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末世之活着——修七

时间:2014-12-02 18:42:29  作者:修七

  宋希过去看了看,发现有些面熟,正是县城集市口最大的那个摊子上的几个人。那些人没有接受县里集中过冬统一供暖的安排,而是有自己的大本营,也有自己的老大,一个叫做童百贯的四十来岁的汉子。
  童百贯原来是县里一霸,早前开饭馆,开歌厅,开发廊,聚赌,什么来钱快就做什么。除了毒品不沾,几乎五毒俱全。为人很仗义,对手底下人都很照顾,便是现在世道这样艰难也带着手下一众小弟挣扎着闯了一条活路出来。
  李宝田攥着一件女士羽绒服不撒手,旁边谢晴扒着他的手往下拽。小两口拉拉扯扯的,一个死活要买,一个死活不肯买。
  宋希看了一会儿热闹,说:“你俩再不撒手鸭子毛就出来了,坏了多可惜啊,婶子都把玉米交了。”
  谢晴愣愣地找了找婆婆,只看到公公婆婆已经走远的身影。婆婆拿着一卷子布,公公胳肢窝下夹着空蛇皮袋。
  李宝田把那件八成新的羽绒服抖开给媳妇穿上,拉着人回家。
  谢晴一直低着头,手上却慢慢用力,抓紧了身边人的手。
  宋希看着狠刷了一把老婆好感度的宝田小弟,给人点了个赞。
  穆允峥看看宋希,看看那些最多八/九成新的二手衣服,脑补了一下抖开一件衣服给宋医生穿上的场景,就默默地叹了一口气。宋医生那么洁癖,怎么可能要别人用过的东西!不能刷老婆好感度不说,说不定还会挨揍的!
  宋希拿了一件全新黑色女式呢子大衣往穆允峥身上比了比。
  穆允峥:“……”好像有什么不对。
  宋希果断把那件女士呢子大衣买下了。
  穆允峥:“……”宋医生你想做什么!
  宋希回家就把那件衣服拆成了一块一块,又弄了一大锅药水泡了进去。
  穆允峥眼睛都亮了。宋医生又要给他做新衣服了!
  糖糕眼巴巴看着一堆布料又泡又煮的,两天以后出来的时候就变成了铁灰色,很帅很帅的铁灰色。
  再然后,他们家队长就穿上了一件很帅很帅的铁灰色的新衣服。
  糖糕抻了抻身上的旧军装,羡慕嫉妒恨——什么好都不如嫁的好,这话在队长身上真理了!
  唐阿姨又被老板明里暗里拿话刺了好几天,十分心塞。
  十二月底,下雪了。小雪转大雪,大雪转暴雪,整整下了十多日也不见雪停。
  电早就停掉了,应该是哪里线路坏掉了。路也被封住了,地面上的雪足有齐腰深。
  宋希说:“温室锅炉不要烧了,停掉吧,光扫雪就够累的了。”
  所有人都没吭声,都有点舍不得。上一茬庄稼收完之后穆允峥把所有温室空着的地方都种上了生长期最短产量却很高的土豆,现在已经结了鸽子蛋大的小土豆,再过些日子就能收了,足足六亩地,到时就是两万多斤,就这样放弃太可惜了。
  宋希看了看村子方向,叹口气:“好多人家都没存够煤,今年又比往年都冷,我想很快就会有人来借煤了。”
  谁让他家煤最多呢!跟县里换的,陈家送的,院外一堆,院内一堆,地里一堆。那么多煤,干看着村里人冻死不成!
