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王的男人——乔1

时间:2016-09-23 19:39:34  作者:乔1

    青萍(静默片刻。白)  唉!殿下呀!
    提起前尘增惆怅,
    絮果兰因自思量。
    精诚略诉求鉴谅,
    难得同飞学凤凰。
    劝君莫把妾念想。
    待得青萍唱完,杨显走过去把他拥入怀中。一眼看到前方一棵桃树,枝头卧着无数花苞,转眼就要盛开的样子。花开到繁华固然美,然含苞待放更好,给人无限期待,惹人无限遐想,予人无限希望。“看,桃花就要开了。”杨显伸手一指,说于青萍。“是啊,陛下,春天了。”青萍依偎在他身前,头靠在了他肩膀,仰头眺望天空。杨显也随他抬头仰望,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两只大雁从天边飞来,又飞过去,在天空划出一道痕迹。杨显想起了那个关于雁的故事。当年,元好问去并州赴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这个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一只脱网而逃。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他上空盘旋一阵,然后投地而死。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一时心绪难平。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接着把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号曰“雁邱”,并作《雁邱词》。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欢乐的光阴总是过的飞快,一天一天转眼即逝。杨显不说回宫的事,青萍也不说。这天午膳过后,杨显午睡歇下了。青萍坐在旁边守着。一眼看到案上白瓷花瓶中插着的几枝桃花,还是自己前两天剪了□□去的。当时还是满枝花苞,现在已开得分外娇艳。不知为什么,总觉得有桃花才是春天。青萍心里这样想着,却想起小时候住过的一个地方,也不记得在哪里,也不知道是几岁时的光景,只记得院中有一棵桃树,春天桃花开得粉艳艳。他和师弟在树下嬉戏,一会师娘从室内出来,端了果子喊他们,两个小孩纷纷围过去。现在想起,已记不得师娘的面容,只记得她的声音很好听,尤其是唱歌的时候,歌声甜美悦耳,让人沉迷。他和师弟每每此时都会安静下来,静静地坐在一边听。想起这些往事,青萍心里有种柔和的温情。他看了一眼熟睡的杨显,把他放在外面的手臂放进锦被里。
    后来,在蝉声正欢桃子还青的时候,师父带他们离开,去了另一个地方。后来,师娘去世了。那时他和师弟都还小,不懂事,他们也一直不知道师娘是怎么离开的。现在想来,却已明白。跟那个刺史大有关系。自古至今,优伶地位低下备受歧视,尤其一个女性,更难立足。师父闭口不谈此事,个中艰辛更不言自明。青萍如此感慨着,又去看那桃花,越发觉得鲜艳明媚。就又想起了那个爱花的女子。上次她病着,他也是这般照顾她,那时她在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双眼闭着,眉头微蹙,那副模样更加楚楚可怜,让人看一眼就忍不住想去保护。她此刻在做什么?还好吗?她心里一定还恨着他,最后一次见她时,她望着他的眼神他还记得,幽深的眼眸中如有千万言语,有忧伤有幽怨,有深情有凉薄。她恨他。青萍不安地摇摇头,那双眼睛,总是让他心软,让他眷恋,让他怅惘难安。
    青萍看着床上躺着的杨显,他不知何时皱起了眉头。他伸手过去,轻轻为他抚平。她恨不恨他呢?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让青萍很不安。毕竟,她是皇上的妃子,是皇上宠爱了她,又冷落了她,她会不会也恨皇上呢?到底,他们都负了她。他心里一丝丝隐痛。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一个女子,总要通过嫁人,才能得以保全。而且还得是嫁得良人。何其难?锦衣玉食的大家闺秀如楚兮、虞婉樱尚且如此,普通人家的女子,更何如!
