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重生绯闻缘——风中蝴蝶

时间:2014-12-20 19:57:04  作者:风中蝴蝶

  96年下半年的生姜价格持续上涨,到十一月,部分城市的生姜零售价格达每公斤30元。而95年同时期,市场批发价格最贵在3到4元每公斤。生姜价格涨幅如此之大,除了产量减少造成货源紧张,另一因素就是人为,出现了投机炒客抬高生姜批发价。投机炒客将股市的一套用到了菜市场上。杨晓歌倒没想做生姜炒客,只想低价囤积,待高价出售,做渔翁搭便车获利。
  跑进司马巷中,杨晓歌顿步,雀跃的心突然蔫了。要赚取最大利润,必须生姜成熟前夕就赶到产地收购,生姜在霜降季节成熟并收获,也就在十月份。杨晓歌一没有资金,二来年纪太小无法去产地选购,知道商机有毛用!杨晓歌如果对母亲直言商机,大讲生姜以后的涨势,估计会被周红梅认为受刺激才做发财白日梦。
  说服大人的机率不高啊,除非是忽悠,只不过,大人会轻易相信十五岁人的忽悠吗?除非没什么社会经验的,比如表哥周晓峰这样刚从学校出来的愣头青。
  杨晓歌摸了摸下巴琢磨,对!可以忽悠表哥周晓峰出头进行这笔买卖。可是周晓峰刚刚毕业,也是穷光蛋,估计兜里的钱数只会在百上百下。让周晓峰再去忽悠大人资金支持?这忽悠困难一样很高啊,没有信服理由,没人会相信。
  TNND的,明明轻松发财机遇遍地,我杨晓歌要实现咋就这样困难?
  从司马巷口经过的行人只见一位清瘦少年拎着白色塑料袋低头立在原地,脸上神色不停变换,一些行人以为少年心情不好在闹脾气,青春期嘛,都有那个啥叛逆。有些行人直接将杨晓歌当成脑子出毛病,是神经病发作。
  作者有话要说:  


☆、第 4 章

  “就这么点?”
  “老大,没了,兜里就这么多。”
  “不可能,这小子家里福得冒油,身上不会就带十几块!”
  说话的两人声音都处在发育期,像鸭嗓子般难听。随着鸭嗓子声音否定,一记清脆的掴打声响起,紧接着有轻微抽气声,抽气的声音是另外一人发出。
  “说,身上还有没有钱?”
  “没...没了,今天就带了二十块出门,买了一个蛋筒,剩下的都在这。”声音颤抖。
  “霉气,好不容易堵到,你这家伙竟然不带钱!”又是劈哩叭啦的掴掌声。
  “呜呜...呜..”
  “不准出声!”
  呜咽声嘎然而止。
  “老大,这小子脖子上挂的挂件很值钱吧?咱们拿这个去换钱。”
  “不!...不要!...这是我奶奶给我的...”被掴打的人显然不愿意。
  “不给也得给!”
  “不!..不行!”拉扯推搡响动,反抗得很厉害。
  司马巷有一条主要巷道,有四五条横穿主巷的小巷道,小巷道也通外外界,司马巷另外还有二十几条居民进出的死巷弄,杨晓歌前方五步远的右侧就是一条横穿小巷道,这些声音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杨晓歌听到一半就听明白,有人在小巷道进行勒索。有人对司马巷的小孩进行勒索?
  你妹啊!竟然敢在司马巷干坏事?司马巷的小孩扯着喉咙一喊,左邻右舍就会出来帮忙,被勒索的这孩子傻啊,都不知道喊邻居帮忙!
