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安:“小七、朱顺,若是今后让你们固定做奏疏的分类归总工作,你们可愿意?”
徐小七和朱顺都是一愣,不由得对视一眼。
朱顺小心地问:“今日奴等只是临时顶个缺,不算出格。可若一直接触奏疏,会不会惹外朝对陛下不满。”
姬安安抚道:“没事,刚才我问过大司马了,他说是人才都能用。”
在这一点上,姬安很欣赏上官钧的务实态度。
姬安又补充说:“你们跟着我时间久,什么性情我都知道。大福他们四个肯定做不来这种案牍工作。”
洪大福挠着头露出个傻笑:“陛下真是了解奴。”
姬安看着朱顺和徐小七:“你俩细心也沉稳,我觉得合适。但你们若是不想,我也不会勉强。”
如果去做整理奏疏的工作,那势必要对现在的工作做出舍取。
朱顺是往总管方向发展的,又是姬安心腹,只要不出大错,可以预见今后甚至会超过郑永。
徐小七虽然没有固定的工作,但时时跟在姬安身边,这本身就是重要性的表现。
但能看奏疏,却是相当于一脚踩进了最内核的权力圈子当中。既然都能看了,天子有时就近问起,就能说上几句。久而久之,等同于参知政事,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天子的决策。
朱顺沉思片刻,先表态道:“陛下,奴感觉奴可能不太合适做这个。”
姬安听得好奇:“哦?怎么说。”
朱顺:“若只是像今日这般,分开类别,奴还能做。但陛下要处理的奏疏那么多,要想加快处理速度,一些长篇奏疏想来需得归纳总纲,方便陛下查看。这个,奴自认做不来。”
姬安笑道:“做不来,却也能说到点子上。”
朱顺跟着笑道:“奴算学还可以,还是帮陛下打理内务吧。”
姬安点下头,又去看徐小七。
徐小七虽然眼中带着犹豫,但还是说:“陛下若是不弃,奴想试试。如若奴愚钝不堪用,奴会自请退出。”
姬安:“好,那你跟我一起看这些摺本。我刚才翻了,里面夹有一些纸,是大司马的幕僚所写,你主要对比着学那部分。”
徐小七应了是。
姬安让洪大福换了热茶和点心,带着徐小七挑灯夜战。
通观这些摺本,都是外地官员所上,大概京中官员的已经发还回去。
看得出来,上官钧执政几年,已经和官员们达成了一定默契,上的本都写得简明扼要,并没有多少废话。
不过,这种直奏本相当于官员们给大老板写的信,多是作为正式奏疏的补充说明,有些单独看就不太好理解。何况姬安现在还是突然接手,看起来更显得没头没尾。
这时就显出秘书的本事了。
姬安看到许多摺本里都至少夹着一张纸,是摘录此本关键内容,且写有编号,注有抄者某某。他猜测,这张纸是用于留底,在奏疏发回去以后,可以随时备查。
有些摺本里还多夹一张,大概是写时图快,写得就没有前一张那么工整。这第二张的内容,是对摺本内容的前情提要,或其中提及要点的背景补充,同样落有笔者姓名。
姬安看得快,熬夜将所有摺本都看完,再一回想。似乎上官钧说要送过来的那两名幕僚,是里面纸张中出现名字最多的两个。
看来的确是得力的老练文秘。
姬安当时提出要人,实际还是向上官钧表示——他做事不会瞒着上官钧,上官钧的人随时可以将重要奏疏内容和他的态度传回去。
上官钧肯定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派的人能不能干活不重要,哪怕敷衍了事,姬安也不会把人赶走。
不过上官钧还是送了很有能力的人过来。
姬安相当满意——管他是谁的人,能给自己干活就行。
○●
转过天,姬安见到来报道的两人,又让上茶水又让上点心,还每人分配一名宦官办杂事,态度亲切得让两人都有点受宠若惊。
姬安把徐小七交给他们带着教,自己也开始正式体验皇帝的最高权力之一——看奏疏。
结果,就这一天的量,让他熬到和昨晚一样晚。
看完最后一份,脑瓜子都感觉糊糊的。关键他做的批示还不多,基本属于信息输入阶段,看得就尤其慢,还时不时要询问幕僚们情况。
此时他不由得非常庆幸,没有一时贪权,就把政事堂那边的奏疏也要过来。
姬安不顾形象地靠在椅背上,挥手对两名幕僚道:“你们把这些都给大司马送去吧。”
两人面面相觑,躬身应道:“臣等来前,大司马交待,陛下批完既可,不必再转到他手中。”
姬安叹气:“不行,他放心我,我还不放心自己呢。快送去。”
并且在心中阴暗地补充一句——就上官钧那事业批,不信他今晚不熬夜看!
