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农家小日子(古代架空)——唔爱番茄酱

时间:2025-06-19 06:16:03  作者:唔爱番茄酱
  “让小爹带着去云叔么家了,橙哥儿不是生了个白雪团子般的哥儿嘛,团团和圆圆自打满月宴见了卿哥儿,也不乱跑着玩了,整日里想着去云家看卿哥儿。”
  周宵笑了笑,道:“卿哥儿确实可爱的很,也难怪他俩喜欢。”
  “还别说,村里人本来因着橙哥儿生了个哥儿,都嘲笑生的不是个小汉子呢,但满月宴见了卿哥儿,许多人家口风都变了,昨儿我带着团团和圆圆去云叔么家,听棉哥儿说,还有人家想和云家结娃娃亲呢。”
  也不怪他们喜爱,卿哥儿长得确实好,从小便能看的出是个美人胚子,睫毛又长又卷又翘,眼睛乌黑透亮,眼尾微翘,喜哥儿看到卿哥儿第一眼便想抱回家。
  周宵心下微动,“说起来,给咱们家圆圆定个娃娃亲,倒也行。”
  喜哥儿无语,有人觊觎自家哥儿的时候,自家夫君恨不能把那人大卸八块儿去,如今轮到圆圆,恨不能从娘胎就把亲事给他定了去。
  “你可别去说,云程如今有哥儿万事足,看卿哥儿跟眼珠子似的,便是把你当大哥,也少不得想揍你一顿。”
  周宵笑道:“我也只是与你说说,若是以后圆圆能娶了卿哥儿自是好的,看他自己的本事吧。”
  喜哥儿无奈,未等他开口说什么,便听到门口传来了圆圆的哭声儿,夫夫俩连忙走了出去。
  “怎的了这是?”周宵从顾筠怀里接过圆圆,见他哭的双眼红肿,冲顾筠问道。
  顾筠哭笑不得,道:“哭闹着要把卿哥儿抱回咱家,不给就哭,咋说都不成,你是没见程小子的脸色,五彩缤纷的。”
  周宵:“………”
  他还以为是磕碰到哪儿了,原是这?丢人的小家活儿。
  喜哥儿松了口气,“卿哥儿是你云小叔的孩子,抱咱们家算怎么回事儿,等卿卿弟弟再大一些,会走了,你和你哥你们两个,便能带着他玩儿了,别哭了,乖。”
  圆圆泪眼朦胧,“那弟弟什么时候会走啊?”
  “等弟弟两岁了,就能跟你们玩儿了。”
  圆圆又哭了起来,“那也太久了。”
  周宵拍了一把他的小屁股,“丢人玩意儿,以后你多去找弟弟玩不就成了,哭什么?!”
  圆圆被自家爹爹拍了一巴掌,不服气的看了眼周宵,倒是把周宵的话听进心里去了。
  自那日以后,圆圆日日都要去云家,识完字便去,一呆便是大半天,惹得小小年纪的圆圆在云程心里已然成了头号防备对象。
  顾筠跟周宵和喜哥儿吐槽道:“这圆圆跟上工打卡似的,日日准时的很。”
  喜哥儿哭笑不得,竟不知自家儿子竟是这般好颜色的小汉子,长大了还得了?
