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述之摆出怀疑的神色:“你没骗我?你可是答应要立我为后的,你若是反悔……”
司马嵘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没必要解释,以二人的默契,他应该早就明白了,眼下再一瞧他这无赖的模样,心下更是肯定,不由好笑地看着他:“我若反悔,你待如何?”
王述之眨眨眼:“奴家不依嘛!”
司马嵘:“…………”
王述之与他鼻尖相抵,柔声道:“谢大人今日与你可是一唱一和啊!你早就与他交待了?”
司马嵘笑应:“嗯。”
“晏清……”王述之顿了顿,猛地偏头吻住他,一通缠绵后将他搂得更紧,低声道,“我真有福气,一定是上辈子修来的。”
第103章 丞相番外-3
立后一事还没来得及掀起浪花就被司马嵘束之高阁了,不过大臣们显然并不甘心,时不时便要拿出来说道说道,苦口婆心地劝诫皇上回头是岸,大小道理讲得唾沫横飞。
奈何牛不吃喝水,又不能强按着牛头,借他们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而有这个胆子的王谢两家却根本不将此事放在心上,真是急死个人了!
之后有人猛然想起了王豫,王豫可是王述之的伯父,若有王豫开口,想必皇上一定会妥协的!于是当即就有人去找王豫搬救兵了,只是没想到事情刚被提起就被王豫毫不犹豫地抬手打断:“皇上心怀天下是好事,你们却急着逼他娶妻,真是岂有此理!胡贼不灭,何以为家!”
来人:“……”
等等,胡贼还在,可我们都成家了啊!皇上成个家怎么就不对了?
王豫望着来人风中凌乱的面孔,冷哼一声,心中骂道:若不是看在咱们王家要出一位皇后的份上,老子懒得跟你们玩!不过这皇后是个不下蛋的,保不住王家几年,老子还得养精蓄锐,继续谋反大业!
来人碰了一鼻子灰,只能灰溜溜地回去另想他法。
其实,大臣们之所以对此事如此看重,多数还是冲着皇亲国戚的美梦去的,当然其中也不乏正直之士,完完全全是出于礼法的考量,可眼看着司马嵘毫不在意的态度,不免忧心忡忡:皇上不会是患有什么隐疾吧?
时日一久,大臣们逐渐分成两拨,一拨人实在是被磨得心力交瘁,也没力气做美梦了,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放弃,而另一拨人则越挫越勇,颇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架势,此类人往往年事已高,古板而又固执,时不时便会冒一出死谏的把戏。
司马嵘如今已有了自己的势力,对大臣们的一言一行都了如指掌,算算此事拖了将近一年,也该到解决的时候了,再拖下去,恐怕会生变,毕竟自己下面还有几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若有些大臣开始做“兄终弟及”的美梦,私底下与那几个弟弟眉来眼去,那可就麻烦了。
不久以后,司马嵘开始明晃晃地频繁出入丞相府,甚至常常留宿,而丞相入宫的次数也愈来愈多。
大臣们起初艳羡不已,感慨王家真是圣宠不衰,不过后来就隐隐觉得不对劲了:似乎不是皇上在丞相府过夜,就是丞相在宫里过夜,这二人每晚都在一起,竟然从未断过!什么样的圣宠能宠到这种地步啊!
有关系亲近些的私底下跑到丞相府打探,王述之笑而不语,一脸高深莫测。
就在众人惊疑不定之际,司马嵘忽然改了口风,早朝时缓缓道:“众卿这一年来为了朕的亲事受累了,朕左思右想,觉得诸位所说句句都是肺腑之言,朕决定了,就依诸位的意思,立后罢。”
惊喜来得太过突然,以至于许多人茫茫然不知作何反应,待缓过神来,顿时悔得捶胸顿足:早知道就让家中堂侄女再等半个月了,如今她已嫁为人妇,说什么都晚了!
司马嵘不给他们多想的机会,接着道:“朕心中已有皇后人选。”
捶胸的不捶了,顿足的不顿了,痛哭流涕的也不擦眼泪鼻涕了,所有人都抬起头,在一片诡异的寂静中惊恐地看着当今圣上:皇上呐,您整日与丞相同进同出,身边连个女人的影子都没瞧见过,您不会是……
司马嵘的目光朝王述之投过去。
寂静中顿时响起一片抽气声:皇上!您不会是来真的吧!
司马嵘对他们的反应十分满意,点点头道:“既然诸位都猜到了,那朕就直接下旨罢。”
“皇上!”大臣们异口同声。
皇上使不得啊!我们没有猜到!我们一点都没有猜到!求您别说!
司马嵘张了张嘴……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
司马嵘看向那位大臣:“爱卿知道是何事?”
“……”知道是知道,可实在说不出口啊!
司马嵘见他愣着不开口,也就不再问,朝旁边瞥了一眼:“宣旨罢。”
“皇上!”一位年事已高的老臣终于忍不住了,硬着头皮问道,“皇上可是要立丞相为后?”
