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湛言扑上去,要教训清霁月,清霁月在他动作的同时一个侧身就躲开。
论战斗经验,清霁月经验远甩童湛言几条街。
童湛言不死心,立刻就要再扑。
清霁月再是一退。
一直玩闹到鸡汤的味道飘出来,两人才停下。
橘子皮童湛言还是留下,下一批的肥依旧紧缺,一两个橘子对现在的他来说毫无意义,但几千个就有了。
食堂中一群人早就已经排上队。
童湛言带着清霁月进门后,厚着脸皮直接插队去了最前面。
地里肥还缺着,鸡他本来就是杀给清霁月补身体的,虽然清霁月现在已经痊愈。
两人最早拿到餐,自然也是比较早吃完的那一批。
出门时,童湛言正好看见宁琅东和田新清正一边咽口水一边给苏烟然做工作,他们就只抢到一碗汤。
目前也只有苏烟然还在坚持不吃鸡肉。
苏烟然倒不是反对吃肉,他只是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个坎,那是他看着长大的。
两天后,童湛言之前下单的那些水产陆续送来。
这一次主要是鱼。
童湛言之前买的箱子水泵早就已经送到,宁琅东他们去门口接鱼的功夫,他全部翻出来冲洗了一遍。
鱼虾他依旧放在小楼右边仓库左边平时少有人去的角落,所有鱼虾都安顿好时,那边已经十多个箱子。
确认无误,童湛言付掉一部分尾款。
水产类到底不是童湛言的本行,他也是凭借着印象在养,那也带来一定损耗。
夜里童湛言再去看时,已经有好几条鱼翻了肚子,状态不佳要翻不翻的也好几条。
童湛言直接把翻了的埋土里,并且警告了要翻不翻那几条,不努力活就只能进土。
翌日,不知道是他的警告起了作用还是它们自己想通了,那几条鱼看着状态倒是好了起来。
童湛言松了口气。
童湛言忙碌间,已经闲了快十天的徐老、王老终于是给一群人找到活干,紫云英那些可以浇水了。
小楼附近一片的作物正处于授粉的关键时期,是不能用大棚自带的雨水系统的,但紫云英那些也确实到了该浇水的时候,所以他们决定用灌溉系统。
五百亩地,就算一千个喷淋头,也足够折腾。
一群人倒是挺开心,他们都忙习惯了,而且那能让他们停下不要去想那些该授粉的作用。
再是两天后,算着让那些蜜蜂授粉超过十天后,童湛言去了地里,要看看情况。
实在不行,人工授粉还能补救一部分。
徐老、王老他们见状,也赶紧跟着进了地里。
一开始众人只是不安紧张,然后很快他们眉头就都皱起。
十天过去,往常这时候最开始授粉的那些果子可能都已经指头大,但现在地里却少有看见果子的。
五百亩地,一群人选择性地看了些后,就聚到一起忧心忡忡地看向童湛言。
童湛言还在地里。
再是半小时后,童湛言才终于回来。
然后不等宁琅东一群人开口,他就抢先道:“再看五天。”
徐老跨前一步,王老嘴唇翕动,但话到嘴边两人又咽了回去。
宁琅东一群人也都是欲言又止的模样。
现在抢救最多只损失三分之一,但再拖,那可就不是损失一半能收得住的了。
直播间一群人也颇为着急。
“别啊,我还等着买作物呢。”
“要不咱们授粉一部分保个底?”
“我觉得可以,真没必要硬抗。”
“五百亩地一半的产量,那怎么也得上百万斤作物吧,也真是大手笔……”
“这种心悸的感觉,这熟悉的透不过气的感觉……”
“这说明学长还是那个学长。”
……
惨状童湛言也看见,他不是不心疼,只是既然已经决定实验,那这条路就必须得走下去。
五万只蜜蜂,仅仅半个月,换他以前世界也就能覆盖个两百亩地左右。
但基地现在仅靠人力确实是已经忙不过来,而且他这些作物掐了花,掐得都挺狠,五百亩地也就他之前世界两百亩地左右的花量,因此理论上是可行的。
这些蜜蜂也明显要比童湛言之前世界的大很多,理论上来说授粉能力应该会更强。
此外,为了不沤根,基地童湛言是长期让吹着微风的。
风也能帮忙授粉,虽然那是在自然风的前提下。
蜜蜂、花量、风、感染率、土地、肥,问题太多可能性太多,已经不是靠推测能解决的。
这对童湛言来说也是第一次,他也是在尝试。
而且这不只是关系到这一次授粉,也还关系到之后的每一次。
至于保底,只要花朵里还有花粉和花蜜,蜜蜂就还是会去,那样一来产量或许确实保住了,可实验数据却是被影响了。
003.