  唐叔叔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自己换的时候舍不得,也不看看现在什么年景。人哪,就是这样,不管什么时候总有侥幸心理。”
  穆允峥说:“铲土豆,腾一个温室住人,不然咱们家再多煤也不够供应整个村子。”
  宋希当即抱着穆允峥亲了一下,表扬:“长官你真聪明!我去弄些干燥剂和祛湿的药,年龄的话,就五十五以上和十三以下吧!五岁以下小孩可以和大人一个被窝,不要。再等等,有人上门的话先借两三家,然后让村长去说。具体怎么做也由村里安排,咱家只出温室和煤,别的一概不管。小屋里你和糖糕的东西拿回来,地方可以留给他们做饭。”
  最后腾了两个温室出来,一个两亩大的,一个一亩大的。
  挖出来的小土豆堆了很大一堆,宋希看着也觉得很是肉疼,后面的事情就更不愿意管了。只打算每隔几天煎一次药送过去,顺便看看里面的人有没有生病的。
  老村长坐在宋希家里叹气。挖土豆的时候他一直在旁边看着,大的已经有拳头大小了,温室里的土豆,肥又重,长得那么好,眼看着就快熟了,一下子就铲掉三亩,换谁也舍不得。
  宋希在炉子上煲羊汤。
  怕有人找事,老村长也住在这边,带着大儿子住在温室旁边的小屋子里。离得近好照顾,宋希隔一天就给老村长煲一锅温补的汤,或者熬上一碗药粥,慢慢的,老村长有些青灰的脸色也补回了一些血色。
  村长的大儿子拉着宋希狠狠掉了一次眼泪。这几年父亲老的太快,又放心不下村子,日子难过,多少心都不够操的。不能静心,伙食也跟不上,身体怎么好得起来!
  宋希也怪难受的。老村长是个公正人,这么多年对他们父子照顾颇多,麻烦事和得罪人的事都主动揽了过去,碰上犯浑的也会直接骂过去。如果不是村长多方照顾,当初他们父子两个刚回来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快在一个严重排外的孤姓村子站稳脚跟。
  不过,村长到底年纪大了,操心的地方又多,他能做的不过是在这最后的几年帮忙调理一□体让这个可敬的老人轻松一些罢了。
  糖糕看着温室那边来来往往的人群,皱眉:“才进腊月,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冬天最起码还得好几个月。那三亩地被这么多人踩上几个月,开春以后翻地就是个大难题。”
  唐阿姨说:“咱们这里都这么冷了,真不知道东北那边怎么过。”
  东北也有温室,可那是种救命粮的。如果种地的人都快冻死了呢?是保地里的粮,还是保种地的人?这种事不能往深里想,想多了,就会越来越绝望。
  电路一直没有恢复,宋希这里是自己发的电。温室那边人多怕出乱子,也给开了两盏灯,天黑开灯,天亮关灯,瓦数不大,晚上也不关。
  雪仍旧没停,不过比前些日子小了许多。村里每天都安排了人扫雪,务必要保持从村子里面到温室这边的路畅通。
  住在温室里的老人小孩也不是猫在里面就不出门,有些畏寒的老人不爱动弹,淘气的小孩子们却是呆不住的。
  于是,温室外面的煤堆和柴火垛就经常被孩子们爬上爬下。没多久,堆得高高的苞米秸秆柴垛就散了架,露出了下面的麦子。
  村长又生了一场气。那几个小孩子拆柴垛的时候旁边是有大人看着的,而且他早就跟家长们说了,别动柴垛,下面是过冬的麦子,怕冻。
  “不想住都给我滚回自己家去,没得小宋搭煤搭大棚给你们过冬还糟践人家庄稼的!一个个的,都丧了良心了……”村长对着两个温室狠狠骂了一通,气狠了,胸口疼了好几天。
  重新垛好的柴垛第三次被淘气的小孩子拆掉以后,宋希把祛湿药停掉了,也不再每两天一次过去给人诊脉了。
  有人来讨药,宋希说:“我药材不够了,怕湿的话就各回各家吧!我温室这季收成毁了,一时半会儿也种不了。现在还有一些煤,想换的话,跟县里一个价。”
  日子都这么难了,偏还有人专爱做那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就算糟蹋了麦子,难道他们能得到什么好处不成?再说了,他们家又不是少了这块麦子地就吃不上饭。撺掇不懂事的小孩子使坏,人啊!
