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重生绯闻缘——风中蝴蝶

时间:2014-12-20 19:57:04  作者:风中蝴蝶

  周红军家是单位分配的商品房,八十三平方米,三个房间加一个客厅。三个房间面积最大是周红军夫妻的卧室,稍小的放了两张床,住着老太太和周晓玉,最小的房间由周晓峰占据。
  杨晓歌推门进去,周晓峰盘腿坐在床上打小霸王通关游戏。
  “哥,又在吃蘑菇啊?”看到表哥全神贯注玩着后世淘汰的游戏,杨晓歌咧嘴直笑。
  周晓峰身材中等,五官像母亲,比妹妹出色点,不过皮肤也遗传了母亲的粗黄皮肤,脸上还不停长疙瘩豆。
  “晓歌来啦,等哥这局打完给你过把瘾。”周晓峰已经打了一下午,有点头昏眼花,看到表弟到来,乐得做好人。当初这对表兄弟,为了抢玩游戏,可是进行过长期斗争。
  “好啊!”杨晓歌已对这种低级游戏没有兴趣。
  “啊啊!一分心没命了!你来。”周晓峰让开位置。
  杨晓歌接替位置,一边通关一边装着无意问周晓峰:“哥,电力局工作有音信吗?”
  周晓峰比较倒霉,这年大学生都不分配工作了,职校大专生更得自寻工作。
  九十年代国企一片不景气,电力局和银行、电信、中石油、烟草这些单位却是例外,待遇比以后的公务员都好。电力局是当时人人想去的好单位。
  “前几天找到门路了。”周晓峰感觉意外,表弟怎么想起关心起他的工作,这一般是大人关心的事。
  这一年,为了周晓峰的工作,周红军和张卫娟到处托人走关系,花费一大笔钱却没有结果。
  “是不是说花两万就可以进电力局?”
  “咦,你怎么知道?”周晓峰奇怪,好像这事家里还没告诉姑姑周红梅啊。
  “夸海口有门路的人都是骗子。”杨晓歌当然知道,因为他有未来记忆。
  “骗子?你从哪看出来的?”周晓峰身体一下坐直。
  杨晓歌轻松通过一关,抬头朝表哥神秘一笑:“我猜的。”
  “你这小子!”周晓峰狠狠按了下表弟的脑袋。
  “哥,我猜是有依据的啊。”杨晓歌一脸不服气。
  “乱猜还讲依据。”周晓峰好气,又狠狠按了表弟头顶两下,杨晓歌游戏受到打扰,通关失败。
  杨晓歌放下游戏,正色道:“表哥,电力局你不要去想了,今年的两个名额已经内定。现在外面称有门路的人都是骗钱的。”
  见杨晓歌说得郑重,周晓峰倒重视起来。“晓歌,你从哪听来的消息?两个名额被谁内定了?”
  “我今天到同学姜丰伟家玩,正好听到他的爸爸跟朋友打电话,说是电力局两个名额归银行两位领导家的亲戚,作为回报,银行会同样安置电力系统的两名家属,姜丰伟的爸爸说内/幕来源确凿,让朋友不要花费冤枉钱。”这两位家属当然是某些领导的家属。
  当年国企招工不用考试,基本暗箱操作。
  “真的?你同学的爸爸消息很灵通?”周晓歌脸色一下就变了,十五岁的少年编不出这样的理由。
  “当然灵通啦,姜丰伟的爸爸在银行工作。”
  “他什么职务?”周晓歌追问,普通银行职工不会有能耐知晓内/幕。
