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萍又去了虞风苑。长长的道,深深的墙。暮光在他身后黯淡下去,寒冷伴夜色降临。宫灯已亮,他的身影在灯光下被缩短,又拉长,形单影只的孤寂,凄凉。青萍犹豫了片刻,还是抬手敲响了虞风苑的门。这一次,开门的是凝露,她仿佛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也没理他,转回身就去告知楚兮。青萍慢慢地走进去,院落在黑夜中安静的有些萧瑟,蜡烛暖黄的光从门帘的缝隙中透出来,有点昏暗。青萍掀开门帘走进去,楚兮正立在窗前。她没看他,也没动。青萍走过去,楚兮转身对着他,他看到她眸光闪亮,却是泪水。青萍吃了一惊,伸手欲为她擦拭眼泪“知不知道,看到你流泪,比杀了我还让我心痛。”他唇色苍白,声音却相当温柔。
楚兮退后一步,避开了他的手。“你现在心里恨我吧,就是要让你感受到被伤害被辜负的痛苦!”她的声音很清冷,像是责备,像是控诉。可是她的眸光落在青萍眼中,那样的忧伤,凄艳。让他不忍。“都不知道怎么爱你才好,我甚至想把心都掏出来给你,如何能恨得起!如果你开心,把这条命给你,我都愿意。”他说,泪便情不自禁涌了出来。
“你骗人!你骗我。”她摇头,泪从腮边滑落。
青萍急得眼前一黑,几乎就要倒下去。他勉强支撑着,再次开口说道:“那一晚,皇上真的知道了我们的事。如果我带你走,我们最终会被他抓回来。我知道,他不会把我怎么样,可是到时候你怎么办,我最害怕的事就是保护不了你。我不能让他伤害你,你明白吗?”
“你连孩子都有了。”楚兮转过身去。“我不信你!”
“小公主真的是皇上的。那一晚,我送你回来,之后就折身仍会宴厅,在半路上林媚拦住我,递给了我一个瓶子,她说想要怀上龙子,要我帮她。我想皇上并无子嗣,这对他也是好事,就答应了。按照计划,我悄悄把药放进皇上酒杯中,待他喝下,扶他回修心殿,就离开了。那一晚,是林媚去皇上的寝宫的。你知道那一晚我在哪里吗?我就在你门前呆了一夜。虞风苑那么安静,一点灯光一点声音都没有,我想你已经睡下了。我不愿打扰你,可也不想离开。我就那么坐着,心中都是我们一起跳舞的种种,每一个动作,每一次转身,每一次目光的交触……我想我一定是疯了,那么冷的天,竟然不觉得冷,竟然不会困。”
青萍说着,低下了头。“楚兮!楚兮!上天为什么让我遇见你。你知道我病中躺在床上的时候,日日都盼着你来,哪怕来看我一次啊!那一天你真的来了,我又害怕,我甚至不敢看你。因为只要看你一眼,我怕我又会管不住自己。楚兮,楚兮……”
“不要再说了!”楚兮回了一句,抬脚就走。青萍追上前去,抱住了她。她那么轻盈,那么娇小,那么柔弱,那么美。他温柔地把她抱到院中。明月已经升起,虽然残缺不圆,也还很明亮。
青萍轻轻地把楚兮放在地上,伸展手臂,又带她跳起了那支《凤求凰》。十指兰花,水袖舒展。曼腰柔软,环佩摇曳。瞳眸清亮,眼波婉转。青萍的目光在她的眼眸里化开、流连。他开口唱起了《宫花》,那一支为她作的歌:
窗台的花开了一遍又一遍,
蝉声逝,秋色寒,
容颜楚楚,独自凭栏。
幽冷的花香,
深深的宫墙,
一重一重的遥远。
那一年,
一舞倾城,
从此挥不去的倩影。
那一眼,
心已望穿,
再难以忘却的容颜。
日暮的灯亮了一盏又一盏,
胭脂泪,惹人怜,
身影纤弱,辗转难眠。
漫长的黑夜,
溶溶的月光,
一寸一寸的思念。
那一年,
执子之手,
盼地老天荒的永远。
那一眼,
春水初生,
欲天涯海角的相恋。
那一年,
心醉神池,
已是阡陌红尘的永远。
那一眼,
刻骨铭心,
已是混沌初开的眷恋。
第43章 隐藏的秘密
青萍带楚兮跳完那支舞,支撑着他的力量突然消失,他像被抽空了一般,向后倒去。楚兮那般柔弱的,那里扶得住他,少不得喊流雪、凝露等人,把他架回内室。“娘娘,把他放在这里不好吧,万一陛下过来发现了……”凝露迟疑地说。
“陛下近一段时间很忙,还没有心思管这些事,我想他近期不会来虞风苑的!”楚兮回道。
杨宏果然很忙。又要把太后的遗体接回宫,又要安排棺木入殓,又要视察抬入陵墓的路线,皇后和皇上合葬,还好说,太后要葬入先皇陵墓,并不在一个地方。总之,方方面面都要安排妥当,中途不能出什么差错。虽然这些事都是交给大臣去做的,哪一项最终不还是都要他决定。杨宏还真是个称职的皇帝,杀伐决断,毫不拖延。他要慢慢接手国事,还要从中理出头绪,以至于忙得还没想起把他的王妃接进宫。