  周宵无奈,笑道:“这几日遇到云程,总觉得他看我的模样,颇有怨念。”
  不过若是自家儿子真能把卿哥儿娶回家,怨便怨吧,谁让人都是低头去媳妇儿,抬头嫁哥儿的。
  顾筠失笑:“圆圆年岁小,不懂,就是喜欢好看的,咱们当大人的也不必想太多。”
  也就是云程,心里其实也没太过介怀,有时候也只是玩笑居多。
  团团和圆圆日日去云家,如今路走熟了,都不用喜哥儿他们送了,橙哥儿闲着无事,慢慢的教团团刺绣,如今团团拿针也有模有样的了。
  秋风卷落叶,转眼便到了深秋,家中的藕,甘蔗,零零散散的其他的东西都卖了出去,喜哥儿的花圃如今换上了秋时的应季花儿。
  家中的鸡鸭鹅也不怎的下蛋了,周宵让南星把肉禽先卖了一小部分出去,剩下的等到年时前,再拉去镇上卖,能卖个高点儿的价儿。
  屋外下着秋雨,团团和圆圆睡的正熟,喜哥儿把油灯点上,和周宵把今年挣的银钱理了一遍。
  “山头挣的银钱,这一堆,园子的在这里,花圃的是那一堆,今年家禽养的多,约么着有个百两多银子。”
  夫夫俩把碎银数完,铜板串起来,仔细数了两遍,“刨去家里长工一年的银钱,不算田地收成,今年这些能有个五百多两。”
  “还有三十多头猪没有卖,加上应是有六百两的银子。”
  周宵想了想,算上田里的收成,刨去长工一年的开支,如今一年能挣约么有两千七百多两银子。
  喜哥儿眼眸在油灯的照耀下,亮晶晶的,“还真是不少了,攒上四年,便能把那一千金换回来了。”
  周宵松了口气,村里能挣这般多的人家,没有两家,如今这般已很是不错了。
  把银子归置好,喜哥儿和周宵在炕上躺下,“以后若是团团想考取功名,我觉得咱们应该赞赞银钱,在府城买一座宅子,以后团团去府城求学,也有住的地方。”
  周宵叹道:“指望团团读书,还不如把希望寄放在你肚子里这个小家伙身上。”
  睡梦中的团团似有所感,哼唧了一声儿,翻了个身,继续睡熟。
  “罢了,睡吧,咱家似乎除了小爹,都不是啥读书的料儿。”
  周宵吹灭油灯,抱着自家夫郎,沉沉睡了过去。
  笠日清晨,带着些许薄雾,已经干枯了的野草上,沾上了些许白霜。
  喜哥儿身子重了些,懒得动弹,坐在炕上,给尚未出世的小儿子用刚买的绸布做衣服。
  一场秋雨一场凉,如今已是到了穿薄棉袄的日子了。
  团团和圆圆乖乖的坐在一旁的专门给他俩打的小书桌上,歪歪扭扭的写着这两日新学的字,静谧又祥和。
  今儿,村长把周宵喊了过去,靠近最北边儿的柳阳县大旱,难民奔逃到青水镇,县令核查过,无作奸犯科,又想留在青水镇的人,便留了下来。
  青水镇的县令是个做实事的,有银钱傍身的,在镇上买了个宅子,便住到了镇子上,没有银钱的难民,县令派人喊了青水镇各村的村长来,一个村子,领上七八个人,直接安排到村子里住。
  村长最是不喜这些外来户了,之前的那王家,便是逃难到谷家村的,一家人整日里惹是生非,但县令的命令,谁敢不从,只能喊了周宵来,跟着,看能不能选几个品行好的来。
  逃难到青水镇的难民,多是面黄肌瘦,蓬头垢面,县令大人派人寻了个客栈,烧水沐浴,发了些干净的旧衣给他们,这才看起来像模像样儿了些。
  村长本以为这回和之前一样,是能选人的,不料,哪些人去哪个村,县令大人早已分好,户籍也已经在县衙落好,到了县衙,直接领着回村子就成。
  这回分到谷家村的,一共有七个人,五个汉子,一个哥儿,一个妇人年岁最大的汉子,约么着能有四十来岁,最小的便是那个哥儿,十四五岁的样子,很是清瘦。
  回去路上,年长的汉子开口道:“村长,我和我媳妇儿还有家里的哥儿安排一处住便成,我们七人,除了我们一家子,其他四人我们不怎的认识。”
  村长点了点头道:“你们四个是和家人走散了?”
