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应是。
王淑华继续说:“还有猪油……”
郑永主动道:“膳房可能留有一些。”
姬安:“若是猪油不够,用灯油也可以。或者,这样,你做两份,一份猪油的,一份灯油的。”
王淑华应了是,重新一页页翻完手册,最后再次说:“奴婢一定尽力。”
姬安:“你需要帮手吗?”
王淑华:“奴婢在司饰司带着两个姐妹,她们可以帮奴婢。”
姬安:“好,一会儿你和郑永一同去寻人,郑永会安排你们到别处去住,王晦也会另给你们寻地方做活。”
王淑华点点头。
姬安安慰道:“你努力试,若是中途有什么困难,就和王晦或郑永说,他们会帮你解决。若是他们解决不了,也会报给我。要真能顺利做出肥皂来,我重重有赏。”
王淑华忙道:“为陛下制作东西本就是奴婢份内之事,奴婢不用陛下赏。”
姬安笑笑,没多说,只叮嘱:“这个东西做出来之前,你们都先别往外说。”
郑永和王淑华郑重地应是,姬安便让郑永带着她下去了。
等两人离开,姬安推开凭几,往榻上软枕一趴,唤站在旁边的洪大福:“大福,帮我接下肩背。”
洪大福连忙过来,坐在榻边上,先帮姬安将外袍退到腰间,就熟练地按捏起来。
同样候着的关忠也过来问:“陛下退了衣会不会凉,是否要上个熏笼。”
姬安在原主记忆里找了下熏笼是什么,觉得有点意思,问:“现在就已经烧上了?”
关忠笑道:“一日凉过一日,奴等就先备起来,陛下需要就能立刻用上。”
姬安:“那让人烧一个吧。”
关忠便出去传话,没一会儿先拿了个小手炉回来,放在姬安身边:“陛下先用这个顶一顶。”
姬安看那手炉被精致的布囊裹着,伸手拿过来捂到手中,感觉一阵温暖。
没过一会儿,关忠听到门口有动静,便走过去,引着人将烧好的熏笼抬到榻边。
姬安立刻感觉一团暖气扑到身上,干脆让洪大福把外袍全脱了。
杂役宦官们退出去,关忠和平常一样,自己挪个矮墩坐在熏笼边上,感慨道:“现在银丝炭可以随便用了。往年内侍省给的银丝炭就那么点,陛下只有睡觉时才舍得烧,白日里只能烧带烟的炭。”
洪大福笑道:“你没发现这殿中有暖墙吗?等天再冷一些,暖墙烧起来,就连炭都不用点了。不过咱们自己的屋还是得用。”
关忠:“咱们能用上炭盆、薰笼不比以前好多了,以前都只能挤在陛下屋里。”
姬安想起用炭安全,赶紧说:“你们屋内点炭一定要注意,不能门窗都关死,要开着一些通风。若是感觉头晕胸闷,就要马上出门透气”
关忠忙应道:“陛下放心,奴等省得。往年内侍省也是年年都交待,就担心出事。”
说着就叹口气:“奴小时候在村子里见过,一家子在屋中烤火取暖,结果没留点缝透气,全家都死了。”
姬安听到现在的人已经知道不通气的危险性,才稍稍放下心。
洪大福却是瞪一眼关忠:“你说这个扫兴的做什么。”
关忠连忙请罪:“是奴失言。”
洪大福就转个话题:“陛下,您刚才让那个宫女做的肥皂,是个什么新奇物件呀。”
姬安:“和肥皂团、澡豆粉一样,都是清洁用的。做出来你们就知道了,那可是个好东西。”
洪大福:“又是贝壳又是猪油的,听起来就是个值钱的好物件。”
姬安的想法倒是正相反——太值钱了可不好,压不下成本,就不利于推广。尤其是油,用动物油肯定不行,只能希望植物油也可以做出好效果。
*
晚上吃过饭,姬安让人找了件窄袖圆领袍,就将人都遣出屋去。
洪大福不太放心地问:“陛下,真不用伺候您穿衣?”
