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穿书给权臣冲喜后(穿越重生)——丹锦

时间:2025-06-26 08:49:26  作者:丹锦
  直到洪大福来报热水备好,他才起身去往浴房。
  泡过澡,酒意似乎也退了。姬安喝过一杯冰果汁,见上官钧还没回来,就让人去书房拿东西,自己转进内间坐到床上。
  没一会儿,关忠将姬安要的东西送来。姬安挥手让他退出去。再找出最近新补上货的led灯,夹在板子上打开,慢慢看起来。
  这是铁甲军列来的单子。
  姬安给了铁甲军恩典,让每人提一样想要的东西,他会尽量满足。此时他细细看着,发现都是些北边不太好寻、但也不是很贵的东西,估计是燕似山有约束。
  师晟和炮兵队自然也在内。姬安看着看着,突然看到一个和别人差别很大的——杜阳:胡萝卜种。
  姬安不由得一笑。他记得杜阳,一个有些腼腆的阳光青年,很有一颗报效大盛的赤诚爱国心。
  当初姬安召杜阳来,问他是否愿意随铁甲军去夜袭金武,杜阳听得双眼放光,一口就答应下来。而当姬安问他回来想要什么奖赏之时,他只吞吞吐吐地问可不可以调到工部去。
  姬安细问才知,杜阳先前回乡当知县,奉命改善水利工程,这活对他来说还好办,但他一番折腾下来,发现当官要比做事难得多。杜阳红着脸说,感觉自己不合适主政一方,只想去工部发挥算学所长。
  不过,姬安那时另有了想法,就没正面应他。只勉励他好好训练,立了功回来自会让他去合适的部门。
  姬安由此又发散着想到章实那头,章实请假回乡探亲,千秋节前应当能回京。这两三年章实那个社团又壮大了点,出了好些个实用的小项目成果,也是时候弄个正经部门,才更好持续性发展。
  他正想得出神,忽听一阵拉门声响。抬头看去,就见上官钧散着发,带着一身水汽走过来。
  姬安笑道:“怎么先前都没听见你回来的动静。”
  上官钧:“是陛下看东西看得入了神。”
  姬安往床里挪挪,给他腾出位置。
  上官钧吹了屋里别处的烛火,只留屋角一盏小灯。
  屋内一下变得昏暗,姬安看看时间,发现已经到了该睡觉的时候。
  上官钧坐到床上,伸手搂住姬安的腰,凑过去亲姬安的脸:“陛下可想好了,要如何与臣‘算账’。”
  姬安笑着躲:“别闹,都这时候了,明日可不休沐。”
  不过,到底还是被上官钧捏着下巴转过脸来,好好亲吻一回。
  上官钧也没真闹他,亲过人便躺下,拈着姬安的头发随口问:“陛下在看什么?”
  姬安:“铁甲军的心愿单子。”
  一边说,他一边关上led灯,将板子放到床内枕头边,也跟着躺下。
  然后翻个身,趴到上官钧肩头:“二郎,和你商量个事。”
  上官钧抬手抚上他的脸,温声问:“何事。”
  姬安也抬起手,握住上官钧的那只手,露出个狡黠的笑:“我觉得,现在合适让政事堂过一过你的封后诏书了。”
  上官钧一愣。
  姬安续道:“正好在千秋节上公布,再让礼部和司天监算个吉日,最好是秋日里的,凉快。我们去祭个天,也补一回婚礼。你想把新房布置在哪里,长寿殿还是元德殿?”
  上官钧看着姬安笑眯眯地说着话,一时只觉洗完澡刚散去的热气又聚拢过来,还全积在心头,包裹得他整颗心都又热又胀。
  他往前凑了凑,再次吻住姬安。
  这个吻柔情万千,亲得姬安感觉自己就像是飘到了云端上。
  良久,两人才舍得稍稍分开。
  姬安换过几口气,眉眼弯弯地戏谑道:“那就明日说?再吓宰相们一大跳。”
  上官钧轻抚着他的脸,却道:“先公布是无妨,不过婚礼怕是没那么快能办。”
  这回轮到姬安愣了:“为什么?”
  上官钧:“喜服和喜枕、喜被,没那么快能做好。”
  姬安眨巴几下眼:“啊?你不是……两年半前就说要做了?”
  他记得是在丰泰二年,上官钧生辰的那时。
  上官钧细细解释:“陛下与我的成婚之物,自当用天下最好的。布料要用澜光缎,那是帛州青泽县的贡缎。由当地养的蚕吃了当地特产的一种叶,所吐出的丝织成,因柔顺似水,缎面如带波光而得名。
  “那种叶子不多,蚕吐出的丝尤其滑,织工也需得有好技术,每年织出的布就很少。偏那种布染红色还特别麻烦,因此若宫中无吩咐,都会染成别的色。我特别交待下去,这才得了大红的澜光缎。
  “有了布料,还得剪裁缝制。这个倒是还好,顶多个把月的工夫,但绣活就极为费事了。陛下与我的喜服,还有喜被,都是腾龙游凤,喜枕是并蒂牡丹,不仅绣面大,听闻工艺也颇为复杂。
  “慢工出细活,哪怕是从宫里挑出十几个最好的绣娘,也得慢慢来,只怕不一当心就出了差错。这事一直是陛下那个管做衣裳的内侍何万利盯着,按他的估计,还得要个两三年才能好。”
  姬安听得目瞪口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掰着手指一算,震惊道:“那前前后后不就总共得花上四五年?!皇帝想成个亲这么费事的吗?!”
