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庆然非常有自知之明,若非逼到走投无路,他是吃不了种田那种苦。他也不懂农事,想要改善家人生活,也从没往这方面想过。
暂时想不出好办法,反正闲来无事,不如抓点小鱼小虾让家人解解馋,这点能耐他还是有的。
小溪有两米多宽,很浅,只到钟庆然膝盖高。
钟庆成太小,这点深度也足以淹死他,钟庆然不敢让他下水,便安排他坐在看好的溪水边。钟庆成两只小腿划着水,自个玩的不亦乐乎。
钟庆然带着钟庆涵和钟晓就在旁边筑坝拦水,分成三段,中间用鱼篓和簸箕相连。鼓捣好后,留下钟晓看着她弟,钟庆然则带着自家小弟去上游赶鱼。
之前他就看过,这一段有不少一两个指头大的小鱼,偶尔还能看见有小孩子巴掌大的。小溪有点宽,能不能抓到鱼,钟庆然心里也没底。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钟庆涵就完全没这个顾虑,水位快及腰深,走起路来都有点打飘,仍一脸兴致勃勃。
等走完这段路,钟庆涵扔掉手中的树枝,迫不及待就要去看鱼。钟庆然也不阻止,只嘱咐看可以,不要随便动,怕他小小年纪受不住进了水的鱼篓重量。鱼篓都如此处理,簸箕更是只能他自己来,这东西开口太大,稍不注意就算抓到鱼,也全跑光了。
“三哥,抓到鱼没?”钟晓昂着头,踮着脚,满脸渴望地看着快被钟庆然提起来的簸箕。
“鱼,有鱼。”
簸箕一出水,小鱼跳跃的身影便进入众人眼帘,最小的钟庆成高兴地直嚷嚷,钟晓差点看不住让他滑下水。
钟庆然把簸箕搁岸上,任由两个小堂弟妹戳着玩,转身去拎鱼篓子。
这次收获还不错,加起来估计能有半碗鱼,再弄个两三次,应该能凑出一碗,就当给家里加餐。
一大三小带着满足的笑容沿着溪流继续往上走,找好地方后,钟庆然在岸边挖了个小坑,将小鱼全养在里面,重复着刚才的步骤又来了一次。
这次收获没第一次好,眼看还没抓满一碗,钟庆然只得再次下水。
“三哥,你看,这次有条大鱼。”钟庆涵乐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哪?”
“鱼篓里。”
钟庆然快速提起簸箕,将其放好,便转身将鱼篓扶正,睁大眼睛朝里一看,果然,里面有条他半个巴掌大的鱼,在这条小溪里确实称得上是条大鱼。
“好了,今天就到这,走,现在就回去。”
钟庆然一手拎着鱼篓,一手拿着簸箕,迈开步子准备回家,回头叫弟妹跟上时,似乎有什么东西从他眼前划过。
“六弟,你刚才丢的是?”
“三哥,是这个,小螺。”钟庆成弯腰在溪岸边摸了一把,屁颠屁颠跑到钟庆然面前献宝。
钟庆然瞄了一眼,心里嘀咕:这不是螺蛳吗,还真有些想念它的味道了。
“六丫,这东西多不多?”
“多啊,有时候我们还烤着吃,就是吃起来太麻烦了,得用针挑着才能吃,家里人都不爱弄,我都好久没吃了。”
余下两个小家伙也在旁边附和,看起来也都尝过。
钟庆然了然,他决定先不回家,摸些螺蛳再走。
三个小跟班一听三哥要弄小螺,都上前帮忙。
螺蛳没被大面积祸害过,溪边到处都是,也就钟庆然注意力都放在溪中才没看到。
这次就连最小的钟庆成都有了用武之地,四人随手一捋就是一把,没多少工夫,簸箕就快装满。
钟庆然看着差不多,便叫弟妹们停手。这里就他最大也才十二岁,还是个从没做过农活的主,让他端一满簸箕东西回去,还真是难为他。就眼前这些,他还不一定能顺利拿回家。他们离家好几里,光想想他就腿软。
“三哥,这么多,我们吃得完吗?”钟庆涵表示怀疑,边上两小家伙点头如捣蒜,同表示疑惑。
“回家,看三哥明天给你们整好吃的。”钟庆然一脸笃定,小家伙们决定信他一回。
其实钟庆然心虚的很,他会的吃食就几样,煮面条,炒饭,其他的只会做速食,最多观摩过几次奶奶下厨,旁的是啥都不会,不过菜名倒是记得不少。
最开始,钟庆然端着簸箕走得还挺轻松,越往后,越觉得是累赘,真想着一把给扔了,又舍不得,只能走一段就歇个半天。快进村时,远远坠在后面的简明宇实在看不过眼,一把端过簸箕就走,这下彻底把钟庆然给搞懵了。
“喂,你慢点,我们跟不上。”
“行了,你们慢慢走,我把东西给你送家去。”
简明宇走得飞快,好似后面有东西在追赶,三两步就消失在拐角处,钟庆然索性也不提速,拿过小弟手中的鱼篓,一步一步往家挪。
“钟奶奶,这是庆然给弄的,我就搁这了。”
“唉,这不是明宇吗,家里饭菜弄得差不多了,要不留下吃点?”
