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国使团到来之时,已经在长寿殿正式接见过。那辞行之时,在这里就够了。
姬安和上官钧各自落座,不一会儿,盛隆就领着图国使团进来。
皇甫雄昨天就完全退了热,但看气色还没有恢复精神,此时绷着一张脸。皇甫烈神色淡淡,不过看眼神像是已经走了神。
两名皇亲都没说话,正使韩道治就主动上前向姬安行礼,说了些诸如“和约顺利谈成、两国友谊长存”之类的官方场面话。
姬安赐了座,同样回覆一些“很高兴各位在大盛待得愉快”的空话,最后表示期待图国使臣到来。
他特意没去看皇甫烈,彷佛完全没察觉皇甫烈与姬含思那些事。
韩道治同样面不改色:“我国陛下也会期待贵国使臣。不知陛下可已决定人选?”
姬安照着先前和上官钧商量过的,并没有隐瞒:“已经商定由原先御史台侍御史齐万生担任首位使臣。先前谈判之时他也在,韩侍郎可还记得。”
韩道治想了一下,看神色应该是想起来了,点头道:“齐御史方正持重。”
姬安笑着夸了齐万生两句,再看看上官钧。上官钧也跟着说了两句场面话。
他说完,图国使团也就该退下了。
这时,皇甫烈却有点突兀地插一句:“不知贵国准备将我国使馆设在何处。”
这个政事堂也已经议定,上官钧看他一眼:“与四方馆在同一条街,两进的院子,后方可以居住。”
皇甫烈:“我国使臣可否另行租宅子?”
上官钧:“自是可以。使馆只是给贵国使臣办公之用。”
皇甫烈没再多言。
韩道治示意众人起身,行礼告辞,带人跟着盛隆退出去。
等殿外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姬安基本放下了心——皇甫烈过来该是稳了,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原文剧情的惯性。
他起身伸个懒腰:“走吧,我们回去吃饭。”
*
姬安和上官钧回到姬安平常休息之处,膳房的午饭也送了过来。
两人吃完午饭,上官钧还没走,郑永便进来禀道:“陛下,先前您让少府做的那批书架子,已经送过来了。可要现在传人拿上来瞧瞧?”
姬安惊喜:“终于做好了!快拿上来!”
又对上官钧说:“大司马也看看,若是喜欢,就拿一两架去用。”
上官钧想了一会儿,才想起姬安在首次开大朝会那日,是说过这么件事。说是一直低头看奏疏,脖子太累,要做一批能把奏疏抬到眼前的架子。
不一会儿,郑永领着少府监任守进来,身后还有人抱着一块木板。
任守向姬安和上官钧躬身问安,面带忐忑地道:“陛下吩咐尽快,臣与工匠们便挑了处理起来最快的松木板,如今还未上漆。陛下先瞧瞧,若是满意,臣再选紫檀木重做一款,日后换上。”
姬安先前看过少府修改完的图纸,只想着快些用上,招手让人赶紧摆到桌面,一边说:“不用做紫檀木那么明贵的,松木不也一样用。”
任守仔细禀道:“未上漆,现下不抗潮、不抗虫。最主要的是,松木太容易烧起来。桌上会点烛火,万一有点火星子掉上去,没及时发现扑灭,就容易走水。”
经他一提醒,姬安才想起,松木含油脂量高,且密度低、空洞多,的确是更为易燃。
不过姬安先顾不上想那些,看书架摆好,就动手摆弄。
书架整体是一个框内两块板,先掰起作为架面的大板,再将小板支撑在大板背后,让大板保持为一个斜面。大板下部还有一条小木杆用于托物。
任守继续细禀:“架面长十九寸,宽八寸,设置了五种可调节角度。”
姬安让郑永随便拿来本摺本,拉展几页架在小木杆上,再坐在前方,将面板调到感觉舒适的倾斜角度,满意地点点头。
他转向上官钧:“大司马觉得如何?这样看奏疏,就基本不用低头。”
上官钧绕著书架细看看,回道:“颇为巧思,陛下如何想到这种架子。”
姬安:“我在书上见到说,那些和尚看经书会有一个经架,就是这样斜着的。不过经架好像是固定的角度,还是直接摆在地上,方便坐坐垫上看经书。
“我就试着改了下,变成可以放在桌上,还可以调节角度。当然,我只是提供个初步的设想,现在这个具体的模样,是任卿与工匠们琢磨出来的。”
任守在旁边赞道:“陛下当初给的图纸,整个构想已经很完整,臣等只是完善了一些小细节。”
姬安笑道:“你们不用谦虚,东西做得好,我自然有赏。是只做了这一张吗?”
