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安诧异地问:“你是指大司马府中没婢女?他和我说过批命的事。”
王晦安心了些,续道:“那是先帝还是太子、即将登基之时,大司马才四岁。有一回先帝和上官太后带着大司马出街,遇到有人卖女。太后见那女孩可爱又可怜,便买了下来,那女孩就是一岁的元秀秀。
“回到东宫之后,便有一高人登门,说观东宫上空之气,宫内必有异人。再之后,便是给大司马批了那样的命。那高人还看到了元秀秀,随口说了句她有国母之相。”
姬安明白过来:“所以,上官太后将她养在身边,是给大司马准备的。”
王晦不敢说是,只道:“先帝并不相信那些话,至于上官太后,老奴便不清楚了。却没想到,大司马当时小小年纪,却对那说法记得很牢,一直不近女色。
“后来太后见大司马如此坚定,这才改让尚宫带着元秀秀,待她再长几岁,就在宫中做了女官。元秀秀虽然年纪小,但有过跟着太后那一层,又有尚宫照拂,人也长得漂亮,因此宫中基本都认为……”
他没把话说完,隐去了最后。
但姬安能听得明白——宫里头都默认元秀秀以后肯定能“出头”,真想当国母皇后有困难,可当个嫔妃还不成问题。
姬安听着却有些犯难——元秀秀当初是被卖的,就算自己放她出宫,她也没处可去。
不过,对着王晦,他当然没有显露出来,只点点头,起身道:“差不多到午膳时候,先这样吧。”
王晦连忙跟着起身。
姬安走出门,先遣一名卫士去思贤殿,告知上官钧自己要去蹭顿午饭。之后他让王晦自去忙,自己也没上马,就慢慢走着。
和王晦分开一段路,姬安看四下没旁人,就问身边的洪大福和关忠:“你们以前……就是跟着我在皇子宫的时候,能见着家人不?多久一回,在哪里见。”
洪大福不解地和关忠对视一眼,回道:“奴隔三月能见一回家人,就在宫里有一处专门的地方。奴的家人算着日子过来,奴就能去见上一见。”
关忠则是说:“奴的家人没来寻过。”
姬安又问:“做杂役的那些内侍和宫女们呢,你们知道吗?”
关忠:“做杂役的好像是不能见的,至少也得进到某一宫某一殿才行。”
洪大福:“奴好像曾听说,元德殿的宫女一年能见上一回。不过多数宫女好像都是不能,进了宫就再见不到。”
姬安缓缓点下头。
现在多数宫女都在西宫,伺候先帝的嫔妃。还有一部分是六局二十四司里的,再有一部分是不隶属各殿各司的杂役。
上回后宫改造招人手,都是从杂役当中招。姬安问过郑永,宦官们报名还是比较积极,宫女当中积极性高的就不多,哪怕月银能比杂役多不少。
这样看来,宫女攒钱的渴望没有宦官那么强烈,毕竟宫里包吃包住,又没处买东西。
想到这里,姬安再问:“那些杂役内侍既见不到家人,怎么感觉报名做事攒银子还挺积极,宫女们就报得少。宫里有使银子的地方吗?”
洪大福和关忠再次对视一眼。
关忠压低了声音说:“陛下有所不知,宫里使银子的地方可多着。杂役也是可以调动的,想往哪儿去,自然得花钱各处打点。”
洪大福跟着小声道:“宫女能调的地方少,毕竟陛下现在还没妃子。就算以后有妃子,也会采选年轻的宫女。”
姬安也就明白了——现在的人平均寿命不长,尤其干苦活的。做杂役那些宫女,估计大多也都认了命。
他不由得在心中轻轻叹口气。
*
姬安来到思贤殿,见上官钧坐在院子中晒着太阳看书。
看到姬安下马,上官钧跟着起了身:“陛下可要现在摆膳。”
姬安早上早饭没吃完,又在后宫遛了一大圈,这时已经感觉肚子空了,一边往殿内走一边道:“摆吧,我饿了。”
时和、岁丰端来水壶与水盆,伺候姬安净面洗手。
姬安用着他们准备的澡豆,禁不住怀念起立政殿里的肥皂。
饭菜一样样端上来,内侍和小厮们再退出去。
姬安肚子空着,端起碗先吃了一轮。
上官钧吃饭依旧和往常一样不紧不慢,直到看姬安放慢了夹菜速度,才道:“陛下刚才不是骑着马去的后宫吗,难道在后宫里跑了一圈,还是亲自下了地。”
姬安眨眨眼,回他:“我比大司马年轻两岁,还是长身体的年纪,饿得快很正常。”
上官钧扬扬眉:“陛下拿去忽悠奥多塞的话,怎么连自己都信了。”
姬安也不奇怪他知道这个,只笑道:“我回去就量个身高,两年以后你看我长没长。”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闲话吃完饭,让人撤掉碗碟,摆上茶和水果。
上官钧这才问:“陛下过来,除了用膳,还有何事。”
姬安没卖关子,直接问:“你知道元秀秀吧。”
他仔细观察着上官钧的神色,想知道那个元秀秀在上官钧的上一世里有没有什么重要戏份。
不过,上官钧像是真忘了这个人,想了好一会儿,才道:“陛下是说,小时候跟过姑母一段时日的那个宫女?”
