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生姜产量小年,姜农们已经准备涨价,出售价会比去年的收购价每斤高一到两毛。去年收购商的收购价平均在八毛左右。
听了侄子的汇报,周红梅终于下了决心,将银行中的八千积蓄取出参与收购贩卖。周晓峰共带了四万人民币重赴山东,除了自家的两万,姑姑的八千,另外一万二就是杨晓歌从姜丰伟那里借来的压岁钱。
杨晓歌瞒着周红梅,私下将这笔钱交给周晓峰,钱的来源对表哥没有隐瞒,直言自己是从姜丰伟那里借来。周红梅胆太小,杨晓歌是能瞒尽量隐瞒。
周晓峰除了砸舌姜家有钱和感慨表弟胆大之外,没有啰嗦和到大人面前告密。周晓峰也想多点本钱,将生意做得大点,只不过周家手中只有两万,其中的五千还是张卫娟之前从娘家借来的,已经是借债经商。
周红军和张卫娟支持儿子做生姜生意的同时,还提心吊胆,生怕有个万一会亏本,这年头,老百姓手上存点积蓄不容易。
十月中旬,周晓峰租了辆大卡车,将收购到的四万五千斤生姜运回了泸海市,收购生姜的平均价格每斤接近九毛。为了避免生姜腐烂,用大塑料袋进行分装密封,放在郊区租用的两间平房内。
周晓峰还带回一个好消息,这几天产地生姜价格涨幅很大,地头的收购价已经涨到每斤一块五。曾有收购商直接找到周晓峰面前,以每斤一块六的高价,要吃下他的全部货物。如果周晓峰性格跟姑姑一样求稳,肯定会同意,毕竟在地头随便一转,百分之八十的利润轻松到手。
周晓峰不是傻子,蜂拥而来的收购商,姜农收获生姜时对减产的埋怨,让周晓峰坚信,生姜的涨幅远远没有到位,表弟杨晓歌的判断最正确,生姜最佳出手时机应该在元旦前后。
得知生姜产地收购价猛涨后,周红梅放心,她现在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到为民饭店的采购同事面前询问生姜价格。同事觉得奇怪,追问周红梅对生姜感兴趣的原因,周红梅又左言他顾。
泸海市菜市场的生姜每隔两天就涨一下,每涨一次,周家人都要兴奋一下,而周红梅是最按捺不住,总提议早日出货,就怕价格会跌落回正常价位。到了十一月,当生姜价追上猪肉价时,轮到周红军夫妻按捺不住,要儿子将手中的货物拖到农贸批发市场出手。至于周红梅,原来是担心得睡不着,现在是高兴得睡不着,连丈夫两个月不归家都没注意。
“哥,我的那份千万别动。”杨晓歌焦急,赶紧私下嘱咐表哥。
“晓歌,现在都涨了五倍了,差价可以了,咱们不能太贪。”周晓峰偏向父母的意见。
“哥,你这两天到农贸市场去观察观察再做决定吧。”
“晓歌,观察什么?”
