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农家小日子(古代架空)——唔爱番茄酱

时间:2025-06-19 06:16:03  作者:唔爱番茄酱
  周铭闻言道:“除了亲家那边,是无甚走动的亲戚了。”
  顾筠温声道:“亲戚多有亲戚多的热闹,亲戚少有亲戚少的清净,都好。”
  喜哥儿见状自觉嘴快,没过脑子,大过年的,惹爹他们不开心,刚准备开口,就见周铭又去哄他的俩宝贝孙子去了,神色间没有他想的哀愁思绪。
  顾筠笑道:“还有只鹅没装坛子,喜哥儿你装好了它,趁着炸肉丸的油还热着,咱们再炸一些叶子吃。”
  喜哥儿点头,舒了口气,想来俩爹爹都没往心里去。
  忙忙碌碌,喜笑颜开的迎新年,囤在家里的红灯笼,红络子,也都挂了出来,白雪覆满果树枝桠,如今也添了一分亮眼的红色。
  年三十,团团和圆圆穿的红红火火,喜气洋洋,喜哥儿秋时给他俩做的虎头帽也戴了起来,看起来虎头虎脑,煞是可爱。
  满桌的年夜饭,鸡鸭鱼鹅肉一样儿不少,周铭还在镇上买了河虾,顾筠辣炒了一盘,如此在桌上一堆的肉菜里,唯一的酸辣白菜这道素菜就显得颇为显眼了。
  “爹,小爹,新年好,愿您二老,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康健,万事顺意。”周宵和喜哥儿抱着团团和圆圆给顾筠和周铭拜了年。
  俩娃跟着爹爹附和了两声儿,顾筠和周铭真真是不能再高兴了,如今也算是体会了一番天伦之乐了。
  抱起团团和圆圆,顾筠和周铭把准备好的红包放他们衣服里,笑道:“也希望咱们家团团团圆圆平安喜乐,你俩也万事顺意。”
  一家六口在温馨的气氛中,吃完了年夜饭,窗外响起了阵阵鞭炮声。
  “走走,咱爷俩把买回来的两桶烟花放了去。”周铭酒过三巡,已有些微醺,拍着周宵笑道。
  团团和圆圆胆子也大了些,听着外面噼里啪啦的声响,也没哭闹,被顾筠和喜哥儿抱出去看烟花,睁着两双黑溜溜的大眼睛,看得颇为仔细,等烟花绽放的那一刻,乐的俩娃拍起了小手,瞧着可是喜欢的紧。
  除夕夜守完岁,新的一年也到了。
  年初一,跟着顾筠和周铭去白叔和云叔家拜完年,便是在家吃美食,打麻将,闲适惬意。
  年初二,今年不用回娘家,接着吃喝玩乐,一直到了年初八这日。
  “这匹藕荷色的布,拿去给我娘家大嫂,棉哥儿那边我年初一的时候,和他讲了,要六匹布,到时候再去镇上染色。”喜哥儿把带去娘家的礼收拾妥当,冲周宵道。
  周宵虽不怎么喜欢喜哥儿娘家大嫂,但谷大力待喜哥儿和团团圆圆很是不错,也没心疼这匹布,点头道:“小爹做的血肠还有些,带上两斤,岳丈他们爱吃。”
  喜哥儿笑了笑,“成,等会儿我去灶房里拿。”
  收拾完,天色也不早,夫夫二人,推着孩提椅往村长家走去。
  一路上,遇到了不少走亲戚的村里人,寒暄了几句,便道了别,有些手头宽松的妇人夫郎,见团团和圆圆着实可爱,笑着塞了些铜板给他们,两三文,不多,但也算个喜头。
  “喜哥儿,阿宵,快进来,你表哥等你们许久了。”村长夫郎开门,满脸喜色的把他们迎了进去。
  “呦,喜哥儿,你这贺礼可是拿的不轻,这匹布颜色瞧着好看的紧,你竟也舍得。”喜哥儿大伯母讶然道,这满月宴便是亲近人家,也少有舍得送布的。
  喜哥儿笑道:“娘家家里的第一个小辈儿哥儿,我心里自是欢喜的很。”
  谷李氏出了月子,正在院子里和婶子叔么闲聊,看了一眼喜上眉梢,那颜色深得她心,正好开春了做身春衣来穿,连忙走过来,接了过去,喜声道:“喜哥儿,快来,刚表哥还说起你们呢。”
  喜哥儿轻声道:“我小侄儿呢?怎的没见他?”