“都回去吧。”童湛言道。
见童湛言坚持,一群学生骚动。
“好了,都走吧。”
“也不差这么五天。”
“放假还不高兴?”
徐老、王老和宁琅东三人对视一眼后,回头看去,要做代表。
一直以来,童湛言都是靠着自己一个人走过来的,而他们,不添乱就算是做了好事。
见他们五个如此,其他人这才挪动。
目送他们走远,童湛言吐出一口气再次向着地里而去,要把剩下的没检查的地方都检查一遍。
两个多小时后,他把所有作物都大概看完时,一抬头就在不远处的路上看见清霁月。
清霁月应该是听见后门那些人的讨论所以过来的,也不知道已经来了多久。
“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童湛言过去。
“你在忙。”清霁月看向地里,“情况很不好?”
“还不好说……”童湛言摇摇头,“蜜蜂授粉不像人工授粉,时间上是完全错开的,我刚刚估算了下,有五分之一应该是授粉成功了的。”
清霁月不太清楚种植的事,但也大概知道这个比例有些低。
“再等等吧,说不定还有些已经授粉成功,只是时间还不到所以果子还没长出来。”童湛言道。
两人上了清霁月开过来的代步车,向着小楼那边而去。
路上,清霁月神情比童湛言还要凝重严肃。
他倒不是担心那些作物,而是担心童湛言。
随着黑黑一笑第一个种出感染率降低的作物,这大半年里不断有人出来说自己也做到。
但那并不影响童湛言以及这基地在众人心中的分量和地位。
更甚至随着基地的地越来越多,卖出的作物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人因为吃了这基地的作物控制住情况,童湛言这三个字越来越有分量。
那是一件好事,同时那也是一件相当有压力的事。
看着那样的清霁月,童湛言嘴角抑制不住地勾起,心口也暖洋洋。
回到小楼,童湛言带着清霁月去看了新到的鱼后,带他去了橘子林那边,然后大手一挥,“想吃多少,随便摘。”
清霁月四下看了看,随手摘了两个看着大些的,向着山上而去。
童湛言跟上。
基地这几座山挺高,不过因为光秃秃没什么可看,童湛言也就很少上去。
两人并未往上爬太久,到山腰的位置就找了处视野开阔能坐人的地方停下。
从高处看去,基地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特别是紫云英那些,大片大片绿油油的嫩叶看着格外治愈人心。
它们还不到开花的时候。
两人在上面待了挺久,直到夜色袭来空气微凉。
五天后,不等童湛言开口,宁琅东一群人就早早地跑去地里。
童湛言过去时,清霁月也跟了过去。
油菜玉米那些授粉与否不太明显,番茄、豇豆那些却一眼就能看出来。
童湛言花了两个多小时,耐着性子把所有作物都抽片检查了一圈。
两个多小时后,他从地里抬头时,宁琅东一群人早已等在一旁。
相比起上一次的紧张不安,这一次众人脸上的神情明显缓和几分,因为地里的情况相比上一次好了不少。
就如同童湛言猜测的那样,很多花已经授上,只是他们上一次看时时间还不够所以并无变化。
再是五天过去后,变化就逐渐明显。
总的来说,授上粉的大概有三分之二左右。
比不上他们自己来,产量也肯定受影响,但也已经符合童湛言的预期。
最重要的是,弄清楚那些蜜蜂的授粉能力,接下去该怎么种每一批的花量控制在多少,他也已经有数。
一千亩地,一次性播种一次性收获的可能性不大,后期肯定还是要分批错开的。
“回去吧。”童湛言还是之前那句话,语气却也明显轻快不少。
这一次无人迟疑,纷纷随着童湛言移动。
走动间,童湛言看向徐老、王老几人,“晚点还是给油菜、玉米、南瓜再授次粉。”
这三样一样是下一批作物的肥料的大头,两样是那些家禽家畜的主要食物,必须尽量减少损失。
玉米和油菜都是震动授粉,哪怕地多,倒也不难。
“行。”
“好。”
几人立刻点头。
童湛言看向清霁月。
察觉视线,清霁月回头看来。
童湛言跨前两步和他并肩,顺便牵起他的手。
清霁月平时不怎么管他地里的事,这次却也跟着过来。
第95章
001.
