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需要技术的,是童湛言想要的是那种能够调节沟宽度、深度的。
这个一般一次性就能过完,不需要反复。童湛言只订购了三台。
挖沟机简单,作物秸秆粉碎回收机就比较麻烦了。
严格来说,这是两个东西。
把作物秸秆从地里割下粉碎的粉碎机,以及和粉碎机并排开动负责盛装那些粉碎后残渣的货车。
货车有现成的,只需要配合改装成合适的大小就行,粉碎机就比较麻烦了,毕竟需要完成从地里割下作物枝干、粉碎、排出的三个步骤。
而且这里面又还涉及作物有高有矮有粗有藤蔓的问题。
之前这一步他们是半人工,人工割下、机器打碎,再人工装车运输到化粪池。
有了作物秸秆粉碎回收机,以后只需要开两辆车在地里走一遍,作物残渣就能直接运去化粪池,能节省不少时间。
这东西也有大有小,小的一般农户就在用,大的也是大型农场才用的,一般一次就能装几吨的残渣。
童湛言选择了中大型,订购了两套。
因为他的地不像他以前世界那些大型农场,上千亩地都种同一种作物,他种得杂,也就不一定能在同一时间采收。
此外,作物秸秆粉碎回收机只能回收作物地面上的部分,地下的桩和根它们是没办法的。
他以前世界,也还有根茬粉碎还田机,这东西的作用就相当于威力巨大的粉碎机,会连土和土里那些根系全部搅碎打成粉。
这个童湛言暂时还用不了,因为根系就算被打碎,自然腐化时也还是会产生热量,这段时间里就不宜播种,且那最少都得一个月。
他以前世界这点时间不算什么,可这里,指着他基地那些作物压制狂暴的人太多,经不起浪费。
童湛言决定到时候用小型翻地机把那些根系挖出来,人工拾捡,再看是要粉碎了沤肥还是晒干了烧灰。
这虽然也会花些时间,但时间总归比直接弄地里要短。
花了些时间说明后,童湛言付了定金。
两天后,童湛言准备采收小麦。
这一批小麦的生长周期比上一批长了五天,虽然这听着不多,却是从无到有的巨大变化。
拿到样本后,童湛言直奔小楼。
几分钟后,鉴定结果出来,童湛言看去时,掌心都已因为紧张有些发烫。
八棵小麦,三棵感染率65%,三棵64%,一棵60%,一棵62%。
看见那个60%,童湛言紧绷的神经放松几分,人也长长吁出一口气。
童湛言回去大棚时,早就已经被他叫过来帮忙的清霁月正摆弄着那些小麦的叶子。
“小心些,很锋利。”童湛言提醒,“而且还有毒。”
“软的。”清霁月并未收手,而是一边摆弄一边看向童湛言。
“什么?”童湛言茫然。
“叶子变软了。”清霁月再晃晃手里的叶片。
闻言,困扰已久的童湛言猛地就回过神来。
他一直觉得那些小麦变矮了,测量之后却发现并无变化,因为那些小麦并不是变“矮”了,而是它们原本如同刀片直立的叶子软了也就耷拉了,视觉上也就比之前矮了。
他测量时测的是麦穗到地面的距离。
弄明白怎么回事,童湛言忍不住捏了捏鼻梁,都说灯下黑,他也算是体验到了。
在他的印象里,小麦的叶子本来就该是往上长一段然后往下耷拉的,它们变得正常了,他反而没发现。
“你帮了大忙了。”童湛言恨不得抱着清霁月亲上一口。
“什么忙?”
