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威廉充满了不解。
“说实话?因为我想再赢一座奥斯卡。人生贪婪的动物,我也不例外。
“年轻时,我曾觉得,要是上帝能让我拿一次奥斯卡提名,那么,哪怕让我即刻死去,都是值得的。后来我入围了12次奥斯卡,得了3个最佳导演,3个最佳影片,捧出了12个影帝影后。我扪心自问,这样的我,还不知足吗?
“答案是,不,我不知足!
“凭什么我就该知足了呢?因为我老了?因为我得太多奖了?这是什么见鬼的逻辑?!”
“你一定会得到的。”威廉安抚惠勒道。
“之前我也以为我可以,但我现在病了。”
“电影已经完成了,参选也报上去了,你的病并不会影响什么。”威廉这不是在安慰,而是他真的这么想的。他们已经不需要做什么了,接下来需要的仅仅是等待,等待奥斯卡的公……
惠勒笑了:“这大概是我教你的最后一刻,孩子,电影上映了,对于我们这种制片人来说,仅仅也只是个开始。奥斯卡得奖,实力要有,公关也要有,这二者缺一不可的。因为人是很容易被外界影响的感官动物,艺术永远都无法用第一第二来评价。奥斯卡不会在你不努力的情况下,就主动跳进你的嘴巴里。”
每一年的奥斯卡,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公关“战争”,从1929年奥斯卡诞生的第一届开始,战争就吹响了号角,没有任何停止的可能。
“你不会以为,我安排烟枪上映的时间,是随便选择的吧?”惠勒问威廉。
“为了避开圣诞档期的竞争啊。”威廉接道,难道不是吗?
“哦,那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为了今年3月底的奥斯卡做准备。”惠勒拍了一辈子的电影,几乎可以说是一直都在和奥斯卡打交道,那些过往的傲人成绩,就是他公关成功的一枚枚功勋章。
在威廉一脸不可思议中,惠勒不管他是否能够接受与消化,就一股脑的开始把这个世界的现实,并着他自己的奥斯卡经验,灌输给了他。
那一天,惠勒说了很多,条条框框,八大条,十细节,但总结下来,其实也不过一句“得白老者得天下。”
白老,即“老年的男性白人”。
奥斯卡的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全部来自奥斯卡的主办单位,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会员。那是个非盈利组织,如今有近四千名的会员,都是电影业内的,准确的说是好莱坞圈子里的,知名人士。
在这近四千名的会员里,有95%都是白人,80%都是男性,一半以上的成员年龄都在60岁以上。
所以,合起来就是,哪部电影能让大部分老年的男性白人喜欢,哪部电影获奖的可能性就最大。
“学院在不断的吸纳新鲜血液,可惜,人数是上去了,但评审的口味却没能改变。为什么?因为除非死亡,否则年老的会员很少会退出。他们也曾是积极进取的年轻人,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变得越来越保守,影响力却越来越大。等他们死后,那些曾经被学院寄予希望的年轻人,已经老了,已经……变成了他们曾经咒骂的老古板。周而复始,一遍又一遍。
“好比我。”
惠勒对威廉直言不讳,并没有因为他自己,就避而不谈。
“我是学院中的一员。我也曾雄心壮志,在我好不容易成为学院里的一员时,我告诉自己,我要努力,我要改变这个圈子,我不要我的后代,再像好不容易才得到这一切的我那样,为了奥斯卡营营汲汲,我要让奥斯卡变成真正的奥斯卡!
“结果呢?如今,我真的成了那些我曾仰望的学院巨头,我的弟子,我曾经合作过的、成名了的搭档,基本都已经是学院的一员了,你知道这会编织一张多大的关系网吗?
“如果不是你太年轻,而我又快死了,你也肯定会是这其中的一员。当然,我相信你将来一定会是。
“但我依旧无法改变奥斯卡,我很无奈,却也只能按照规矩玩,因为我不玩,奥斯卡就不会再带我了。
“咳,抱歉,说了很多毫无意义的抱怨。让我们说回奥斯卡。这些白老,他们没那么大精力去关注一整年的电影,我相信大部分入围的电影,肯定都不会被全看过。
“我就没看全过。那我怎么选的呢?从我看过的,了解过的,亲朋推荐的,以及干脆就是亲朋弟子自己拍的电影。
“不要以为这很肮脏,这只是个无奈的现实。
“所以一部电影想入围奥斯卡,是需要技巧的,是需要公关的,很需要。
“这不是说,我们要暗箱操作,或者收受贿赂,又或者给竞争对手泼脏水。只是想办法让我们和别的都在公关的人,站在同一高度,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
惠勒讲到这里的时候,思路是有些混乱的,夹杂着对过去的追忆,以及对自己没能变成过去的自己想要变成的人的失望。
这种感觉糟透了,但这就是现实,惠勒真的已经没有时间再去改变了。
威廉故意提问,转移了惠勒的话题,只想他开开心心的:“那怎么让电影,被你这样的白老看到呢?”
