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洗洗就好了?”
好奇的看着大锅内发黑的热水,摇摇头的王美凤拿着手中的木叉子挑起了锅内的羊毛,“不是,烫完还要清洗,对了,小四,你去俺家把洗发水拿来,就在窗台下边。”
快速把羊毛放在侵满凉水的大盆里,倒掉脏掉的热水,重新上锅,烈日下,没遮没挡的一群女人顶着晒红的脸颊,热火朝天的忙碌着。
渐渐的弥漫在村里的膻臭味吸引了留在村里的老人们,顺着味道找到粮仓,整个粮仓前已经是一片忙碌。
一整天的时间,沉浸在忙碌中的女人们没有发现时间在推移,也没有看到围观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从山上下来的耿顺站在人群中,看着热火朝天的女人们,忍不住露出了一丝淡笑。
“啧啧,顺子,这帮老娘们疯了?”
站在耿顺身边的赵国军看着蹲在地上吭哧吭哧用力搓着羊毛的大荔又抬头看看头顶的大太阳,忍不住吧嗒吧嗒嘴,斜眼扫了身侧的赵国军,耿顺撇了下嘴,别以为他没看出赵国军那要咧到耳根的嘴丫子。
“爹,俺娘啥时候干完?俺饿了。”
吸着冰棍的胜子拽了拽赵国军,低头看着抓着衣角的老儿子,赵国军一把抱起,颠了两下,“胜子,跟爹回家,爹给你做饭,你娘忙着哪。”
没有刻意压低的声音让身边一群看热闹的老爷们们彼此对视了一眼,重新把目光落在忙碌的女人身上,一个个转身离去的身影让耿顺笑了。
半个小时后,落日余晖中炊烟渺渺的双鸭屯内第一次飘散出淡淡的糊味,没有了往日的清香,膻臭味、糊味交织在一起的双鸭屯让手忙脚乱的男人们总算知道看似不起眼的做饭原来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简单,也第一次知道了原来在他们没有看到的地方,女人们付出了怎样的辛苦。
☆、 第75章
日升日落,一袋袋羊毛被清洗晾晒干净,洁白的羊毛一团团的蓬松而杂乱,重新装袋的羊毛被抬进了粮仓,特意扯来的电线,白炽灯悬挂在室内。
三台赶制出来的木质纺织机摆放在空地上,没有耿天手中的那台大也没有耿天手中那台有着岁月沉淀的年轮,崭新的还散发着淡淡木香的纺织机是王二胖带人赶制出来的,为的就是两个字,支持。
而随着纺织机一起赶制出来的还有九十个甩锤和简易的棒槌,按人数分下去的棒槌被紧紧握在每个人手中,彼此对视一眼,那份隐隐的压抑直到这一刻才真正的宣泄出来。
经过近一年的锻炼,疏毛、制线已经完全熟练的女人们从这天起真正的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事业。
而经过磨合,找到感觉的女人们会处理好家事后赶到粮仓,说说笑笑中,时间已经滑到十月,十一刚过,沉浸在制作中的耿天也被顾伟拽出了房间。
整个夏天基本上没出门的耿天白了也倦了,隐隐的焦躁让耿天乍一走出房间时,楞了半天,淡淡的秋风袭过,好像一下子从梦境中惊醒似的,耿天惊讶的瞪大了双眼。
睁眼干活闭眼沉睡,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耿天没想到一个不注意竟然已经进秋了,可随即想到还有近半没有完成的卷轴,耿天揉了揉眉心。
按着耿天的肩膀,轻轻推了下的顾伟安慰的拍了拍,“天儿,上山溜达溜达,缓缓劲。”
沉默了半响,无声的点点头,实在是有点坚持不住的耿天顺着顾伟不容拒绝的推力彻底走出了家门。
奔着让耿天松口气的顾伟笑呵呵的领着耿天先看了自家已经上顶的房子,随后又去了属于全波的房子,两栋就差上梁的房子让耿天扯动了嘴角,一闪而过的笑意让顾伟暗暗叹口气。
不在村里转悠的拉着耿天直奔山脚下,远远的,还没靠近,低着头的耿天被顾伟轻轻按了下后颈,顺着力道抬起头的耿天不解的看了一眼顾伟。
扬了扬下巴,示意耿天看前面的顾伟脸上的笑意让耿天有些晃眼,收回目光的耿天顺着顾伟指引的方向看去,木然的眨了眨双眼,红色的瓦、白色的墙、好像门神似的二层楼明晃晃的出现在眼前。
不自觉的急切,抬起脚步快步走去,脚下的步伐越来越快,到了最后直接跑起的耿天冲向不知道什么时候盖好的房子。
急促的奔跑,二层楼完全出现在眼前,眼底闪烁着刺眼的光芒,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耿天没有想到,在不经意中,这座小二楼竟然是紧贴着山壁盖成的。
说白了就是小二楼的后墙根本就是山壁,坚实的山壁与房子形成了一体,没有刻意规划院子,好像跟山体成为一体的房子就这么出现在山脚。
“天儿,你舍得出关了?”