两名幕僚无法,只得应了是,带着人抱着奏疏告退。
洪大福上前为姬安捏肩膀,心疼地道:“陛下难不成以后每日都要熬到这么晚?”
姬安想像着上官钧要跟在自己后面熬到更晚,心里莫名有种隐隐的快意,似乎连疲惫感都减轻了一点。
洪大福还在絮叨:“明日就恢复朝议了,陛下快回去歇着吧。”
姬安站起身伸个懒腰,一边往外走一边说:“也还好,朝议的时间比哭灵时间还晚一点。”
徐小七懊恼地跟在他身后:“都是奴不堪用。”
姬安安慰他:“我看后面你写的那几本,已经开始上手了。才第一天就能有这样的成果,很不容易。多看多练,以后也就熟能生巧。”
徐小七建议道:“陛下是否再多找些人?刚才两位郎君说,今日的数量还不是最多的。”
姬安点点头:“嗯,是得再找几个帮手。”
但是怎么找,也是一个问题。
这晚,姬安躺在床上还在想,要怎样才能快速打造一支合适自己用的秘书团。
不过,等到睡醒过来,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他作为皇帝召开的第一次大朝会。
第32章 首朝
先帝头七过去,九月初八的新帝大朝会,标志着新一任皇帝正式接掌权力,朝堂恢复正常运转秩序。
姬安早早起床,打着呵欠沐浴更衣。这回的天子冕服,比上回的皇子朝服还要繁复。
一群内侍围着姬安打理,姬安只感觉,每过来一个人,自己身上的负重都要加一层。
他不由得心想——穿过来之后一直躺平到现在,是不是该恢复身体锻炼了。皇帝的工作量那么大,想要干得好,那没副好体魄还真架不住长时间操劳。
等到由头到脚都打理好,姬安一迈步……终于知道古人受尊崇的慢姿态怎么来的了,真是快不了一点。
出门下台阶,阶前停着豪华的天子御驾。
车驾队伍的旁边不远处,另有一匹威风凛凛的黑马。
上官钧正被人簇拥着,走向那匹马。
偏殿前方正当中的空间就这点。一个当朝天子,一个实质权臣,大概备车马的人实在拿不好该谁占中,干脆含含糊糊地都挤在一块。
于是两人几乎在阶下走了个对脸。
姬安仰头看看那匹神骏,又看看自己那小房子一样马车,再看看上官钧,邀请道:“大司马要不要与我同乘。”
虽然他不知道上官钧为什么要安排骑马,虽然他也觉得骑马更帅气,但这种时候,不表个邀请的态似乎不太合适。
上官钧原在等着姬安先上车,听到这话,转眼看来。
邀都邀了,姬安大方地笑道:“清早风凉,坐车能挡一挡。”
上官钧看他片刻,垂眼应道:“谢陛下。陛下请。”
姬安微微扬下眉锋——这是心情调整过来了?私下的场合也用上了“陛下”。
姬安先来到车边,踩着踏凳走进车内,看中央摆着小桌与凭几,走过去小心地坐下。
上官钧跟着上车,坐在姬安对面下首。
最后是郑永躬身进来,先到姬安身边帮他整整衣摆,再从柜中取出一支凭几为上官钧摆好,最后退到边上跪坐。
马车开始走动,姬安几乎感觉不到摇晃,除了眼前的冕旒在微摆。
姬安抬眼看看眼前的珠子,动了动头,又看向上官钧,纠结地欲言又止。
上官钧原是倚着凭几闭着眼,却像是有所感应般地睁眼看来:“陛下想问什么。”
姬安没忍住,伸手拨了下挡在眼前的珠帘:“这个,平常的朝议也要戴吗?”