  “天儿冷,小爹没让抱出来,二叔么在屋里看着呢,你去瞧瞧,可是喜人的紧。”谷李氏笑道:“哎,表哥,这便是你想见的弟夫郎,阿宵,你们俩聊。”
  说着,面带喜意的带着喜哥儿回了屋。
  刚出生一个来月的小娃娃,不似刚出生那般瘦小,白白嫩嫩的,看着软软糯糯的,确实喜人。
  “啊~哒哒~”团团拍了拍孩提椅,奶声喊道。
  “我们家团团也想看弟弟是不是?”村长夫郎笑着把团团抱了起来,兄弟俩你看我,我看你,竟齐齐笑了起来,也不知俩人怎么沟通的,在笑些什么。
  二叔么见状乐道:“这哥儿俩感情以后准坏不了。”
  众人大笑,谷李氏看了眼孩提椅,出声道:“喜哥儿,这孩提椅可是好使?”
  喜哥儿点头道:“确实省事儿。”
  二叔么笑道:“这东西在府城很受欢迎,家家户户有孩子的,都有那么一张。”
  谷李氏笑道:“那可巧的很,等团团他们大了,刚巧能给我们含哥儿使。”
  喜哥儿神色一顿,轻声道:“大嫂,这孩提椅能用到三四岁,含哥儿怕是等不了那般久。”
  村长夫郎不动声色的瞪了她一眼,这眼皮子浅的,“这椅子也算不得太贵,宝儿过了年岁,买张给含哥儿,等你小弟成婚,有了孩子也能使。”
  谷李氏闻言撇了撇嘴,她还不是想着给家里省些银钱,瞪她做甚,心里头还觉得有些委屈了。
  “我娘家那边估摸着快来了,我去门口瞅瞅。”说着便出去了。
  村长夫郎无奈摇头,也不管她了,抱着团团和含哥儿玩,叮嘱道:“喜哥儿,含哥儿如今年岁小,用不了多少布,送了银锁,还送布,礼太重了。”
  二叔么附和道:“以后买些小衣服小鞋子便是。”
  喜哥儿点头,深觉下回还是直接送含哥儿能用的好。
  
 
第79章
  一场满月宴,赶在年时,虽只宴请了亲戚,但谷家亲戚多,倒也热闹的紧。
  吃过宴席,和村长夫郎又聊了一会儿,喜哥儿便和周宵一道儿回家去了,
  “表哥与你说了什么?我见你在宴席上和他有说有笑的。”周宵这人慢热,那表哥又在府城生活,便是喜哥儿和周宵两人成亲,那表哥都没得空回来,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便相谈甚欢,喜哥儿不免有些好奇。
  周宵闻言面露笑意,温声道:“你可知咱们这表哥在府城是做什么谋生的?”
  喜哥儿想了想道:“之前听姑姑说过一回,不就是在府城做生意吗?”