愣愣的看着,直到头顶响起带笑的戏谑声,眨了眨眼回神的耿天仰起头,趴在顶楼大晒台上的全波挥了挥手。
慢慢的,翘动的嘴角,露出了满是惊喜的笑,“全哥,房子啥时候盖好的?”
疑惑的询问全波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快半个月了,后半个月基本上师傅全在这里,你没看我家到现在还没上梁吗,就是给这边赶工了。”
嘿嘿笑了两声,挠了下后脑勺的耿天随即把目光落在敞开着大门的小二楼,顺着敞开的房门走进,除了正中间的客厅,一间、两间、三间、五间、刨去客厅,楼下足有五个房间,而最让耿天惊奇的是,房间内已经搭好了土炕。
每个房间内一铺占据了一半面积的土炕让耿天有些咋舌,好快的速度,顺着楼梯上楼,一数,好家伙,七个房间,而楼上最右侧还有一个洗手间,洗手间内,上下水已经接好。
“七哥,整完了?”
虽然每个房间都有土炕,可转了半天的耿天却发现这个房间光又土坑却没有烟道,在耿天看来,这土坑纯属就是摆设,而最让耿天皱眉的是耿天没看到暖气片在哪。
这没坑又没暖气,冬天还不得冻个好歹?疑惑的看向顾伟,耿天不相信顾伟会犯这样的错误。笑了一下没有急着解释而是带着耿天下楼,穿过客厅,走到一楼最左面的灶房,一个锅炉出现在耿天面前。
“天儿,你知道地热不?”
没有解释却直接询问的顾伟让耿天不解的点点头,“知道,城里人现在都用那玩意。”
笑着点头的顾伟指了指锅炉,“咱那土炕可不是摆设,要不然你以为这简单的小二楼咋用了那么久还用了那老些人,就是为了走线。”
顾伟的解释没有让耿天听明白反而越发的糊涂,长话短说的顾伟用白话解释了一遍后,耿天才明白所谓的走线是啥玩意,说白了就是这个房子用了双层砖,中间是地热管线,而管线把整个房子包围了,不光是地下,就是炕里也管线,只是地面的管线多,炕里的管线少,只是走了一圈,保证炕面温热却不烫手。
目瞪口呆的耿天看着不在意的顾伟,简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愣愣的看着顾伟,“多少钱?”
呵呵一笑的顾伟没有吭声,而是扯着耿天走出了房间,“老邱来电话了,藏红花马上进入采收期,咱这边怎么办?是自己制作成品还是他上人制作。”
被转移了话题的耿天脑子一下子转到了收入大头,算算时间,耿天才发现,还有一个月藏红花就可以收了,皱着眉头想了一下,耿天摇摇头,“让邱哥上人吧,现在没钱买机器而且那东西也不知道怎么制作,是手工还是机器烘干,咱这没有人接触过。”
不是耿天想出这笔钱,而是藏红花这东西,耿天是真没接触过,别看耿天种活了养好了,可那东西怎么制作成成品,耿天是完全不清楚。
点点头的顾伟也知道会是这种情况,不过还是需要耿天自己拿主意,“蟹子也可以出了,你咋想的,是咱自己出人卖还是批出去?”