王述之双眸笑眯起来,很是欣慰地看向这位三朝元老。
司马嵘微微颔首:“正是,看来众卿对此事已有准备,那朕就不费口舌了。”
下面的大臣们一个个都摇摇欲坠,那三朝元老顿时对王述之怒目而视,愤慨道:“丞相好好的一国之相不做,却要做以色事人的男宠,难道你连何为廉耻都不知道吗?!”
王述之神色很是无辜:“康大人的意思是,男后即男宠?”
“……”男后!男后?!
康大人眼角跳得厉害:这种话丞相你本人怎么说得出口!
有了康大人挑头,其他大臣猛然回过神来,急忙趁着皇帝旨意未下,纷纷出言阻拦。简直胡闹嘛!纵观古今,何时出过男皇后?即便大名如雷贯耳的龙阳君,也不曾受到过这种待遇!这么惊世骇俗的决定,必须阻止!
不过也有一些人冷静地站在一旁不支声,因为他们已经迅速动起了别的心思:皇后之位不是那么好争的,娘家地位不够,必然不能服众,自己家里那外甥女没有做皇后的命。皇上决定立男后,将来注定没有嫡子,既然如此,那外甥女入宫为妃尚可一搏,将来若能诞下龙子,岂不美哉?
这边各人心思迥异,那边康大人还在率众人口喷唾沫竭力反对,见司马嵘始终无动于衷,气怒之下开始骂王述之蛊惑君心,最后实在没招了,急道:“丞相之前宠爱家奴可是传得人尽皆知,如今却抛弃那男宠,转而迷惑皇上,如此水性杨花之人,如何当得了皇后!”
王述之:“噗嗤——”
司马嵘:“……”
康大人:“???”
这次早朝,大臣们使劲浑身解数,使得司马嵘未能顺利颁下旨意,不过大臣们自己也不好受,有几位身子骨本就不怎么健朗的,回去就倒在榻上喘粗气了,歇了两三日才好。
又过了几日,司马嵘趁着反对之人越来越少,突然宣旨:封王述之为皇后。
大臣们满脸疲惫。
想当初尚未迁都时,还有傻子做皇帝的,大晋皇族荒唐事还少吗?如今再来一个男后,想想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其实就算想反对也没用啊,真正权柄在握的门阀世族以王谢为首,可王家和谢家早早就连成一气……
唯有一声叹息!
第104章 丞相番外-4
立后一事,半数以上的朝臣几乎是默认了,剩下的人即使不赞成,也十分有自知之明,知道此事已成定局,再多说也是无益,挣扎一番后,同样缄口不言。
不过朝堂上还有一位三朝元老异常固执。
康大人痛哭流涕:“荒唐!荒唐啊!恳请皇上收回成命!皇上若一意孤行,微臣这条老命,今日就交待在此处了!”说着双眼一闭,狠狠朝旁边的柱子上撞过去。
众人大惊,王述之立刻冲过去将他拦住。
康大人睁开眼,一见面前王述之那张脸,气得跳脚就要骂,王述之突然低声道:“康大人切莫冲动,你若再撞一回,本相可不保证你家那嫡孙能安稳长大成人。”
康大人一惊,随即怒视着他,气得抬起颤抖的手直戳向他鼻梁:“老夫原以为你不知廉耻!想不到你还是个卑鄙小人!竟敢拿老夫孙儿的性命要挟老夫!”
王述之冷冷一笑:“彼此彼此!康大人心知皇上爱护臣子,竟以自身性命要挟皇上!康大人比之本相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康大人老脸瞬间涨红,指着他半晌说不出话来。
王述之松开手退后一步,淡笑道:“康大人还要以死相谏么?”
康大人双手颤抖不止。
王述之朝他拱了拱手:“康大人不畏生死,本相敬佩万分,不过人之生死不同儿戏,须慎重以待。皇上立谁为后,那是皇家的私事,于国于大局并无多少影响,康大人若为了皇上的私事,害得皇上失去一名忠义老臣,想必皇上定会心痛万分。康大人,三思啊!”
康大人念着自家孙儿,已经不怎么敢再以头撞柱了,此时再听他这么一说,面色总算缓和下来,只是依旧拉不下脸,冷哼道:“丞相真是巧舌如簧!”
王述之不甚在意地笑了笑,又道:“康大人不必如此愤慨,皇上与谁共度一生,咱们做臣子的可以谏言,但若是做得太过可就不合适了,本相自认身正心清,将来定然会继续辅佐皇上,皇上是个明君,康大人大可放心。”
康大人左右瞟了瞟,见众人似乎都放弃了立场,心里一时滋味难辨,颇为悲壮地甩了甩袖,冷声道:“若丞相将来做那祸国殃民的祸水,老夫即便拼上全家性命,也必定会求皇上废后!”
此话一出,便相当于做出了妥协。
朝堂上的众人也算是大开眼界,皇上半句话都不曾多说,只是让宣了个旨意,反倒是王丞相,未来的皇后,直接出面将最固执的康大人给拿下了。
看来,丞相大人十分迫不及待地要做皇后啊!