  杨晓歌既然将姜丰伟的爸爸扯出来做烟幕弹,当然会增强姜爸的社会能量。
  “姜丰伟的爸爸职务虽然不高,不过他门路多。姜丰伟中考成绩比我烂,他爸找人花了六万把姜丰伟塞进市一中了。姜丰伟家可有钱了,他家有大老板亲戚在港城。”羡慕的口气连杨晓歌自己都觉得恶寒。
  “哦,这样啊。”在许多人心目中,有钱就等于门路广,周晓峰相信有钱人获得内/幕消息的渠道多。
  当天夜里,周晓峰将内/幕消息告诉了父母,周红军和张卫娟很急,第二天到处打探消息,不肯轻易相信委托人的一面之词。
  作者有话要说:  袁家人太多,过于热闹了,明毅创业不比晓歌容易。
  谢谢lilicoola扔的地雷


☆、第 7 章

  九月一日,杨晓歌到市第六高中报道,看到同班同学稚嫩熟悉的面孔,总有种在梦中的感觉。跟杨晓歌玩得来的司马巷伙伴都不在六中,杨晓歌上下学变得孤单。
  杨晓歌不在意孤单不孤单,他甚至都没将心思放在学习上,每天关注的是学校传达室里的报纸,以及泸海市的各种八卦。
  一个多星期后,周晓峰一脸郁闷地来到杨家,进了门往客厅沙发上一躺。
  “晓歌,多亏你听来的消息,哥找工作没花冤枉钱。”
  “打听清楚了。”杨晓歌抑制住内心激动。
  “昨天到电力局报到的两人身份,我妈跟电力局的熟人打听清楚了,一个是银行科长的女儿,一个是银行副处长的外甥。唉,没钱没门路,什么好工作都轮不到咱老百姓。”周晓峰一脸落寞,这时找个好工作相当不容易,华夏再过两年要开始下岗大潮。
  “没好工作咱就自力更生呗。”
  “自力更生?说得轻巧!我可不想做个体户,什么保障都没有。”周晓峰拍了下表弟的脑袋。
  杨晓歌摸摸脑袋,感情周晓峰拍自己脑袋拍上瘾了。
  “哥,个体户有什么不好?司马巷发财的不都是干个体的?”八十年代,司马巷两个没工作的待业青年从广东往内地倒卖电器产品,靠倒卖成百万富翁。
  周晓峰砸了下嘴巴:“那是他们运道好,碰上倒卖差价大的黄金机遇,现在各地的电器价格差不多,哪还有大钱赚?运道啊,可遇不可求!”
  杨晓歌倒牙,周晓峰的眼界让他鄙视,发财致富可不会只有一条路。
  “哥,我听到一个消息,这可能是条商机。”
  “说说看,是什么消息。”
  因为杨晓歌及时提供的内/幕消息让周家避免了损失,在周晓峰的内心,已经有了表弟处事稳重机灵的印象。杨晓歌这次又提消息,周晓峰没有像第一次那样表露轻慢,神情很重视。
  “今年生姜产地的产量会大幅度减产。”
  “哦,生姜减产,下面呢?”周晓峰傻傻追问。
  杨晓歌气得踢了表哥一脚:“哥,生姜减产代表生姜会涨价啊!”
  周晓峰眼睛一亮。“啊,我知道了,生姜少了会引发涨价,抢先到产地收购能赚一笔。”
  杨晓歌拍了拍心口,表哥算是反应过来了,要是周晓峰再想不明白这条消息后面所代表的含义,杨晓歌都不敢撺掇他踏上生姜致富征程。太笨的人经商亏死的多。
  “现在还没人注意到这事,报纸上也没这方面的消息,咱们赶早到产地预定,收购价都不会涨价的。”
  “晓歌,报纸上都没有生姜减产的消息,你是从哪里得到的?”周晓峰的心已动,但对杨晓歌的消息来源要确定一下。
