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我靠种田建农家乐救全球(穿越重生)——宫槐知玉

时间:2025-06-26 08:33:49  作者:宫槐知玉
  那竹子长在边缘,再加上细和体型不高,上方的叶子并未和其它的缠绕在一起,根部一断,直接就向着旁边倒去。
  那鸡并未回头看,而是悠哉游哉地走向另外一根。
  童湛言嘴角抽了抽,打定主意下次杀鸡一定带它。
  另外一根竹子长在偏中间的位置,上方的竹叶和其它的缠绕在一起,并未直接倒下。
  不过因为营养不良,枝丫不多,童湛言把它扯下来倒也没花什么力气。
  把它和另外一根拖到一起后,童湛言把它们扛到肩上,带着它们向着代步车而去。
  几分钟后,食堂后门。
  童湛言把那两根竹子上方的枝丫全部削掉,只留下主杆。
  不得不说,那两根竹子长得挺漂亮。
  怕被人拿走,童湛言直接把它们拖上楼。
  好在它们也就三米多,客厅完全放得下。
  钓鱼线就比较难找了,毕竟平时少用到。
  清霁月也帮着想,不过想来想去也没想到合适的。
  童湛言只好上网搜索。
  网上也没有专用的,不过童湛言找到了做手工的透明丝线。
  鱼钩,童湛言直接买的绣花针。
  鱼漂,童湛言买的乒乓球大小的玩具泡沫球,准备到时候自己串在上面用。
  休息够,又吃到好吃的,第二天一群人干劲十足。
  童湛言去小楼时,徐老已经给他们安排起活,一部分拔草和掐花掐叶,一部分浇肥。
  童湛言没去参与,他把那些玉米移栽进大棚,顺便再去收了些佐料。
  佐料那些都是他在管。
  忙完时,已经是傍晚六点多。
  童湛言简单吃完饭,立刻向着后门那边而去。
  靠近,他才下车还没来得及上楼,就在楼道里看见正提着行李上楼的清霁月。
  童湛言立刻明白过来,清随风终于是来了。
  童湛言已经做了两个多月的心理准备,这一刻还是打起退堂鼓。
  他选择从心,上车回去小楼。
  油菜早就采收,早已经没味。
  上楼后,童湛言给清霁月发了条信息。
  清霁月并未说什么。
  隔天下午,童湛言买的渔线和绣花针送到。
  他赶紧联系清霁月,要看看什么时候方便去取竹子,以及他自己那些衣服。
  因为基地来往的人多,一次性洗漱用具很多,不过衣服他得拿回来。
  清霁月很快回复,他送过来。
  童湛言让清霁月送去湖边,他正好带他玩个好玩的。
  交流完,童湛言看了眼正忙得热火朝天的田新清他们,拿了个桶,带上绣花针和线、球,有些心虚地向着湖边而去。
  半小时后,童湛言刚好把绣花针掰成鱼钩的模样,就听见代步车的声音。
  “清霁月,这里。”童湛言赶紧开口。
  芦苇太多太高,不注意找根本找不到人。
  片刻后,脚步声在童湛言背后响起。
  童湛言回头,“带你玩——”
  童湛言脸上笑容僵住,因为站在他身后提着他的行李拿着竹子的人虽然也是一头长发,却并不是清霁月,而是清随风。
  一段时间不见,清随风倒没什么变化。
  清随风浅浅一笑,“小月在忙,就让我送过来了。”
  说着,清随风把行李放在远离湖边的地方,把竹子拿到童湛言正坐着的水边。
  童湛言瞬间明白过来,清霁月是故意的。
  童湛言头皮发麻,不过倒也没怂到连话都说不利索的程度,“您钓过鱼吗?”
  清随风摇摇头。
  童湛言拍拍旁边的草地,拿过鱼竿,开始给鱼钩、竹子捆线和上鱼漂。
  清随风在旁边坐下,看着他忙。
  钓鱼也是需要些技术的,童湛言就是个业余的。
  不过忽悠连钓鱼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清随风,和湖里那些同样不知道钓鱼是什么的那些傻鱼,还是够的。
  做好钓鱼竿,童湛言又随手拔了两根草捆成小小一团,并把它们挂在鱼钩上后,把其中一根杆递给清随风。
  “这样……”童湛言说着,把自己那杆上的鱼饵扔进水里。
  鱼钩带着草直接就沉进湖里,三个鱼漂被拉下去一个半,不过总归是稳住。
  草鱼买回来时就已经三指宽,买回来到现在也已经快一年,已经能吃。
  清随风颇为稀奇地学着童湛言的模样抛竿出去,“你是想抓水里那些鱼?”