众人看向王述之的目光显得极其意味深长。
一个月后,封后大典。
因王述之为男子,这封后大典必然与以往的大不相同,再加上他又是个弯弯肠子,很不客气地向司马嵘提了许多要求,这些要求自然而然就转到了礼部,礼部为了让他风光又威仪,很是花费了一番功夫,几乎累得人仰马翻。
王述之美梦成真,容光焕发,见谁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看得一干大臣唏嘘不已。
自此,史上有了第一个男皇后。
同年秋,景王妃诞下一子,喜报送入京城,司马嵘立刻命人送去贺礼。
景王府,司马善安顿好宫里来的人,走进内室去看妻儿,见自家王妃正坐在床边抹泪,忙上前将她搂住,低声安慰道:“咱们之前不是说好了吗?皇上此生都不会有子,他想认秋儿为嗣子,这是秋儿的福分。你这模样若是被旁人看到,可是大不敬……”
景王妃抽噎地看着他:“我知道是秋儿的福分,可毕竟是十月怀胎生下来的,我终究舍不得。你别担心,之前我也是答应了皇上的,自然不会食言,待我哭一会儿便好了。”
司马善见她眼里水汪汪的,十分招人疼,自己又是个嘴拙的,只好挠挠头道:“以后咱们再生一个。”
景王妃脸色微红,撅着嘴点点头。
司马嵘对他们很是愧疚,除了颁下赏赐,另有一封书信,大致意思是儿子过继给他之后,景王夫妇可去京城住一两年,若心中挂念,随时可入宫看望儿子。
景王对此感激万分。
虽然他们二人自小便感情亲厚,可如今毕竟君臣有别,以司马嵘的身份,想要过继儿子直接下旨即可,但司马嵘却想着与他们商议,甚至还愿意让他们随时看望,这便是天大的殊荣了。
或许在别人看来,自家的儿子被皇帝认过去,将来就是太子,就是一国之君,这是求都求不来的,至少谢卓很是高兴,不过景王夫妇却从未这么想过,他们如同一对普通的夫妇,为兄弟无子嗣觉得惋惜,为自己的儿子即将离开父母身边而不舍。
也正因为司马嵘了解这个皇兄,所以他更是愧疚。
秋儿出了月子后便被送往京城,司马嵘下旨将他立为太子,朝臣再次哗然。
这回,某些大臣的白日梦彻底破灭,想到司马嵘连妃嫔都不打算要了,真是急怒攻心,可立后那么大的事都做了妥协,空置后宫这件事还真是没有他们置喙的余地,唯一能想到的,便是打压太子。
太子生父,景王司马善出身不高,这是他们唯一能想到的。
奈何司马嵘在此事的态度上异常坚决,虽语气淡然,可神色中已经表露出明显的不悦:“太子是司马家的血脉,又是朕的儿子,出身不高一说从何谈起?”
下面的大臣讷讷不敢言。
自登基以来,司马嵘威严日甚,朝臣们早已收起轻视之心,相反,如今在面对这位帝王时,说任何话都要三思,甚至看到他皱一下眉头都要心惊肉跳。
司马嵘并非暴君,可下面的人却不由自主便生了畏惧,唯一能解释的,或许便是与生俱来的帝王之尊。
有了立后的事在前,太子一事并未掀起多大的波澜。
自此,宫中多了一个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幼儿,王述之无聊之时总爱将他逗弄一番,见他笑咧着嘴朝自己扑过来,忍不住便哈哈大笑,看看怀里的孩子,再看看一旁沉静着眉眼看书的司马嵘,只觉得人生如此,便是圆满了。
第105章 安王番外[完结]
陆子修不放心元生,就在宫外的马车上候着,过了许久才见到元生从里面出来,连忙跳下马车大步走过去,急切地拉住他的手问道:“元生,你没事吧?”
元生此时还有些发懵,抬头愣愣地看了他半晌才回过神,忙摇摇头:“二公子,我没事。”
陆子修对“二公子”这称呼十分不满,可惜纠正了无数次都不奏效,此时也唯有轻轻叹息,拉着他上了马车,见他一反常态地沉默不语,不由有些担心:“真的没事?你怎么魂不守舍的?太后叫你去都说了些什么?”
马车缓缓朝陆府驶去,元生让陆子修搂着靠在车厢壁上,起伏的心绪逐渐平静下来,低声道:“太后说,我与皇上是孪生兄弟。”
陆子修眨眨眼,猛然意识到他这句话的份量,大吃一惊,忍不住重复他的话:“你与皇上是孪生兄弟?”
元生对身份的转变有些无所适从,眼底扔残留着一丝恍惚,点点头轻轻“嗯”了一声,又抬头看看陆子修,想看看他会如何看待自己。
陆子修到底比他镇定一些,缓了缓神,来不及思考这会给二人的关系带来什么影响,下意识便要确定此事的前因后果:“你是如何流落民间的?”
元生在宫里时一直有些紧张,因此不确定自己的记忆有没有遗漏,垂眸回忆了许久才理清那些信息,之后一五一十地对陆子修说了。
74/75 首页 上一页 72 73 74 7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