提起这个,惠勒果然来了精神:“我总结过一套还算有用的经验。在临近奥斯卡之前的两到三个月开始点映,少量公映,在一到两个月开始全国公映,开始大面积的宣传,在确定入围后的那一个月里……疯狂的宣传,铺天盖地的宣传。公关奥斯卡的钱,从不可能低于百万,甚至只会更多,比电影本身的制作还要花钱。
“烟枪已经算是上映的早了,因为我想用柏林电影节刷口碑。
“马上就要揭晓奥斯卡的入围名单了,我很确定烟枪会入围,但能不能得奖,还要靠2月底到3月底这个关键区间。
“我本来是想靠我自己的,但是我现在没有办法。
“没有曝光,就没有新闻炒作,就没有关注度;而我本人也无法交际应酬,记得我告诉过你的吗?友谊也是需要经营的。公关团队能帮忙公关,但肯定不会有我本人亲自出面可靠。
“最可怕的还不仅如此,在我们动不了的时候,别人都在动。希希。斯派斯克,她现在都快变成社交达人了吧?相信我,只要不出意外,她会是这届的奥斯卡影后。别那么惊讶,孩子,这不是有什么钱权潜规则,而是如果你经历的多了,就会发现,奥斯卡是可以预测的。
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的预测率都在70%上下浮动,最佳导演有时候则能高达93%。”
说完,惠勒就沉默了下来,他看着威廉,威廉也在看着他。
他们都知道彼此的意思,该说的,惠勒已经说完了,接下来就只是听天由命的等待威廉的决定了。
这不是命令,又或者以死相逼。
只是一个选择,无论威廉如何做,惠勒都不会怪他,他只会安静的等待。
第56章 来地球的第五十六天:踏上奥斯卡红毯的那一刻,就好像全世界都认识了你。
惠勒之所以不选别人,只希望威廉站出来,是因为威廉是整个烟枪剧组,除惠勒以外,最能拿得出手的人。
威廉拥有先天的优势,犹太人,颜值高,还有一个肯砸钱的表哥。
而烟枪剧组呢?作为一部低成本的独立电影,除了惠勒和米高梅这两个脸面以外,剧组里就真的没什么了。毫无名气的新人演员,听都没听过的编剧和剧本,几个爆点牌(好比男主演尼尔刚出狱,电影真的用了家族成员)在之前的上映宣传时,也都已经打出去了。
所以,他们真的就只剩下威廉了,因为他之前拒绝出现在镜头前,才剩下的唯一。
“这一切的剧情发展就特别好莱坞。”温蒂私下里对米格道,“你明白我的意思吗?BOSS好像上帝特意留在最后,让已经用无可用、觉得自己完了的剧组,重新看到希望的关键。”
好莱坞电影标准模板:一群人无意中聚在一起——勉强打了草台班子进展顺利——出现波折——大家开始互相指责、纷纷放弃——有人口遁全员大家重新开始——进展却不算顺利的小波折——希望落空——峰回路转。
“我们马上就要看到结尾了。”温蒂信心满满。
“你是不是忘了什么?”米格提醒温蒂,“好比,BOSS还没同意惠勒先生。”
威廉不可能能在医院里就一口答应惠勒,那将不是一个决定,而是冲动之下毫无意义的承诺。上次的列侬事件,让威廉明白了很多事情,其中之一就是不要轻易许一些他做不到的诺言。
……一个月后……
纽约弗朗西斯科法语私立中学的玛格丽特,如今正在上九年级。
曾经,她是把《血红溅白纱》带到整个年级的it girl,如今,她依旧是那先把威廉。塞偌斯这个梦中情人引入全年级的it girl。
是的,那个自柏林电影节上,开始被人所熟知的制片人,如今正红的一塌糊涂。
他俊美的容貌,十八岁硕士毕业的学历,因父母意外去世而孤身进入米高梅,后由于一部创意性的恐怖电影,得到了惠勒的赏识,被倾囊相授的传奇经历……这些无不都让读者和媒体兴奋不已,有太多的八卦故事他们想要深入挖掘,想要报道,想要被看到。
外界媒体,便就这样,开始了尽己所能鼓吹两个威廉之间感人肺腑的故事。
一如温蒂说的,这简直太好莱坞了,最妙的是,它发生在现实里,人们真真正正的看到了那份在曲折中前进,但未来总是光明的感动故事。
在奥斯卡红毯前几天,媒体还重炒了欧洲杯的冷饭,因为skype论坛上,“终于”扒出了当时和惠勒一起做在教练席上的人,正是威廉。
《他是阿森纳最年轻的老板!》
有钱有权,又有才有颜,最重要的是那一口再标准不过的伦敦口音,不少美国人都有很奇怪的英国情结,这样的威廉。塞偌斯,又怎么可能不让人沉迷?
