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穿书给权臣冲喜后(穿越重生)——丹锦

时间:2025-06-26 08:49:26  作者:丹锦
  短短一句话,立刻引得下方嘈杂声四起。掌院学士叫了几声“肃静”,才渐渐安静下来。
  朱顺续道:“本次选中者,若原本品级低于给事郎,则予提升。若原本品级高,则予加衔,余者不变。未选中者,不会影响原本品级。诸位若有意愿,便可以到我这里报名登记,我会留到酉时。”
  言罢,对掌院学士欠身行礼。掌院学士回以一礼,点个书吏领朱顺等人去寻间房用。
  下面有人忍不住大声问:“敢问这位内侍,圣上要如何选拔?”
  朱顺回道:“诸位明日便会知晓。”
  说完,就领着人随书吏而去。
  他一走,院内就像有水入油锅,处处炸开。众人都三五成群地聚在一处,和相熟的人议论。
  “御前听用,这是随时伴驾?!”
  “但只封给事郎,也太低了吧,才正八品。”
  “能跟在圣上身边,品级还有什么重要。反正我肯定会报。”
  “对啊,只要能展现才华让圣上看到,还愁升不了官?我们同去!”
  “你们这是忘了大司马吗,他如今可就住在宫中。”
  “圣上此举,意图已是再明白不过。大司马真能坐视?”
  “富贵险中求。如何站队,大家各自思量吧。”
  在所有人议论之时,朱顺已被书吏领至一间屋中。他坐于桌后,待两名小宦官摆开纸笔,研好墨汁,外头已经传来脚步声。
  朱顺抬头看去,就见有人跨进了房里。
  ○●
  姬安开了这么多次政事堂会议,总算头一回真正进入政事堂。
  当然地点不会改变本质,政事堂内也就是布置得更合适办公。除去姬安和上官钧的桌椅宽敞些,每位宰相也都有一张小案,依旧是大家坐在一起开会。
  姬安只是一开始新奇了片刻,很快就进入原本的议事节奏,和宰相们一件接一件处理政事。
  并且刷到了第二个成就——【首次召开机要会议,获得100能量,100国运值。】
  议事结束后,宰相们各自回衙。连上官钧都去了枢密院。
  皇帝的书房和政事堂一样,也在永昌殿后堂的范围内。
  姬安转了一圈,发现两名幕僚和徐小七已经在处理章奏房送来的奏疏。
  郑永跟在姬安身旁,小声禀:“奴依着前例,给他们分在临着陛下的屋。陛下是否要改动?”
  姬安笑道:“不用,做得很好。齐万生来了吗?”
  议事之前,他就预估着时间,让人去传齐万生这时候来见。
  郑永:“已在等候。”
  姬安:“宣吧。你就不用跟着了,忙你的去,我身边有大福就行。”
  郑永应是,退了出去。
  姬安坐到桌后,一边拿起一份奏疏,一边对洪大福道:“没外人时你便坐着,我就不多说了。”
  洪大福在桌边的短墩上坐下,笑嘻嘻地躬身应:“谢陛下体恤。”
  姬安继续吩咐:“回头你们几个商量下轮班,每天有两个人跟着我就够了。”
  洪大福一惊:“是奴哪里做得不好,讨陛下嫌了?”
  姬安笑着安抚道:“是让你们轮着,又不是赶你走。轮班来,你也能有个休息的时候,做做自己的事。”
  洪大福连忙说:“伺候好陛下才是奴的大事。”
  姬安:“有事我会叫你,放心吧。”
  正说着话,门外值守的小宦官在屏风后禀道:“陛下,齐御史求见。”
  洪大福连忙站起身。
  姬安:“进。”
  齐万生绕过屏风进屋,上前向姬安行礼。
  姬安温声道:“齐卿免礼,过来坐。”
  洪大福在桌前摆上凳子,齐万生谢过座,端正坐下。
  上午姬安在玉阶上离得远,这时才好好看几眼齐万生。
  半月没见,齐万生先前的消瘦已有所好转,瞧着脸颊不再有明显凹陷,目光依旧是那样清正有神。
  姬安先和他叙旧:“师晟可还好?上午我瞧他长了些肉,没上月那么瘦了。”
  齐万生愣了下,随即忙回道:“臣代师晟谢陛下关怀。上月他日日都在进补,这月恢复了锻炼,正努力早日恢复原本的气力。他非常喜爱上回陛下让朱内侍送去的萝卜。”
  姬安笑道:“慢慢来,身体为上。他手没事吧,那回我瞧不仔细,不知道假伤里有没有混着真伤。”
  齐万生眼中现出惊讶:“没事,当时都是仵作弄的假伤……原来陛下那时就看出来了?”