任守:“臣等最初先做了个小模型,都觉得问题不大。陛下又说想多要些,这一批就做了十五张,和这张一模一样。”
姬安心算了下——自己的十个秘书一人一张,自己用两张,还剩三张。
他高兴地道声“好”,又对上官钧说:“我这边要用十二张,剩下三张大司马可以都拿去。政事堂、枢密院、思贤殿各摆一张。”
上官钧立刻猜到姬安要在书房和政事堂各放一张,回视他道:“陛下不给立政殿留一张?”
姬安:“我可不想在立政殿看奏疏。这东西看摺本可以,看书就还缺两条压书板。”
他一边说,一边在板上比划。
任守连忙道:“臣可以马上用工匠加。”
姬安摆下手:“我就不用了,我看书不喜欢端端正正坐着看。看大司马需不需要吧。”
上官钧想了想,说:“那你先给一张加上试试。”
任守连忙应是。
上官钧又将姬安身前的书架挪到自己面前,重新试下高度,再让人拿支笔来,试着在这个角度上仿真写字。
姬安见了,笑道:“肯定没有平着好写。写几个字无妨,写得多的时候,还是得移回桌面上。”
毛笔的握笔方式和硬笔不同,如果是硬笔,在斜面上倒是没多大障碍。姬安心里琢磨着——可以把研制硬笔添进计画当中。
上官钧不知道他心中所想,只说:“陛下是否想让给事郎都用上,可他们要写的东西多。”
这个姬安已经想过:“所以特意没做多宽。可以将这书架放在桌子后半,前半留出来位置。他们多数时候是在另一张纸上写,只是需要在奏疏上做一些记号。
“这样使用,脖子不是一直保持低垂,多少会活动一下,总比一直低着强些。当然,还是看他们用得舒不舒服,不舒服也就没办法了,目前我没想到什么更好的。”
上官钧点点头。
姬安又笑道:“等我们在政事堂用上,可能宰相们也会喜欢。”
任守见缝插针地恭维:“众相公见陛下与大司马都用,必然是会喜欢的。臣瞧着都喜欢,想着自己也做一张来用用。”
姬安玩笑说:“你刚才说这松木的不安全,还得先做一批给我替换了。”
任守连忙应:“自然是陛下用的最紧要。”
姬安:“不过也不用紫檀木这么名贵吧,寻那些硬的板子,栎木之类的便足够。”
任守:“陛下有所不知,库中尚有以前剩下的紫檀木块,不多大,也做不了什么东西。除了陛下与大司马所用,其他的会再挑别的木料。”
姬安这才说:“那你看着办,不用开新的紫檀整木,有合适的料就用,没有就拿其他的。也不用雕花画图,就和这张一样,做最简单的式样,合用就行。”
任守应了是。
姬安:“剩下的都带来了吗?”
任守:“带来了带来了,让人在外头候着。”
姬安:“行,都拿进来吧。郑永,你带人送去书房,这一张就送到政事堂。大司马的三张也都给送到位。”
任守:“陛下、大司马放心,臣一定都办好。”
郑永便带着他退下去办事。
姬安伸手摸摸打磨得平滑的书架面,对上官钧一笑:“先用这个当个回礼。”
上官钧看看他:“先前不是说过,无需陛下回礼。”
姬安:“这个也是我先前说好,做出来了就会送你。”
说完,突然又想起问:“你说,会不会过上一段日子,京里就出现这样的书架子卖?”
上官钧难得一笑:“原来陛下也知道。”
姬安嘀咕:“我是不是该收个专利费。”
虽然小声,不过上官钧听清了:“专利?”
姬安:“是我和少府工匠想出来的,外面要做出来卖,不得给我们交笔钱吗,直接就照抄。”
上官钧却说:“哪有什么‘外面’。”
姬安一愣,才反应过来:“你是说,少府那边漏出去?”