  杨晓歌一个健步冲到巷道十字路口,发现小巷道十几米远处,三个衣着花哨的十六七岁混混将一个小胖子围堵在一面墙壁前,小巷道比较清净,这时间,行走的人更加不多。
  听到有声音,四人同时掉头,三个花哨混混发现来人年纪也不大,紧张神色马上放松,并对杨晓歌眼露凶光。而被围着的小胖子却喜出望外,叫出了杨晓歌的名字。
  “杨晓歌!杨晓歌!”小胖子眼神充满求助,胳膊推搡,想挤开围堵他的三个混混。
  杨晓歌眉毛跳了跳,有点头疼,这三混混都不是司马巷的人,被尊为老大的混混姓魏,魏混混住在司马巷隔壁居民区,老爹是大混混,在泸海市黑社会排得上名,老子混黑儿胆大,难怪敢光天化日之下在人烟密集的司马巷带小喽喽堵人欺负。
  杨晓歌认出魏混混身份的同时,也认出了被勒索的小胖子,小胖子是他的初中同学,家住哪里不清楚。小胖子不是司马巷的孩子,没有如司马巷的孩子被欺负会扯着喉咙求助。
  “姜丰伟,你在这啊!你爸正找你回家呢。”杨晓歌一副不知道眼前发生什么,眼睛扫都不扫魏老大,只做惊讶状,并回头朝来路大喊:“姜叔,姜叔!你家姜丰伟在这跟朋友们玩呢!”
  杨晓歌之所以一下就叫出眼前同窗名字,盖因重生前半年,跟这位初中同学有过两次偶遇。
  “什么?我家姜丰伟?”
  大巷道上正有一个男人走过来,见前方少年冲着自己说话,心里疑惑,他不认识喊话的少年,姜丰伟这一名字也陌生。
  “我爸找我?”姜丰伟没听到男人声音前就激动了,不顾一切狂喊:“爸!爸!我在这!”
  “走!”三个混混都未成年,胆子没大到无法无天,听到勒索人的家长来了,哪想到去证实一下真伪,慌里慌张放开姜丰伟撤退,一溜烟跑进小巷道深处不见踪影。
  “爸...”姜丰伟脱身跑到大巷道上,声音一下哑了。走过来的男人年纪不到三十,根本不可能是自己老爸。
  “叔叔!不好意思,刚才认错人!”杨晓歌很淡定地跟走近的年青人解释道歉。
  “呵呵,没事!”年青人瞥了脸上带红印的姜丰伟一下,笑笑没有介意。“小佬蛮机灵的!”错身而过时,年青人朝小巷道瞄了一眼,顺便夸了杨晓歌一句,他没看到三个小混混,但听到跑开的脚步声音了。
  神色有点呆愣的姜丰伟马上明白杨晓歌刚才唬走了三个混混,帮了他,解救了他。
  “杨晓歌,谢谢你!”姜丰伟的感激无以言表。
  “不用谢!你早点回去吧。”杨晓歌朝姜丰伟摆了下手,拎着塑料袋往家走。两人虽然初中学同班三年,但关系不亲近。特别是重生半年前的那两次偶遇,让杨晓歌深感憋屈。
  其实,杨晓歌看清那个被称为老大的魏姓混混,本不想直接趟浑水见义勇为,魏混混老子是泸海市一霸,名声很臭,被魏混混记仇后果严重,杨晓歌不想被魏混混惦记。
  但认识姜丰伟,又被姜丰伟喊出名字,杨晓歌就不得不当场出手相救。为怕被魏混混记仇报复,杨晓歌没有大喊邻居帮忙,只用姜爸找过来吓唬混混。杨晓歌有意这么掩饰,是想让魏混混以为干坏事运气不好,正好碰上勒索人的家长寻找过来,不是被他这个路人有意坏事。况且,杨晓歌假模假样对年青人呼喊时说的是,姜丰伟正跟朋友玩耍呢。这句话能麻痹三个混混的判断。确实,逃跑的魏混混正在嗤笑杨晓歌傻B,将勒索看成朋友一起玩儿。
  “杨晓歌,我可以到你家玩吗?”姜丰伟紧紧跟在杨晓歌身后。
  “到我家玩?”杨晓歌停住脚步想拒绝,家里过中元节要供奉祖先,姜丰伟去不太方便。刚想委婉拒绝,回头却发现姜丰伟不停转头看向身后,一副很怕混混们卷土重来的模样。
  “好啊!”拒绝的话缩回口。
  “杨晓歌,我在你家吃午饭好不好?”姜丰伟解释自己得寸进尺的原因。“魏老大一伙可能会在路上堵我。”
  姜丰伟的父母都上班,他的午饭基本自己解决,中午不回家没关系。
  “好吧!你就在我家吃过饭回去。”
  杨晓歌斜着眼看自己的初中学同窗,见同窗一脸讨好,小心翼翼跟在身后,心里有股得意,小子!让你十八年后开宝马到我面前耍派头,你以后再牛,现在还不是得巴结我!
