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从棺材里捡了个老婆(GL百合)——阔乐不加冰啊

时间:2025-06-29 06:50:12  作者:阔乐不加冰啊
 
她也该鼓起勇气,同阿池一起,面对前路的风雨。
 
沈青宛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眼神愈发坚定。
 
察觉到身旁人的变化,池也微微勾唇。她深知,只要给沈青宛一些时间,她就一定会想通,振作起来。
 
初升的太阳慷慨地洒下阳光,凛冽的寒意悄然消融。
 
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便知彼此心意。
 
“大姐。”池棠戳了戳池也的肩膀,小声问道:“上元灯会,我和二哥能去逛逛吗?”
 
小孩子都爱热闹与新鲜,七夕灯会过后,池棠便一直念念不忘。
 
许是这上元灯会吊着她,离开生活多年的永宁村竟无太多不舍。只在同李家姐弟道别时,落了几滴眼泪。
 
未等池也开口,沈青宛便抢着答道:“上元灯会,我与池姐姐一同带着你们出去游玩。”
 
这次,她定要负起当姐姐的责任,沈青宛心虚地想着。
 
池也听出她话里的深意,微微挑眉,笑着应下。
 
“真的吗?”池棠双目晶亮,激动地跪坐起身。
 
七夕灯会她虽然玩得很尽兴,但心中藏着一丝隐秘的遗憾,那便是没能和两位姐姐一起看杂耍。
 
见池棠要起身,沈青宛心中一惊,忙扶着她坐下,应道:“自然是真的。”
 
话落,池木、池棠的目光齐齐地落在沈青宛身上,眼神灼灼,满是期待。
 
沈青宛从那两双热切的眸子中,竟瞧出几分池也的影子。怔愣片刻,她伸手揉了揉池棠的头,眼中的笑意愈发柔和,主动讲起上元灯会的趣闻。
 
沈青宛自小在临江城中长大,熟知城中的一草一木,描述的画面很是勾人,声音宛转悠扬。
 
池也驾着驴车,却也忍不住分出一缕心神,将她的每一句话都听进心里。
 
兄妹两人听得心痒难耐,恨不得今晚便是那上元灯会,体会那处的热闹繁华。尤其是池木,他还从未逛过灯会,不由得有些心焦。
 
欢声笑语之中,驴车很快行驶至新宅子的门前。门前停了两辆马车,周围站着好几个丫鬟。
 
沈青宛定睛去看,认出那是周袁两家的马车。她赶忙跳下驴车,小跑到马车旁,掀开帘子。
 
“渔歌姐姐,渔娴,你们怎的来这般早?”
 
周渔歌笑道:“听阿娴说你们今日搬来,特来恭贺乔迁之喜。”
 
说着,两人便轻快地下了马车。
 
沈青宛点了点头,心中了然。昨日她和阿池去买新宅的用具时,恰好遇到闲逛的周渔娴,随口提了一嘴。
 
停稳驴车,池也慢半步走到几人面前,身后跟着池木、池棠。年前,周家姐妹常到永宁村,兄妹二人对她们也不陌生,笑着打了招呼。
 
寒暄过后,池也慢悠悠地打开大门,邀请众人进屋。
 
只见周家姐妹转身吩咐了几句,身后的丫鬟便从马车上取出一个个锦盒,一一搬进宅子。
 
池也取过驴车上的包袱,混在一众丫鬟之间,一时分不清谁才是这宅子的主人。
 
堂屋里堆满了锦盒,池也轻啧一声,调笑道:“你们这是,把家搬过来了?”
 
“这些是我和阿娴送给你们的乔迁之礼,愿你和青宛日后琴瑟和鸣,幸福美满。”
 
这话池也爱听,笑得眼睛眯起,缓步走到羞涩的沈青宛身旁,轻轻搂住搂着她纤细的腰肢,“那我们便却之不恭了。”
 
池也微微低头,柔声对沈青宛说道:“你陪她们坐会儿,我先去收拾东西。”
 
“我和阿娴也来帮忙。”
 
“对,”周渔娴扭头看向身后的丫鬟,扬声吩咐,“你们就先回去吧。”
 
池也从头到脚打量了她二人一眼,见她们衣着轻便,便知她们是有备而来。
 
但家中早已收拾妥当,只要将今日带来的物件安置妥当便好,无需她们帮忙。
 
池也看着满地的锦盒,扬了扬下巴,笑道:“你们把这些收好就行。”
 
说完便一头钻进她和沈青宛的卧房,留下几人面面相觑。
 
沈青宛轻笑一声:“那便有劳二位了。”
 
周渔娴捋起袖子,拿起其中一个锦盒,小心打开,捧出里面的花瓶。环顾四周,缓步走到长条案旁,扬声问道:“青宛,这个梅瓶放在此处可好?”
 