上官钧:“不会一模一样,但也大差不差。而且这个工艺不难,等他们先卖了,又会有别处学去。”
姬安无奈一笑:“算了,这点小钱,就让他们赚了吧。能推广开也不错,对脖子有好处。”
*
朝议中宣布了要选驻乃洛使臣的事,散朝之后就迅速传开。
众给事郎就待在永昌殿,自然很快听到这个消息。有五人趁着喝茶休息,禁不住低声议论了几句。
“感觉这差事不错啊,去待三年回来,只要两国不打仗,肯定能升一级。”
“不错也轮不到咱们。正六品到从五品,咱们才正八品,想都不用想。”
“那使团也不是只有使臣一个人,下面不得有书吏。”
“你还真想去?咱们可是在圣上身边,多少人想来还来不了的位子。”
先前那人就更压低了声:“可是,咱们都来这么久了,还没正经和圣上说过话呢。”
旁边人看看他,淡然道:“咱们才来了多少日子,还不满一个月。”
有人附和说:“你要觉得这里不行,等使臣选出来了,就去求使臣带上你一起呗。”
还有人说:“去图国的使臣已经出来了,要说立功,我看图国那边更好立功。你真要是为了好升职,该去求齐御史才对。”
先前那人便讨饶道:“各位别说了,是我不对。”
众人纷纷低声笑起来。
徐小七、高勉、另一个内侍出身的人、以及两名朝请郎,都没有参与议论,只安静做着自己的事。
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串脚步声,听着像是往这边来。
所有人都不由得抬头留意。
没一会儿,郑永带着几人进来,那几人手中都抱着一叠高高的木板。
郑永:“这些是陛下让少府做的书架子,可以斜放奏疏,方便观看。每人都有一张,各位来领一下。”
徐小七当先站起身,理理桌面,走过去抱回一张,放到自己台上。旁人见他拿了,自是纷纷跟上。
郑永等所有人都领回,再把人都召集到一处,讲解如何使用,最后说:“圣上说了,各位先用几日试试,若觉不舒服就不用勉强。若有人想到怎样改进,都可以提,直接告诉徐内侍即可。”
众人看演示便已经在惊叹,此时都回到自己桌上试用。
“这个真不错!看奏疏脖子就可以不用完全弯下去了。”
“这样看着是挺舒服,不知道写字如何。”
“我感觉写字还是得平着,但也比原先并排着平放方便不少。”
“圣上还是念着咱们的,这种好东西都想着给咱们人手一份。”
徐小七虽一直没说话,但此时听着众人感慨,悄悄抬眼看看众人对姬安的感恩,忍不住微笑起来。
第53章 货品
姬安用上了新拿到的书架,感觉看奏疏都有干劲不少。
不过今天奏疏加量,姬安又体会了一回刚开始看奏疏那时的工作强度。
中途一次休息之时,姬安看看那摞实名封口的奏疏,觉得不能再像之前一样了,不然准得天天加班。
之前姬安考虑到封口奏疏的保密性,就没让这一类经过旁边的秘书室,而是自己直接看。但现在奏疏加量这么多,他还是需要有人先帮自己疏理一遍。只是事涉机密,得找确实可靠的人手。
这个时候,姬安又一次感谢起系统升级的探查功能。
姬安把两名朝请郎和徐小七叫过来,先问:“今日给的书架子,大家用起来感觉如何。”
两名朝请郎都高高兴兴地一致称赞好用,对姬安表达了一番感恩。
姬安又叮嘱了一下用火安全,就转进主题:“今日加了奏疏,现在的人数可还看得过来。若是觉得吃力,我再多招一些人手。”
两人商量片刻,都说没有问题。先前是上午便能做完,今日这样的数量也能在申时前完成,便是再多一些,也就是加班到宫门下匙前。比两人最初要夜宿宫中那时强得多。
姬安便道:“好,从明日起,封口奏疏都交到徐小七那里,由他专门处理。你们再观察一段时日,若是需要加人手就与我说。”
两人不由得对视一眼,连忙应了是。
姬安便让两人先回去,再问徐小七:“他们是真觉得这书架好用?”
徐小七笑道:“陛下放心,大家用上之后一直在夸。”
姬安点点头,也笑道:“那就好。”
接着说重点:“一会儿等他们散了衙,你带人调一下你的位置。以后你看封口的奏疏有保密性,要坐个旁人不方便看到你桌面的位。还有,你每次离开座位之时,先把拆了封的拿过我这边来。”
徐小七连忙仔细答应:“奴一定小心。”
姬安:“我本想直接把你调到我这边,但又一想,已经让你专门处理封口奏疏了,再搞得太特殊,他们会不会隐隐排挤你,可能对你不太好。”
53/265 首页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