“不了,钟奶奶,下次吧,家里还在等我。”
大家日子都不是很好过,懂点事的就不会随意在别人家用饭,等童氏从房内出来,只看到简明宇的背影。
这是庆然给弄的?不知道又是什么,她得瞧瞧,嗯,这不是小螺吗,弄这么多不会都用来吃吧?童氏一想到这,不由眉头微蹙。
还没到家,钟庆涵就大声炫耀:“阿奶,今晚有鱼吃哦,是我跟三哥抓的。”
“真的,拿过来让奶瞧瞧。”童氏迎上前,钟庆然乐呵呵地将鱼篓递过去,“奶,有一大碗,晚饭好了吗?赶得上就今晚做了吧。”
“这可真不少,还是咱家庆然厉害,奶这就让人做去。”童氏又想起小螺,“乖孙,你弄那一堆小螺是?”
“奶,这东西先养着,明天中午再吃。”
“吃这个麻烦着,谁有那工夫?要不,奶给你挑一碗,其他的就不要了?”童氏看着也有点手软,若不是心疼三孙子,谁爱弄这个。
“奶,没事,我自己来。您瞧着吧,明天让家里人都尝尝,这个味道好着呢。”
童氏小声嘀咕:我也知道这个味道比青菜萝卜好,就是太费时间。算了,宝贝孙子爱折腾就随他去,不过就是浪费点时间罢了。撇开这个烦恼,童氏转头招呼人处理那一大碗小鱼。
“奶,这鱼小,咱家人多,每个人也够分一两条的,姐妹们都好久没吃荤腥了,要不您做主每人分点,也让她们沾沾孙子的福气?”钟庆然中午吃饭时意识到家中各人的地位,下午就旁敲侧击探过三个小跟班的口风,知道婶子姐妹伙食是家中最差的,若大方几回能减小众人对爷奶和他的不满,那也是好的。
“都分了,你不就没的吃了?”童氏心疼自己的乖孙。
“奶,不是还有条大些的鲫鱼吗,那个熬汤,再分点小鱼,不就够我和爷奶吃了。”
第6章
童氏听后,乐滋滋地找今天灶房轮值的媳妇去了,走路腿脚都带着风。她心里美着,不枉她疼一场,乖孙懂事了,知道分食给爷奶。她一乐,对媳妇丫头管束也没那么严,今晚就便宜她们了。
童氏今天难得大方一回,油都不吝惜,一大碗香喷喷的煎鱼出锅。灶房门口早就围满了年岁小的丫头小子,就等着开饭。小丫头们更是吞咽着口水,她们也就农忙和过节有机会吃肉,其他时候就看自家爹和兄弟愿不愿意分了。以钟家十天半月不定吃回肉的穷样,这得多心疼女儿姐妹,他们才舍得分出?
晚饭还没上桌,人全到齐了,女人小孩那桌更是难得安静,眼睛全都盯着堂屋门口。
她们可是听说了,今晚老太太居然给分鱼,心里可不就巴望着。
钟庆然这回仔细研究了桌上的菜色,一盆萝卜,一大碗豆角,一盘青菜,一碟腌菜,他面前放着一碗鱼汤,除此之外,再没别的。这样的菜品,吃个几天还能忍受,天天吃,很倒胃口啊。钟庆然不是个纯肉食主义者,可要他过这样的日子,还真是难为他,怎么着也该几天吃一回肉吧?
看到童氏端着那碗鱼,就连年纪最大的孙女钟欣也不由多看了两眼,小的那几个就更是一副馋相。媳妇中,明氏做得最明目张胆,一点没有作为长辈的矜持,其他四个媳妇就含蓄多了,三媳妇张氏更是只敢偷偷瞄上那么一眼。
童氏从钟老爷子那桌开始,挨个分,一直到媳妇那桌,作为今天的功臣,三个小跟班各多分了一条,把三人乐的摸不着东西南北。见分完还有,童氏就整碗放到三孙子和老爷子面前。钟庆然欣然接受了他奶的好意,都这样了,再推迟,会更惹众怒。
钟老爷子嚼着喷香的鱼啃着馒头,吃的很是享受。
“庆然,你跑出去干啥?”
