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君临城下[重生]——扶风琉璃

时间:2016-04-21 18:54:49  作者:扶风琉璃

  元生是被陆子修抱回去的,这番寻找几乎花了大半夜,陆子修借着火光看到他满身伤痕趴在地上不省人事,又急又怒,连夜将大夫叫到府中给他诊治,同时吩咐将此事彻查清楚,不能有一个漏网之鱼。
  没等到元生苏醒,那几人就被陆子修抓了回去,等到他醒过来后,那几人早已生不如死。
  元生对此一无所知,只是睁大眼茫然地看着陆子修赤红的眼眶,下一刻便被他紧紧抱住。
  “元生,对不起!我带你出去住,不去京城了!对不起……”
  陆子修悔恨交加,他当日回来之后才听说元生要被送往丞相府,惊讶之余更是对父亲心生不满,想着元生留在陆府反倒受父亲的控制,自己倒不如放他离开,随后也赶往京城去找他。
  虽然元生在他心里是无价之宝,可在旁人看来不过是个身份低微的家奴,想必在丞相眼里也是如此。丞相一直希望他入仕,他倒是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将元生讨回来,如此也免了自己与父亲的冲突。
  他自认考虑得周全,最后却抵不上一个意外。
  此时面对满身伤痕的元生,陆子修后悔得恨不得割自己一刀。
  元生失血过多,再加上受了凉,昏迷太久,自此落下了极重的病根。
  陆子修带着他出府,替他寻了个气候得宜之处养病,与他过上了闲云野鹤的日子。
  元生最终未能撑得下去,炎炎夏日的某一天,当京城发生叛乱时,远在山水间的元生费力地睁开双眼,万分不舍的目光在陆子修的脸上流连。
  他握着陆子修的手,轻声道:“若有来世,哪怕成了乞丐,我也会答应与你在一起。”

  第101章 丞相番外-1

  司马嵘登基为帝,动乱了许久的朝局终于安定下来,大晋上下一片喜气洋洋,再加上北方的胡人正忙着解决内乱,暂时无暇南顾,朝臣们很是过了一段舒心日子。
  接连两个月,外无纷争,内无烦扰,朝堂上商议的都是一些芝麻大的小事,颇有些大材小用的感觉,朝臣们欣慰之余又觉得有些怅然若失,夜深人静时细细思量,总觉得忘记了某件大事,直到景王大婚……
  景王娶了谢家娘子为妻,司马嵘感念兄弟情义,也为了拉拢谢家,赏赐了大批厚礼,彰显皇恩浩荡。
  大臣们看看满面红光的景王,再看看一如既往神色冷清的皇帝,狠狠一拍脑门:想起来了!皇上尚未娶妻,后位还空着呢!这是大事!大事啊!
  虽然最近王丞相对皇帝异常恭敬,不怎么喜欢玩“大权独揽”的手段,可大臣们还是习惯了万事以他马首是瞻,想着立后这么重要的事关乎未来储君、关乎国运,实在是有必要私底下先商议一番,于是一个个踌躇满志地赶往丞相府。
  丞相府上方那片天前一刻还阳光明媚,下一刻便闷雷滚滚。
  王述之斜坐着摸了摸下颌,阴测测地笑了两声,随即恢复一脸正色:“立后啊?这的确是一桩大事,需得慎重。不知诸位大人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大臣们莫名感受到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飘摇感,抬头看看王述之的神色,怀疑是自己多心了,忙谄媚地笑着推却。
  “这么大的事,当然要先看看丞相是个什么意思。”
  “对对!丞相若是有合适的人选,那下官自然是万分支持的!”
  “此事由丞相说了算!”
  ……
  王述之笑若春风,用一种“孺子可教”的目光看着他们,摇了摇头叹息道:“皇上天人之姿,又聪慧过人,本相觉得……天下间怕是没有哪位女子能配得上他呀!”