  “我在菜市场听一个山东莱芜人说的,他们那里今年的生姜产量估计只有去年的一半。”
  山东是生姜最大产地,有些山东姜农会开着小卡车,将自家生姜运到外地城市售卖,零售价格要比收购价高出好多。
  “莱芜?”周晓峰对这个城市陌生。
  “哎呀!就是咱们国家有名的生姜之乡啦。”杨晓歌是到图书馆查了资料才知道的,这时候没有百度,查找讯息很不方便。
  “晓歌,你真聪明。”周晓峰星星眼,万分佩服表弟,表弟能从短短一句话分析出商机,智商不到二百五可想不出来。“我回家去商量商量。”
  周晓峰是穷光蛋,做生意的资金得由父母支持。
  “哥,事不宜迟,这个月底,你就得赶到山东产地预定。”杨晓歌脸上绽露笑容。
  周晓峰握拳挥了一下:“哥月中就动身去莱芜。”
  周晓峰情绪高涨,在姑姑家哪里还呆得住,急急告别表弟回家找父母商议生姜收购。
  当天晚上,周红军夫妻带着周晓峰来找杨晓歌,想更多了解下山东姜农透露的消息。
  “生姜涨价能涨多少?”周红梅明白兄长一家找儿子的原因后,不以为然。
  “妈,产地减少一半产量,这样一来,批发价最少也要翻一倍。”杨晓歌苦笑,自己老妈的反应在他预料之中。
  “哪能呢,三块一斤的生姜,谁买。”周红梅觉得生姜贵的话,可以少买,每家少买点,生姜就涨不起价来。
  在周红梅的记忆里,生姜的价格一直稳定,未有大起落,总不会价格稳定的年份,产地产量从不减产。依靠减产赚钱不靠谱。
  “贵一倍可能不会,不过贵三分之一相当可能。”周红军比妹妹好点。
  “三分之一也不错啊,有三分之一的利润,一万的本能赚三千三,快抵我一年工资,我看这生意能做。”张卫娟在商店做销售员,特会算账。
  “爸、妈,我现在闲着也是闲,不如就让我去试试。”周晓峰信心十足。
  杨晓歌连忙为表哥说话:“舅舅,舅妈,咱们家没门路,哥进不到好单位,还不如让哥去闯荡一下。”
  “晓歌,舅舅要谢谢你,没有你的消息,舅舅家的那两万就会被骗掉。”杨晓歌这么一说,勾起周红军和张卫娟的伤心事,千求百托找到的关系,结果是骗子。
  “舅舅,不要谢啦,那两万就让哥做本好了。”杨晓歌眯眼一笑,转头对周红梅说道:“妈,咱们家有多少钱,拿出来给哥做本。”
  杨晓歌千谋万算,就为了这一句,表哥贩卖生姜赚得再多,杨晓歌也不好意思开口要分红,只有直接投入本钱参与赚取利润。
  “我们家没啥钱,只有八千。”周红梅有点犹豫,她胆小,做生意有亏本风险,哪有放银行保险。
  杨晓歌心底叹口气,八千就八千吧,生姜贩卖操作得当,能有七万左右的利润。
  “这样吧,晓峰先去趟莱芜,摸清具体情况咱们再做决定。”张卫娟见小姑有点担忧,便提出建议。周晓峰摸到的情况属实,生意稳赚不赔。
  “我明天就出发。”周晓峰摩拳擦掌。
  张卫娟敲了儿子脑门一下:“等两天再走,明天跟我到菜市场转转,看不出生姜的好坏,以后怎么到地头收购?”
  杨晓歌内心惊奇,舅妈如此有经营头脑,怎么前世就做了一辈子的商店营业员呢?