    青萍正感慨着,忽听杨显喊着“不要!不要!”,一边喊一边挣扎着,分外痛苦的样子。“陛下,陛下!”青萍喊醒他,见杨显已经满头是汗。又拿了面巾帮他轻轻擦拭。“陛下怎么又做噩梦了?”杨显惊魂未定,看到身边的青萍,坐起来抱住了他。“朕梦到有人把你带走了。”青萍抱着他,双手在他背上轻轻抚摸,同时在他耳边轻语抚慰:“臣在。臣以后都会在。”
春夜轻寒。这日青萍陪杨显用过晚膳,又伺候他喝了药。杨显突然来了兴致,要去泡温泉。青萍又陪他去。两人浸泡在温泉中,周身暖融融的,无比惬意。一轮圆月悬挂在半空,清辉流泻,映的庭院一片清明。深山寂静,明月无声。青萍和杨显相互依偎着,岁月静好的感觉。“怎么办?”杨显喃喃。青萍转过头看他,见他的面容在月色中轮廓更加鲜明,显得英朗坚定,目光却相当柔和。杨显见青萍那样郑重其事地看着他,不禁一笑,“有逸儿陪着,我这个皇上都不想当了。”青萍听了,知道皇上在言笑,他还是郑重其事地捧着杨显的脸回道:“皇上不要说这样的话,被其他人听去,臣的脑袋会搬家。”杨显又笑,摸了摸青萍的头说“谁敢!这是我的。”这次青萍也忍不住笑了。
    杨显和青萍正在说笑,就见王总管急匆匆地赶了过来,在池边站住,一副不安的神情。“怎么了?”杨显漫不经心地问道。
    “回陛下,刘总兵快马传书,不知边疆又有什么消息。”王全说时,把羽檄递给杨显。杨显接过,拔掉羽毛,拆开一看,霍地站了起来,表情又吃惊又愤怒。“西雄国这几年就有些不安分,现在竟敢大规模集结兵力,犯我边境。刘参军在的阜城已被围困,情况紧急。王公公,速速派人召集辅相及各部尚书前来西宫商谈国事!”
    王全应声匆匆而去。杨显同青萍匆匆穿戴好,到正厅等候。宫女斟了茶端上,杨显也不喝。他坐下,又站起,走到殿门,又回来。青萍看着杨显焦虑不安的身影,也跟着担心。更已深,夜色清凉,青萍起身轻轻出去,拿了一件薄的披风进来,杨显都未察觉,直到青萍帮他披在身上,他才抬头看了他一眼。“这事你也帮不上,先去睡吧!”青萍帮他系好,看着他说“我要陪着你。”杨显直到重臣到来之前未再开口。青萍只静静相伴,不去打扰。
    宜都到西宫,平日要接近一天的路程,即使星夜急赶快马加鞭,也要两个时辰,等众臣陆续赶到西宫时,已经鸡鸣。陈世海并众位大臣纷纷落座,宫女又茶水伺候。“西雄国出兵包围阜城的事,众位爱卿都知道了吧?”杨显问,扫视了一圈,看得出个个神情忧虑而疲倦。“辅相,以你看如何应对?”
    陈世海沉吟一下,开口回道:“西部边境有两道屏障,一是山月关,再就是阜城。阜城战略位置至关重要。臣以为必须派援兵解围。”
    这是废话。杨显心里想。谁去,如何解围,才是最重要的。“那么,辅相以为谁堪当此重任?”
    “臣以为,慕容老将军可也。当年对战西雄国的时候慕容老将军就功不可没,他不只一次去过我国西边境,对那边的地形也相当熟悉。”
    “辅相说的是啊!”已有人附和。
    杨显转看兵部尚书何成业“何爱卿以为如何?”