  各回各家容易,怎么过冬就难了。宋希那话显然表明了,想要煤,拿粮食来换,借是不能的。可村里有很多人家是换不起煤的。那些人家就把那几个使坏的人恨到了骨子里。

 


☆、第 121 章

  这事儿太恶心人,宋希不愿意多说,只交给村长几个人名,把他们教唆小孩子的话复述了一遍,最后加了一句:“事不过三。”已经三次了。
  当晚,那几家人就收拾了老人小孩的东西骂骂咧咧地回家了。
  老村长叹气:“人心坏了,人心坏了。”
  村长大儿子说:“那几个,人心就没好过,从来就见不得别人好。这样也好,闹一回彻底撕撸开,以后也不用跟他们共事,省多大麻烦!再讲村里情面也不能跟这种人讲,忒恶心人。属苍蝇的,不咬人膈应人。”
  宋希笑了笑,没接话。一个村子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这种话别人说得,他却说不得。谁让他是外姓人呢!
  说来村里的外姓人也不止他一家了。前些年的移民,姓程的那四户人家,好像到现在也没能融进村子,与村里人来往很少,说话做事总存在着一种隔阂。村里人也不爱搭理那些人,对他们的称呼向来是“移民”。
  再就是牧民阿古拉一家,他们要比那些移民好一些,毕竟卖牛奶羊奶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接触,虽说一天也卖不上几碗奶。尤其是秋收以后,除了少数家庭负担轻粮食比较充足的人家会隔三差五给家中小孩换上一碗半碗以外剩下的几乎全被宋希包圆了。
  特木尔和乌力罕过来送奶,一样一桶,放下就跑了。
  村长大儿子看着就有些羡慕,问:“这些东西,以前家里孩子们看都不看一眼,酸奶都嫌不好喝,现在不好喝的馋死也喝不上了。”
  宋希笑笑,说:“也不用多,一周两次,一次一碗,一个月也不过四五斤粮食,保准让你儿子脸色红润上一些。你就一个儿子,有什么舍不得的!”
  村长说:“你一天这么两大桶,得不少粮食吧!”
  宋希点点头,说:“是啊,不过有什么办法呢,我得换药材啊!成药上头已经定了不能随便给人,奶粉养人,那边倒是多多益善。”白谨之是奶粉的大客户,先养他哥,有多的再拿去孝顺长辈拉拢关系。
  村长又叹了一口气。年成不行,庄稼长不好药材自然更长不好,想弄药材只能想法子了。要不是小宋人面广门道多,村里人要是再有个头疼脑热的话就只能忍着了。
  腊月过半,天越来越冷了,白天零下三十来度,晚上最冷的时候甚至已经破了零下四十度。
  住在温室里的人已经没人往外跑了,都在里面扎堆打发时间。老人裹着被子坐在门板搭起的床铺上唠嗑,小孩们就凑在一起打扑克。
  为了省煤,温室里的温度不太高,只在十度左右,说不上多暖和,冻不死人罢了。
  村长仍旧住在温室旁边的小屋里,很满足。这里要比他家里暖和多了,现在两个儿子轮换过来陪他,饭也是在家里做了送过来跟着大伙一起热一热。
  宋希仍旧每隔两天煎一次药送过去,看着那些老人小孩越来越没精神也只能叹口气。
  糖糕说:“不知道猴子怎么样了,好久都没他消息了。”电停了,电话也打不通了,现在的日子就跟被隔离一样,与外界的联系已经全部断掉了。
  宋希看看周阿姨,没说话。他也想去看看沈越,只是有些难办。如果他和穆允峥一起去,温室里那么多人,一旦被人挑唆,糖糕一个人肯定看不住家,再加一个穆允峥也不保险。如果糖糕和穆允峥一起去看沈越,路上雪那么厚,再加上快要冻死饿死的人群,家里人更不放心。两人都是大兵出身,对着快要活不下去的普通百姓,哪个下得了狠手!可若是下不去手,遇到冲突的话吃亏的只会是他们自己。
  周阿姨笑眯眯的:“担心什么,他们那么多人,一整个连呢!”