确定蜜蜂授粉能行后,童湛言之前下的不许进地里的禁令也就取消,因此第二天宁琅东一群人就忙碌起来。
除了童湛言之前交代的玉米、油菜,徐老、王老也安排了拔草。
半个月过去,地里的那些草如今前所未有的茂盛,一些植株本身就比较矮的作物地里,草已经比作物都高。
童湛言对这场面见怪不怪,许老王老一群人却是心疼得不行。
他们忙碌间,童湛言再去了一趟大棚。
这一次,童湛言肯定。那些小麦就是没上一次长得快。
它们种下已经十七八天,以往这个时候麦粒早就已经开始灌浆,再有两天就能采收了,这一次却才刚刚开花。
算下来,晚了得有三四天。
童湛言赶紧回去小楼拿了卷尺,要把数据记录下来,好方便下一次做对比。
几分钟后,数据出来。
那几棵小麦的身高并无太大变化。
童湛言再度哑然,因为它们看着确实矮了很多。
夜里时,童湛言躺到床上时都还在琢磨这事。
清霁月察觉,“怎么了?”
“那些小麦……”童湛言把情况大概说了一遍。
听完童湛言的话,清霁月想想后,在童湛言唇上落下一吻。
童湛言呼吸轻滞,眼神也随之微暗。
清霁月看着他的眼睛,再一次吻了上去,这一次他没再如同之前那样一触即分,而是逐渐加深那吻。
“清霁月……”童湛言翻身把人压在身下,然后回以深吻。
清霁月的吻就像只猫儿不停在他腿边来来回回,弄得他嘴唇发痒,也让他一颗心跟着发痒。
感觉着童湛言一路往下吻去的动作,嗅着空气中童湛言的气息,清霁月呼吸逐渐加速,嘴角也微微勾起。
他没办法解决童湛言遇到的问题,但有办法让童湛言暂时不去想。
五天后,地里的杂草一拔完,不等休息,徐老王老就赶紧再安排了浇肥。
如今可是关键时候,肥可得跟上。
这一批因为授粉的缘故产量本来就会低,授上粉的可不能再耽误了。
童湛言本来也准备去帮忙,还没等他进地里终端就响了起来,养殖场那边已经把第二批水产准备好。
童湛言赶紧带着清霁月把之前送来已经隔离得差不多的鱼虾全部弄去了湖边,然后放进湖里。
湖挺大,当初几个挖掘机一起上都忙了一两个小时,几百条鱼一放进去一点波澜都没有,它们立刻就消失不见。
放完两人回去时,养殖场的人正好到门口。
第二批水产就比较杂了,虾、鱼、黄鳝、泥鳅、蛙、小龙虾、河蚬什么都有点。
鱼虾依旧是大头,其它数量要少很多。
童湛言把它们全部换进他自己的水箱时,已经是半下午。
他看看地里忙得热火朝天的徐老一群人,索性没再去凑热闹,而是联系起研究团队那边。
随着基地一千多亩地开荒完,很多原本人工能完成的活已经越来越难靠人工完成。
事实上,在他以前的世界,翻地、挖沟、播种、插苗、浇水、浇肥、采收、粉碎作物秸秆,从播种到收获都已经可以靠机器完成,而且大部分技术都已经很成熟。
童湛言有大概的理论,这世界科技又发达,真要研发并不困难。
童湛言倒也不是不想,而是之前土地、种子都太差,他又承担不起器械带来的损失,所以才放弃。
不过随着基地的土地都开荒完,种子的活性也上去,他承担风险的能力也增强,这些慢慢地也就可以提上行程。
这一次,童湛言准备研发挖沟机和作物秸秆粉碎回收机。
挖沟机有两种,一种小型农户用,一种大型农场用。
前者一般就摩托车大小,需要人在后面推,一般还兼具翻地的功能。
也因为小,一般一次也就犁一道沟,一亩地怎么也得折腾半小时。
后者是车子后面挂一排间隔固定的铁犁头的模样,车子开动时,后面的铁犁头就会把土犁出整齐划一的土沟。
这种根据需要,最多一次性可以犁十多米的宽度,一亩地都还不够它调两次头。
童湛言要的是后者。
挖沟机一般不负责松土,还是得用翻地机把土翻松,所以挖沟机技术方面也相对简单。
166/187 首页 上一页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