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是呢?”
……
直播间众人讨论,基地一群人也都纷纷停下看向童湛言。
察觉,童湛言看去,“看我干啥?快干活,这一批人可比之前少。”
刚走的那批人,四十多个虽然也留了十多个,可基地人手本来就不够。
一群人又深深地看了童湛言一眼后,这才收回视线。
五折,那就是一半。
童湛言最开始说要把价钱打下去的时候他们是不相信的,就没有人会相信。
现在,价钱却已经被压到一半。
而且童湛言越降越多,这一次五折,那下一次呢?
三折?
还是两折?
想象着那可能,一群人忙碌间忍不住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见激动。
下一刻,他们速度明显提升。
不管下一次会降到多少,前提都是作物能种出来,他们摘快一点,那一刻说不定就会更早到来。
一群人都忍不住热血沸腾。
第一次采摘作物不多,但地越来越多,一群人依旧忙到傍晚。
最后一点东西都送去门口后,一群人离开。
童湛言见状,也收了工。
吃完晚饭,他没再去清霁月宿舍那边,而是直接就住在小楼。
翌日,天才亮,古云扬一群人都还没来,白老板就急匆匆地过来。
见面,他发送给童湛言一份作物感染率的鉴定报告。
童湛言一开始还以为是作物被什么污染感染率变高了,看清后却忍不住挑了挑眉。
因为感染率并未变高,反而是变低了,低于20%的低。
他这基地,作物感染率到了20%都会卡住,之后再想要让感染率降低,就得把作物种在营养物质更为丰富的绿肥地里。
但他现在绿肥地还不多,所以那些作物都是优先供给清霁月那边,还并未卖过。
绿肥地的作物之前采摘并没摘,但卖的作物里却有低于20%的。
“有多少?”童湛言问。
“不算多,而且只有胡萝卜有这情况。”
童湛言朝着地里看着,然后很快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
有问题的不是胡萝卜,而是胡萝卜所在的那片地,它们有一部分用的是他最早开荒的那五十亩地。
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浇肥,随着那些土地越来越蓬松肥沃,虽然他并未特意去做绿肥,但却已经达到绿肥地的标准。
胡萝卜它是种得比较早的作物之一,感染率最近差不多也正好到20%。
这是童湛言并未预料到的,不过也是必然。
粪肥本来就有养土的作用,否则当初他也不至于说什么都要养鸡。
“那现在怎么办?要召回吗?”白老板问。
感染率20%以外和以内的作物,效果不同,再加上绿肥地不多,珍惜程度也就不同。
“不用,价钱也不用变,就按现在的卖。”童湛言关掉终端。
白老板讶然,“可是……”
“放心,以后会越来越多的。”童湛言笑着提醒,“记得盯紧了,可不许溢价。”
童湛言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
如果最开始那五十亩地已经能达到绿肥地的标准,那随着肥越浇越多,其它地肯定也能达到。
而且这一次不用开荒,所有肥都能回馈到本来的土地中,效果又会更好。
白老板眼神复杂,他本来还以为是什么环节弄错,所以才大清早就急匆匆地跑来……
白老板离开。
稍晚点,他还是把这事和田新清说了。
童湛言卖的作物之前是没有感染率低于20%的,这次却有,得统一做个说明。
而且童湛言可以不在乎这些,他们这些人却必须在乎,至少要让外面那些人知道童湛言都做了些什么。
直播间。
“价钱也一样?”
“我才和朋友聊了一整个通宵的打折的事,现在人还没清醒,就又告诉我这?”
“我也,我现在兴奋劲都还没过……”
“我就一个感觉,又来。”
“我就想知道在哪里能买到?”
“只能靠运气吧,毕竟学长那里的作物现在不做鉴定直接运走,要到了小经销商手里才会鉴定。”
“其实也不用特意去找,其它作物一样有用,而且我相信要不了多久这样的作物就会到处都是。”
“我赌半年。”
“你也太看不起学长了,我赌下一批。”
“我也赌下一批。”
“下一批+1”
“下一批。”
“你们全都选下一批还怎么赌?”