  清随风虽然离开基地已久,可他也看直播,更准确来说就没人不看童湛言这基地的直播。
  这已经成为他们所有人的日常。
  “嗯。”童湛言应声,“如果有鱼咬钩,那几个小球会动,你也能感觉到。鱼上钩后,记得把线绷直,一旦松了力道它们就会跑掉。不过也别绷得太紧,那样线容易断。等它们折腾累了,再收线。”
  “这样能行?”清随风不可思议,那些鱼是不是太傻……
  “试试就知道了。”童湛言没去解释,就像他说的,试试就知道了。
  湖边一时间安静。
  水里的那几个球也安静。
  “你和小月吵架了?”清随风突然来了句。
  “没……”
  “哦,那就是因为我来了?”
  童湛言一口气差点没提上来。
  童湛言硬着头皮侧头看了眼,清随风静静看着湖面自己那鱼竿上的球,就仿佛在说天气不错。
  那瞬间,童湛言想死的心都有了。
  他都忘了他这基地全程直播。
  他和清霁月那点子事,清随风估计早就已经知道,不光知道,他可能还全程围观……
  002.
  “您不介意?”童湛言半天后才憋出一句。
  清随风嘴角勾起,“我其实挺高兴的,他能遇到自己喜欢的人。”
  清家,霁绯的死,他和清霁月爷爷感染狂暴的事,他自己异于常人的能力,加诸在清霁月身上的东西太多太多。
  如果童湛言没有出现,如果所有人都走在原来既定的路上,那清霁月的余生注定会是悲壮的。
  毕竟越是高压的环境越容易感染狂暴,而清霁月未来的路早就定下。
  但童湛言出现了。
  他就那么突然地就出现了。
  然后他凭着一己之力,用一些就算现在再回头去看依旧不可思议的方式,硬生生撕开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来。
  他不光撕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他还蛮横的把他们的世界也搅得天荒地乱,蛮横的把他们也拽着走向了一条全新的通往生的路。
  “我也很高兴,他遇到的那个人是你。”清随风看向童湛言。
  被喜欢的人的父亲夸奖认同,这种事童湛言两辈子加起来也还是第一次,那让他有些手足无措。
  清随风移开视线,看向湖里。
  “谢谢……”童湛言道。
  “动了。”清随风突然就紧张起来。
  童湛言愣了下后才反应过来,他连忙看向湖里。
  果不其然,清随风拿着的那鱼竿上挂着的鱼漂正被扯得向下而去。
  “别动,稳住——”童湛言话未说完,鱼漂就被扯的往旁边而去,“拿稳——”
  清随风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手忙脚乱。
  童湛言怕鱼跑掉,赶紧上前帮忙。
  一阵兵荒马乱后,鱼被拖到岸边。
  童湛言赶紧拿了桶上前,装了水,把它抓进桶里。
  彻底忙完,两人都松了口气,旋即忍不住笑了起来。
  事发突然,两人都吓了一跳。
  缓过劲,清随风来了兴趣,自己拔了草就要学着童湛言刚刚做饵。
  童湛言在旁边看着,时不时指点一两句。
  鱼钩再次扔进湖里后,两人很快再聊了起来。
  不过这一次他们都没再提之前的话题,而是说起杨洪他们。
  杨洪、王延洲他们的回归,不只是让前线多了几个战力那么简单。
  狂暴越来越严重后,前线的招兵其实也逐年变得困难,毕竟那不只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事关整个家庭。
  可现在不同。
  今年,前线招兵的数据明显上升。
  在前线感染狂暴的人四大家是会给一些补偿的,可那点钱对于那些人的余生对于他们的家庭毫无意义。
  但现在不同。
  四大家正在商讨建立一个通道,由四大家统一购买作物,再以内部价供给前线感染狂暴那些人。
  这还是学的童湛言。
  对这,童湛言表示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例如拿出一定比例的作物专供给前线。
  他给杨洪他们的内部价,因为人不多,因为不用担心影响外面那些利益相关的人,所以是直接按照两折给的。
  给四大家的话,只要他们是真的把作物用在前线那些人身上,他也可以按照这个价钱给。
  不过考虑到外面还有很多人需要作物,目前比例他不能给得太高,最多一轮作物的三成。
  量是少了点,不过再有一年多古云扬他们就毕业了,虽然他无法控制他们的价钱,但到时候外面作物肯定会更多……