  一眉目俊朗的汉子回道:“我家只我一人,一身吃饱,全家不饿。”
  另外三个汉子叹了口气,“我们家也只剩我们兄弟三个了,村长给一处住的地儿便成。”
  “在我们村子,旁的不说,偷鸡摸狗,品行不端定是不成,便是县令大人安排你们来,我们村子也容不下这般的人,到时候把你们退回县衙,再想在青水镇找落脚的地儿,可是难了。”
  车上七人纷纷点头,“村长放心,我们都是本本分分的庄稼人。”
  村长点头道: “在咱们谷家村,只要踏实肯干,吃饱穿暖只是时候问题,有什么难处需要,只管与我说,能办的了的便帮你们办了。”
  几人纷纷道:“多谢村长。”
  骡车一路向着村子出发,呼驰而过的秋风,带来了些许凉意。
  
 
第121章
  周宵刚帮着村长将难民安置妥当,天空便阴了下来,眼看要下雨,他便没有多呆,紧着匆匆回家去了。
  回到家,喜哥儿正一手拿着蛋饼,一手往上头抹着顾筠夏时做的寒瓜酱豆。
  自打有孕,过了那阵子看啥都恶心,吃不下去的时候,喜哥儿胃口变越来越大,经常没多久就饿了,顾筠便煎了蛋饼放锅里温着,喜哥儿啥时候想吃便能直接去锅里拿。
  说起来这寒瓜酱豆,还是今年夏时,周宵种了一亩多的寒瓜,最后一茬儿寒瓜,卖相不怎的好,卖不上高价儿,顾筠一拍手,直接做了几坛子寒瓜酱豆。
  用果子做糕点,常见,做酱豆真真是还从未见过。
  寒瓜酱豆刚做好,喜哥儿和周宵都不怎的敢吃,还是周铭凭着一腔对顾筠的爱意,尝了一口,从他接着不停筷儿的样子,便能看得出来,是好吃的。
  喜哥儿和周宵半信半疑的夹了一筷子,从那之后,饭桌上基本上便没少过这寒瓜酱豆,炒着吃,拌着吃,一家人都很是喜欢,眼看着便只剩了最后两坛子了。
  喜哥儿自有孕,除了爱吃村长夫郎送来的酸黄瓜,便是数这寒瓜酱豆最得他心了。
  “回来啦?这回分到咱村子几个人啊?”喜哥儿说着,手里抹寒瓜酱豆的动作没停。
  周宵忙了一上午,也有些饿了,顺手拿了张蛋饼,抹上寒瓜酱豆,一口下去,巴适得很。
  “七个人,一家三口并四个汉子,眼看马上快入冬,村子里的茅草屋多破败不堪,挡不得风雪,岳丈便先让他们住进村里的膳堂里去了。”
  “天儿如今确实冷,那几人看着如何?不是之前王家那般的长相吧?”
  喜哥儿想起来前几年王家闹出的事儿,还愤慨的紧,好在如今七哥儿和自家堂哥日子过的和和美美,已有了两个小汉子,六哥儿年时听七哥儿说是前两年改嫁镇子上的一二婚的汉子,如今日子过得还成。
  周宵两口吃完一张蛋饼,闻言道:“看起来都是忠厚老实的面相,有个汉子我总觉着眼熟的紧,但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喜哥儿笑道:“世上这般多的人,总有那么两三个长得像的,许是之前在镇子上见过一眼吧。”
  周宵摇了摇头,没纠结这事儿,“团团和圆圆呢?又去云家了?”
