往外搬辣椒,趁着这几日天气好赶紧晒。
走到门口时,她又道:“竹子,你上回弄的辣椒酱不错,这回也弄些。”
林竹应了一声,“好。”
后院还晒着稻谷呢,这几日鸡鸭都失宠了,活动范围被大大缩短,可不能叫它们糟蹋了稻谷。
只要一见到满地金灿灿的稻谷,一家人都是高高兴兴的。
这可是丰收的喜悦啊。
虽然忙的厉害,但江清淮和林竹还是去了镇上一趟,没办法,家里的辣椒实在太多了,趁着新鲜赶紧卖掉些。
这回摆摊时,人简直多到离谱的程度,而且一眼望过去,好些大人抱着孩子来的。
两人原先还诧异,等多听了几句就明白了。
原来是上回卖柿子那个妇人,她最近一直在这条街上摆摊,只要去她那儿买柿子的客人,她必定要宣传一番江清淮的事迹,在她嘴里,江清淮简直就是华佗再世。
“江大夫,您能治小孩,这事儿您咋不早说呀?”
“是啊,上个月我家小孙子腹痛,镇上几家医馆全都跑遍了,这要早知道您能治,我们还跑啥呀?”
“江大夫,这辣椒多少钱一斤,给我来个十斤,我家三个娃娃……”
江清淮一面解释上回的事只是凑巧,一面给来的每一个小孩诊脉。
林竹则连头都没工夫抬,手上忙的飞起。
才一上午,带来的一大车辣椒就全部卖空了。
他们出来的时候周红花还交代说卖不完的就送给老客,人家时常来照顾自家生意,可得对人家好一些。
她还记得文哥儿,特地说了要给人家送一些。
可现在别说送了,卖都不够卖的。
“竹子,江大夫。”有人艰难地挤进来。
林竹抬眼一看,发现正是他此刻心里想的文哥儿。
文哥儿怀里抱着孩子,一边转着眼睛看他们空空的竹筐,一边道:“听说你们来了,我便把他抱来了。”
“他怎么了?”
文哥儿叹了口气,“我也不晓得为啥,这几日夜里总哭的厉害,又没尿,也没饿着他,我婆母说定是同月娘家的娃娃一样,被什么东西给吓着了。”
见林竹神色茫然,他赶紧补了一句,“月娘就是你们上回碰见的,卖柿子的那个姐姐。”
林竹恍然,“原来是她。”
“是啊,”文哥儿笑,“你们救她家小孩的事儿都在镇上传遍了,现在只要哪家小孩病了,人家就叫他们找江大夫,江大夫厉害着呢。”
林竹笑了一下。
“你们今日不是卖辣椒么,都卖完了吗?”
林竹点点头。
文哥儿气的跺脚,“我早上还来过这条街呢,早知道就多留一会儿了,这下辣椒也买不着了。”
他对林竹家的辣椒简直情有独钟,就算不为了给小孩看病,也是要买上几斤回去的。
林竹小声道:“我家里做了辣椒酱,下回来送你一些。”
“真的?”文哥儿眼睛一亮,高兴坏了,“竹子你可真好。”
林竹抿着唇笑的有点不好意思。
有了辣椒酱,文哥儿心情就好多了,他怕江清淮和林竹要赶着回家,也没和林竹多聊便抱着孩子到后面排队去了。
没了辣椒,便是十文钱的诊金,这个大家都是知道的。
一直到天擦黑的时候,小夫夫两个才赶着骡车回到家。
周红花一见他们便起锅往外端晚食,一边端还一边埋怨江长顺,“都和你说多了多了,非不听,那么多辣椒他们怎么卖的完?”
话刚说完就看见了几个摞起来的空筐。
她伸长了脖子往骡车上看,疑惑道:“辣椒都送完了吗?”
“没有。”林竹净了手,拿帕子把水擦干,答道:“都卖完了。”
“全都卖完了?”
周红花语气里满是震惊,要知道,他们早上可是把家里剩的辣椒全带走了,这也是为什么她白日里一直在埋怨江长顺。
林竹点头,“一上午就卖空了。”
周红花:“……”
在林竹的解释下,她才知道怎么回事,脸上的表情由震惊转为高兴,“这可多亏了月娘了,等你们下回去镇上,也给她送些辣椒粉辣椒酱。”
林竹点头应了。
从十月底收稻子开始一直忙到十一月,等把麦子种下去,一家人才终于能松口气。
村里的气氛也松快了些,早晨浣衣的时候又听见妇人夫郎们凑在一块儿闲聊。
以前周红花都不掺和,现在都乐意跟着说上几句了。
“齐家昨日又闹了。”
“又闹了?忙的时候他家就没消停过,不是都白得了两亩田了么,还闹啥呀。”
“前头稻子的事一直没消气呢,再加上王冬翠时不时就叫林秀回去,更气了呗。”
“话说回来,那事儿到底谁干的?”
“听说是……”
后面的话听不清,不过周红花也不感兴趣,注意力转向另一边。
“今儿个一大早就瞧见赵秋兰一家子三个做贼似的往镇上去了。”
“三个?哪三个?”
“就她,还有儿子儿媳两个,我离得远听得不真切,秀哥儿好像说了句什么我没病,是你儿子不中用。”
“不中用?该不会是……”
“说到这个我突然想起来,上个月我家山子在镇上瞧见齐春雷进了仁安堂,那是什么地方,光诊脉就要二十文,齐家居然舍得。”
“娘诶,照你们这么说,齐家小子……”
“我看还是林家的事遭的报应。”
“真要遭报应,怎么不报在王冬翠身上,王冬翠可生了两个呢。”
“你这么一说倒还真是。”
耳边听着这些,周红花猛然想起了上回在仁安堂撞见赵秋兰和齐春雷,还有回来以后赵秋兰那副心虚的模样,好像一下子明白了什么。
回去的时候,江清淮和林竹正在后院干活,现在闲下来一点,家里的活计立刻又动工了,免得拖到年节的时候耽误事儿。
许是干的热了,林竹脸上红扑扑的,瞧着气色很好。
旁边的江清淮蹲着,正拿个笔在石板上写东西,他写完后林竹就弯腰把石板搬起来放到一边去。
江清淮托着腮,笑眯眯道:“竹子力气真大。”
64/115 首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