  上官钧:“向来是早早开始准备,等说上亲再备都嫌晚了。便是外面官宦人家嫁娶,稍微讲究些的,新娘家里备喜服喜被,也要绣上一年半载。天子之物更不用说,陛下可还记得,一件衮衣要绣几年?”
  姬安被他提醒,恍惚间想起来,以前的确是听上官钧说过,天子那身十二章纹的衮衣要绣三年多……当时姬安就拍了板,反正先帝那套还好好的,自己直接穿就是了,用不着费时费力做新的。
  上官钧现出些许懊恼之色:“样子画出来的时候,我想着也不赶着用,慢慢做就好。早知如此,该让她们换个简单些的,总能快上一两年。”
  姬安赶紧收敛神色,凑上前亲亲他,连声安慰:“没事没事,的确不赶着用。都做上了,当然是慢慢来,质量为先。反正我们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哪时做好就哪时办婚礼好了。”
  一句“往后的日子还长着”,让上官钧心下十分熨帖,蹙着的眉头终于松开。
  姬安担心上官钧记挂这事,掩着嘴假装打个呵欠:“睡吧,我困了。”
  上官钧抚着他后背,多问一句:“千秋节还公布吗?”
  姬安想了想,回道:“等办的时候再公布吧。不然公布了却不办事,显得不重视似的,指不定又会有人胡乱猜我们感情不好。”
  上官钧不由扬唇,轻轻应声“好”。
 
 
第217章 并蒂
  姬安一向节俭。
  他对吃的不挑,后宫和皇庄种的菜,养的鸡鸭鹅、牛羊兔就能满足他,没有产地要求。上官钧原先是有些挑剔,但在姬安不断拿出各种果蔬良种后,也就被那些改良品种的好口感给征服了。
  姬安倒是馋猪肉。这两年给皇庄弄了点白皮猪,还在《旬报》上花重金征集阉猪匠,又在系统里买了相关书籍给兽医署,让两边配合著好好研究、改进、推广了一把阉猪技术。
  现在猪肉已经是姬安和上官钧餐桌上的常见肉类,每回宫宴都少不了要上点红烧肉、回锅肉、狮子头之类的。《旬报》又登了不少菜谱,京里也开始跟风。可见东西只要好吃,某些“讲究”自然也就消失了。
  而自从皇庄种上棉花之后,宫中对丝绸的需要大大减少。为了推广棉布,同时也是节省成本,许多用品改绸为棉。甚至姬安和上官钧的常服,都是棉布和丝绸对半分,毕竟棉布在性能上并不比丝绸逊色。
  姬安没有一大堆的后宫嫔妃要养,“皇后”上官钧自己又很有钱。两人还有好些个赚大钱的垄断项目,支持皇宫和大司马府的日常开支用度绰绰有余。
  所以姬安停了大部分的贡品,只保留下小部分地方特产,并且不是“征收”,而是“购买”。哪怕如此,他还是担心分派贡品会对当地百姓造成负担,举凡这样的地方,每年都会派飞廉军去查访民情。
  也是因此,姬安对天子所用的“奢侈品”一直没有多大概念。
  直到这一回,被上官钧准备的喜服喜被给吓了一大跳。
  第二天,姬安就找来何万利问问情况。
  经历过织羊毛推广之后,何万利和汤开泰的能力也被锻炼出来了。现在两人虽依旧住在宫中,但白日里都挺忙。
  何万利在制衣上有天赋,如今领着一批宫女、以及外头招的一些学徒,开了一家成衣铺,简直引领京城的穿衣时尚。汤开泰则管着所有香皂肥皂的账,每年都要往京城外跑个两三回。
  听得姬安传,何万利过来时还带上了几匹布——现在是裁秋衣的时候了。
  姬安对衣服也不挑,只让他一会儿拿去给上官钧选,再问起喜服喜被。
  何万利就不住嘴地夸了一番那澜光缎有多好,又说:“听闻先帝娶上官太后那会儿,好不容易向太宗皇帝求得一点,全给上官太后做了喜服。后来继了位,每年的澜光缎都给上官太后做衣裳。”
  姬安沉默片刻——这么一对比,显得自己对上官钧好像不够上心啊……
  他想了想,又问:“那我和二郎有没有衣裳是用那料子做的。”
  何万利一乐:“有啊!”