姬安:“不用不用,你们出去吧。”
那些宽袍大袖一个人是不太好穿,但圆领袍姬安自信没啥问题。
屋里只剩自己,姬安就脱了衣服,只穿着中衣中裤,先做一套热身动作,压压腿拉拉筋,活动活动手腕脚踝。
锻炼身体的事姬安一直记挂着,幸好屋子大,他自己在屋里练习,就不需要多和别人解释什么了。
原主是个不爱上体育课的,姬安自己都觉得这身体力气太小。
他看上官钧上马,是单脚踩镫就能飞跃上去。姬安却得踩着踏凳上,在外头就要让卫士帮忙托一下,实在是有点丢脸。
而且天气渐渐冷起来,哪怕他的保暖工作做到位,但身体健康还是抵抗寒冷的第一步。
姬安热好身,先试着做了十个伏地挺身。
本来还想再做十个深蹲,却发现已经没有多少体力。只得喘口气,先休息片刻,再做了一轮高抬腿。
这些做完,姬安感觉全身热乎乎的,这才穿上圆领袍,一边扎腰带一边走出外间。
洪大福和关忠看他扎出的腰身,都吓一大跳:“陛下怎么只穿一件单袍就出来了,会凉着!”
姬安笑道:“没事,我活动了一下,现在身上正热。我出去跑几圈,你们跟不跟。”
两名内侍都瞪起眼睛:“跑几圈?”
姬安:“绕着立政殿跑。要是跑不动,就走下来。”
洪大福和关忠对视一眼,眼里都满是震惊——这还是他们那个一到冬天就恨不得不下床的陛下?
姬安也知这举动和原主差异太大,解释一句:“得锻炼啊,以前是太懒了。”
关忠连忙说:“奴陪陛下一同。”
洪大福也说:“陛下等等,奴给陛下带一件斗篷。万一感觉凉,能马上披上。”
姬安:“好,那第二圈你再跟上来。关忠,我们先跑。”
说完,先跑向殿门。关忠连忙跟上。
姬安出门,随护的羽林卫自然要跟,有几人手中还拿着火把。众人见姬安在跑步,虽然不解,却也默默跟上。
一时间,姬安吹着晚风,听着身旁披甲卫士们的脚步声,都有点回到了从前的感觉。
他加快速度,跑到一队人前方。
关忠赶紧一边跟上一边喊:“陛下慢些,开始跑太快,一会儿就没力了。”
姬安:“没力就走,攒了力再跑。”
众卫士听得莫名其妙,相互看看。
什长加紧两步,小心地问:“陛下是要去哪儿?”
姬安:“不去哪,就绕着立政殿跑几圈。你们披甲重,行不行啊。不行就分两组,轮流来。”
什长一愣,回头看看手下儿郎。
有个胆大的就喊:“陛下放心,我等能选进羽林卫保护陛下,怎会连几圈都跑不下来!”
此时众人已经跟着跑了小半圈,身上在发热,气血也有点上头,都跟着喊:“我们能跑!”
姬安哈哈大笑:“那都跟着我喊口号——大盛永昌!”
众卫士:“大盛永昌!”
姬安吼:“大点声!我听不见!”
众卫士跟着吼:“大盛永昌!”
姬安:“大盛——”
众卫士:“永昌——”
夜空之下,一声声口号越来越响,先是绕着立政殿,又远远传出去。
思贤殿中,上官钧正如往日一般在练剑。
突然就隐隐听到声响。
他停下动作,问小厮们:“什么声音?”
时和细细听听:“好像是有人在喊……”
岁丰跑出外头看看,转回来吃惊地说:“是立政殿那边,不知道是不是羽林卫训练。可他们怎么这个时候训练,还是在立政殿外。”
上官钧干脆自己走出去看。
远远望去,能看到几点火把之光在绕着立政殿而动。
传来的喊声也能分辨得出,前面一声“大盛”听得模糊,后面齐声的“永昌”就听得清晰。
上官钧定定望着那火光,唇角微微扬起。
第52章 书架
姬安跑跑走走,最终坚持了五圈。
殿中内侍都被跑步的动静惊动,随后徐小七带头,朱顺、汤开泰、何万利这些随姬安来的人,也纷纷出来跟着跑。
当然,跑到后面姬安是没力气喊口号了,就让什长领着卫士们喊。羽林卫倒是感觉喊出点气势,后来连在殿中值守站岗的那些卫士也跟着一同喊。
姬安回到殿中之时,双腿都感觉绵软了。不过久违地运动一次,心情却是非常好。
朱顺感慨:“陛下终于愿意多动一动。”
姬安笑道:“还有那么多事等着我去做,没副好身体可不行。我会坚持的。”
朱顺鼓励道:“奴会陪着陛下。”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要一起。
姬安:“好,一起锻炼身体,一起健健康康。”
运动过一轮,这天晚上姬安都睡得特别香,第二天早上起来,也感觉比往日更精神一些。
吃过早饭,姬安穿戴好走出立政殿,见上官钧已经来到近前,自己的白马就跟在他的黑马旁边。
姬安坐上马背,听见上官钧在旁说:“昨晚,陛下这边好生热闹。”
姬安一边策马往前走,一边笑说:“你那边都听见了啊。”
上官钧:“陛下跑了几圈?”