    何成业犹豫片刻,回道:“慕容将军能力在,人所共知,只是将军老了,怕身体未必能坚持住。臣以为贺平参将追随慕容将军多年,也见多识广,又颇有谋略,或可前往。”
    “贺参将有作战的才华,但无用人之能。怕独领大军不妥。”
    “其他爱卿有别的意见吗?”杨显又看众人。无人应话。他开口说道:“慕容将军确实老了,不过虎父无犬子,慕容苏上次在校场对战南安国将军的时候武艺过人,又有勇有谋,昔年也曾跟着慕容老将军去过边境,就封慕容苏他为龙虎将军,贺平为副将,带领二十万大军前去解围。粮草的事辅相去安排。给你三天的准备时间,三天后启程。”

 

 


      第37章 回宫遇刺
    黎明将至。杨显看着众位大臣陆续散去,他还坐在那儿,喝了最后一盏茶,望着门口众人消失的方向发呆。青萍站在后面,静静地看着杨显,睡意全无。“事情都安排好了,陛下还是去歇会吧!”杨显收回目光,回头看了一眼青萍,他这才感觉到深深的疲倦。“马上天就亮了。”杨显又看了一眼殿外的夜,是黎明前是寂静。
    “王总管!”杨显喊了一声,王全应声进来“奴才在。”
    “你去安排一下,后天移驾回宫!”
    “是,陛下还有别的事吩咐吗?”
    “你先下去吧。”杨显疲倦地挥了挥手。待王全离开,他又轻声说了一句“到时还要去给出发的大军送行。”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于青萍。“陛下先安歇吧!”青萍又劝了一句。杨显起身,青萍陪他去寝宫。
    杨显昏昏沉沉地睡去,青萍越仍旧很清醒。翻来覆去,总为他难过。军国大事,无数的责任压在他肩上,哪里还能轻松?没有人帮他分担神情,没有人替他忧虑,连自己也不能。青萍忆起偶尔他对自己显出严肃的,他还觉得委屈觉得震惊,原来一直是自己不懂。即使是掌握天下万民命运的皇帝,也有他的身不由己言不由衷。他不说,也无处可说,在他身边呆了那么久,他还不懂?以前觉得皇上是一种强大到别人关心不来过问不了的身份,但在那一刻,青萍突然意识到身边的杨显才是最需要关心的人。
    在西宫的最后一天,杨显变得很温柔,他闭口不提边境的事,青萍见他国事压身仍陪着自己,也格外体贴,对他悉心照料。两个人都分外珍惜这单独相处与世无争的最后一段时间。“陛下喜欢温泉,臣陪陛下去吧?”青萍说。
    杨显轻轻摇摇头:“今天不想去。”或者是边境战事的影响,他的心总似被在弦上绷着,有一种时间的紧迫感,让他想每一分每一秒都和青萍在一起,什么也不做。
    “今天天气好,外面风和日丽,春光正好,让臣陪陛下走走吧!”青萍又说。他看杨显只一味坐着,怕他苦闷,执意想陪他散心。话一说出口,青萍不禁想起那一年的事。那年也是他劝皇上春游来着。“你只管殿内痴坐,岂不辜负了窗外的春柳□□?”那时他见杨显呆坐着,便如是说。杨显是怎么回答他的?“负了春柳□□又如何,不负卿便可。”他说。负了春柳□□又如何,不负卿便可。青萍在口中细细品味,当时一句调笑的话,现在想来,竟大有深意。他忍不住俯身过去,趴在椅子上坐着的杨显肩头,揽着他的肩,耳鬓厮磨。
    杨显也想起了那件事。那年青萍想要春游,他允了,仍不够,青萍固执,偏要替别人向他讨公道。他兴致勃勃地说“皇后自然要去的,杜贵妃蓝妃连虞妃诸人久居宫中,也当带出去散散心,当然,独少了媚妃岂不无趣!”他总是不理解他的心情,其实,他只想有他陪着,就够了。提起媚妃,他心里又一阵隐痛。他可知道,自己一直这般纵容他。后来到底皇后贵妃都跟着了,还是来这西宫。西宫,这个词突然让他心惊肉跳,那次的中毒事件,就发生在西宫下面的山路上。杨显心里涌起一股不安的感觉。他霍地站起来“我们出去吧。”
    殿外果然春光明媚。垂柳嫩绿的新叶点缀了整棵树,千条万条绿色的柳枝垂下来,迎风依依,春风得意。迎春花黄灿灿的花朵一簇簇开在绿叶葱茏的枝头,在阳光下烂漫一片。又有梨花卧雪,落红成阵,燕转莺啼好个春!青萍扶着杨显走在苑内的小道上,心情轻好。
    太阳一点一点西移,杨显越心慌,越不想离开这里。“西宫的春太美好,美好的像梦一样。朕总怕有一天醒来,这些再也找不回。”杨显在一棵杏花树下站住,抬头望着满树的花说。青萍也抬头,诺大的一棵杏花树,枝头的杏花浅浅粉粉轻轻柔柔的,一支支蔓延开来,开得满树繁华。西天的阳光透过枝头撒下来,千丝万缕的光芒,沐浴在光芒中的杏花明丽耀眼,那么美那么温暖。青萍心里有一种倔强的感动,那一刻,他心里柔软的想流泪。“放心,我会一直在,即使你去战场,我也会寸步不离的护着你!”青萍说着,伸出双手,蒙住了杨显的眼睛。“你信不信我?”