再次出声的顾伟让耿天突然觉得额头有点疼,可耿天也知道藏红花还能等,可稻田蟹已经差不多到时间了,脚步一转直奔水田走去的耿天直到走到稻田边才发现不知不觉中,一眼看不到头的稻子竟然也进入了成熟期。
愣愣的看了半响,略微有些发黄的稻田让耿天咚咚咚的感觉到了那份清晰的跳动,目不转睛的看着这片由自己亲手种出的无污染稻田,那种说不出的满足让耿天眯起了双眼。
鼻息间好像萦绕着淡淡的米香,不知不觉中的舒缓让耿天松开了暗暗紧锁的眉心,迫切的想要看看稻田蟹的耿天从暂养池内拿过漏网,看了半天,蹭的一下把漏网插进稻田里。噗噗噗的声响中,一个成人巴掌大小的出现在漏网中。
有些吃惊的看着在漏网中挣扎的稻田蟹,“这、这咋这么大?”
边说边伸出拳头比划了一下,黑漆漆的蟹壳比耿天的拳头还大,啧啧了两声的耿天眼睛蹭的一下亮了,露出了今天的第一个笑容,“七哥七哥,咱今个吃螃蟹吧。”
熠熠发光的双眼内有着淡淡的喜悦和笑意,伸出手拿过耿天手中的漏网,看了一眼的顾伟眯了下眼睛,“行,天儿,多叫几个人?”
看似询问的淡语中有着耿天熟悉的狡猾,笑眯的眼底,上下打量下顾伟,“七哥,你打啥注意哪?”
哈哈一笑的顾伟用力搓了把耿天有些过长的发丝,“你知道东北特产展销会吧?”
楞了一下的耿天眼睛蹭的一下亮了,“知道,啥时候?”
把漏网里的稻田蟹放回稻田里,搂着耿天的肩膀,“十二月,那时候咱大米也好了吧,这次是全国展销会,在省城,老胡亲自带队,咱双鸭屯也出一份吧。”
意外的消息让耿天兴奋的搓了搓手,快速的算计了下时间和双鸭屯能出的特产,耿天的眼睛亮了,“七哥,你说手工制品能不能算特产?”
有些迟疑的询问顾伟再次笑了,点点头,“肯定算啊,这不就是咱双鸭屯自产的吗?黑猪肉、大米、稻田蟹、小乐家的嫩豆腐、秦城的蓝莓、耿顺他们的地产水果、还有那些晚熟的瓜。”
这么一算,耿天才发现,双鸭屯能参加参展的东西太多了,不过随即,耿天皱了下眉头,“七哥,咱那些瓜留不到十二月,咱就是比人家晚种了半个多月,虽然当时挑的是地产品质,大地雷也确实属于晚熟,可十二月瓜都留烂了。”
“冷库,跟县里商量,咱自己租冷库,把瓜放进去。”
从接到消息就开始琢磨的顾伟也想到了那些瓜,虽然进入十月,地里的晚熟品只是零星的有些熟,可f县人都知道,那东西只要成熟,只要半个月就必须摘下,否则,短短一个星期就会烂在地里,瓜地面积虽然不大可也不小。
吃过大地雷的顾伟早就惦记着把那些瓜送到展销会上,只有真正的走进人们的视线,双鸭屯才能迎来久违的丰收。
☆、 第76章
半个月后,藏红花真正进入成熟期,而省城的邱大炮也赶到了双鸭屯,跟随邱大炮一起赶到双鸭屯的还有三辆带有冷冻设施的特种车。
好像个巨无霸似的特种车刚一驶进双鸭屯,把屯子里的男女老少吸引个够呛,围着停在山脚下的特种车议论纷纷。
接到消息赶到山脚的耿天目瞪口呆的看着一个挨着一个的巨无霸,半响回不过神,震了一把耿天的邱大炮看着眼珠子都要瞪下来的耿天哈哈哈哈的笑了。
走到耿天身边用力拍了下耿天的肩膀,“咋样,兄弟,哥这手大不大?”