  喜哥儿无奈道:“可不是咋地,风雨无阻,一日不见卿哥儿,圆圆这小子便要闹,这不,小爹带着他俩过去玩儿了。”
  话音刚落,屋外头的雨便落了下来,伴着秋风,冷意更甚。
  “这时候下起雨了,也不知小爹他们今儿午时还回不回来?”喜哥儿望着屋外越下越大的秋雨,眉头轻皱。
  刚说完,顾筠和周铭抱着俩娃便冲进了灶房,团团和圆圆给他俩护在怀里,没怎么淋到雨。
  “这雨,就不能等会儿下,快到门口就落下来了。”顾筠把团团放下,语气无奈,他和周铭见天暗下来,没多耽搁就抱着团团和圆圆回来了,不曾想,还是慢了一步。
  喜哥儿忙道:“小爹,爹,你们先喝口热茶,我给你们烧锅热水,阿宵,去把小爹他们屋里的炕烧上,等会儿子,便在屋里洗热水澡。”
  这淋了秋雨,可是最容易伤寒,得小心着些,顾筠和周铭便先回了屋子,换了身干爽的衣服。
  喜哥儿给团团和圆圆喂了碗热水,检查了一番,没淋到雨,头发也干干的,这才放了心。
  锅里的水烧开,周宵便帮着送去了顾筠和周铭屋里,两人收拾妥当,在已经烧热了的屋里歇息了会儿。
  “这雨看样子是要下到明儿去了。”
  等忙完顾筠和周铭的事儿,也快到了午饭的时候,喜哥儿坐在灶边烧锅,今儿周宵掌厨,把昨儿剩的卤菜,温热,放了把鲜菜和豆腐进去,烩上一锅,味儿闻着便香的很。
  等顾筠和周铭从屋里出来,烩菜已经出锅,团团和圆圆每日都要吃的蛋羹和米饭一起也蒸好了。
  顾筠吃了一口,夸赞道:“宵儿厨艺也不错,好吃着呢,这豆腐也入味儿了。”
  周宵笑道:“是小爹你卤的有味,我就是把菜放进去了,旁的啥都没放。”
  喜哥儿笑了笑道:“你选的菜好,鲜。”得多夸夸自家相公,以后才乐意做饭。
  周宵失笑,夹了块儿豆腐放喜哥儿碗里,“鲜就多吃点儿。”
  一家人边吃边聊,等吃过午饭,周宵把碗清洗干净,便回屋午睡去了。
  这场秋雨连着下了两天,天儿也越发的凉了下来,周宵喊了南星和谷大力来,把年节前的事儿安排了下去。
  “等到地冻,山头的活儿计便要停了,这段日子,大哥,你看着他们,多伐些木头来,紧着花家木铺送过去,山头的柴火先囤去瓷窑那儿。”周宵冲谷大力道。
  谷大力点了点头,“宵儿,前段日子山里头的干果已经被捡拾的七七八八了,如今还剩下约么十来袋子栗子和核桃,明儿就拉去镇上卖了还是再过段日子?”
  周宵想了想道:“留着等年时前,并着猪肉,发给家里的长工,大哥,你留两袋,到时候再让长工送我这儿两袋来,喜哥儿爱吃核桃栗子。”
  谷大力点了点头,他也知这两袋子干果是孝敬家里的长辈的,便没推拒。
  山头的事儿说完,周宵转而冲南星问道:“南星,徐老爷子留下的那些长工,这段日子你看下来,如何?”
  南星如今已有了些管事的派头,闻言不疾不徐的回道:“东家,除了前段日子和您说过爱偷懒的那两人,其余人肯干,干活儿也麻利,那两人自上回训了他们一顿后,许是怕丢了糊口的活儿计,这几日看下来,没再犯了。”
  周宵点了点头,“你事儿多,找个信得过的亲信看着便成,就不必亲力亲为去看着了,园子里的柿子,石榴,家禽牲畜,要安排好人,莫要果子熟落了地,还没摘下来。”
  南星回道:“东家,已安排了人手,如今树上的果子再摘最后一茬儿,枣子今儿也按您的吩咐送了一袋子来,顾主君已经收了。”
  周宵对南星办事儿,很满意也很放心,笑了笑,又盯着南星看了会儿。
  南星不明所以,摸了摸脸,道:“东家,怎的了?可是我脸上有东西?”
  周宵摇了摇头,道:“前几日,村里来了几个难民你可知道?”
  南星点了点头,只听周宵道:“有个汉子与你模样六七分像,我之前我之前便觉得他似曾相识,见到你才想起来,原是与你相像,你来时便说有亲人在北边儿,可是有个哥哥?家里可是柳阳县那儿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