青萍在虞风苑得到很好的照顾,身体很快康复。只是楚兮总是不理他。这天傍晚,窗外飘起了雪,纷纷扬扬,飘飘飖飖。修心殿又传来了哀乐,让人无限惆怅,不胜悲伤。他明天就要入殓了,从自己醒来他还没再见他一面。他害怕去那个地方,害怕看到躺着的他,害怕去证明自己还活着而他真的永远消失了。如果记忆在他被罚出宫的那一天终止,他就还好好的活在宫中,在他的记忆里,虽然永远没有和他重逢的欢喜,也不用背负生离死别的痛苦,多好啊!即使不见,也希望他在一个自己到不了的地方,安然地活着——可是,一切都无从假设。他已经离开人世,永远的离开了。
青萍掀起门帘向外走去,阴沉黯淡的天,满目萧瑟的皇宫。他径直出苑门向修心殿走去。院中,无数的僧人日夜不停地念经超度,哀乐声与念经声交融,化入一片一片的飘雪中,仿佛天地混沌时间凝固,只有永恒的悲伤。青萍穿过庭院走进殿内,空荡荡的大殿,高高的白幡,凄凉,阴冷。大殿的正中,那两个人相依躺着,青萍趋步走进 ,见杨显面色惨白,剑眉乌黑,嘴唇乌红的像凝固的血渍。他的妆容太不自然。躺在他旁边的陈蕙兰容颜却还很鲜艳,皓月一样安宁,像是睡着了一般。宫女们帮他们化过妆。青萍情不自禁的走进,伸手去碰触杨显的手,冰冷僵硬。这大殿太空荡了,雪天太冷了,他看去上像是被冻僵了。青萍握住他的手,不停的摩挲着像是要帮他暖热。下一刻,他就瘫软在了地上,失声痛哭。
第一次见他的时候,觉得他眉宇高贵,相貌端庄,丹凤眼威严明亮。他说“朕有两个兄弟,都逝了。朕还有一个妹妹,远嫁在南安国。在这个皇宫里,朕只有自己。”他觉得他的眼角总似有一抹孤独,欲隐还现。他说“逸儿,你来替朕看看,朕脖子这里痒。”他觉得他有点熟悉。他果见探身过去帮他查看,他却揽住他的肩,在他耳边轻轻的说“逸儿,从今天起,你就是朕的人了!”他说他是他的人了。那时他多么得意清欢。可恨欢乐短。青萍哭的衣衫尽湿,坐立不住。最后一次在一起的时候,他说“放过他”,到随后,他还思虑他的安慰,可能他多想随他而去啊!一颗心破碎不堪,再也好不了了。就像破碎的镜子,即使面前粘合起来,只要拿起来一照就知道,只能映出一张破碎的脸。留自己这般生有何恋!多想随他而去。他说“照顾好孩子。”那是他留在这个世上的最后一句个话。天意吗?即使他不知道那个孩子是他的。可是他知道,他更要照顾好。他给他留了一个难题,要不是小公主,他生又何益。小公主,一个苦命的孩子,一朵生在帝王家却注定飘零的花……
不知过了多久,青萍终于停止了哭泣。泪痕挂在脸上,冰凉一片。四肢被冻僵了,伸展蜷缩,全无知觉。黑夜吞没了一切。哀乐未停,经声还在,一切听来都像是对死亡的一种引诱。青萍思绪混乱,意识模糊,差点堕入时间的洪荒中。突然有孩子的哭声传来,青萍睁开眼睛,看到殿内被风卷起飘飘扬扬的白布,和影影重重的烛火。小公主怎么了?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哭声已经消失了,他想到了小公主。要去找小公主,她不能再有不测。这个念头支撑着青萍站起身来,腿脚僵的几乎站不稳。他一步一步踉踉跄跄的走入夜色中。
虞风苑的灯亮着。青萍敲门,半天无人应。在他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小孩的哭声从院内传来,青萍眼睛一亮,使劲地拍起门来。终于有一个二等宫女来开门,青萍快步进去,直接走到灯光亮着的楚兮的内室。他看到了这样一幕:楚兮正抱着小公主,把她放在怀中,流雪端着一个青花瓷碗,凝露在用汤匙给小公主喂东西。青萍怔怔地站着,没有动。楚兮抱着小公主的样子,让他着迷。其实她那么娇小,本身就像个还未成熟的女孩,她清澈的眼眸,樱桃小嘴,纤秀的颈项,怎么看起来都像个单纯干净、清丽娇美的女孩,而小公主粉雕玉琢玲珑可爱的模样,在她怀中像个陶瓷娃娃,一切看上去都那么纯净那么美丽。要不是选秀入宫,她也会嫁个如意郎君,相夫教子吧!她抱着婴孩的样子,很好看,很温暖。小公主正要张嘴吃东西,看到青萍,却又不吃了,笑了起来,露出几颗白皙的小牙,分外可爱。楚兮也抬头,看着他,站起身来,把小公主抱到他跟前,递给他“带着她走吧!”