“我去拿一个小碗。”
“这孩子,说一声,奶让人给你拿不就成了。”
钟庆然神经再粗,偶一为之还行,次次都让他独享好吃的,可就有些受不住,别的他管不了,至少分些给爷奶他能做到。
其他人座位都是固定的,只有童氏依情况而定,有时候坐在主桌,有时候坐在媳妇孩子那桌,今晚刚好跟钟老爷子坐一方,钟庆然本想拿一个小碗,转而一想,多拿了一个,将大碗鱼汤连汤带鱼分成三份,端到爷奶面前。
主桌位子按长幼辈分排列,上手坐着爷奶,左边是爹和二叔三叔,右边本该是四叔五叔,然后空一个位子,下手是大哥、二堂哥和钟庆然。由于爷奶偏着他,钟庆然就坐在右边第一个位子。这个位子他坐了很多年,最初是爷奶喜欢他,念在他小,时常抱过来就近照顾,后来碰到曲埠桥断事件后,这个位子就成了他的专座,再没变过。
看着奶奶大声吧唧着嘴,爷爷自得其乐,嘴角都合不拢的样子,钟庆然都有些不忍直视。得,他的苦心算是白费了,没准其他人对他的不满指数达到了新高。
看到这种情况,钟庆然颓然地放弃了从中撮合,想要达到大家你好我好,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的境地,估计希望非常渺茫。
算了,爷奶不配合,他做再多也只是徒劳。
看来,钟庆然成为大家眼红嫉妒的对象也有些道理,照理小叔才该是最让人满腹怨言的人,奈何家中时刻有钟庆然挡在前头,远香近臭可谓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饭毕,就着微弱的天光,钟老爷子夫妇坐在院子里,看着钟庆然带着几个小孙子孙女前后忙活着。
盆子比较大,灌满水后,钟庆然一个人竟然端不太动,便叫上钟磬帮忙,将脏水倒掉,再重新注水,然后就挪到厨房不管了。
“三哥,那么多小螺你准备怎么弄,明天真能让我们吃个够?”钟磬八岁了,比钟庆涵几人要大上几岁,没那么好糊弄,对于自家三哥信誓旦旦的保证,可不会一味信服。
“今儿个晚了,明天让你瞧瞧三哥的能耐。”钟庆然说得掷地有声,换来四个小家伙一致不信任的眼神。
天色完全暗下来,钟庆然躺在床上,心绪翻涌。
原主身体底子不错,只是没经过锻炼,也从不干体力活,身上有劲都使不出来,以后刻意引导,应该能长成个壮小伙。
一整天观察下来,钟庆然对一大家子人有所了解。
四叔家的孩子也就是老跟着他的钟晓菜色最严重,钟庆成其次,穿的衣衫也最破旧。最不受奶待见的三婶以及她家三个女儿,皮肤虽晒得黑了点,手上满是薄茧豁口,衣衫破破旧旧的,气色却着实不错,只是脸上脏兮兮的,掩盖了原本面容,要不是钟庆然刻意观察,也不会知晓这点。
五叔家唯一的儿子才两岁,更是长得白白嫩嫩。剩下自家和二叔家几个孩子,也还看得过去。
这跟家里的伙食条件明显不符,看来除了四婶家,其他四家都有开小灶。果然,奶在村中刁钻婆婆中排不上号不是没有缘由的。不霸占媳妇的嫁妆,允许子孙在一定范围内攒私房,这足以掩盖不少缺点。
平民百姓不比富贵人家,嫁妆说是归媳妇自个所有,其实没几家不拿出来贴补婆家的。谁让大多家庭日子艰难,自己吃香喝辣,看婆家其他人忍饥挨饿,这不符合当世的道德标准,被人知道了,会遭人唾骂。
不知道四婶家是怎么回事,在攒私房上,童氏对媳妇和未成亲孙子孙女都是一视同仁,媳妇和孙子还得上交老大一部分,孙女可基本都不用上缴,彩礼嫁妆都有定数,孙子孙女愿意拿出私房填补,爷奶都是不管的。这样的条件下,每一家都该手有余钱,四婶家不至于过得这么窘迫才对。
迷迷蒙蒙中,钟庆然熟睡过去,一夜好眠。
早饭是掺了玉米面的青菜疙瘩汤,钟庆然起得晚,娘和婶子们好像都不在家,还是奶给他煮的。这东西吃起来快,胡噜几下就进了肚子,味道还算不错。
“奶忙不?”
“乖孙有啥事?”
“阿奶,不忙的话,一会帮我炒碗小螺。”
“好,奶先忙着,有事就叫我。”
“嗯。”
家里除了童氏和他,居然连个人影子都没有。钟庆然抓不到免费劳力,只好自己动手。要他炒螺蛳或许不行,去螺尾这点小事还难不倒他。
要是有老虎钳就好了,剪刀用久了手会疼。钟庆然也只能想想,这个时候,老虎钳还没发明,让他上哪弄去。
4/167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