实在是有点太重了,他一想到每次上朝都要负量两小时,脖子就彷佛开始酸疼。
上官钧再一次露出像是意外的微妙之色:“陛下每回关注之事,都颇为奇特。”
姬安伸手按按脖子:“本来日日低头看奏疏,对脖子的负担就很大,非必要的时候,我还是想少一点负重。”
上官钧:“陛下既不喜,常朝时自可换戴别的冠。若觉低头看奏疏太累,可让人念与陛下听。”
姬安一笑:“念倒是不用。我准备让人做一批架子,可将奏疏托到眼前来看,就不用长时间低头了。可能写字有些不方便,要多写时可以再放回桌上。等做好了,也给大司马送几个去。”
上官钧:“陛下的奇思妙想还真是不少。”
姬安:“不知道大司马有没有听御医说过,长时间低头容易引发许多疾病。我刚才还在想,工作量大,身体锻炼也要……跟上……”
说到后面,他掩嘴打了个呵欠。
连眼睛里都冒出点水汽,姬安顺手抹掉,直起身想倒茶。结果,也不知道袖子卡到了哪里,手臂被卡住了。
幸好郑永始终留意着,立刻凑过来提起小桌上的茶壶,倒出小半杯浓茶,递给姬安。
茶烫,姬安慢慢啜着喝,被苦味一冲,脑子感觉清醒了些。
上官钧突然说:“当日呈递的奏疏,非紧急事务,也不必非要当日批完。”
姬安:“但每日都有新的,日日积下去不就会越来越多。”
上官钧:“只看归总之言,能快上许多。”
姬安真诚求教:“我原先也是这么想。可不看原本,我又担心会不会经过一个人转述,意思总会有些偏差。大司马是如何把握该不该看?”
上官钧:“事有轻重缓急,要事自当细看。虽下方诸臣都会自言其份量,但陛下当有自己的度量。”
姬安品了品这话,就是还得先积累经验,看多了就差不多有数了。
他仔细看看上官钧眼下,发现没有熬夜的暗青痕迹,不由得问:“昨晚我让他们送过去的奏疏,你没看吗?”
上官钧淡淡道:“不到一个时辰便看完了。”
姬安心下叹口气——看得比自己快那么多就算了,为什么明明多熬了两小时夜,都还能比自己精神。
不过他很快放下这种没有意义的新手熟手对比,说起招秘书的打算:“我想招一批秘……给事中,采用自主报名、再进行考核的方式,但拿不准报名的范围该放到多宽。大司马有什么建议吗?”
上官钧眼中再次带上兴味:“陛下准备如何考核。”
姬安就把自己昨晚想到的几方面说了下。
上官钧思量片刻,回道:“如此公开招募近臣,报名者必趋之若鹜。毕竟,能亲近天子,很多时候离一步登天便只有一线之隔。何况这还是陛下继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必然会引得下方官员过多思量。”
姬安也考虑过这个,不过觉得无所谓:“但我现在什么人都不熟悉,公开招蓦考核,能最快速地筛选出符合我要求的人选。下面要想就让他们想吧,反正不管我做什么,爱琢磨的人总会琢磨。”
上官钧:“既如此,臣建议,范围定于翰林院与在京无职的低品文散官当中,以免有职在身之人心思动荡。且,给事中一职品级太高,可改为给事郎这样的八品小官,不会太扎眼,尤其陛下还想用内侍。”
姬安点头:“好,那就这样。正好趁着今日大朝会人齐,下午就宣布出去,明日就让人来考。早点招到人训练起来,也好早点帮我提高批阅效率。”
上官钧再看看他,又提醒道:“明年开恩科,陛下此时进行的考核,哪怕只是招小官,也必会被当作明年的一个重要参照。无论压题还是作答方向,参考者都会向陛下的喜好靠拢。”
姬安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意思是,恩科怎么考由我定?”
上官钧:“天子开科取士,自然取的是天子想要的人才。”
就在姬安若有所思之时,马车停了下来。
姬安便对上官钧一笑:“那回头我们再仔细聊聊恩科。”
*
两人下车之处,还是和上回一样,在仁圣殿侧面。
不过这一回,姬安和上官钧就要分走不同的路。上官钧去往殿门,从大门进入。姬安走的则是天子信道。
姬安走出几步,还悄悄回头望一眼上官钧,禁不住想——哪怕权臣如上官钧,在形式上还是不得不低皇帝一头。难怪当初先帝那么想给上官钧争到这个皇位。
郑永将姬安领进大殿旁的房内,再次带着内侍给姬安整理仪容。
待得时间到,姬安当先往连接大殿的门走去。
郑永高喊一声:“圣驾至——”
姬安步入殿中,拾阶而上,行至龙椅前方,转过身。
他微微低头,隔着冕旒望向下方。
大殿内静穆无声,在京文武百官排列齐整,垂首而立。以正中走道为界,左侧文臣,右侧武将,在殿中站得密密麻麻。而殿外,更有长长的队伍一直延伸至殿前广场。
姬安的视线从远而近,看到前排都是自己熟悉的政事堂众宰相,以及姬含思。
最后,他的目光停在玉阶之下。
上官钧独立于此。
27/265 首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