  大臣们:“……”
  王述之继续笑着看他们:“不妨先听听诸位大人的意思?”
  大臣们面面相觑,心里逐渐涌上一阵狂喜,彼此询问的目光猛然变成互相较劲:看来丞相是不打算掺一脚了!哎呦呦!那正好!老夫家有位堂侄女生得花容月貌,总算有机会给家族争脸了!别跟我争啊!争也争不过的!
  大臣们目光如箭,你来我往了好一阵才消停,又装模作样地彼此谦让一番。
  “你先!”
  “不不,还是你先!”
  “好好,那就我先。”
  “……”
  王述之笑眯眯听着他们你一句我一句的明里春风暗里秋刀,始终不曾表态,见他们还没到朝堂上正式上奏本,就已经用言语和眼神厮打得天翻地覆起来,忍不住打了个哈欠,拿如意在额头敲敲:“唉……诸位大人稍安勿躁,皇上金口未开呢,你们急什么?”
  斗得你死我活的同僚们听得一愣,总算清醒过来:丞相不打算掺合,那皇上的意思才是最重要的,在这里争来争去有什么意思?得留着精神明日朝堂上再战!
  大臣们热热闹闹地来,又欢欢喜喜地离开,甩开膀子奔回家准备写奏本去了。
  王述之看着空空荡荡的厅堂,幽幽叹了口气,走到院子里望着皇宫的方向面露忧伤:“唉……”
  王亭亦步亦趋地跟着,小声安慰:“皇上一定不会答应立后的,丞相千万不要挂心伤神。”
  王述之再叹一口气,似乎更忧伤了:“王亭啊,你说皇上不会立后?”
  “一定不会!”王亭斩钉截铁,神色间一派大义凛然,“皇上对丞相情深似海,情比金坚,情意绵绵,情深意重,情……”
  王述之抬手打住他费尽心力的安慰,再叹一声:“你说的很有道理,可……皇上不会立后?”
  王亭:“……”对啊!说了那么多就是想安慰您老人家皇上不会立后,您都觉得有道理了,还叹什么气啊!
  王述之抬袖擦了擦眼角:“他怎么能不立后呢?”
  王亭深受震动:咱家丞相实在是太深明大义了!他都恨不得为皇上去死了,竟然愿意眼睁睁看着皇上成亲和别人洞房花烛夜!咱家丞相真是为情所苦、为情所伤、委曲求全、可歌可泣!
  王亭正搜肠刮肚地感叹着,就听王述之幽幽道:“他答应要立我为后的。”
  王亭:“…………”
  当夜,王述之再次留宿宫中与皇上“商讨机密要事”,待一干伺候的宫女太监退下之后,满脸委屈地抱着司马嵘亲了一口:“晏清……”
  司马嵘听着他拖得婉转缠绵的尾音,眼角狠狠一跳,抬手在他脸上摸了摸:“怎么了?”
  “晏清……”王述之继续委屈,伸手开始解他的衣带。
  司马嵘任他动手动脚,目光深深地盯着他看了片刻,疑惑道:“你究竟怎么了?”
  “没什么……”王述之神色幽怨,手下却不耽误事,三下两下就将人撩拨起来。
  司马嵘难耐地动了动,抬起手臂搂住他肩背,依然不忘心里的疑惑:“出了什么事?”
  “我就是……唉……没什么……”王述之慢吞吞应了一句似是而非的话,胡乱抓起两人身上凌乱的衣裳擦擦眼角,同时身下一动,幽幽一声叹息,隐隐透着不易察觉的满足。
  司马嵘倒吸一口气,待回过神来,连忙扯下他手里的衣裳,就着明晃晃的烛火打量他,见他眼角干干净净,哪里有半分伤心的模样,再加上他实在慢得太折磨人,忍不住抬起身在他肩上咬了一口。
  “嘶——”王述之吃痛,再次委屈地看他一眼,干脆不动了,“晏清,你好狠的心呐!”
