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深入科学——十八反

时间:2016-01-05 20:06:46  作者:十八反

《深入科学》作者:十八反
   
文案

《深入科学》是帝都电视台首个大型科普栏目,自在科学频道开播以来生产了大量优质的电视捉鬼节目,在各类节目评奖中屡次获奖,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表扬,已成为我朝电视装神弄鬼的一面旗帜,更因成功掩埋各种机密信息而获“埋葬机关”的美誉。

乐正鲤:啊呸呸呸!什么装神弄鬼!我们是破除迷信!
殷冉遗:媳妇儿说的是。

食用说明:

1.主CP:殷冉遗X乐正鲤,不逆不拆,双洁年上,无炮灰无豆腐,互宠。
2.副CP:①贺招X张九,不逆不拆,双洁年上,无炮灰无豆腐,互宠,戏份少。
②泽苍X周卿,不逆不拆,双洁年上,无炮灰无豆腐,互宠,戏份比上面这对还要少。
3.披着灵异文的皮让攻受慢慢谈恋爱,谈恋爱很重要o( ̄︶ ̄)n
4.文内的名字为参考原摄制组名单或取名软件随机编辑,LZ是个取名废……

内容标签:灵异神怪 情有独钟 前世今生 业界精英

搜索关键字:主角:乐正鲤,殷冉遗 ┃ 配角:夏铭,唐中柳,卫一泓,张九,贺招 ┃ 其它:1V1双洁,年上互宠,走近科学

 


    第1章 湘西疑云(一)
   