  童湛言算得很认真,清随风听着听着却沉默。
  网上关于基地的顾虑,清随风当然也看见,也是因此,这一刻才更为触动。
  从一开始的感染率降低的作物和普通作物一样卖,到一次次打折,童湛言是真的在努力让这世界变好。
  他心中千言万语,最终凝聚成六个字,“谢谢你,童湛言。”
  大概是见他们一直没回去,两三个小时后,傍晚五点左右,清霁月过来。
  童湛言把自己的鱼竿让给他,准备让他也体验一把。
  有新手保护期在,鱼很快上钩。
  鱼最终不是被钓起来的,而是被清霁月用能力抓上来的,他太慌乱,反应过来时已经下意识地用上能力。
  清霁月动静闹得太大,水里其它鱼估计是被吓到,之后再也没有咬钩。
  临近六点,田新清他们该收工时,童湛言也喊停。
  折腾半下午,他们一共钓起来了六条鱼。
  草鱼整体算下来已经快两年,加上他们定时投喂,基本已经有七八斤,还挺大。
  不过就算不算古云扬他们,只吃作物那些人也足足百来个,吃肉是不可能的,只能熬个汤。
  童湛言三人回去时,后门厨房正忙着,已经快开饭。
  其他人不会,童湛言亲自上手。
  四十多分钟后,童湛言把汤端进前厅时,一群人早就已经吃上。
  不过那并不影响他们排队尝鲜。
  童湛言照例先装走三份。
  夜里,童湛言没再回去小楼那边。
  翌日,听说童湛言昨夜熬了鱼汤,古云扬一群人立刻眼巴巴地望着童湛言。
  童湛言以前有好吃的都会叫上他们的。
  童湛言哭笑不得。
  那些鱼正处于繁殖期,少量钓几头尝尝鲜就算了,大量吃还得再等等了。
  童湛言只能先画个大饼。
  知道没得吃,古云扬一群人看着吃上那群人的眼神都不对,而后者,鼻孔都快翘到天上去。
  接下去一个星期,他们最热衷讨论的话题都是那鱼汤有多鲜,那鱼肉有多好吃。
  在此之间,童湛言翻出之前收起来的紫云英那些的种子,把基地几座山山上都撒了些。
  山加起来也才六七座,不算多,但真要按面积算也已经不小。
  童湛言没把种子全部用完,只很稀疏地撒了些。
  那几样都很能活,过段时间自己就能繁衍开。
  童湛言也把小麦种进了大棚。
  那些小麦的生长周期已经长达四十天,上一次它们成熟时,好多玉米都已经结出颖果。
  所以这一次童湛言在玉米才长高到他的腰时,就提前种下。
  一个星期后,地里的杂草过完一遍,其它作物的肥也浇得差不多时,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玉米、南瓜、红薯那边。
  这三样加起来足足六百亩地。
  童湛言没再偷懒,跟着上。
  六百亩地全部都需要手动浇肥,就算是人多,也相当耗时。
  忙碌间,童湛言满脑子都是灌溉系统,只可惜目前肥还不够浪费不起。
  一个星期后,忙完时,童湛言累得腰都已有些直不起来。
  浇肥需要频繁弯腰。
  浇完一轮,之前其它作物的地里杂草又已经长起来,肥也到了可以再浇的时候。
  休息一天,一群人再次上阵。
  两轮后,再轮到玉米、南瓜、红薯那边时,玉米已经快人高,南瓜早就已经爬满地,红薯藤蔓也厚实一片。
  那让浇肥变得更加困难。
  同时,它们开始大量开花。
  之前靠着河边山脚下紫云英那些的花过活的蜜蜂见状,立刻一拥而上。
  童湛言放弃人工授粉。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徐老一群人都有些心疼,不过倒也没说什么。
  红薯不需要授粉,南瓜的花不像其它作物那样小且多,而且这几个月里蜜蜂也有再繁殖。
  最主要的是,就算让他们上他们也已经忙不过来,花有花期。
  玉米、南瓜那些童湛言种得早,比其它的早了快有四十天,虽然因为没有育苗所以前期长得慢了些,但总的来说也还是有二十天的差距。
  也正好是那二十天,让其它作物的花期和它们错开。
  二十天后,玉米、南瓜那些粉授得差不多时,那些蜜蜂立刻转移向其它作物。
  见状,童湛言直接不再去管。
  徐老他们除了固定的拔草施肥外,选了比较边缘的两三样作物,抽空人工授粉了一遍。
  蜜蜂授粉可不会保证每一朵花都成功,而损失掉的那些就是损失掉了,他们舍不得。
  这边忙停,童湛言去给大棚里那些玉米浇了次肥。
  这一批的小麦涨势比上一批的还要慢,而且慢了很多,比他预料的都还要多。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