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婚契——展雪凡

时间:2016-01-03 20:45:33  作者:展雪凡

    太子都跪了,还有谁敢站着?大臣们纷纷跪下,同晋容一起求皇上收回成命。
    皇上轻轻摇了摇头,并且让人将太医唤来。
    太医深入浅出的解释一番,虽说皇上的伤势得以稳定,但二皇子的那一下还是伤到了皇上的内脏,现在看着是无事,但皇上不能操劳,不能操心,还必须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和愉快的心情,否则与寿命有碍。
    大臣们心里皆是“咯噔”一声,当了皇上还想不操劳不操心,休息充足心情愉快……这可能吗?别开玩笑了!
    晋容膝行至床前,看向皇上却是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皇上面色和缓,执起了晋容的手,柔声道:“朕的身体如何朕心里清楚,朕还想多活几年,看着你的儿子娶妻生子,延续我大晋辉煌,再创我大晋盛世。且,朕观你行事妥当,定能不负朕意,治理好这个国家,你也不要让朕失望啊。”
    “儿子,儿子……”晋容的声音带上了哽咽,这一刻,他是真的心乱如麻,不知该如何回答。
    皇上抬头看向诸位大臣,叹息道:“众卿家也不必劝朕,若是朕不禅位,日后定是要由太子监国,长此以往绝非益事。再则,朕心意已决,太子即为储君,继位一事理所应当,待到登基大典结束,朕也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是低头不语。
    皇上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难道他们还能让皇上不顾性命的接着干活?
    反对的话不只是要得罪皇上,就连晋容都能生啃了他们,不管是为了皇上的性命还是为了皇位,晋容都不能容忍他们反驳。而且晋容是储君,就算现在不登基,日后也要登基,被他惦记上还能有什么前途可言。
    皇上想要休息,想要养伤,想要多活几年,但皇权向来不可侵,一把手和二把手之间易生矛盾,若是晋容监国时日较短那倒无妨,时间长了难保不会生出龌龊。
    人心不可试,皇上想要留住他和晋容的父子情谊,同时也是为了国家的安定着想,禅位一事的确是很好的一条路。
    可诸位大臣心中难免惴惴不安,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都是皇上的人,待到晋容登基,还能这般重用他们吗?
    皇上禅位之事已定,登基大典也开始准备。
    待到正月,登基大典如期举行,晋容登基为帝,改年号为嘉顺,以当年为嘉顺元年。
    同月,晋容册封发妻姚氏为皇后,嫡长子为太子,尊皇上为太上皇,皇后为皇太后。
    朝政早已交到晋容之手,太上皇与皇太后携手移居皇极殿,而晋为太妃且未曾生育过子嗣的宫妃们,皆是送至皇家寺庙祈福,平郡王和宁郡王的生母贤太妃可出宫与子同住。
    皇后姚氏携众嫔妃入住后宫,太子留在东宫,其余年长皇子皆入南三所。
    这些本同顾诚之关系不大,但晋容托晋律帮着带了句话,让顾诚之安心守孝,待到孝满之后,无需忧心起复一事。
    晋容登基之后并未急着安插心腹,这也让诸位大臣稍稍安心了些。
    同年三月,简亲王递了折子,要将爵位传给晋律。
    晋容考虑了几天,还是批了,因着晋律有功,所以平级承爵,晋律也从简亲王世子升级成为了简亲王。
    老简亲王的举动就像是一个信号,通知众人:皇帝换人啦,各位悠着点。
    之后的几个月里,上折子乞骸骨的官员多了许多,晋容推辞几番,最后只批了几个,并且安慰上折大臣,让他们安心当差。
    看着晋容批准致仕归乡的官员,众人皆是一默,得了,老老实实当差就不会被开除,就算是太上皇的人也可以接着用,的确是个好消息。
    楚君逸手下的探子已经尽数安排好,手里的情报网也在慢慢收拢。
    还有他的几个侄子,都已经做好了选择,待到三年孝期服满就启程去边关,其中楚大少还登门拜访过一次,求楚君逸借他们一个护卫当是武学师父,不然就这样去边关,肯定不能活着回来。
    楚君逸也没有推辞,拨了一个去过边关打过仗的护卫去教,至于他们能学到多少就不管他的事了。
    九个月的孝期才过了大半,顾家就传来了讣告,顾大老爷死了。
    顾诚之听后挑了挑眉,孝期可以一起守了,挺好。
    伯父的孝期是九个月,侄子要守孝,不过不用丁忧。
    待到楚老太爷的孝期过后,顾诚之官复原级。
    安亲王依言带着晋文前来,看着晋文奉茶拜师,与祺哥儿师兄弟相称。
   