沈青宛抬眼看了下,笑道:“都好。”
 
三人忙忙碌碌,很快便把带来的锦盒拆了大半。
 
正如池也所想,周家姐妹的确有备而来。除去各种样式花瓶,还有茶具、字画、饰品等。
 
此外,姐妹二人还备了两套上好的文房四宝。
 
池也整理好卧房出来,看着焕然一新的堂屋,险些以为走错了家门,心中暗叹一声财大气粗。
 
那三人正在桌前品鉴一副水墨花鸟画,轻声细语地说着一些她听不懂的话题。池也走近看了一眼,不禁撇了撇嘴,她实在不懂得如何欣赏这些大师画作。
 
余光瞥见池也,沈青宛转过头去,见她面上似有委屈之色,连忙牵起她的手,安抚地在她手心里挠了两下。
 
池也当即抛却方才的不愉快,握着沈青宛的手轻轻摇了摇,笑意盈盈道:“你们聊,我去买菜。”
 
两人的小动作被周家姐妹尽收眼底,待池也离去后,便笑着打趣起沈青宛。
 
直把沈青宛说得面红耳热,周家姐妹才肯放过她。
 
片刻后,周渔歌突然说道:“青宛,这家中怎会有一口棺材?”
 
她方才进门时便瞧见了,但怕扰了众人的兴致,直到池也离开,才敢将这话问出口。
 
闻言,沈青宛怔然,轻抿嘴唇,语气低落下去,委婉道:“陈知煜便是将我装在里面,运到城外。”
 
“阿池说日后或许能当作证物,便一同带了过来。”
 
池也也是怕日后解释起来麻烦,前几日来时,便将棺材从空间里取了出来。
 
三人一时沉默下来,周渔歌强压下心中的怒火,“行之已查到些眉目,今日乔迁新居,暂且作罢。待另择一日,让他与你们通个气。”
 
“如此便多谢渔歌姐姐。”沈青宛神情郑重,“改日青宛定当登门拜谢。”
 
“你我姐妹一场,何须言谢。”周渔歌面色低落,“若非那时我有孕在身,不便行走,定会亲自查明真相。可此事关系重大,交与旁人我放心不下,便只能交给他去办。”
 
周渔歌越说,沈青宛便越觉惭愧,低声道:“渔歌姐姐莫要这么说,身子要紧。”
 
“好啦。”周渔娴走到两人中间,挽住两人的胳膊,“大喜之日,莫要说再这些不开心的话。”
 
被挽住的二人相视一笑,齐声道:“阿娴说的是。”“
 
 
 