  就说了好几件。姬安这才有点印象,的确是一眼能看出的好料子。
  何万利观察着姬安的神色,猜测着问:“陛下是否想要绣娘们加快些速度?”
  姬安一愣,赶紧说:“不用,照常来就好。”
  还叮嘱:“做绣活费眼,让她们白日里在日头下做,屋里不够亮。碰上天光暗就多点烛,不要省。你再差人去要些胡萝卜,让她们时常弄着吃,可以缓解用眼疲劳。”
  何万利就笑道:“奴代她们谢过陛下体恤。胡萝卜倒是一直吃着,先前大司马吩咐过。”
  姬安听得这话,不禁扬起唇角。
  何万利在自雨亭回完姬安的话,又抱着那几匹布转进殿中求见上官钧。
  这日吃晚饭的时候,上官钧就顺便跟姬安说了自己挑出来的料子和花色,分别做些什么衣裳。
  姬安想起下午何万利说的那些,忍不住老瞥上官钧。
  上官钧给姬安夹上一筷子嫩嫩的红薯叶:“我又不会跑,陛下先吃饱,回头再慢慢看个够。”
  姬安摸摸鼻子:“那什么……二郎,你也知道,我生活上不太讲究,有些地方心思不够细……”
  上官钧奇道:“陛下何出此言?我看陛下顾虑大盛方方面面,颇为心细。”
  姬安有些羞赧:“我听万利说,这澜光缎,先帝都是全给上官太后的……我却没想到这些……”
  上官钧怔愣一瞬,随即失笑:“四郎这些年送我的东西也不少,哪一样不是费了诸多心思,亲手做的都有好些。四郎只是对宫中所用之物不熟悉,我都直接调度了,很不必纠结于此。”
  姬安给他说得心花朵朵开,嘴角止不住地要往上翘,就玩笑道:“也是,咱们家本就该二郎主持中馈。”
  上官钧长眉一扬:“伺候陛下是臣的本份。待陛下用过膳,臣再伺候陛下沐浴更衣。”
  姬安一噎,拿眼角睨他,可还是忍不住接话:“还有吗?”
  上官钧坦然回道:“陛下后宫既只有臣一人,臣自当夜夜侍寝。”
  姬安好笑地伸脚轻踢他一下:“真是辛苦大司马了啊。”
  ○●
  土地限购令颁布,反对的声浪却比姬安预想中的小,和上一回扶贫贷那时相比,竟显得稳定许多。
  也可能是姬安清扫了一批人,加上西征众将和铁甲军都还在京里,让朝中部分想反对的官员学会了闭嘴。
  等政令传到各地,上谏言的奏疏才变多。不过,赞成的奏疏也不少,还就政令的实施细节提出想法。
  赞成的那部分人,主要来自丰泰朝两次科举选出的官员,以及姬安特意挑选出来派到地方上做事的务实一派。
  这让姬安颇为欣慰。像土地限购令这种东西,重点在于能不能在各地落实,这就要看各地官员的品格和执政水平,姬安和上官钧前几年一直在打这个基础。
  京里的气氛怪异了几天,很快就被千秋节的热闹冲散。
  今年的千秋宴,上官钧安排在京郊的行宫。前后去了三天,加上紧跟着的休沐日,姬安相当于休了个小长假。
  这回的活动尤其热闹,同时也有庆祝收复西北和摆脱岁币两件大喜事之意。
  铁甲军给姬安表演了三个节目——马术、马球、蹴鞠,样样赢得满场喝采。
  姬安也看得很开心。铁甲军的马术比中央军阅军时表现得精彩,马球和蹴鞠他则是第一次看。
  上官钧见他看得目不转睛,不禁凑到姬安耳边道:“我也擅长马球和蹴鞠,不如我带羽林卫和铁甲军比一比?”
  姬安回过神,失笑:“这几年都没见你玩过啊。”
  上官钧眸光微闪:“年少时常玩,没忘。”
  姬安连忙拉住他:“别了别了!都是危险活动,你要下了场,我哪里还有心思看什么比赛啊!”
  这种活动最讲究练习量,姬安可没忘记上官钧是重生的,他的“年少”得是十几二十年前,现在下场可太危险了。
  之后姬安一直拉着上官钧没放手,上官钧也就没再提那话。
  *
  七月十九日下午,姬安和上官钧带着群臣回京。骑了大半天马,晚上就好好休息了。
  二十日起来,姬安还是决定加一下班,先把前三天那些实封奏疏看一看。事情总是要做的,积太多也不好。上官钧自然是陪着他一同看。
  看完这些,姬安道:“我去一下李太嫔那儿。”
  上官钧点下头:“陛下骑马当心。”
  姬安找李太嫔没什么事。只是李太嫔得知千秋节要提前出京,就把礼物托给朱顺,请朱顺在正日子里帮送给姬安。姬安现在就是去道个谢。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