  看着周阿姨,宋希心酸极了。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对自己的儿子无限支持,关于自己,永远只有笑眯眯的一句话:“我过得好着呢!”可私底下的揪心难过又有谁知道呢!
  就像沈越,逗比的表皮下,心里比谁都清楚,也比谁都坚持。正如穆允峥说的那样,他做不到在国家最艰难的时候退役回家过自己的小日子。不然带着老妈直接学糖糕给人做长工,吃穿不愁天天有肉,哪至于像现在这样朝不保夕连饱饭都吃不上几顿呢!
  宋小多套了雪橇,拉上粮食和抓好的药,转头叫了两声。
  宋希摸摸宋小多狗脑袋,说:“如果有人劫道,只管下嘴咬,胳膊腿随便。你爹要是有危险,脖子也可以。”
  所有人都呆了呆。
  宋希说:“走吧,你们俩,要是少块油皮,就不用回来浪费我的药了。不管死没死,到时我会给你们收尸的,扒光衣服,天葬。”
  糖糕哆哆嗦嗦险些弄翻滑雪板,结结巴巴保证:“男神放心,我一定会把嫂子完完整整带回来的!”
  又打个冷战:“还有我自己!”绝对不能天葬!冰天雪地扒光衣服遛小鸟,冻掉了怎么办!唐家好几代单传,他还没生出崽崽呢!
  穆允峥:“……”老婆想象力太丰富,槽点好多。
  穆允峥和糖糕带着小多出门探望战友,宋希留在家里守着三个老头老太太。看看这个,叹口气。看看那个,再叹口气。
  三个老人全都无奈地看着宋希。
  宋希再叹口气:“要真碰上劫道下不了手咋办?”那么多年大兵可不是白当的!
  唐叔叔无奈地说:“下不了手,也跑得了吧!我们唐镐跑得可快,小穆跑得比唐镐还快,小多跑得比小穆更快。”
  宋希:“……”对呀!他俩都有滑雪板,小多可以扔掉雪橇啊!
  宋希放了心,就又钻进了药房。
  三个老人安慰了宋希,自己也担心起来了。世道太难,孩子们太辛苦,又养着他们几个拖累,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穆允峥和糖糕走后,阿古拉又过来坐了很久,担心被大雪阻在B市没能回家的大儿子那日松。
  刘金宝申请了提前毕业拿了证就回了家,比他要晚一个月放寒假的大学生们算是遭了殃,除了B市当地人,几乎全都被这场大雪留在了学校里。
  比如那日松,原本还能打个电话报平安,后来电话也打不通了,就彻底没了音信。
  宋希说:“下雪之前陈家来人,我让他们给那日松捎过一次东西,也说过有什么情况的话让他们照顾一下。陈小胖是个有心的,应该不会落下那日松那里。”
  阿古拉略略松了眉头,又搓了搓手,说:“那日松性子倔,不爱麻烦人。这么冷,也不知道供暖够不够,吃食足不足。”
  宋希也叹了一口气。那日松确实很倔,不喜欢欠人情,说不定真会推了陈小胖的好意跟着同学一起苦熬这个冬天。
  阿古拉担心得团团转。
  宋希说:“如果陈小胖派人出面,那日松就算犯了倔脾气,应该也只是吃些苦头遭些罪。伤了身,养一养总能养回来。”
  阿古拉一屁股坐下,双手捂着脸,过了好久,说道:“是,养一养总能养回来,保住命就好,就好。”
  送走那个担忧的父亲,所有人都沉默了。
  直到出门探亲的队伍回来。
  两人一狗一个不缺,还带回来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覆盖十几个省的雪灾,前所未有的低温,全部瘫痪的交通,近乎崩溃的通讯。以及,未来即将令人无法接受的死亡数字。
  气温一直在零下三十多度,村里人家烧煤的时候越来越节省了。往往一家人都睡在一个屋子里,一个铺四条褥子的炕能挤六七个人。家里人口多睡不开的,就把半大孩子们打发出去,几个人在一家一起睡,每个孩子家里出一点煤。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