  姬安:“猜出来的。当时他不是握了你的手嘛,如果真伤得那么重,脸上应该不会一点反应也没有。”
  齐万生感叹:“陛下真是观察入微。”
  姬安再笑笑,话锋转到他的工作上:“图国使团不日就要到京城,你们可想好了怎么谈。”
  齐万生肃容答道:“图国今夏大旱,田地开裂,草场干枯,牛羊饿死。为了熬过冬日,此次必然要从我大盛处拿到资源。臣等目前商议的是,今年的岁币改为以粮草支付,以此条件拒绝增加。”
  姬安:“他们自己买不到粮吗?”
  齐万生:“大盛榷场严格管控出口粮食数量,图国和卜察又是世仇,只能找打骨鲁买。打骨鲁的旱情好些,但他们本来产粮就少,平常都要向外买粮,碰上灾年更顾不上图国。
  “因此臣等商议,与其让图国从我们这儿拿走更多银钱,去和边境那些走私商人交易,让那些不纳税的商贾得着便宜,不如以此作为交换条件,想来能有可谈的余地。”
  姬安点下头,又问:“如果我说,希望你们能谈到我们两国每年给对方的钱都一样多,你觉得有没有可能?”
  齐万生蹙起眉:“臣以为,很难。尤其今年他们遭了大灾,很可能连原本约定的数量都达不到。其实……”
  他看看姬安的脸色,续道:“臣等商议的第二个条件,便是免去图国明年的赁资。这一条再加上粮草,能谈成的可能性应当很大。”
  这样虽然没答应提价,但不收对面的,也就是变相提了。等于用一年的提价,来拒绝往后的长久加价。
  姬安:“他们那边就没再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能给我们的?”
  齐万生摇摇头:“臣曾在边境游学,也曾出使图国。除了牛马羊,他们余下的也就是一些药材还算有用,但药材很难大批量供给。”
  姬安没动声色,只说:“行,我知道了。”
  齐万生垂下眼,轻轻叹口气。
  姬安再次话锋一转,这才说到叫他来的正事:“是这样,其实今日叫你来,是想托你主持一次选拔考试。”
  话题转得太快,齐万生禁不住又愣了下,才跟上思路:“选拔考试?”
  姬安:“我想从翰林院和文散官中挑几个给事郎,给我打打下手。中午已经让人去通知人报名了,明日考试,需要一个人主持下。”
  齐万生连忙道:“蒙陛下不弃,臣定当尽力。只不知,陛下想如何考。”
  姬安莞尔:“今晚我会让人准备好卷子,明日辰时,会有内侍去御史台领你到考场。届时你只需监考便好,再给每人写几句考场表现的短评,随卷一同交来。”
  齐万生躬身拱手:“臣遵旨。”
  ○●
  翌日一早,翰林院一反平常的清静,热闹得和昨日不相上下。
  昨日最后报名人数达到了近三十人之多。这些人自然是早早就来到院中点卯,等着参加选拔。
  没报名的人就等着看热闹,还有别处衙署听到消息的,也悄悄跑来看究竟。
  不过,朱顺出现后,却是把报名者直接领走了。
  众人一路忐忑地被领到一处偏殿,进门见到众多整齐的桌椅,才暗暗松口气。
  只是,边上已经坐满了一列宦官。
  就有人不解地问朱顺:“朱内侍,他们是……”
  朱顺:“和你们一同参考的,若考中,便一同为给事郎。”
  众人顿时大惊:“什么?内侍也能考?!”