青萍接过孩子,小公主乖巧地趴在他肩上,不大一会竟睡着了。流雪拿一套太监的衣服递给青萍,示意他换上。凝露又取出一个精致的小箱子,把熟睡的小公主还有一个包袱放进其中。楚兮看着青萍说:“从东门出,遇禁卫盘查,就说皇上让你把箱子交给慕容将军,反正你有进出皇宫的令牌,他们应该不会拦你。”
青萍收拾妥当,仍旧站着,只管看楚兮。“跟我走吧。”他说。
楚兮转过身去:“走,我再也不想看到你!”声音清冷。
青萍携着箱子转身离去。楚兮回过身来,望着他的身影消失在黑夜中,泪水濡湿了脸颊。那一刻,她明白了当初青萍不肯带她离开的心情。
青萍一路顺利通行,竟真到了慕容府。天色朦胧欲亮,青萍敲着慕容府的大门。一时大门开,是个侍从,见门外站着一个太监,他不明就里,也不敢怠慢,忙请了进去,又转身去通知慕容苏。慕容苏被下人从睡梦中喊醒,匆匆穿戴整齐来到院内,却见到抱着箱子的青萍,一身太监装扮,满目苍凉。慕容苏还没开口,就听他先说:“同是天涯沦落人,公子不必多问。”
慕容苏垂帘浅笑:“你就不怕我告诉皇上?”
青萍望着他,一脸笃定:“你不会。”
“好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你好像总能把我看懂!”慕容苏感慨道,把他带入厅内。
羲和帝出殡那天,天空很蓝,蓝的像水洗过一般,仿佛能照出人影。那一天的阳光也很明媚,明媚的像是春天。街道上,浩浩荡荡的大队人马拥着三个金丝楠棺木向城北走去。走在最前面的引幡人高举万民旗伞,接着是皇帝的卤薄仪仗队,他们举着各种兵器、幡旗,十分威风。抬棺木的扛夫,全都身穿孝服,全副武装的禁卫军整齐列队地跟在棺木后面,又有文武百官,皇亲国戚,连绵不断。还有数百名僧人一路诵经、乐师一路吹弹哀乐。如此浩浩荡荡的队伍,引得宜都城内无数百姓出门围观。这无数人中,就有青萍。他看着长长的队伍拥着灵柩一步一步地前行,步履沉重、庄严、悲痛、缓慢。他看着白色的纸钱被抛洒上天,在碧蓝的天空下分外显眼,那些纸钱飞向天空,又落下,像失去生命的枯叶,飘荡,零落,单薄,哀伤。
青萍站了那么久,双腿发软。他看了那么久,眼睛酸涩。竟没有眼泪可流。结束了,什么都结束了。那个人,将被永远的封入皇陵。他可安?长长的队伍还没走完,青萍不再看,转身离去。他回到慕容府,留书一封,带着小公主骑马而去。
青萍骑马一路狂奔,寒风吹起他的衣襟,他又把衣襟裹好,包住里面的小公主。小公主被颠簸的话也说不清楚,“思思,要母后!”她说,声音断断续续,颤颤抖抖,似是要被风吹走。“母后,母后!”她仍旧说着,青萍温柔地看了她一眼,却并没停下,反而双腿一夹,骏马奔驰地更快。小公主哭了起来,没有哭声,只是抽抽泣泣的,似乎喘不过气,水汪汪的眼睛中,眼泪一滴一滴落下,看着无限委屈。青萍心软的走不动了,他下马看着小公主。你再也不是公主了,你再也没有父皇,也没有母后了。青萍想着,两行泪不觉流下。杨思看到青萍流泪,她吃惊地瞪着水灵灵的眼睛,忘掉哭了。过了片刻,她抬起柔嫩的小手,抹去青萍的眼泪。青萍也吃了一惊,再看杨思,分外惹人心疼。他在她白嫩嫩的小脸上轻轻吻了一下,整好衣装,上马继续前行。
青萍牵着马在西山脚下的小店投宿了一晚,第二天一早继续赶路。去水月庵。杜惊红在那里,也许可以把小公主交给她。他想。山路崎岖,他不得不一边抱着小公主,一边牵着马,行路缓慢。等望见水月庵,已是日暮十分。一轮红通通的落日挂在西天,阳光已经暗淡。层层山峦起伏在天地间,阴影逐渐浓重。万里长空皆寂寞,千山暮雪尽悲凉。青萍回头望一眼,只觉悲情愁绪难以排遣。
40/42 首页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