    杨显闭着眼睛,太阳的光亮仍能透过指间被感觉到,一片暖融融红。他笑了。“逸儿几时学会舞刀弄枪了,竟要保护我?”青萍放下手,也笑。“爱妃!”他喊。杨显不应。“爱妃!”语气越发温柔。杨显仍不理。“爱妃,爱妃,爱妃……”青萍喊着,笑地喘不过气。
    皇宫之中,陈世海坐在兰香宫,看女儿陈蕙兰抱着婴儿,带着从容欢心的神情。他不免又添一份烦扰。世事总不如人愿,料也难料。先皇在世时,他一心培养忠王,不料后来被太子所害。然后太子谋反,□□被打压,至先皇去世,他又荣升丞相。谁能料到最后登基的会是杨显呢?他把心思花在女儿身上,一心把她培养成皇后,盼她生个皇子将来登基,皇后的位子是坐稳了,偏是个不爱美人的皇帝。后来好不容易怀孕了,谁能料到又出那样的事?现在好了,没有盼头了。皇帝多病,皇位无继,西边境又起战事,哪一件事不要他操心!人老了,近来更容易感觉到累。他看了看皇后,又一次觉得失望。“皇后娘娘要没什么事,老身告退了!”他说。
    陈蕙兰抬头看了看他,父亲鬓间已经有白发了,她想。“父亲保重身体,皇上需要父亲,国家也需要。”她知道怎样的话能安慰他。果然,他眉眼露出几分笑“老了,快不行了!”陈蕙兰也笑。他是故意这么说的。“父亲还年轻,弟弟都还未婚,您还没抱孙子呢!”
    陈世海已经站起身准备离开了,他又站住,问道:“你弟弟的婚事,你有没有好的人选?”
    陈蕙兰已经低下头去,看着婴儿微笑。“父亲做主便是。”她说。陈世海移步离去。
    月樱苑,樱花又开。树下,绣球在追逐一瓣飘落的樱花。它的小瓜子在半空中一抓,那片花瓣被它碰触,飘落一边,它赶紧扑过去,终于按住了,再抬起爪子,花瓣委零于地,它转转白色的小脑袋,见那花瓣不再动,便觉得无趣,转过身去,又抬起头,看着飘落而下的飞花。殿前的虞婉樱看着活蹦乱跳的绣球,笑得满目温柔。她走过去,从地上抱起那只猫,望着它圆溜溜水灵灵的眼睛,越发觉得可爱,伸手从枝头摘了一朵樱花放在它的耳边,绣球动了动耳朵,又歪了歪脑袋,那朵花滑落,它看着那朵飘落的樱花,又动了动耳朵,抬头看着它的主人。虞婉樱想起那条绣着绣球的丝帕,上次慕容苏来,见他是贴身放着的,想起这些她心里仍然暖暖的。“看你还和小时候一样淘气,你是不是很喜欢这里啊?”虞婉樱笑语嫣然。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