……
因为白老板来得太早,徐老他们都还是之后才从直播间那边知道。
听说胡萝卜感染率自己就降到20%以内,听说那片地变成绿肥地,一群人无比激动地就跑过去又是查看又是鉴定。
一个多小时,一份更加精确的鉴定书出来。
那五十亩地里有30%的胡萝卜,感染率都降低到20%以内。
徐老他们颇为心疼,因为五十亩地只有几亩是种的胡萝卜,其它则全部种的油菜花。
油菜产量低,又还有出油率的问题,实在有些不划算。
他们心疼,童湛言心情却一下就变得不错,因为他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一件事。
他说不定不用等下一次,这一次收获时就能吃上菜籽油了。
那些胡萝卜感染率都能降下来,油菜花当然也能。
那些油菜虽然种的要比胡萝卜晚,但也没有晚太多,而且它们开始种时基地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因此肥水相对最早期的胡萝卜充足些。
它们这一次的感染率比那些胡萝卜要高些,但一部分应该也能到20%以内。
有了感染率的事,一群人心情都不错,效率也随之提高。
正式采摘近十天左右,采摘进入高峰期时,童湛言直接抽了一次三百人一星期的奖。
这是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
人到之后,童湛言没让他们去帮徐老一群人,而是带着他们去收起玉米、南瓜和红薯。
那三样本来就种得比较早,虽然等老透花了些时间,但也已经到了能摘的时候。
有作物秸秆粉碎机在,童湛言只让摘玉米和南瓜没让砍秸秆,那节省了不少时间。
一个星期后,玉米、南瓜正好收完。
玉米拖去西瓜地那边晾晒,南瓜先堆在地里。
送走那些人,夜里童湛言再抽了一次奖,三百个人五天。
红薯的采摘要麻烦些。
五天后,红薯摘完。
红薯同样先堆在地里。
第二天,童湛言带着白老板一群人,把所有摘出来的玉米、南瓜和红薯做了一次大的清点。
产量和他预计的差不多,总计大概两百万斤左右。
他划出大概三成,按照之前和清随风说好的,让送去四大家那边。
剩下的七成,他留了三成用来喂鸡那些,四成直接让白老板他们拖走。
先拖走的是南瓜和红薯,因为这两样不需要晾晒。
再是一个星期后,南瓜、红薯都运完时,玉米正好晾晒得差不多。
其它的拖走后,童湛言带着一部分人把剩下的搬去了仓库。
童湛言忙完,立刻就去了大棚那边。
他忙碌间,大棚里的那些小麦也已经接近成熟。
这一次它们用的时间比上一次再多了三十天左右,总计七十天左右。
这一次就算成熟,它们也没能超过那些玉米,甚至最高的一棵都只到童湛言下巴。
因为体型比起最初缩小得明显,麦粒也跟着变小许多,已经只剩食指大。
童湛言给它们做了次鉴定,感染率依旧没怎么变,还在55%左右。
童湛言把麦穗剪下收好后,下意识就要联络清霁月。
终端打开,看见他们昨夜的聊天内容,他才想起清霁月现在不在基地。
前线那边这次有惊无险。
没了清霁月,这些土就成了麻烦。
童湛言给那些土做了鉴定,那些小麦的污染性还是有的,大部分地方的土感染率都已经超过50%。
这个程度的土倒也不是不能种,但童湛言犹豫片刻后,还是决定把它们换掉。
其它作物的采摘分多次进行,也远比玉米那些麻烦,所以田新清他们到现在都还忙着。
童湛言只能抽奖。
大棚面积有限,人海战术用不上,童湛言抽了三十个人,为期三天。
换土的同时,童湛言顺便带着他们把玉米那些秸秆收了。
有机器,那就是一天的事。
玉米童湛言没烧,而是准备全部烧成灰,然后混进地里。
草木灰不宜过多,因为它们本身能调节土地酸碱性,过多会导致土地偏酸,很多作物不能种在这样的地方。
不过他这基地之前什么都缺,仅这两百亩玉米的量,完全容纳得下。
火童湛言是自己放的,他已经不指望那只鸡。
那鸡的火焰温度非常高,让它烧,童湛言也怕烧过头。
童湛言再次忙完时,徐老他们那边也正好忙过最忙的那段时间,逐渐进入收尾阶段。
新一轮的播种已经可以开始。
童湛言把田新清几人都叫了过来,做了统一的说明。
这一次,玉米、南瓜和红薯依旧是大头,但这一次和上一次不同,童湛言准备自己一手抓,因为这一次他准备让气候也轮换起来。
第101章
001.