“没什么,帮我拔了它们……”童湛言决定不告诉清霁月自己犯的蠢,那有损他高大聪明的形象。
清霁月越来越熟练,原本还需要一天多的活,如今一天就能干完。
童湛言趁着他忙,把玉米播了种。
白老板最近每天都在基地,童湛言干脆把他也抓来帮忙,那让效率提高不少。
忙完他这边,童湛言顺便看着白老板把他自己那些种子做了假植。
夜里,童湛言趁着苏烟然没注意,再去偷了几只鸡,要犒劳清霁月。
临路过兔笼时,童湛言朝里面看了看。
兔子的生长周期很短,从出生到能吃肉也就两到三个月,笼子里那些兔子都已经是成年兔。
兔肉和猪、鸡这些的肉味道不同,质地更为细腻还带着一种独特的味道。
干辣椒爆炒,要是能再就两瓶冰饮,童湛言一个人就能吃掉一大盘。
麻辣兔头那就更是一绝。
童湛言强忍着才没伸出魔手。
那些兔子是买回来育种的,要吃也得等它们生完崽。
以兔子的繁殖能力,童湛言相信那一天已经不远。
兔子是双重妊娠的生物,简单来说就是双子宫,是可以在一侧子宫怀孕时另一侧继续受孕的。
而且它们的妊娠周期也很短,从受孕到生下也就一个月。
兔子一次虽然只能生四到十二只,但生完之后马上就可以再受孕。
这些加在一起,两对种兔,它们生下的兔子也加入繁殖的话,仅仅一年群体就可以达到七十多万只。
也因此,童湛言以前世界有地方兔子泛滥到都成灾,甚至需要特意花钱去请人猎杀以控制。
因为看兔子,童湛言完全没注意到周围,等回过神来时,苏烟然已经不知从哪冒出来,正幽幽盯着他。
更准确来说,是他手里的鸡。
童湛言尴尬地笑笑,然后赶紧逃之夭夭。
002.
后门一群人已经会熬鸡汤,童湛言把鸡交给他们后就去找了清霁月。
清霁月正在客厅看评论。
他已经把总结出来的规律公布出去,最近一段时间网上都在讨论,连带着问题也不少。
这事关系重大,清霁月准备总结一些问得比较多的问题,做一次统一的解答。
童湛言没有打扰,只靠着他坐着然后看着他忙碌。
稍晚点,闻着肉香后,两人一起下楼。
肉汤好喝是好喝,就是味道有点寡淡,童湛言琢磨着之后少加点水的可能。
地已经开荒完,该抓起来的就得抓起来。
吃饱喝足,两人开车去山后湖边散了个步。
那里风景挺好,主要是安静,后门现在几百号人,就没有一个地方没人。
童湛言顺便看了看不久之前投放进去的那些鱼虾。
湖太宽,再加上溪也挺长,那些鱼虾一进去就没影,童湛言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好再也没看见翻肚皮的。
湖边没有路灯,七点一过就漆黑一片。
代步车有路灯,倒也足够照亮一片地方。
两人临十点才回去,那时食堂那边已经没什么人。
地越来越多,哪怕事少了,真忙起来也还是挺累。
两天后,童湛言把后面送来的那些鱼虾也放进了湖里。
加上它们,就算数量最多的虾不算,水里也七八百样活物。
童湛言回去之后就找了苏烟然,让他每天多喂些食,投喂的地点也再增加分散成五个。
交代完,童湛言又开车去河边转了转。
河围绕基地边缘而建,河面挺快,河水也深,有的地方估计都得近十米。
之前童湛言刚来的时候,河水清澈得五六米的地方都能清楚看见,现在却已经不行。
大半年的时间已经足够大部分水草、芦苇成熟,它们的种子顺着水流飘到河里,再因为河水自然流动的系统扩散到整片河,如今河里不少地方都已经能看见水草苗。
再加上他们投喂时直接扔进水里的菜叶,以及鱼虾那些的粪便,如今河水可见度明显变低。
那是好事,那说明水里的微生物微成分在变多。
不过接下去也需要注意了,这些河水虽然在流动,但到底是死水。
如果污染过重,鱼虾那些死掉就算了,也是有可能让地里的作物生病的。
鱼虾那些吃微生物那些,顺利的话它们自己就能控制住。
童湛言转完一圈回去时,宁琅东一群人正好浇完肥。
地里才拔完的杂草又开始冒,一群人正头痛地商量是要继续拔还是再过两天再拔。
草太小拔起来也费力。
枝干太嫩一掐就断,根拔不起来,那马上又会再长。
童湛言没让他们继续头疼,直接给他们安排起另外一件活,给紫云英那些做粉碎填埋。
紫云英那些已经陆续冒起花芽,这个阶段的它们正是营养成分最丰富最适合埋进土里肥地的时候。
童湛言之前都是等种子出来再埋,这一次却不用。
童湛言倒也没准备全部埋了,每一种都留了大概二十亩地的量,准备收种。
那加起来也快两百亩。
紫云英那些也不是只有开荒才能用,种过的土地隔一段时间也可以再种一次,这样能养土。
特别是他这种播种采收频繁的土地,更需要养。