姬安:“我听王晦说,那位给你批过命的高人也见过她,说她有国母之相。”
上官钧转眼看向他:“陛下看上她了?”
姬安一愣,随即好笑地道:“大司马想到哪里去了!”
上官钧细细看他片刻,才说:“陛下既未看上她,那她何来的国母之相。”
姬安认真敷衍道:“我就听着觉得好奇。”
上官钧:“陛下如何想起问她。”
姬安就把上午李太嫔对自己说的那些事都说了说。
上官钧露出个嘲讽的笑,但很快又敛起:“那陛下想如何处置那些人。”
姬安苦恼道:“我想放她们出宫。可听王晦说,元秀秀当年是被卖的,她出了宫没处可去……”
上官钧:“陛下提到她,我才想起。她当年不是被家人所卖,是被拐子所卖。后来曾经寻到家人,不过姑母想留她,大概她自己和家人也愿意,就留在了宫里。王晦估计不清楚这一桩。”
姬安打量他两眼:“王晦不知道的,你却还记得啊。”
上官钧:“我听姑母提过,没忘而已。”
姬安心道——人果然是为你准备的。
当然,这种话他不会戳破,只说:“那我再查查其他女官,如果都有家能回,就把她们全放出宫去。”
上官钧:“陛下准备让何人接管宫女,李太嫔?”
姬安却摇摇头,把自己的打算详细说了一遍。
对于后宫的管理办法,他一直在完善,只是原本想一步一步来,不想跨步太大。但现在既然知道了那些事,就不如一步到位吧。
上官钧听完,饶有兴趣地看着姬安:“陛下可想过后宫的安全如何保证。”
姬安不解:“这没有安全问题吧,现在外廷不就是这样进出检查。而且,后宫那些事情,我也不怕传出去,又没有紧要的秘密。”
上官钧深深看他一眼:“陛下想得清楚便好。”
姬安刚要说什么,眼前突然跳出系统弹窗——
【教导盛国掌握从硫铁矿中提炼硫磺的技术,获得1000能量,1000国运值。】
姬安愣了下,不由自主地去看上官钧——他还以为实验早就成功了,没想到现在才有结果。
上官钧察觉他神色有些异样,问:“陛下又想到什么?”
姬安连忙打哈哈:“没什么,多谢大司马支持我的想法。”
上官钧:“那是陛下的家事,我早已说过,不会过问。”
姬安起身:“那我这就回去操持家事了。”
上官钧跟着站起,将姬安送到殿外。
姬安上了马,对他笑道:“我突然有种预感,大司马今日会收到一个大好消息。”
第55章 加快
姬安回到立政殿,把郑永和朱顺传来。
他先问郑永:“后宫六局二十四局众女官的文件在何处可查,我想知道她们是否还有家人在。”
郑永先得了王晦的消息,猜到姬安该是知道了女官们这两年干的事,早已有心理准备。
不过,对于姬安先问及众女官的家人,他还是颇有些吃惊,却也反应极快地回道:“她们中的许多人都进宫多年,查原档反倒不够准确。但女官一年可见一次亲人,调看记录会更快些。”
姬安:“需要查多久。”
郑永:“很快。宫女和宦官分记不同册,宫女能见亲人的数量本就很少,不难查。”
姬安点头:“速速让人去查。”
郑永应过是,退出去对手下人吩咐清楚,再重新返回殿中。
姬安翻着后宫名册,慢慢说:“现宫中有宦官三千,宫女一千八,总杂役人数是二千六。我知道在我朝的前三位陛下中,先帝留下的宫女数量已经算是很少,但在我看来,如今这个总人数依旧多有冗余。”
郑永和朱顺没敢说话。他们从小进宫,接受宫中的各种教育,在宫中制度下生活,并试图在这个体系中过得更好,但从来没有质疑过这个体系。
姬安继续说:“我准备先放一部分想走的人离宫。愿意走的人,他们在宫中攒下的钱和东西,自然都给他们带走,此外再每人给五十两安家银。”
郑永和朱顺禁不住对视一眼——五十两说多不多,但每个人都给,积下来就是一大笔了。
郑永有些担忧:“陛下若不限制放归人数,到明年的税钱运上京前,内库不知能不能支撑……”
姬安自然已经想过,平静地说:“要是钱不够了,就拿些库里值钱的东西出去卖。”
郑永和朱顺都大吃一惊——变卖东西这事若流传出去,岂不是惹来诸多嘲笑,要丢个大脸!