姬安奇怪:“你怎么知道我也跑了。”
大晚上的,他不信上官钧隔着百多米还能看得那么清楚。
上官钧:“若不是陛下在跑,羽林卫又怎会突然绕着立政殿跑圈。以陛下的脾气,也不会无故去罚他们。”
姬安感叹:“大司马还真是摸准了我。我是想着,该锻炼起来了。不过带大家喊口号是吵了些,下回……”
他还没说完,上官钧却接了话:“吵不到什么。我昨晚听着羽林卫喊得颇有精神,准备让军中日常跑步训练时也喊一喊,没那么枯燥。”
姬安有些诧异,随即说:“光喊一句有点单调,军中有没有什么军纪口号。”
上官钧跟着面露诧异,思索片刻,赞同道:“这样也挺好,强制所有人都得记一记,喊上几个月,也就能把军纪刻进脑子里。”
姬安:“你让人给我写一份,下回再跑,我带他们喊这个。”
上官钧转眼看看姬安:“陛下不是每日都跑?”
姬安:“用不着,三两日跑一回就行了,我每日还会做些其他的运动。等练出一点力量和柔韧,就可以学刀,你送的长刀以后不会是摆设的。”
上官钧听完,却只当他是想躲懒。但能隔两三日运动一回,对天子而言也足够了,便回道:“我倒希望,陛下永远用不上它。”
姬安一愣,才反应过来——用不上,代表永远不会面临危险。
不由得笑道:“但愿吧。”
*
今日的朝议,姬安先让人宣读了和图国新签的约。
姬安在上方留意着,看到群臣有三次较为明显的情绪波动。
一是发现岁币一两银子都没增,许多人都显露出惊讶之色,可见朝中原本还是普遍认为会向图国妥协。
二是听到明年图国用愚人金代替马牛羊时,比刚才更多的人都是先不解,又很快变得瞭然——要什么不重要,但要东西是个态度问题。
三是最后念到两国相互派驻使臣,不少人原本抬着头听,这时都低下头去,像是害怕被上方的天子挑中。
这些盛图和约补充条款念完,姬安再让人念了昨日政事堂议定的,对本次谈判团众人的奖励。
再之后,就是任命齐万生为首位驻图国使臣的诏书,令其组建长驻图国的使团。
齐万生今年本就是每三年一次的大考核期,吏部已经给了优等,加上本次谈判有功,升到了正六品。
朝中众臣听到去图国的人选已经确定,许多人都暗暗松口气。
姬安续道:“往后对于希望与我大盛多交流的友好邻邦,都会往国都相互派驻使臣,目前便是图国与乃洛。有关使臣的品级,暂定为正六品到从五品,任期为三年。众卿若有推荐人选,都可给朕上奏疏。”
话音刚落,就见站在最末尾的那些从五品文官里,有好几人忍不住抬高头。而近处的高阶官员中,也有不少人神色微动。
乃洛和图国的情况大不相同,去图国是个危险差事,去乃洛就颇为安逸,毕竟乃洛对大盛的态度一向很友好。
而且这种驻外使臣的考核肯定不会太严,只要任期内两国无大磨擦,就能评上优等,回来稳定晋升一级。若能推动两国有利合作,说不定能连升两级。
姬安将下方反应看在眼里,同样也很满意——要的就是刺激出积极性,才更好挑出合适人选。
这也算是姬安来到这个世界,给大盛朝政带来的第一个有点大的改变。
往下的朝议,和随后的政事堂议事,都如常结束。
政事总是大事不多,小事不断。
政事堂会议散了,就差不多是午饭时间。
姬安起身之时,出言留上官钧:“大司马,一同用午饭吧。”
上官钧原在等着他先出门,此时抬眼看看,便跟在他身后。
姬安却没去平常休息的那间房,而是去了另一间更宽敞、装簧也更华丽的小殿。
上官钧也就明了了:“图国团使来辞行?”
天子通常会在这里接见官员,姬安先前接见地方进京吊唁的官员也是在这。没有长寿殿前堂那么正式,但也不像书房那样更随意。
52/265 首页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