粉碎机童湛言之前就已经加买过一次,所有机子一起运作,效率相当高,再加上人也多,三天不到就忙完。
盖完塑料膜,宁琅东一群人正好回去拔草。
下午,养殖场那边把最后一批水产送来。
童湛言全部隔离,并且付了最后的尾款。
五天后,童湛言正准备给那些玉米假植,苏烟然就找来,后面买回来的那对种猪发情了。
童湛言过去看了看后,直接交给苏烟然。
苏烟然已经去养殖场那边学了一段时间,之前也已经配过一次种,有经验。
配种并不顺利。
两头猪都是从外面买回来的,脾气差,一见面就二话不说就打了起来,而且是打到见血那种。
苏烟然本来还想等等,结果它们却越打越来劲。
实在没办法,一群人赶紧插手,把它们赶回了各自的圈里。
两天后,苏烟然安排了第二次尝试。
如果还是不行,就只能让养殖场的人过来人工操作。
它们上次见面打了一架,再次见面气氛一下就变得紧张,不过生理反应的催化下倒也没再打起来。
结束时,都已经是三四个小时后。
成不成要等下个月才能知道。
忙完这边,苏烟然顺便和童湛言说了下之前那对种猪的事,它们差不多也可以再配了。
童湛言全权交给苏烟然。
临离开,童湛言看着那两只猪身上的伤口,越发坚定了等小猪崽出来就把它们劁了的想法。
下午,童湛言带着白老板把他自己那些玉米做了假植。
忙完,童湛言去地里转了一圈。
随着花期逐渐过去,授粉成功的作物果子开始膨大。
因为授粉时间的不同,那些果子长得参差不齐,再加上有三分之一没授上粉,情况看着有些惨淡。
与此同时,留下收种的紫云英那些陆陆续续开始开花。
原本围着这边地里转的那些蜜蜂,转移向那边。
童湛言才忙完,苏烟然就又找了过来,那些兔子情况不太对,好像是也发情了。
苏烟然提前跟养殖场那边的人请教过。
童湛言过去看了看,确实是开始了。
兔子发情挺好分辨,最为人所知的就是频繁跺脚这点。
这世界的动物都有点神经质,兔子也不例外,不过它们攻击性没那么大。
童湛言让找了些大箱子,把它们一对对分开关在一起。
它们忙碌间,童湛言直接就在旁边琢磨起是要爆炒还是红烧。
雌兔不能杀,雄兔却已经完成它们的使命。
姜是高感染率的,暂时是没得吃了。
蒜却是原始种子,而且现在都已经二十厘米左右,少量掐点叶片没问题。
琢磨着,童湛言倒也没急着立刻就杀,毕竟受孕能不能成还是个问题。
夜里,童湛言抓着清霁月,极为深刻地和他讨论了下这两天他都忙了些什么。
一个星期后,紫云英那些开始大面积爆花时,童湛言定制的挖沟机送到。
宁琅东一群人听说,全都围过来凑热闹。
围着它们转了一圈又一圈,一群人迫不及待地就想要试试,奈何目前没有地需要用到。
用不上,一群人也就更加稀奇。
看着这一幕,徐老王老对视一眼,眼中都是复杂。
同样复杂的还有直播间一群人。
“曾几何时搞种植的哪个不是小心翼翼,特别是一些主播,鞋套防护服手套,搞得跟做实验似的,现在挖沟居然都有机器了……”
“是啊,这才多久……”
“感觉就跟在做梦一样。”
“我一直有种感觉,学长跟我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他那基地跟我们也不是一个世界……”
“但是有了翻地机挖沟机这些会更方便吧?一千多亩地,总不能指望全部人工来,那得累死。我希望学长轻松点。”
“我并不是觉得这样不好,就是觉得种植好像真的不一样了。”
“我懂。之前学长说要把作物的价钱降到两块钱一斤,我一直觉得夸张觉得不可能,毕竟那都不知道要种多少亩地才够。但看见那些机器,我就觉得好像也不是没可能。”
“你们有没有一种感觉,基地那一千亩地有点少了?机器那么大,来回两趟就没了……”
“我有,我之前就在想了,如果种得少了,那些机器估计都进不去,到时候还得要人工,反而麻烦……”
“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
“比起这些,翻地机也就算了,现在居然连挖沟也有机器了,那是不是代表我们连去挖沟的机会都没了?”
“……”
“前面的你别说话。”
“叉出去,哪里来的逆子,马上叉出去!”
……
挖沟机送来得快,粉碎机那边却还连图都没出来。
童湛言问了问送货的人后,主动联系了一下研究团队那边,实在不行按照作物的高矮分开做几种型号也行。
167/187 首页 上一页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