“有人在炒作生姜价格,生姜价格还得涨。”
“我们等炒客不炒再出手?”周晓峰马上明白表弟的意思。
“对,我们搭搭炒客的顺风车,争取多赚点钱。”杨晓歌嘴角上扬。
“好,就听你的。”不知不觉中,周晓峰已经有以表弟意见为主的主观意识。
周晓峰想法说服了父母,周红梅最没主见,哥嫂同意之后她也同意。到十二月底,生姜价格每公斤达到三十元,中央新闻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央视的生姜新闻报道的第二天,周晓峰将生姜运到省城最大的农贸市场批发出售。
省城农贸市场流通量大,周晓峰手中的四万五千斤生姜只是当天成交量的尾数。
生姜出手的价格每斤接近十一元,除去开支和消耗,一万的本翻了十倍。当周晓峰将黑皮大包中的四十多捆人民币倒在客厅沙发上后,周家人都惊住了。
“八千赚了八万,我要工作多少年才能有啊。”周红梅认为自己要工作二十年才有这么多数目。
“我得修十五年的车吧。”周红军喃喃说道,他是将单位的工资加上外快来计算。
“会不会犯法啊?投机倒把会坐牢的。”杨晓歌的姥姥手在抖。
见婆婆又喜又怕的模样,张卫娟笑了。“妈,这年代还有什么投机倒把啊,我们单位的经理贩卖香烟每年能赚几百万呢,去年不是照样评了劳模。”
这时候商店柜台都承包给私人。
“姥姥,您放心吧,这钱赚得不违法。”杨晓歌乐啊,重生四个月,今天最开心,也对以后的美好生活更有信心。
“这次功劳最大的是晓歌,不是晓歌发现商机,我们哪有这赚钱机会。”周晓峰赞扬表弟。
张卫娟一边和小姑清点钱款,一边点头赞同:“我看啊,我们家最有能耐的是年纪最小的。晓峰和晓玉两人加起来只配给晓歌提鞋。”
周晓峰被母亲贬低,没有觉得自尊受伤,他正坐在椅子上傻乐,至于另一位被贬低的周晓玉,这时不在家,在外地上大学。
“嫂子,可不要这么抬高外甥,晓歌也就嘴巴说说,办事的都是晓峰。”周红梅笑得合不拢嘴,儿子年少懂事有眼光,做母亲的骄傲之外,还感觉心底有了定海神针。
“咦,钱的数目不对啊,好像多了好多。”周红军擦了擦眼睛,感觉一大堆的钱不真实,数目也有异,两万八的本加上利润,应该在三十万出头,怎么多出十三、四万?
“哦,本钱里面有晓歌跟同学借的一万二。”
杨晓歌不准备隐瞒,周晓峰也就坦然相告。
“晓歌,你这孩子...”周红梅风中凌乱,儿子胆太大了,也太有能耐了,随随便便就能借到这么一大笔钱。
“嘿嘿,我们家要出大能人了。”周红军震惊的不是外甥的胆大,而是外甥现在自若的神态,也他越发认定,外甥以后会非常有出息,会成大人物。
“妈,你和爸爸离婚吧。”杨晓歌的一句话,让客厅喜悦气氛一滞。
“晓歌,不好吧,才发了财,就...”周红梅的意思是,不能致富就抛弃丈夫。
“妈,爸爸多久没回来了?他心里没有你,也没有我!我可不想用钱拉到一个爸爸。”杨晓歌暗叹自己母亲是包子。
“红梅,这事可不能让国新知道,这钱是由你的老本、晓歌的借款冒着风险赚来的,跟他杨国新没关系。”张卫娟柳眉倒竖,她早就看姑爷不顺眼,只不过因着老话‘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才没明劝小姑离婚。
“对,红梅啊,赚钱的事不要被国新晓得。”杨晓歌的姥姥附和儿媳,老太太怕女婿从女儿手上骗钱花费到外边女人身上。
周红军瞧了瞧杨晓歌,开口建议。“红梅,如果国新再到你面前提离婚,你就同意。”
妹妹是因为经济,为了外甥才不离婚,现在经济压力解除,外甥又赞同父母离异,周红军觉得离婚对妹妹是好事。
周红梅牙齿咬了咬嘴唇,半响她才下了决心:“好,国新再提离婚,我就答应他!”
这句话一出口,不论是周红梅,还是杨晓歌,都感觉浑身都为之一轻。周老太太等人除了唏嘘,没有人去惋惜这段婚姻。
两家的本钱一样,分红也一样,清点下来,各家分红二十万出头。等到星期天,杨晓歌从周红梅那拿了两万还给姜丰伟,姜丰伟看到一万二变成两万,高兴得拉着杨晓歌又去狂吃一顿麦当劳。杨晓歌陪吃很痛苦,他对这洋快餐不感兴趣。
解决了家里的经济压力,父母离婚在即,杨晓歌的心情是无与伦比的快乐,不过当杨晓歌看到自己的期末考试成绩后,傻眼了,他的考试成绩竟然比不上前世。
作者有话要说: 萌包纸(*^__^*)扔了两个地雷
林夜白扔了一个地雷
夜伴书影扔了一个地雷
严绛严绛扔了一个地雷
11952999(刘眯)扔了两个地雷
谢谢各位的鼓励!