第88章 两日后,池长福一家从永宁村搬来。  初五那天,池也和沈……
两日后,池长福一家从永宁村搬来。
 
初五那天,池也和沈青宛前来收拾宅子时,顺便在铺子门前贴了招人告示。
 
这几日,陆续有人上门问询,池也一一考察,最终留下六名看起来老实本分的年轻妇人,多是三四十岁的年纪。
 
早食铺子最为辛苦,常常三更半夜就得起身准备。池也担心年纪大的人熬不住,身体也吃不消。
 
加上池长福李巧云一共八人,池也安排两名年纪稍长的妇人专门负责洗刷碗筷,月钱二两银子。
 
剩下的六人,两人负责跑堂,四人负责准备餐食,随机应变,月钱三两银子。
 
池长福李巧云的月钱,仍是按照先前约定好的五两银子。
 
人手齐备,食材用料也已与各商铺谈妥。池也立即将人召集起来,紧锣密鼓地着手培训。
 
既是新鲜吃食,池也思量着眼前这些人也需要时间适应,故而并不打算一次推出太多,以免忙中出错,自乱阵脚。
 
且这些吃食的做法并不复杂,有心之人仔细琢磨一下,即便不能学得十成像,七八成总是不成问题的。
 
待铺子走上正轨,再慢慢推陈出新,走在人前,方是长久经营之道。
 
因此,池也计划先推出几种简单的吃食:包子、油条、水煎包、肉夹馍、豆浆、八宝粥。
 
包子大家都会包,无需池也多费口舌,真正重要的是后面吃食。
 
于是,池也便简单备了一些食材,准备亲自演示一番,也让众人尝尝味道。
 
池也一边操作,一边讲解。
 
可鼻尖的香气诱人,众人哪有心思听这些。看着白皙的面条在油锅中膨胀,变成金灿灿的颜色,忍不住吞咽口水。
 
池也听见耳边吞咽口水的声音,失笑地摇摇头,决定先让她们一饱口福。
 
她没再多说什么,神情专注,手里两根长长的筷子不时翻动。片刻后,迅速将油条捞出锅,沥干多余的油,分给众人。
 
没管众人的反应如何,池也拿着一根油条,走到在的沈青宛身旁。
 
将紧密缠绕的油条从中间分成两半,一半送到自己嘴里,一半送到沈青宛嘴边。
 
不想将自己馋嘴的模样暴露在人前,沈青宛不动声色地咽了下口水,下意识便要伸手接过那半根油条。
 
“烫。”池也偏手躲过,自己被烫的龇牙咧嘴,仍不忘提醒沈青宛,“吹吹再吃。”
 
沈青宛依言地吹了吹,檀口微张,轻轻咬了一小口,眼神蓦地一亮。
 
“好吃吗?”池也一脸期待地看着她。
 
“好吃,好吃。”李巧云兴高采烈地凑到两人身旁,笑眯眯问道:“小也,你从哪学来的法子?”
 
池也微微一笑,并未作答,只是朝着旁边几人的方向扬了扬下巴。
 
李巧云立时会意,当即闭了嘴,不再多问。
 
若是铺子还未开业,方子便被人听了去,她们这铺子还开不开了?
 
两人亲昵的举动被人当场抓包,沈青宛眼神闪烁,随即伸手接过哪半根油条,小口吃着。
 
池也知她脸皮薄,轻笑一声,没再为难。
 
众人尝过鲜后,收敛心神,仔细听池也讲解,不敢有丝毫懈怠。
 
水煎包的炉子设在门外,池也只得带着众人前往。
 
池也、池长福将圆口平底锅架于炉上,倒上油,均匀铺展,随后将包子逐一放入锅中。
 
等待的间隙里,池也围着锅炉打转,心中暗自赞叹。
 
这锅炉建得实在巧妙,既无失火的风险,站在炉前的人也不会被烟火气熏了眼睛。
 
待包子底部焦黄,池也拿起勺子,将水倒入锅中,随即盖上锅盖,继续耐心等待。
 
临江城热闹繁华,铺子位置极佳,行人往来不绝。
 
微风送去阵阵香味,勾起人肚子里的馋虫,不由得驻足停留,窃窃私语。
 
见状,池也心思一转,转头看向李巧云,低声道:“劳烦三婶多拿几个盘子、筷子过来。”
 
“好香啊。”
 
有人大着胆子凑上前,好奇地问道:“这锅里做的是什么?”
 
话音刚落,更多的人围在锅前,纷纷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我也从未见过这样的锅。”
 
锅里传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李巧云去而复返。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池也一把揭开锅盖,闷在里面的香气霎时四散开来,周围响起一阵惊呼。
 
将水煎包尽数装进盘中,池也端着盘子在众人眼前绕了一圈,笑着招呼道:“大家若是有意,不妨尝尝味道。”
 
停顿片刻,池也接着说道:“不要钱。”
 
众人哄笑一声,互相打量一番,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拿起筷子,轻轻夹起一个水煎包,放在手里。随即自觉让出位置,方便他人上前。
 
“外酥里鲜,口感甚佳!”
 
“这包子的馅料好足,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肉!”
 
闻声,还未轮到的几人,忍不住伸长脖子张望,脸上露出急切的神情,吞咽口水更加频繁。
 
池也只觉耳边夸赞的话有些夸张,大概是吃人手短,也不好说出不好的话来。
 
两盘水煎包,池也等人未动一个,便被围观的行人分食殆尽。
 
古往今来,人们有一个共同的癖好,那便是爱凑热闹。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