    中国人对于家乡的眷恋仿佛是印刻在骨子里的一种情感,“金窝银窝,比不得自己家里的狗窝”说的也就是这么一回事,更有甚者,便是客死异乡的游子必得落叶归根,入葬祖茔;老人家在他乡仙去,孝子孝孙也一定要搬丧回籍,这都是自古就有的传统。
    只是有一点却不得不提,那逼不得已远走他乡的,多半是因为家乡贫瘠得过分,甚至有不少山区除了天堑险道更是再无通路,这就为将遗体运回故乡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更何况古时候比不得现在,没有什么飞机汽车能加以助力,只能单凭人力运输,因此归乡心切的游子家人为运送遗体的人奉上的报酬也就自然丰厚起来,天长日久的下来,竟渐渐衍生出了一门专门的手艺,那便是赶尸。
    而据赶尸人自己的说法,赶尸一事却是自千年以前的黄帝时期便有了的。相传蚩尤带兵出征,在黄河边与敌人厮杀,一场鏖战下来,伤亡士兵的鲜血将黄河都染红了,蚩尤不忍丢下战死的士兵,便与军师站在士兵尸首中间,呼喊道:“死难之弟兄们,此处非尔安身立命之所,尔今枉死实堪悲悼。故乡父母依闾企望,娇妻幼子盼尔回乡。尔魄尔魂勿须彷徨。急急如律令,起!”
    话音刚落,原本躺在地上的尸体一下子全都站了起来,跟在蚩尤身后规规矩矩地行走起来,如此,蚩尤便将死亡的将士带回了故乡。日后的赶尸人所用手法,也正是这般先以符咒号令尸体自发行走,再将其带回故土让家人好生安葬。
    这起源何处在此就不做考究了,只是要提一提这赶尸的方法,除开符咒之外,赶尸须得二人同行,一人手执布幡走在前头以方术引道开路,一人平端清水走在末尾,中间则是要赶的尸体,一路上水碗不可破损、布幡不可歪斜,尸体才能跟随前头引路人的动作前进。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对这古老神秘的赶尸之术提出了疑问,毕竟,已经完全死亡的尸体会动会跳,还能按照赶尸人的指令前进停止,这简直就如同天方夜谭一般的令人难以置信,再加上近年来赶尸一行日渐式微,寻常人难觅其踪迹,这其中的谜团也就愈发的不可考了。
    只是这世间从来不缺少好奇之人,虽说好奇害死猫,不过这人一旦对什么事情起了好奇心,那便是管不住自己的动作了,乐正鲤便是这群好奇猫当中的一个。
    要讲乐正鲤,先得说两句乐正家的事情,清安镇是南方一个富庶小镇,乐正家也算得上是当地的一个有名的氏族了,祖上数辈都是当过大官的,民国年间也是个跺一跺脚,清安镇便要抖三抖的大角色,虽说文革时期因为成分不好受到过冲击遭到过审查,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清安镇民风淳朴,闹的运动也不如他地强烈,待平反之后乐正鲤的祖父出面操持家业,慢慢地又将乐正家给撑了起来,虽然抵不上当年辉煌,但在清安镇上也算得上是高门大户了。
    乐正老爷子有两子两女,乐正鲤的父亲乐正松是三子,上有大哥乐正恒,二姐乐正安,下面还有个小妹乐正熙。而乐正鲤是小一辈里头的幺子,最是得宠,出生那日乐正妈妈梦见一条玄色巨蟒口衔金鳞锦鲤而来,那尾锦鲤一头蹿入自己的肚子便没了踪迹,巨蟒也立时消散无踪,当夜便生了乐正鲤出来,几日后老爷子在族谱上一笔一画地写下了“鲤”字,又去镇子上的金铺打了个精致的金鲤鱼模样的长命锁,乐正鲤自此便算是三魂七魄有了归依,成了乐正家最小的一个奶娃娃。