☆、第 9 章
前世受父母离婚影响,少年时期的杨晓歌性格别扭,虽外表长得不错,但看起来有股很浓的阴沉气。杨晓歌的新同学下意识地跟他保持距离。家里呆着不舒服,在学校又感觉受排挤,憋屈的环境对杨晓歌的课业影响很大,成绩不好是想当然。
重生后的杨晓歌因为对生活心存美好希望,没有前世这些思想负担。期末考试成绩比前世差,是杨晓歌没将心用在学习上,全去关心时政和生姜贩卖生意了,马虎应对课业的后果立刻显现。
杨晓歌觉得,人生能够重来一回,不应该辜负这个机会,努力考上好大学,不为找工作,充实自己也是好的。如今这糟糕的成绩单给了杨晓歌当头一棒,不用心对待课业,可能三流大学都无法考上。重生可让你具有超前眼光,但不会成为你的考试作弊器。三年以后的高考试卷题目,杨晓歌早已忘得精光。
彻彻底底检讨一番后,杨晓歌立马跟姜丰伟打电话,想跟姜丰伟借一中的学习资料,准备在寒假复习功课,一中的课外辅导资料和考试试卷要比六中的质量高。
有了买卖生姜获利的二十万,周红梅也舍得消费了,在儿子的要求下找电信装了电话,杨晓歌现在打电话不用到邻居或者舅家借用。
“好啊,你到我家来拿吧。”姜丰伟答应得很爽快。
两人罗嗦了两句结束了通话,杨晓歌刚放下话机,就听到院门响动。
“妈,你今天这么早就下班?”
杨晓歌以为是周红梅下班回家,没曾想走进客厅的却是父亲杨国新,看到衣着光鲜,神采飞扬的杨国新,杨晓歌脸上的笑容消失。
“晓歌,见到爸爸怎么不叫?”杨国新蹙眉,觉得儿子很没礼貌。
“爸!”杨晓歌淡淡喊了一声。重生之后,这是他第一次跟父亲面对面。
“家里装电话了?”客厅的电话很醒目。
“嗯,装了。”杨晓歌翻翻白眼,这跟你没关系吧?
杨国新也就问问,没有对周红梅大方装宅电有想法,反正不需要他来开支。“你妈呢?”
“上班。”杨晓歌冷声道:“爸,你回来干什么?”
杨国新见儿子对自己冷淡,不觉生出怒气:“晓歌,你这是什么态度?是不是你妈背后教你这样对待爸爸的?”
杨晓歌嘴角带着讽刺:“我只是对爸忽然冒出来感到奇怪。”
“你!你....”杨国新气愤加恼怒。“你们娘两个都阴声怪气,我还不如不回来。”
说完腾腾甩门而出,发动停在门口的踏板摩托车。
“哟,这不是国新哥吗?好久不见!”苗老三托着茶壶慢悠悠走过来。
“苗三,你休假啊?”杨国新边戴皮手套边招呼。
“嗯,今年剧团不出去了,我看你刚回来,怎么一会功夫就走?”苗老三的眼神专注。
杨国新一身黑色皮衣,英俊之外还带着份潇洒,年纪看起来只有三十出头。
“别提了,晓歌被他妈教得越来越不象话。这个家我真是受够了。”
苗老三本在欣赏杨国新的姿容,听杨国新埋怨,忍不住帮周红梅说话。“国新哥,你可别这么说红梅嫂子,嫂子是好女人,不会教坏晓歌。”
“好女人?那是对你们好,对我可不怎么样,我是受够了。”杨国新认为,周红梅坚决不肯离婚就是有意对他进行折磨。“苗三,我有事先走,以后联系。”
杨国新拉了拉油门,朝苗老三挥了下手就绝尘而去。
杨晓歌推着自行车出远门,一眼就看到满脸惆怅的苗老三。
“三叔!”