可惜,姬安就是个不要脸的,他直接吩咐:“这几日让洪大福一人跟着我就好,朱顺带上关忠、何万利、汤开泰,一同清点内库、重新造册。
“我会派一支羽林卫随你们去。清点完之后,库门挂三只锁,每只锁的钥匙只留两把。你二人和徐小七各拿一只锁的,另一套的三把交给我。”
朱顺垂头应是。
郑永则是暗暗抽了口气——如此突然,这一轮清点下来,过后不知道要牵出多少人被杖毙。
只是,他不得不壮着胆子说:“陛下,如今种地养殖占去人手,陛下日后或许还需抽调人手,若是再放许多人出宫去,可能劳役人手会不足。
“即便还能应付,可做活的人手减少了,剩下的人就得做比原来更多的活,钱却是没有增加。如此一来,可能一些人……会心生不满……”
姬安没有生气,反而点头道:“你说的是人之常情,所以我会将杂役的活改为承包制。”
郑永和朱顺都听不明白:“承包制?”
姬安:“举个例子你们就明白了。比如清洗宫内道路这项,在上回抽调人手之前,原本一共有三百人干这活,每人的月银是一贯,那就计这差事为月三百贯。
“抽调人手之后,剩一百五十人干这活,那每人的月银可得两贯。数字是我随口说的,郑永稍后先把原本的各差事与分配人数统计好,作为今后发放月银的依据。”
郑永和朱顺听得都瞪大了眼睛——这样一来,人手虽少了,钱却也多了。只要能干得过来,很多人反倒会变得不希望太多人一同做。
姬安:“当然,也不能因为人手少了就做活不仔细,这个还是由原本的管事来把控。并且,让每处的管事估算一下每种差事需要的最低人数。
“如果出现低于这个人数的情况,就去别处再招些人手。包括种植养殖的所有固定差事都轮班,保证每人每月四日休沐。若有临时差事抽调,占用休沐日的,按每日二百文补计。”
郑永接到姬安的目光示意,明了地回道:“奴会将这事办好。”
姬安:“日后凡人手分配,都由郑永负责;凡钱财进出,都由朱顺负责。所有人的月银,都由朱顺这边直接发到各人手中,不用经过管事。等朱顺点完内库,郑永你和他交接一下现在手上的账目。”
郑永和朱顺一同应了是。
姬安:“再重组一个督察机构。如果有人犯错,由这个机构进行处罚;如果有人有冤情,也由这个机构来调查。就……还是先让王晦管着,郑永你回头和他说一声,让他写个章程给我看看。”
郑永再次应是。
说完这些,姬安缓下语气:“另外,还有一些额外的福利。”
郑永和朱顺听他说完,再次惊得双眼大睁。
郑永迟疑道:“这……会不会不安全……”
姬安笑道:“和外廷一样。若是能让人这样混入后宫,那也能混得进外廷。”
朱顺提醒:“陛下,外廷有羽林卫站岗和巡逻,后宫没有。”
姬安淡然道:“所以,以后后宫也会有。”
郑永和朱顺再次抽口气,不由得又对视一眼——让外男进后宫?!
这回,连朱顺都忍不住说:“陛下,后宫那么多宫女……”
姬安:“宫女那边会有更大的变化。”
他将自己的构想说完,再把话拉回来:“所以宫女若是和哪个卫士彼此看上,直接交申请离开就好。”
郑永和朱顺的表情此时已经趋于空白。
朱顺:“那陛下日后娶了后妃……”
56/265 首页 上一页 54 55 56 57 58 5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