 
 
第35章 小考
  朱顺扫一眼众人,淡定地道:“陛下有言,御前听用,没有内外臣之分,只有可用不可用之别。诸位,若是无法忍受与内臣共事,现在可以退出选拔。”
  刚刚出现的喧哗立刻静止,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都不知该作何反应。
  朱顺续道:“决定选拔者,现在可寻位坐下。决定退出者,可退到殿外,会有人领你们返回翰林院。”
  他话音刚落,便有人大步走向殿中,去到第一排最挨近宦官的第二列坐下。
  这人是第一个行动,除了在殿内坐好的宦官,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不过他泰然自若,坐上椅子后就抱臂闭目,迳自养起神来。
  有了第一个带头的人,接下来便陆续有人走出,各自寻座。
  但也真有人转头出殿的,最后有七八人选择退出。
  等所有人择座坐定,朱顺指了个小宦官领退出的人离开,自己则走进连通殿内的耳室。
  室内长桌上摆着一份份分装好的考题,桌下是一排排小篮,都是内侍省昨晚连夜准备出来的东西。几名宦官安静地站在墙边,等候命令。
  还有一张桌子边,一名宦官正在誊抄。
  齐万生站在他身后看,听见动静,抬头和朱顺对视一眼,相互颔首,又继续低头看。
  这宦官落笔很快,等朱顺走到桌前,他已经停下笔来。
  桌上铺着两张纸,都画着整理的座位排列。一张在座位上潦草地记着数字,是刚才他在门口一边观察参选者落座顺序,一边快速记录下来。另一张虽是誊抄,写下的却是齐万生看不懂的符号。
  齐万生悄悄看一眼这宦官,心中暗暗赞一声“好眼力、好记性”。刚才他也跟在门口看,但走动的人一多,就眼花缭乱地记不住。
  记录的宦官快速核对完两张纸,对朱顺道:“朱内侍,幸不辱命。”
  朱顺笑道:“你签下名,我会呈递于陛下。”
  这宦官便在左下角签下名字——郝满。
  朱顺又对齐万生道:“齐御史,接下来便交给您了。”
  齐万生点头,对侍立在旁的几个宦官说:“带上东西。”
  宦官们便按分工去拿考题或小篮。
  齐万生还是好奇,指着纸上符号问:“可以问问这是什么吗?”
  朱顺:“这是陛下使用的一套新记数法。齐御史若有兴趣,考核结束我可以和你细说。”
  齐万生:“那便说定了。”
  说完,带着拿上东西的众宦官去往殿中。
  朱顺又叮嘱一次郝满仔细收好图,就也跟了出去。
  齐万生走进殿中,立刻受到几乎所有人的注视。
  并且,他一眼望去,看到好几人明显露出松口气的表情,可能是在庆幸至少不是宦官当主考。
  齐万生走到最前方,神色严肃地朗声道:“陛下对此次选拔非常重视,已表明会亲自阅卷。因此,请诸位务必认真作答。以及,牢记一点——禁止外泄考题。现在先发考篮,大家开始准备。”
  随着他的话音,宦官们开始挨座发小篮子。
  翰林院来参选的人,个个都经历过科举,对考篮实在是再熟悉不过,接下之时都禁不住想起了当年殿试情形。
  篮中放有笔、墨、砚,两张白纸,两支蜡烛,和火摺子,以及一把小算盘。众人虽为算盘感到意外,但也立刻动作熟练地把其他东西往桌上摆放,等着捧水壶的宦官过来给砚倒水,就开始研墨。
  齐万生继续说:“此次考试共分两轮,每轮半个时辰。需要点烛的现在就可点上,注意安全,烛与纸不够都可再要。”
  虽是白天,但殿中的光线也不是处处皆好,不少人都点起蜡烛。
  齐万生看众人做好准备,示意发第一卷:“现在发第一卷。取出卷后,可以写上姓名、座号,先不能作答。大家都考过许多次,应当不用我多言。若是所有人都提前交卷,那会提前进入第二轮。”
  再次确认所有人都拿到卷子,齐万生亲自点上计时用的香,这才道:“开始答题。”
  众人立刻执笔作答。
  齐万生也拿过一份多出的卷子,抽出试题细看。他今早才被领到这里,还没有见过题卷。
  第一卷全是问答题,涵盖的范围颇广。有算学,有农学,有地理,有律法,有民生,而且角度颇为奇特,有些题若是没有多接触百姓的经验,有可能都看不懂。
  齐万生看完题,抬眼四下扫过,果然已经见到好些人面露难色。当然也有下笔飞快的人,先前第一个挑座位那人便是。而宦官那一列倒是看着人人都很沉稳,虽然写得不快,但也没见犯难之色。
  预想中的所有人提前交卷并没有出现,甚至半个时辰后收卷时,还能看到有人的卷子空着不少。
  紧接着就发下第二卷,齐万生也跟着看了看。
  第二卷的卷面是一份奏疏,要求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并对认为需要注解之处写下注解。
  这是翰林院众人的长处,果然许多人都开始奋笔疾书。
  齐万生一边在殿中慢慢走动观察,一边开始在心里打起对每个人的短评腹稿。
  便只是这样随意地看,他就已经看见几人落进了“奏疏”里埋的陷阱中,不由得暗自摇头。
  同时,也对出这两份卷的人生出几分好奇——不知道是不是圣上亲自出的?
  ○●
  昨天送上来的奏疏不多,不过姬安还是熬到和前两晚一样的时间。
  他总结了一下前天的经验,给两名幕僚和徐小七开了个会,做了一点小改进。
  一是要求他们将认为最内核的部分,和带有数据的部分,都标记出来。二是教给他们使用阿拉伯数字,在写提要时将数据做一下转化。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