  司马嵘忍无可忍,一个翻身将他压在身下。
  王述之深感欣慰:“我负伤了,你自己动也好。”
  “……”司马嵘只觉得有一团火瞬间烘烤在脸颊上,羞愤地朝他瞪了一眼,“快说,究竟出什么事了?”
  “没事。”王述之深深地看着他,虽然躺在下面,还一脸被抛弃的怨妇模样,可双手照样不规矩,嘴里也不消停,“快替我瞧瞧,咬出多少血了?”
  司马嵘无语地看着他肩上浅浅的牙印。
  王述之眼底晕出笑意,坐起身将他抱住,凑到他耳边低声道:“晏清,你动情的模样实在勾人,可千万不要给别人看呐!”
  “……哪里有别人?你……你动不动?”
  “我负伤了。”
  “……”
  司马嵘忍无可忍地自己动起来。
  王述之痴迷地看着他漆黑幽深的双眸,看着他弥漫着雾气的眼睫,看着晕染着桃花色的眼角,猛地埋首在他颈间压抑住急促的呼吸,再抬头时依然是云淡风轻的模样:“再动啊……”
  司马嵘听见他微哑的嗓音,勾了勾唇角,垂首吻着他眉心,狠狠动了动,随即便听到颈间一声粗重的闷哼,紧接着眼前一花,待反应过来时,已经被王述之压在了身下。
  “我的伤好了,我来!”

  第102章 丞相番外-2

  司马嵘几乎被折腾了一夜,差点就要做“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昏君,好在佟公公尽心尽职,愣是装作没看见龙榻上王丞相慵懒的身影,小心翼翼地在帐外喊:“皇上,该早朝啦!”
  司马嵘迷迷糊糊醒过来,一睁眼对上王述之的笑眸,顿时咬牙切齿,也不知这一向还算克制的人究竟受了什么刺激,只好黑着脸道:“快起来!”
  王述之俯身在他唇上亲了一口,笑道:“臣遵旨!”
  司马嵘疑惑了一晚上的问题待早朝后很快就有了答案。
  与他的强打精神截然相反,底下的大臣们格外的神采焕发,纷纷递上折子,前所未有的异口同声:皇上该考虑立后啦!
  司马嵘朝杵在最前头的王述之瞥了一眼,想着他昨夜一脸委屈的模样,哭笑不得,扬声道:“此事,丞相以为如何?”
  王述之顿了顿,抬眼看着他,微笑道:“立后虽为国家大事,但更是皇上的私事,臣以为,这皇后的人选首先需得皇上喜爱才是。一切……但凭皇上心意。”
  其他大臣愣了愣,立刻出言附和,心里却颇不以为然,心道皇上喜爱的那是宠妃吧?皇后乃后宫之主,当然是首先考虑其家族如何。
  司马嵘深深地看着王述之,可惜离得远,只看清他脸上的笑容,却看不清他眸底真正的情绪,不过二人朝夕相处,司马嵘对王述之十分了解,猜测他心里未必如面上那么洒脱惬意。
  此刻的王述之的确有些心紧,司马嵘起初迟迟不肯接受他正是因为其皇子的身份,此时二人早已心意相通,他虽然相信司马嵘对自己的情意,可二人毕竟未过明路,如今面对世俗礼法的约束,他依然有些吃不准司马嵘的态度,怕他会向一众大臣妥协。
  底下的大臣们偷眼望着龙椅上的人,一个个琢磨着心思,想着一定要让自己推荐的人选脱颖而出,可等了半晌都不见皇帝开口,再仔细瞧瞧,不由愕然:皇上您盯着丞相做什么啊?丞相都让您自己做主了!