“晓歌,你都快和你爸一个模子了。”听到声音,苗老三转头眯眼一笑。
杨晓歌本来就心情不好,被苗老三这么一说,更不高兴了,朝苗老三白了一眼,骑上自行车就走。
“这孩子,什么都像国新,就是脾气不像,没国新开朗。”苗老三晃了晃披肩发,两手捧着砂茶壶往家飘,一边飘一边又哼起了小调,这次哼的是黄梅调《小辞店》。
“成了婚的没有爱,没有爱的成了婚,老天老天你作弄人,老天老天太不平,老天老天你作弄人,...”
杨晓歌到姜丰伟家时,姜丰伟已经将复习资料和笔记挑选出来,用一个大背包装好。
“我家今年要到港城过年,晓歌,等我回来给你带礼物。”
“好啊,不准带鸡腿汉堡送我。”杨晓歌取笑。
“哪能啊,我会选咱们这里没有的,晓歌,你喜欢什么?”姜丰伟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
“随便,你看着办吧。”杨晓歌无所谓。
“我从港城回来也跟你一块复习。”姜丰伟在重点中学学习很吃力,他唯一做得好的就是认认真真做课堂笔记,这些笔记他大部分消化不了,期末考试成绩跟杨晓歌是老兄老弟。
“好,等你回来我们一起复习,共同进步。”杨晓歌哈哈一笑,拍拍姜丰伟肩膀,满意姜丰伟的课堂笔记详细。
跟姜丰伟交往多了,杨晓歌真心喜欢上了这个胖少年。姜丰伟没什么心眼,对朋友很大方,缺点就是比较单纯。不过单纯不能算缺点,谁都是从单纯过来的。
告别姜丰伟,杨晓歌骑着自行车回家。才到司马巷口,自行车后架被人猛然拉住,杨晓歌吓了一跳,差点摔倒。匆忙用脚撑到地上,回首一看,拉他自行车后座的是个陌生少女。
少女年龄看起来在十七八岁左右,短发,脸上化着妆,双眼皮,皮肤很白嫩,穿着时髦,上身是嫩黄高腰羽绒,下身紧身羊毛裤,脚上是高帮高跟皮靴。
“喂,你干嘛?”杨晓歌奇怪,自己骑自行车骑得好好的,既没有撞人,也没有堵路,这小姑娘拉住自己自行车是什么意思?碰瓷?碰自行车的瓷?
“你是杨晓歌吧!”少女说话口气有点冲,杨晓歌皱了皱眉毛。
“我是杨晓歌,你是谁?”
“你别管我是谁,我今天来只是给你忠告的。”少女松开拉自行车后架的手,冲杨晓歌扬了扬下巴。
杨晓歌两眼眯了起来,冷声道:“对不起,我不需要陌生人的忠告,你还是将你的忠告送给需要的人去吧。”
少女见杨晓歌想走,一个健步跑到杨晓歌的自行车前伸直手臂阻拦。
“你到底想干什么?”杨晓歌怒气直冒,这女的是什么神经病。
“我劝你体谅下你爸爸,做人不能太自私,你有设身处地为你爸爸着想过吗?”少女义正言辞。
“喂,我家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杨晓歌重新用脚撑地平稳车身,上下扫视少女,鄙夷道:“杨国新跟你有啥关系?我可记得我是独生子,你总不会是他私生的吧?或者你就是他那个姘头?”
嫩黄羽绒服少女一下就蹦了起来:“你才私生子,你一家都私生!”
“呦,踩到痛处了,想正名找你那便宜老子去,别到我面前说三道四。”杨晓歌抱着双臂翻白眼。
6/53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