春天是适合种绝大多数作物的季节,但过于稳定的气候也有很多问题。
例如玉米和小麦这一类需要灌浆的作物,就需要累积淀粉、干物质才能让颗粒变得饱满,番茄、西瓜则需要糖分,而这些东西都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温差。
想要把产量提上去,除非他就只种适合春天种的那些作物,不然温度是肯定要跟上的。
听说童湛言要做什么,徐老几人心情都复杂。
上古时期的天气四季轮换他们是知道的,他们之前也不是没尝试着模仿。
这基地当初就是为了模仿上古时期才建立。
然而那对种活作物毫无帮助,反而增加了把作物种活的难度,他们也就只能放弃。
他们早就放弃,童湛言却准备尝试。
他们心中不是没有担忧,如果失败那代价可就大了,但那份担忧仅在众人心中停留一瞬。
紧随而来的,就是兴奋。
因为那个人可是童湛言。
童湛言并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说完自己的打算后就做起安排。
季节要轮换起来,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种子进行分类。
春季是适合大部分菜播种的季节,他之前在种的那些生菜、茄子、黄瓜、番茄、油菜、玉米,全部都能种。
夏天气温偏高,就更适合温差大和喜热耐热的,例如苋菜、西瓜、番茄、空心菜、冬瓜……
秋天相对干燥凉爽,温度相对春天也要高些,但总的来说也是很适合植物生长的季节,对不喜潮湿的作物格外友好。
花菜、莴苣、芹菜、豌豆这些都很合适。
适合冬天的相对少些,但冬小麦、胡萝卜、萝卜、白菜、蚕豆这些产量也都不错。
“清单我已经发给你们,你们把种子全部筛选出来,然后我们从春季开始,和之前一样播种……”童湛言说话间发给众人一张早就整理好的清单。
轮换的事他早就已经在筹备。
收到,几人迫不及待地就打开。
粗略看了看后,徐老几人再抬头时,眼中皆是兴奋。
“那我们先去忙了?”
“好。”童湛言点点头。
徐老一群人立刻向着小楼那边而去。
基地现在种子都已经上百种,童湛言把它们全部收在了同一个屋子,虽然每一样种子都有标识,但要分类还是需要些时间。
几人忙碌间,古云扬一群人继续地里的采摘和收苗。
要等地腾空了,才好中其它。
午饭时,古云扬一群人从田新清他们那里听说童湛言的打算,立刻有些坐不住。
这可是以前都没学过的新东西,他们也想来帮忙。
可他们足足几百号人,根本不可能一起上,种子的房间根本装不下他们。
徐老、王老商量后,决定把从童湛言这里知道的再做一次整理,发到共同的群里,再由他们做统一的问题整理,然后统一反馈给童湛言。
童湛言乐得轻松。
他们忙碌间,童湛言抽了次奖,带着抽奖而来的人收获了油菜。
收获前,童湛言花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给种在他最开始开荒那五十亩地里的部分油菜做了一次鉴定。
它们里面确实出现感染率已经降到20%以内的,但因为才刚到临界点,比例不高,只有5%左右。
童湛言硬是凭借着足够的耐心,鉴定出了大概五十斤菜籽的量,单独做了采收。
有了那些菜籽,他之后就有油吃了。
五十斤菜籽,也就十七斤左右的油,虽然还是少得可怜,但省一点撑到下一批油菜成熟还是可以的。
油菜和玉米一样,春天就可以播种,入夏后正好采收。
油菜的采收工序颇多,再加上为了方便脱粒机使用油菜都晒得相对较干,一碰油菜籽就掉,众人都小心翼翼。一百亩地折腾了两天。
两天后,送走抽奖而来的那些人,童湛言带着古云扬一群人,把油菜籽全炸了油。
这一次油菜籽空前的多,出来的油亦是如此。
童湛言算着量让拿了一部分去后门那边后,剩下的全部让白老板拖走。
末了,古云扬他们把油菜籽饼拖去沤肥,童湛言自己则榨了属于他自己的那些油菜籽。
因为榨油机里面还残存了之前那些油菜籽的油,前面那些童湛言没敢要,预计十七斤的油,缩水成十六斤。
175/187 首页 上一页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