  大晋南迁后,历任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摆脱琅琊王氏的掌控,如今王述之都摆明态度表示对皇上的无条件支持了,多好的一个机会!可皇上他老人家却迟迟不开口,这可将大臣们愁死了。
  王述之被司马嵘的沉默闹得心慌起来,脸上的笑容变得有些勉强,不料司马嵘却忽然弯起唇角,脸上浮起极为浅淡的笑意。
  底下正偷偷关注着他的大臣们惊呆了:自打这位皇帝还是皇子时的头一回露面,直至今日早朝之前,他就从没在人前露过笑脸,大臣们起初以为他是因曾经遭受冷遇而性子沉郁,后来又猜测他是为了维持天子的威严才不苟言笑,不论如何,没人料到会在这种时候突然看见皇帝展露笑颜,虽然那笑极为清浅。
  看来……皇上很高兴啊!
  可皇上看着王丞相笑又是什么意思呢?是丞相的话取悦了他?
  底下的大臣们翘首以盼,似嗷嗷待哺的雏鸟,只等皇上一句话,随时做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打败对手获得皇帝首肯的准备。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司马嵘缓缓开口:“丞相言之有理,立后之事非同儿戏,朕还年轻,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当务之事还是整顿军务、丰盈国库,以待日后将胡贼逐出中原,收复我大好河山。”
  众大臣:“……不是在商议婚事么,怎么突然又说到打仗了?”
  “皇上,驱逐胡贼与立后并无冲突啊!”一阵短暂的沉寂后,终于有人越众而出,很快引来其他人的附和,朝堂上你一言我一语,再次热闹起来。
  司马嵘淡淡道:“朕不立后。”
  众人大惊,王述之则垂眼,唇边勾起一抹浅笑。
  大臣们没料到自己说得口干舌燥,皇上却是个油盐不进的,目光四下转了转,猛然发现谢氏掌权者谢卓还没开口呢,不由将目光齐齐射向他。
  司马嵘也跟着看向谢卓:“立后一事,不知谢大人有何见解?”
  谢卓始终置身事外的模样,此时被他提名,忍不住嘴角微抽,又很快恢复从容之色:“皇上若不想立后,那就不立后罢。”
  满堂哗然!
  谢大人您这话说得怎么如此轻巧!谢大人您方才一直在打瞌睡吧!谢大人这可关系到您谢氏的血脉传承呐您走走心吧!
  王述之也没料到谢卓会这么回答,似乎正在商议的不是当今皇帝立后的大事,而是他一个普通远方子侄的亲事,这可有可无又纵容的态度,简直惊掉一地的眼珠子。
  谢卓面无波澜,心中却不停苦笑:我也是被逼无奈啊!皇上可早就说了,此事我若不听他的,他随时就可以扔下龙袍云游四海去,这皇帝爱谁做谁做。
  虽然他有些怀疑司马嵘谋划了那么久才好不容易得到皇位,又怎么可能轻易说舍弃就舍弃,可他实在不敢冒险。再说如今谢家可就指望他呢,那安王虽然身上流的是一样的血,但完全撑不住大局啊!而最最重要的一点是,皇上已经有所承诺,会过继景王的儿子做储君,那还是谢家血脉嘛!从小好好教导,将来必成一代明君!谢家振兴有望呐!
  当天夜里,司马嵘出了皇宫,留宿丞相府,临睡前突然疑惑道:“我怎么瞧着王亭看我那眼神有些不对劲?”
  王述之装傻:“当真?我怎么没瞧出来?”
  司马嵘狐疑地看了他一眼,想到今日朝堂上的事,忍不住道:“我今日说不立后,只是权宜之计。”
  王述之立刻摆出幽怨的神色:“当真?我心都差点碎了。”
  司马嵘:“……”
  王述之双臂将他抱紧,双腿缠着他的腿,让他动弹不得,一脸伤心地看着他。
  “……”司马嵘定了定神,撇开目光继续道,“朝臣刚刚动心思,我若直接将你推出来,他们一旦大受刺激,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倒不如先磨磨他们。”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