得意的大笑让回神的耿天啧啧两声,伸出大拇指比划了一下,“邱哥,这啥玩意啊。”
无怪乎耿天好奇,耿天是知道有些车种因为特殊需要而车体特别大,类似洒水车,但是眼前这种,耿天还真没见过,嘿嘿一笑,摸着自己光秃秃的大脑门,扬了扬下巴的邱大炮点了下特种车,“恒温车,邱哥租来的。”
没有说按天算钱的特种车花了自己三沓百元大钞的邱大炮看了眼叽叽喳喳议论不停的乡亲们,拉着耿天走到了一旁,“天儿,你这咋整?雇人上山?咱这东西得抓紧,满车就走。”
点点头的耿天目光在人群中转了一圈,“俺知道,俺跟美凤嫂子说了,雇村里的人上山,用担子挑下来,箩筐都准备好了。”
就怕耿天耽误时间的邱大炮笑着点点头,“那成,你心里有数就行,今个看看能不能先走一车。”
恩了一声的耿天随即找到王美凤,通气的王美凤招呼大荔、刘大梅等三十几个女人直奔山里。
交代清楚的耿天陪着邱大炮安置好随行而来的司机师傅,才匆匆赶到山里,赶到藏红花地,一眼望去,一字排开的王美凤等人一个挨着一个,半弯腰的已经按照要求采摘花朵。
这让原本以为不知道摘什么的邱大炮楞了一下,“学过?”
诧异的询问惹来秦城等人的哈哈哈大笑,拿出手机比划了一下的秦城顿时让邱大炮失笑的摇头,“这年头,有个手机就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哈哈笑着的秦城得意的挑了下眉梢,“邱哥,这玩意其实跟摘棉花没啥区别,咱这现在是没有,可以前可是种过的,谁家老买那玩意啊,都是自家种。”
琢磨一下,失笑的邱大炮啧啧两声,“可不是,这玩意,只要老手看过没有不会的。”
站在一旁的耿天笑着不吭声,其实只要农村人,只要是常年在地里劳作的农村人哪有不会干农活的,藏红花这东西虽然精贵,可也属于农活这一类。
很快,一筐筐花蕊被抬到地头,拿着扁担挑起有些潮湿的箩筐,调整好位置,耿天下山了,看习惯的耿顺等人也加入了采摘行列,一趟趟的从山上下来。
一筐筐还带着露水的花朵被放进特种车内,仅仅一天的时间,被细细摘下的花朵装满了特种车,离开的巨无霸很快消失在眼前。
而一直留在山上的邱大炮则皱起了眉头,按照邱大炮的预计,这二百多亩地有三车足够了,可现在,邱大炮心底有点打鼓了,这藏红花的产量超出了预计。
可在想调车已经来不及,更何况,现在不是邱大炮想要调车,而是整个h省只有这三辆大型恒温车,这一来就要六七个小时,最快也要等到明天才能返回。
看着满眼的神秘紫,一整天的时间,仅仅走出了不足五分之一的量,而这不足五分之一竟然装满了一车,邱大炮仔细看过,花的质量已经完全超出了预想,现在邱大炮也弄不明白双鸭屯这些藏红花是啥等级。
想了想,拿起电话的邱大炮拨通了杨锦的电话,恳切的请杨锦来来一趟,诧异的杨锦本以为藏红花有什么差头,可当听到邱大炮所说的无法确定等级时,心底动了一下的杨锦随即点头。
问好地址,乘坐当晚的飞机,杨锦赶到了h省省会,下了飞机,没有耽搁的杨锦赶到了邱大炮事先联系好的烘干三车间,租用省罐头厂烘干三车间的邱大炮当时只是租用了一个星期,按照邱大炮的估算,一个星期怎么也把那些藏红花处理好。
一前一后赶到烘干三车间的杨锦和特种车基本上不差十分钟,下车匆匆赶到特种车前的杨锦拿着车间内的承装盒子带走了一盒藏红花花朵,看到盒子里紫的透亮而晶莹的花朵,杨锦心底剧烈跳动了两下,阻止师傅卸车的同时带着小小的一盒藏红花走进了烘焙车间。
询问后,当得知车间内还真有手工烘干房间后,脱下外套,挽起袖子的杨锦自己上手,亲自进行烘焙,一晚上,近六个小时的时间,满头满脸汗水的杨锦直到天空发白才把手中那一小盒藏红花烘干。
49/97 首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