  周宵一手抱着睡着了的圆圆,一手拎着孩提椅,笑道:“没错,是做生意的,他在府城和友人一起开了家专门用果子做糕点的铺子,念着都是亲戚,估摸着是听姑姑说了一嘴,便想着明年买咱们园子里的果子拉去府城,做糕点。”
  喜哥儿愣了一下,转而喜不自胜,道:“这是好事儿啊,也省得我和小爹两人怕果子卖不完,熬麦芽糖再去镇上忙活了。”
  周宵笑了笑道:“表哥给的价儿和镇上比还算公道,因着我便同意了,只不过需咱们把果子拉过去,刨去运过去磕碰的,能比镇上多赚一些。”
  “不就是运去府城,也不是太远,让周大哥王大哥多跑几次便是了。”喜哥儿推着团团,不由笑道。
  他也没想到,回娘家还能有这般意外之喜,那姑姑并不是他爷爷这一脉的亲戚,不过是和二叔都在府城,走的近了些,连带着跟喜哥儿家里关系处的还不错。
  “表哥他们还得在村里住上两日才走,过了十五才回府城,我见表哥家的小儿子颇喜欢甜食,明儿我带些桃酥,还有小爹做的红糖元宵,去他们家坐坐,顺道和嫂夫郎说说话。”
  喜哥儿浑身干劲儿满满的,想着今儿在宴席上,也没和表哥他夫郎说上几句话,趁他们在村里,再去联络联络感情。
  周宵知道自家夫郎这般的缘由,虽是表哥,沾着点儿亲戚,但血缘并不亲近,这一下子成了园子里果子的大主顾,心态上便低了点儿。
  还是开口道:“咱们和表哥做生意,有来有往,虽说咱们家挣了银子,但表哥那边也不少挣,互利互赢,因着在他面前不必太过讨好,联络联络感情是该,等到了元宵节那日,送些元宵过去便成。”
  喜哥儿闻言,细想想,觉得自家相公说的有些道理,表哥给了个机会,该感谢,但着实也不该太上赶着了,当亲戚处,彼此估摸着还更舒坦些。
  主要是今儿他见嫂夫郎性子冷清的紧,估摸着也是不喜热闹的性子,还是徐徐相处的好。
  那股子激动冷清了些,喜哥儿笑道:“这几日在家闲来无事,多包些口味,到时送去给表哥还有爹爹那边尝尝。”
  一阵冷风吹过,周宵紧了紧圆圆的小帽子,孩子睡着时最容易着凉,大意不得。
  年时走完亲戚,便无甚事儿了,周铭前几日从木家村买了牛肉回来,顾筠千叮咛万嘱咐的,要他不要忘了多买些牛板油,回来打炉子。
  年初十这天一大早儿,顾筠起床,吃过早食,便和喜哥儿开始捣鼓做火锅了。
  启朝其实已有围炉打边炉的吃食了,农户人家也偶有吃,一般都是买了猪骨熬了汤做底,反正猪骨不贵,菜又能直接从菜地挖,平日里一个月吃上两顿,也是能成的,不过口味稍显清淡,顾筠还是更爱吃麻辣口的。
  “咳咳咳。”干辣椒段,葱姜蒜一下锅,呛的喜哥儿直流眼泪,本就怕辣的周宵恨不能躲出二里地去。
  “小爹,这真能吃?这般辣?!”周宵连靠近都不能,只站在远处问道。
  顾筠笑道:“到时候弄个清锅,你吃不了吃那个。”
  辣味伴着牛油,各种酱料的香味飘的四里八方,周家本住的就靠近山脚,是村里的偏僻地儿,附近离得近的没什么人家。
  无奈这火锅的香味儿实在是忒霸道,闻到味道的人家还真不少。
  “啥味儿啊?怎的这般香?”