     第172章 嘉顺七年
   
    京城,卫西伯府。
    在通往后花园亭子的小路上,一名十一二岁的少女正缓步走来,这名少女眉目清婉,五官精致,梳着少女发髻,再配上一身大红色衣裙,宛如画中之人一般。
    亭中有一男子负手而立,听到了脚步声便偏头望去,这名男子不及弱冠之年,身姿挺拔,相貌清俊,在看到少女时,平静无波的眸子里泛起了丝丝笑意与温柔。
    “祺哥哥。”少女的声音清脆悦耳,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甜美。
    男子走出亭子,几步就来到了少女面前,笑道:“可可,好久不见。”
    男子名为顾言祺,乃是顾诚之与楚君逸的儿子,今年十七岁,两年前高中解元,后又被两位父亲扔出了京城,美其名曰:历练,实则是觉得儿子大了,太碍眼了,赶出去一段时间正好过过二人世界。
    而少女姓祝,闺名为可,亲近之人都喜唤她“可可”,她是卫西伯祝宁的嫡长女,也是祝家唯一的姑娘,上头有五位兄长,本人则是祝家孩子中最小的一位。
    虽说顾言祺并非祝家的孩子,但楚君逸与祝宁私交甚好,两家的孩子自幼相识,感情上堪比亲兄弟。
    可可的年纪最小,而且还是个懂事乖巧的小姑娘,大家自然更加偏爱于她。
    可可福了福身,笑着问道:“祺哥哥是什么时候到的京城?路上可曾顺利?”
    “刚回来没两天,路上也很顺利。”顾言祺垂在身侧的手抓握了一下,忍住了抚上可可发髻的冲动,他们的年纪大了,不能再像以前那般随意。
    “那就好。”可可笑过之后又微微蹙眉,“这一路旅途劳顿,应该多休息几天才是。”
    我想来看看你,这句话差点脱口而出,幸亏顾言祺反应迅速,及时将话咽了下去,转而回答:“我的身体很好,也没觉得累,所以你不用担心。”
    听他这样说,可可放下了心,她知道顾言祺自小习武,身体也比一般人要好,而且他从未骗过她,她自然也相信了他的话。
    两个人走进亭中,分别坐下,丫头端上茶水点心,而后守在亭外。
    顾言祺瞥了一眼外面站着的四个丫头两个嬷嬷,心下不由暗叹。
    就算是伯府嫡女,在自己家里也不用丫头嬷嬷前呼后拥的跟着,外面的两个丫头两个嬷嬷是祝大太太和祝二太太派来的,毕竟他是男子,祝家肯让可可出来见他就不错了,要是身边没有长辈派来的人,与可可的名声有碍。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的年纪大了,需要避嫌了,再过两年就算有丫头嬷嬷跟着,祝家也不能再让可可出来见他。
    想到这里,顾言祺的心情难免有些低落。
    可可倒了两杯茶,一杯放在自己面前,另一杯则是递给顾言祺。
    顾言祺压下心底莫名的情绪,接过茶杯问道:“我写的信你都看了吗?”
    “看了看了。”可可连连点头,脸上的笑容纯真美好,“祺哥哥好厉害,走过那么多地方。”
    得了可可的夸奖,顾言祺脸上的笑意渐深,随即便说起了未曾写在信上的见闻。
    可可听得聚精会神,一双眸子直直的盯着顾言祺的脸,眼底似有星辰闪烁,将顾言祺的耳根都给看红了。
    虽说顾言祺外出游历了两年,但他与京城的书信却从未断过,除了给两位父亲的书信以外,再就是将游历途中的一些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然后送回京城,交到可可的手里,偶尔还会附带一些当地的小玩意儿,很有地方特色,并且小姑娘都很喜欢的那种。
    可可很喜欢顾言祺写的书信,可以说这两年她总是盼着她的祺哥哥能给她来信,作为一个女儿家,再没有父兄陪伴的情况下是不好离家的,但顾言祺的书信就像是将千里之外的场景展现在了自己的眼前,就算身不能至,也能让她看到远方的一切。
    外面站着的丫头嬷嬷看似低眉垂目,实则耳朵都竖得老高,她们家姑娘过两年就要议亲了,万万不能坏了名声。
    若非顾言祺自小就和祝家几位爷摸爬滚打着长大,且两位太太都将他当成半个儿子,哪能让可可出来见他。
    不过说真的,顾言祺对她们家姑娘是真好,有时候就连祝家的几位爷都比不上他的心细体贴,要不是年龄相差得有些大,估计她们家太太都想找他当女婿了。
    可惜,她们家姑娘的年纪实在是小了些,顾言祺今年回京应该也有议亲的意思,就算祝家和楚君逸的关系再好,也不好意思让顾言祺等个五、六年在成亲。
    顾言祺说至口干舌燥才停了下来,面前的茶杯早已空了。
    可可连忙为他续满茶水,脸上还挂着满足的笑。
    顾言祺灌了一杯觉得不够解渴,接连又灌了两杯才放下茶盏,看向可可问道:“听说你已经在祝家婶婶身边学习如何管家了,会不会很累?”