    乐正鲤这孩子自幼便活泼好动得很,清安镇上没有哪一处的泥巴是他没玩过的。大约真是冥冥中有所注定,这孩子由鲤托生名中带鲤,水性也是一等一的好,清安镇头上有条河,一到夏天他便整日的埋在水里头,寻常人泡水泡得久了都要皮肤起皱,他却不会,依旧皮肤白白嫩嫩的瞧着煞是喜人。镇子上的人便说,这乐正家的小少爷可不就是尾小鲤鱼么;乐正妈妈抱着他时也会温柔地点一点儿子的小鼻子:“小鲤鱼呀,你是妈妈最喜欢的小鲤鱼。”
    这么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乐正鲤渐渐长到了八九岁。这年夏天太阳晒得发毒,连夜里时分河水都带着几分温热,乐正鲤躲在河岸边的老柳树下打瞌睡,他也不怕自己溺水,这小家伙能走路就会下水,对着这条清安河更是有着说不清的依恋之感,仿佛还在胎儿时被母亲的羊水包裹着一样,哪有婴儿会害怕母亲的羊水呢?
    不过许是下午同玩伴们闹得太久,他这一打瞌睡就睡得晚了些,再醒来时已经是暮色四合了,天边绚烂的火烧云落在水面上,仿佛连河水都跟着燃烧了起来。
    乐正鲤伸了个懒腰,直起身子来把搭在老柳树上的小褂取了下来,正打算穿衣服呢,忽然瞧见不远处的河岸边摇摇晃晃地走来了一群人,打头的那个人约莫四五十的年纪,穿着件青灰色的布衣,手中举着根白布幡,神情肃穆地引着身后人的脚步。
    乐正鲤心中好奇道:这是什么人?怎么以前都不曾见过这样的打扮?莫不是什么新奇的玩法?这么想着他便又将衣服丢回了柳树上,一捏鼻子潜下水去,游到了河岸另一头才悄悄地探出头来想要瞧个究竟。
    离得近了便也看得更清楚了,那一行人共有八个,除开打头的中年人,后面还有两个青年人四个老年人,均是素白衣裳惨白脸颊,瞧着跟戏台子上唱大戏的花脸一样,双手垂在身侧,一蹦一跳地跟着前头的中年人,那动作说不出的僵硬怪异,乐正鲤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又瞧见尾巴上还有个年纪与自己差不多大的少年人,也是青灰色布衣,手中平端着一碗东西。乐正鲤想要瞧瞧那里头装的是什么,那少年人却冷不防抬头直勾勾地看了过来,那一双眸子极黑极冷,像是凝成一团的墨块又在冰水里冻得梆硬一般,乐正鲤不由得一惊,心都跳到了嗓子眼儿,那少年却又收回了目光直视前方,仿佛根本没有看到过乐正鲤。
    隔着河岸边的一段路,乐正鲤模模糊糊地听到那少年人开口念着什么“行亦无人见,坐亦无人知”,他心中忽地有些害怕,当下又一个闷子扎回了老柳树边,急急站起身来拿了衣裳穿好,期间他一直觉得那双黑黑冷冷的眼睛在盯着自己,心中惧怕不已却也不敢回头看,往家中跑去了。
    河岸另一头,那走在前方的中年人忽然开口,沉声道:“冉遗,专心。”
    走在末尾的少年人不发一言收回了目光,在脑海里将那个小小少年的身影撇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备注】“相传蚩尤带兵出征,……蚩尤便将死亡的将士带回了故乡。”摘自百度百科“赶尸”词条,有改动。
   