“比起三流的明星,威廉才更和我的身份般配,不是吗?”这样大言不惭的言论,在私立预科中的不少学生里广泛流传着,大部分都是青春活力爱做梦的小女生,当然,咳,也有一些青春活力爱做梦的小男生。
为了看奥斯卡的颁奖晚会,玛格丽特甚至翘了一下午的课,和她的朋友们一起守在电视机前,一边刷电脑上的论坛,一边耐心等待威廉出现。
“据说威廉这次也会走红毯。”
“不是据说,他一定会走。”玛格丽特得意的昂起自己的脖子,带着典型的小女生式炫耀,“你们知道的,家族生意,我爸爸和威廉的家族是很好的朋友,我知道一个你们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惊天秘密,但我是不会说的。”
“噢,别这样,求你,求你,M。”
玛格丽特还是坚决的摇了摇头,这个秘密如果威廉不想让别人知道,她会选择尊重他,不告诉不知道的人,噢,他是那么的勇敢与善良。
走红毯的环节,其实并没有开始在太早的时间,最起码没早到让玛格丽特不得不请假的地步,她只是单纯的不想上课而已,她的朋友们也不想。
在玛格丽特大到空荡的家里,只有她和她的朋友们。
“不用担心,我爸爸在忙工作,最近都不会回来的。你们想喝什么?要来点红酒吗?我可以让女佣从酒窖里拿,她不敢告密的。”玛格丽特对于家里没人这件事好像显得很无所谓,她一直在假装忘记自己已经忘记了,小时候她曾因为那份孤独,而在大到甚至会产生回声的家里,放声大哭的无数夜晚。
“啊啊啊,快别管酒了,M,红毯仪式要开始!”
洛杉矶音乐中心。
一身行头不下百万的威廉,坐在加长的劳斯莱斯里,用和表哥闲聊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用劳斯莱斯来彰显财力呢?好俗气。”
“俗气就说明大家都知道它很值钱。所有人都认识飞天女神车标,这才是重点。”
一辆又一辆的豪车,驶入了礼堂门口的红毯前,电影明显们挨个在无数镁光灯前优雅的走过。一个仅仅几十米的红毯,生生能让有经验的女星走出几分钟的时间。大家并不是才到达现场,而是在后面的停车场已经等了很久了。
最奇怪的是,所有人都觉得等的越久越好,因为谁都想压轴出场。
威廉的身份肯定是不够压轴的,但萨巴蒂诺够,连上去年的影后菲尔德,和今年影后最大的竞争者希希,四人会一起走完这段红毯。
当黑色的车门缓缓打开,威廉金色的头发刚刚冒出一个尖,闪光灯就已经闪成了一片,把现场照亮的犹如白昼。
纯手工的意大利小牛皮鞋踩在红毯上的那一刻,就好像全世界都认识了他,威廉。塞偌斯。
……一个月前……
威廉在深思熟虑后,还是答应了惠勒,不为别的,只为对方在他点头后的那一刻,露出的如孩子般发自肺腑的开心笑容。虽然惠勒说不会勉强威廉,但是个人都肯定是在得到自己希望的结果时,才能更开心,不是吗?
在父母死前,没能来得及为他做些什么,这一直威廉最大的遗憾,他不想再遗憾一次。
至于威廉到底要怎么做,惠勒表示,只要威廉肯配合就好,他这边的PR(公关)会准备好一切,他们是最专业的,对奥斯卡有多年经验。
42/153 首页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