  回忆起重生前半年跟姜丰伟的两次偶遇,杨晓歌心里就来气。第一次偶遇是在姜丰伟公司大门前,杨晓歌去公司送快递碰上的面,两人闲聊了三四分钟时间,当时公司人来人往,都盯着杨晓歌打量,眼里的意味杨晓歌琢磨得出来,精英跟快递小哥站一起,区别太明显。第二次偶遇是在姜丰伟公司门前的街道上。开个宝马6神气啊,非要逼停他送快递的二手小面包,等杨晓歌发狂下车寻说法,姜丰伟才潇洒地摇下车窗打招呼,那小眼睛都笑得快找不到了。
  说起来可气,姜丰伟这小子在初中学成绩挺糟的,不像能进名牌大学的料,可遇见时却是一家大集团年薪有百万的高管。难道这小子到高中后发奋图强,悬梁刺股上进考进名校了?
  “姜丰伟,你进哪所高中?”前世,杨晓歌不清楚姜丰伟读的是什么高中,两人高中没有同校。
  “是市一中。”姜丰伟昂了昂头,解决了后顾之忧,情绪明显好转。
  “市一中?”杨晓歌怪声怪气重复,记忆中的姜丰伟中考成绩没他高。杨晓歌自己成绩一般,姜丰伟成绩却是班级垫底。
  “我爸花了六万,走了教育局副局长路子。”因为杨晓歌帮助了姜丰伟,姜丰伟对杨晓歌感情亲近起来,也就和盘托出自家老子走后门的事。
  “六万!”有钱人啊!杨晓歌抽气,看姜丰伟的目光变得异样。泸海市这时的房价一平米两千出头,六万就是一套房子!姜家这时已经是富豪?
  “光有钱也不能进的啦,我爸跟副局长的妹夫是好朋友。”姜丰伟靠近杨晓歌耳朵嘀咕,嘀咕完又追加一句:“杨晓歌,我跟你说的,你可不能透露给别人知道。”以姜丰伟的烂成绩进重点高中,有钱还得加交情。
  “你放心,我懂!”杨晓歌撇撇嘴保证,他可不是八姑婆。
  “杨晓歌,明天我请你吃麦当劳怎么样?随便你点。”姜丰伟准备用行动表达自己的谢意。
  “随便点?那不得上百?”这时的麦当劳物价对普通市民来说比较贵,泸海市的洋快餐店开业以来,杨晓歌只去过两次,每次都是周红梅看着儿子吃。
  “放心,我压岁钱有上万呢,随便你吃什么我都请得起!”姜丰伟夸耀。
  “上万压岁钱!”
  杨晓歌一个趔趄,妈呀!眼前的中学同窗是真正的小财主,难怪魏混混盯着这小子不放。
  “走!,今天到我家吃鱼,明天我跟你去吃麦当劳!”杨晓歌手臂搭在姜丰伟的肩膀上,一副哥俩好的模样:“下午你也别急着回去,我带你去打牌,打完牌,我送你回家。”
  “好啊!好啊!”姜丰伟的眼睛开心得眯成了缝,他家附近没有玩耍的伙伴,闲得无聊出门逛街,才被魏混混一伙盯上,没法逃脱被堵在巷道内惨遭勒索。有得吃是小事,有得玩和安全回家才是姜丰伟开心的方面。
  杨晓歌带着姜丰伟回到家,杨晓歌的姥姥已经将鱼用油煎好,等着放生姜红烧。姜丰伟看见老太太嘴很甜,跟着杨晓歌‘姥姥、姥姥’的喊个不停。
  “你爸妈将你养得好啊,白白胖胖,脸上红红朵朵,血气好啊。”老太太笑眯眯的夸姜丰伟,老人眼睛不太好,将姜丰伟脸上的红掌印当成颊红了。
  姜丰伟被夸得尴尬,杨晓歌哈哈大笑了两声,带姜丰伟到客厅看电视。
  “姜丰伟,你可以随便动用压岁钱吗?”边看电视,杨晓歌边跟姜丰伟套话。
  “当然,压岁钱都是我奶奶寄回来让我零花的。我奶奶可疼我啦,不准我爸妈对我太抠。”姜丰伟有点显摆。
  “你奶奶寄给你?你奶奶住得离你家很远?”远到跟孙子见不了面?