    第2章 湘西疑云(二)
   
    乐正鲤当日回去便发起了高烧,整个人都烧得只说糊涂话儿了,这可把乐正家上上下下给急得不行;镇上的医生来看过,却也看不出个究竟,只能根据乐正鲤平日爱泡在河水里的行为猜测他这是湿气入体,小孩子身子骨弱受不住,天长日久的便积了病出来。
    乐正老爷子看着小孙儿皱着眉头昏睡不醒的模样也是心焦不已,却忽然听见床上躺着的小孩儿口齿不清地念叨着什么,他连忙俯下身去听,却只听见“衣服”、“水”什么的,当下朝着屋内守着的一大帮子人招手道:“小鲤渴了,你们快去拿水!”
    众人不敢怠慢,这可是乐正家含在嘴里都怕化了的宝贝,一时间几个哥哥姐姐都手忙脚乱的往门外冲去打水。
    床头站着的乐正奶奶连忙弯腰温声哄着小孙儿:“奶奶的宝贝儿哦,你等等啊,马上就拿水来……”
    乐正老爷子却猛地一抬手,低声道:“这孩子说的不对!”
    乐正奶奶颇为不解,忙问何处不对,乐正老爷子轻声重复了方才听的乐正鲤口中所言,神色一变,拉着妻子低声说了些什么,乐正奶奶亦是大惊,走到门边朝守着的人嘱咐道不可跟随,便与抱着小孙子的丈夫去了祠堂。
    三人在祠堂一呆便是一夜,次日天明时乐正老爷子与妻子抱着小孙子出来时满脸倦容,乐正鲤却好似只是睡了一觉一般神清气爽,前一晚烧得发红的脸颊也恢复了往日的白皙可爱。
    乐正鲤再醒来之后对前一日所见的那打扮奇异的一行人再无印象,只恍惚记得自己在老柳树下趴着睡着了,梦里头好像被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给盯上了,他心中好奇,跑去问家里人自己怎么回家的,家中人哪里说得清楚;他便又跑去问他爷爷奶奶,岂料两位老人只说他是烧得迷糊了,在祠堂里求了先祖的庇佑便好了,三言两语就轻飘飘地将这事情带了过去。乐正鲤年纪尚小,忘性也大,待一条街上的小伙伴来找他玩时,他便将这事给抛在了脑后忘得一干二净。
    此后乐正鲤仍是不时便要到清安河中去游泳玩耍,还曾在清安河中救起过三个溺水的儿童,他这“鲤鱼仙童”的名头就彻底传了开来,镇子上相熟的人,不论老少见了他都要笑着招呼一句:“小鲤鱼又去清安河玩啊?”
    乐正鲤听惯了家里人叫自己小鲤鱼,也并不觉得这称呼有何不妥,往往都是笑着回应。
    就这么过了数年,乐正鲤从个小小孩童长成了风华初成的少年,考上了帝都的大学,选专业时他犯了难,他爸他妈希望他选个金融计算机之类的热门专业,乐正鲤自己却想读个闲散的,最后老爷子大手一挥道:“我们乐正家的孩子,喜欢学什么就学什么,不必考虑其他。”
    如此,乐正鲤便喜滋滋地选了个民俗学专业,打点行装去帝都读书了。
    这民俗学乃是专讲中国传统风俗技艺与生活文化的一门学科,春节到了门上要贴春联,清明到了要祭祖上香,甚至于人们日常交流中的惯常方式都是民俗学的研究内容,乐正鲤幼时起便对这些颇感兴趣,乐正家的生活方式比较传统,他爷爷也十分喜欢研究民间宗教信仰一类的东西,因此他经常跟教书的几位老师交流所学所获,他嘴甜又很有些真才实学,也颇得几位上了年纪的老教授的喜欢。
    乐正鲤这么闲闲散散地在大学里头晃着,实习时一位老教授介绍他去了帝都电视台的科教频道做编辑,乐正鲤初时还有些不放心,想着自己毕竟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科班出生,实习跑去电视台做个编辑能干什么呢,只是老教授热情介绍,他也不好意思拂了教授的面子,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了电视台。
    电视台的制片主任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姓王,与介绍乐正鲤来的老教授私交甚好,将他拉到办公室后问了好些问题,大多都是乐正鲤所学,故而答得也十分流利,乐正鲤心中正奇怪这主任是不是来给自己考试的,王主任却一把拉住乐正鲤的手,十分热情地说道:“乐正同学啊,你的学识在年轻一辈算是非常渊博的了,听楚教授说你文笔想象力也很好,可不就是我们要找的人吗!”
    乐正鲤干笑两声,道:“主任您客气了,我……我这不算什么,不过这么说的话,贵台是要找个懂民俗的编辑?”
    王主任点了点头,又伸手扶了下鼻梁上的眼镜,郑重道:“不过做我们这行的记者编辑,可是要经常往外头跑的,所以乐正同学你除了要负责编写文稿之外,还要跟着摄制组到处走,什么偏远地方都要去,这环境可能就不太好……你能适应吧?”
    乐正鲤打小就爱到处跑,读书时也经常到处旅游,此刻想着科教频道总不能上天入海去,便坦然点头道:“当然能,不瞒您说,我自己本来就是个爱到处跑的,也去过山区,能适应环境的。”
    王主任顿时笑开了花,“那好那好,来,乐正同学,我先带你去人事部签份实习协议,再带你去看看你工作环境啊。”
    乐正鲤受宠若惊,心道自己这么一个实习的小角色也能得制片主任这么亲厚款待,可见楚教授面子很大呀。
    他心里犹自想着,王主任已经带他到了人事部,人事部主任正坐在办公椅上,端着杯清茶摇头晃脑地哼着小曲,见王主任进来,放下茶杯道:“哟,怎么有空过来?不找人了?”
    王主任微微侧身指了指乐正鲤:“找着了!”
    人事部主任闻言上下打量了乐正鲤一番,后者不由得有些尴尬,扯开嘴角露出个笑来。
    “嗯,看上去不错。”人事部主任点了点头,拉开抽屉拿了一份实习协议出来,上面条条框框与公章都印好了,就等着一个人在乙方签下自己的大名。
    签名的时候乐正鲤有一丝犹豫,一旁等着的两位主任赶紧催促道:“乐正同学,快写吧。”
    乐正鲤应了一声签了名,心中却老萦绕着一丝奇异的违和感,帝都电视台这么的大的地方,很缺他这样一个小小的实习编辑?
   
    第3章 湘西疑云(三)
   
    这份实习工作待遇不错,还管食宿,乐正鲤提着自己的行李跟着王主任进了一幢宿舍楼,楼身建筑看起来有些年头了,用的还是早年间的灰石砖,窗户处都是木质的镂空花窗,乐正鲤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