  “还不是那周家,又不知在做什么吃食了,咱们住的这般远,还能馋到咱们,不知道用了多少油,真真是大手大脚。”
  “天,这味儿闻着我都能下两碗米饭去。”
  “这周家日子真真是过前头去了,走走,去钱家找钱婶子唠嗑儿去,她家离周家远。”
  “我可是不想在待家里了,早食吃的够多,怎的感觉又饿了。”
  喜哥儿他们不知自家的辣火锅把村里人馋的不成,忍着辣味儿,好容易把底料给熬了出来。
  “喜哥儿,把装面粉的瓷盆拿来,要薄一些的,等凝起来,切块儿放着。”顾筠吩咐道,他在一旁准备打火锅的菜。
  家里有平日里给团团和圆圆温水的炉子,铁炉子小,还方便挪动位置,里头放上木炭,打火锅最是方便了。
  两人忙活了大半天,夕阳快要西落的时候,一家人才堪堪坐在锅子前,准备烫菜。
  见团团和圆圆睡的熟,喜哥儿便把他们抱进屋里去了,喊了豆豆和酱酱来看着。
  俩狼崽儿如今很是通人性,喜哥儿喊它们过来看娃,俩狼崽儿便乖乖的卧在了炕下边,啃着骨头,时不时抬头望一眼炕上的俩娃。
  若是见他们醒了,一只还会留屋里看着团团和圆圆,一只去喊喜哥儿,别提多聪明了。
  家里的四个大人,如今也是宠它们的紧。
  “这吃打顿炉子还真是费事儿。”周铭感叹道。
  顾筠笑了笑道:“熬牛油费了时间,以后直接放锅里煮,便省事儿了。”
  滚滚红油沸腾,辣味四溢,配着顾筠给他们调好的油碟,相得益彰,美味极了。
  便是一早便说了不吃的周宵,也没忍住,烫了一块儿又一块儿的肉,吃的热汗淋漓,颇有点涕泗横流的意味。
  顾筠笑道:“果然,没人能抵抗的了辣火锅的诱惑。”
  切好的羊肉,牛肉下锅,煮够时候的豆腐最是入味,白菜,红薯粉,还有顾筠前几日特地打的牛肉丸子,专门留着的卤好的猪大肠,鸭肠,鹅肠,很是丰富。
  “这牛肉丸真是弹牙,好吃!”喜哥儿嘴巴红红,仔细看,还有些微肿。
  “可不好吃吗,你爹打了一下午,胳膊快累断了。”顾筠笑道。
  “老爹厉害!”喜哥儿奉承道。
  周铭无奈,“说起来,之前有人家卖牛,怎的不见你做这辣火锅?”
  顾筠笑道:“之前,宵儿还小,不能吃辣,后头便是懒得弄了,若不是喜哥儿今儿在,帮着,我也是不想做的。”
  周宵吃的直冒汗,“冬时,吃这辣锅,最合适了。”
  想吃清汤锅的周宵都不光顾清汤那边了,顾筠干脆添汤的时候,把那清汤加了进去。
  一顿辣火锅吃的几人肚儿饱,满意的很,除了一身的火锅味儿,久久散不去,喜哥儿后头洗了两三遍。
  这回顾筠熬的底料多,喜哥儿给云家,冬哥儿,米哥儿,还有家里的长工都送了些。
  等到十五的时候,又送了些去村长和表哥那边,连带着顾筠做的芝麻馅儿,红糖馅儿,花生馅儿的元宵。
  喜哥儿表哥临回府城前,把果子的价儿和周宵定了下来,比镇上每斤贵两文,说好了时间,还煞有介事的拟了份文书,很是正式。
  如今果子刨去府城的,剩下的镇上的杂货铺,茶楼,酒楼便能收的完了,喜哥儿今年是不用再出去摆摊卖果子了。
  “一只牛怕是不够用,咱们得再买只骡子来,去府城,还是骡子快些。”周宵送走表哥,回来冲喜哥儿他们道。
  “是得买头,一头骡子估摸着十几两银子,明儿便去买回来吧。”顾筠拍板道,说着掏了十两银子出来,“多退少补。”
  周宵也没跟小爹客气,“除了果子,府城那边的蛋也贵一些,既是去了,我打算再拉些蛋去府城卖。”
  顾筠闻言摇头道:“蛋易碎,便是官道,也是有些颠簸的,拉去府城,且不说能不能卖的顺利,便是碎的那些,估摸着都能在镇上挣回来了,还不费劲儿。”
  周宵闻言,思索了一番,点头道:“小爹说的是,我想少了,后头跟着果子一起卖禽肉应是可以的。”
  喜哥儿见他们说好了,心里高兴,前两年的果子,除了卖出去的,剩下的也不少,有些被小爹做成了蜜饯,有些送人,紧着吃都吃不完,如今可算是不用担心剩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