  三天后,周晓峰带了一千大洋去莱芜摸情况,摸清情况,他才会回来携带货款去收购。周晓峰走后,杨晓歌很急,他想着姜丰伟的上万压岁钱。
  让杨晓歌感到幸运的是,周晓峰走后两天,苗永强就带来了魏混混家倒霉的消息。魏混混的老子仗着是地头蛇,骄横惯了。省级检查组领导到泸海市检查期间,魏家地下赌场照常经营,结果被人打电话举报,得到举报的不是泸海市派出所,而是省检查组组长。
  出了地下赌场丑闻,泸海市的文明城市是不可能有了。文明城市是市领导的政绩,关系到仕途,仕途受阻,泸海市领导层哪能不恼怒?当天夜里,魏家地下赌场就被端了,魏混混的老子在赌场当场被警察拷了手铐带走。
  苗永强的消息来源于苗三叔,杨晓歌这时有种感觉,苗三叔的消息非常灵通。
  得到魏家倒台消息后,杨晓歌连忙往舅舅家跑,借用电话联系姜丰伟。这年的住宅电话还没有普及,泸海市只有三分之一的家庭装了固定电话,杨晓歌家属于三分之一以外。
  “真的?晓歌,你怎么办到的?”姜丰伟一下就蹦了起来。
  “嘿嘿,我说事在人为嘛。”杨晓歌含糊其辞。“姜丰伟,这件事你可不能告诉任何人,我怕被人报复。”
  “魏大的爸爸不是手铐拷走了吗?”姜丰伟听不懂。
  “拷走的是头,还有喽罗在外啊,喽罗要知道我跟他们的头头进去有关系,还不恨死我?”举报好汉不是他杨晓歌,姜丰伟要大嘴巴到处宣扬,稍微聪明的人,立马觉察出破绽。
  杨晓歌只想糊弄下姜丰伟。前世,因为对魏家很没好感,杨晓歌对魏家倒台记得很清楚,举报人身份是个谜,泸海人议论起此人,只有各种猜测。
  “知道了,晓歌,你放心,打死我都不说。”姜丰伟连连点头,兄弟帮了自己,自己哪会陷兄弟不义。“晓歌,后天我请你吃肯德基。”后天是星期六。
  “好,后天肯德基见,我正好找你有事。”杨晓歌说完就挂断电话。
  姜丰伟一直记着杨晓歌的最后一句话,星期天在肯德基餐厅见面,开口就问:“晓歌,你找我有什么事?”
  姜丰伟觉得杨晓歌为他做了好多事,自己应该投李报桃。
  “我哥有桩生意挺赚钱,我想参与。”杨晓歌想着措词,皱了皱眉。“我家穷,全部积蓄只有八千,明明稳赚不亏的生意,就是没本钱。”
  姜丰伟听完,脸上高兴起来:“晓歌,我有钱的,我有一万两千的压岁钱,等等我去银行取了给你。”
  兄弟冒着生命危险帮自己,借钱根本就是区区小事。
  杨晓歌嘴巴张了张,姜丰伟就这么轻易将钱借给他?
  “这样吧,你这钱借给我,赚多了我还你两万,亏了我还你本钱。估计到十二月月底就可以还给你。”杨晓歌不想白占姜丰伟的便宜。
  “借钱还能赚钱!哈哈!赚了钱我请你吃麦当劳。”姜丰伟小眼笑成一条缝。
  “你怎么只知道麦当劳和肯德基轮换啊?泸海市只有这两家店?”杨晓歌哭笑不得。
  姜丰伟舔舔嘴上的番茄酱:“咱们市没有比鸡腿汉堡再好吃的东西。”
  杨晓歌瞄瞄姜丰伟白胖的身材,难怪吃出一身肥肉。
  吃完肯德基,姜丰伟带着杨晓歌溜回家,拿了存折到银行将钱全部取出。
  “给,我的借条。”杨晓歌将一万二的借条递给姜丰伟。
  “晓歌,打什么借条啊。”姜丰伟推却,浑不在意。
  “拿着,以后借钱给别人一定要有借条。”杨晓歌觉得自己这套忽悠开的不是好头,可别养成姜丰伟轻信他人的习惯。如果那样,杨晓歌认为那是自己的罪过。
  “你哪是别人啊。”姜丰伟反驳,明明是兄弟才借的,兄弟之外的人想都不要想。
  “那除我和你家人之外,其他人借钱都要打借条。”杨晓歌坚持给姜丰伟灌输契约观念。
  姜丰伟认同,只补充了一句:“明毅叔跟我借也不要打借条。”
  杨晓歌嘴角微微抽搐,这个明毅叔明显是豪门子弟,姜丰伟有借钱给他的机会?
  作者有话要说:  


☆、第 8 章

  杨晓歌拿到姜丰伟压岁钱的第四天,周晓峰从山东生姜产地返回。
  周晓峰实地考察的地方不仅仅是莱芜,还到别的生姜产地去察看了一番。考察结果证实,不但莱芜这个生姜之乡减产,别处的生姜产量同样减少。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