  “我奶奶住港城,跟我虹姨奶奶一起住在港城。”港城要到明年才会回归。
  “原来你奶奶是港胞啊。”杨晓歌奇怪,姜奶奶如果是港籍,不可能不把儿子孙子带过去,港城回归后提倡人权,拒绝中央提出的控制落地入籍建议,使得很多大陆人想尽办法到港城生孩子,让孩子持有港城身份证。
  “我奶奶不是港人,她是去照顾虹姨奶奶的,虹姨奶奶和明毅叔才是港籍。”姜丰伟补充道:“虹姨奶奶和明毅叔跟我奶奶是老乡,虹姨奶奶和明毅叔叔是十几年前被明毅叔的爷爷接到港城去认祖归宗的。虹姨奶奶到了港城身体一直不好,明毅叔叔就回来请我奶奶到港城陪伴虹姨奶奶,明毅叔叔每年都发大红包给我奶奶,我奶奶跟虹姨奶奶住不用开销,红包里的港币全寄给我爸和我。”
  姜丰伟不解释还好,一解释,杨晓歌头更大,不知道姜丰伟嘴里的虹姨奶奶和明毅叔跟姜家是什么关系。唯一听明白的是,姜丰伟的奶奶到港城陪伴虹姨奶奶,会得到丰厚酬劳。姜丰伟的父亲是独子,姜丰伟便是独孙,也是姜奶奶带大,老人万分溺爱孙子,给孙子的压岁钱巨厚。
  杨晓歌盯着姜丰伟两眼发光,姜丰伟的万元压岁钱可不可借来成为自己第一笔发财致富的启动资金?
  作者有话要说:  


☆、第 5 章

  杨晓歌的姥姥烧好菜就离开了,十点半时,周红梅从饭店偷空回来,祭拜结束又赶回去上班。饭店提供员工三餐,周红梅只要上班,就不会在家吃饭,饭店提供的伙食不错,家里也能省下一笔开支。这时的周红梅,身材虽瘦,营养却跟得上,没有得白血病的任何症状。
  等周红梅走后,杨晓歌将饭菜重热了一下,把避在自己房间的姜丰伟叫出一起用餐。姜丰伟饭量不错,能比杨晓歌多吃半碗饭。
  吃完饭,等到十二点后,杨晓歌才带着姜丰伟到苗永强家打牌。这个时间点,司马巷的居民基本用过午饭了。
  苗家门前有两棵大樟木树,树下卧着条大石块,石块上面很平整,是原来铺设巷道多下来的石料,被苗家人抬过来当乘凉的坐凳。当然,大石条也可以当石桌,杨晓歌经常和伙伴围坐着石块打牌。
  “小强!小强!”走到树阴底下,杨晓歌朝着苗家东侧房屋大喊。
  “唉!晓歌,我马上下来!”苗永强的声音从东侧楼上传出。
  苗家有兄弟三人,三间两层楼也分成三户,苗永强的父亲是老大,住东边一上一下,西侧楼上楼下属于苗老二,去年,苗老二单位分配到房子,已经搬出老房子,西屋暂时空着。中间一间住着苗永强的爷爷奶奶和三叔,苗老三在杨晓歌记忆里是晚婚青年,直到拆迁都没有结婚。
  “晓歌长得越来越像你爸了。”
  苗老三翘着兰花指,端着一个紫茶壶倚在中间大门旁,眯着眼打量杨晓歌。
  “三叔!”杨晓歌脸一黑,长得像杨国新的言词他不爱听。
  “你爸在家吗?”苗老三打扮在司马巷很另类,夏季总是白色或是皂青色宽大绸衣。欣赏的人觉得有风姿,不爱的人感觉像鸦片鬼。
  “不在,他在单位。”杨晓歌不想跟苗老三继续话题,家丑不想外扬。
  “中元节也不回来,真是的,还以为能碰上面呢。”苗老三甩甩一头披肩长发。
  杨晓歌瞄瞄苗老三,疑惑苗老三跟杨国新的交情,苗老三二十七八岁,在市戏曲剧团工作,杨国新四十岁,在粮店工作。两人不论年龄还是工作单位,都不会混到一起。在杨晓歌的记忆里,杨国新跟苗老三没什么来往。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