    “累倒是没有,就是里面有好多学问,大伯母说我还小,可以慢慢学。”可可摇了摇头,距离她出阁还有五、六年的时间,只要用心就肯定能学好,“而且我要学的不只是管家啦。”
    “哦?还有什么?”顾言祺看向她的目光很温柔,嘴角翘起的弧度也在渐渐加深。
    “很多呀。”可可掰着手指数:“管家是肯定要学的,还有人情往来,外面的庄子,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对了,还要学习怎么对待妾室。”
    “你先等等!”顾言祺瞪大了眼睛,前面几项还算正常,怎么后面几项听着这么别扭呢,最后那个怎么对待妾室是个什么鬼?!
    “怎么了?”可可疑惑的抬起头。
    顾言祺深吸口气,有些僵硬的问道:“夫妻、婆媳、姑嫂的关系我还能理解,为什么要学怎么对待妾室?”
    可可嘟着嘴,不高兴道:“还不是你们这些男人,大伯母和母亲都说男人会三妻四妾,会有妾室通房,而且上头还有婆婆在,有的婆婆就喜欢往媳妇房里塞通房。谁都想夫家家风正派,丈夫可靠不花心,婆婆良善不折腾媳妇,姑嫂好相处不为难人,但真正摊上这样的人家能有几个?大伯母说了,与其想着以后碰运气,还不如让我多学点,做好心理准备,免得以后想不开。”
    顾言祺听得哑口无言,他想说他很可靠不花心,但这话跟可可说不合适。
    被他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姑娘,出阁之后就要面对这些,不只是丈夫的家人,就连妾室都出来了,一股无名之火“腾”地一声从心底窜起,好似要将他整个人都燃烧殆尽一般。
    过了半晌,顾言祺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他咬着牙道:“要是嫁人那么委屈,干脆就别嫁了!”
    外面的丫头嬷嬷俱是眼皮一跳,早在可可抱怨妾室的时候,她们就想跳出来阻止,顾言祺不姓祝,哪怕他和祝家关系再好也不能什么都说呀,但顾言祺的脸色实在是太过难看,愣是将丫头婆子们吓得没敢说话。
    “怎么能不嫁人呢……”可可叹了口气,又道:“就像虞伯母,她拖了那么多年才嫁人,姚家承受了多少压力,要不是看在皇后娘娘的面子上,流言蜚语就能逼死她。”
    嫁人会受委屈,不嫁又不行,顾言祺感觉自己像是被丢进了油锅里炸,捞出来之后又被扔到钉板上滚了一圈,心里难受得要命,但他还是安慰道:“你先别急,祝叔叔那么疼你,肯定不会委屈你的。”
    “我知道呀。”可可点头道:“大伯母说,这是以防万一,不堪的人家肯定不会让我嫁过去,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要是突然蹦出来一个真爱,那就真是没活路了。”
    “姑娘,您该回去了。”一个嬷嬷实在是忍不住了,可可的话说得不是不对,但是跟个男人说真的不合适。
    可可愣了一下,看了看天色,的确是该回去了。
    顾言祺也不好多留,跟可可道别之后便离开了祝家。
    不过,顾言祺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拐到了卫西伯府隔壁的邵府,在邵家找到了悠然喝茶的祝宁。
    邵言走不了科举的路子,但是当年他帮过太上皇和晋容的忙,待到孝满之后也得了个武将官职,这些年下来也坐稳了四品的位子。
    邵言的侄子邵杭已经定亲,待到明年就要成亲了,邵言为邵杭另外买了一处宅子,邵杭婚后并不和邵言同住。
    祝宁见顾言祺来找他,心里还挺纳闷,但听他说完可可的抱怨之后,脸已经沉了下来。
    顾言祺观察着祝宁的神情,他知道祝家人很疼可可,不可能为她挑选不好的人家,可他还是担心,万一出阁之后受了委屈要怎么办?
    “你先回去,我去和她们说。”祝宁深吸一口气,安抚道:“可可现在还小,等到议亲的时候肯定要好好挑女婿……敢对我女儿不好,哼!”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