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杭氏刚怀孕的时候于姨娘也很是惶恐了几天。
张绣能在张家比张素馨还得宠,得归结于张谦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可是一旦嫡子出世张绣的地位不可能不受影响。
于姨娘其实不太在意张绣能否继承张家,她担心的是一旦张谦明确表现出来放弃张绣转而培养嫡子,年幼的张绣经不起打击从而自暴自弃。
等看到杭氏态度没什么变化才算是安下心来,只是心里到底存了疑,虽说杭氏并不一定这胎就是男胎,但开花结果开花结果,这花已经开过了,焉知这次不会是果子?老祖宗的话总是有道理的,且多少人家都是先有女再有子的。
于姨娘心神不定的等着张绣,她总的先看看张绣是什么个心思才好开导他。就算是庶子,既然老爷能自己挣出前程来,难不成张绣就不可以?
于姨娘虽然出身小门小户,却也是有一股子傲气的。
张绣可不知道这两位母亲的心思,在他自己来说嫡庶其实没什么差别,反正都是他弟弟。
因此见到于姨娘第一件事就是滚到她怀里去摸她肚子听声音,把翠儿吓了一跳,赶紧伸手就拦还连声道:“哎哟少爷您可小心点,姨娘现在可经不得你撞呢。”
张绣鼓鼓嘴:“谁撞了?我小心着呢,我这是在看弟弟。”
结果自然是什么都没有。
于姨娘啼笑皆非,她还担心儿子想不开呢,没想到想不开的是她自己。
“绣哥儿这是做什么?”
“我这是在看弟弟什么时候出来。”张绣回答的一本正经。
“要是妹妹呢?”
张绣揪起小眉毛为难道:“可是我喜欢弟弟啊,我觉得是弟弟,妹妹以后要嫁人的,弟弟不用嫁人,可以跟我一起玩。”
“要是妹妹绣哥儿就不和妹妹玩了么?”
“要是妹妹的话我就给妹妹攒嫁妆,然后给她找个好夫婿,他要是敢对妹妹不好我拆了他。”
说着拧起了眉毛装起一副凶恶像,逗得于姨娘合不拢嘴,翠儿和另外几个丫头也掩着嘴偷笑。
张绣在心里叹气,哄孕妇什么的小爷实在不在行,要不是怕母亲得什么产前忧郁症还是怀孕综合征什么的,他才不会不顾面子故意卖萌呢。
小孩儿当的越久,仿佛性格也回归了小时候,这讨好卖乖的动作做的倒是越发顺流了。
母子俩又说了会儿话,重点是张绣表白自己的一片爱母之心,我很想你啊一想到娘亲就会多吃一口饭啊先生又夸我了什么的,琐琐碎碎啰啰嗦嗦,于姨娘听的津津有味。
等张绣打呵欠的时候才撵了他回去睡觉。
张绣摇摇晃晃回去,屋子里已经烧的很暖和了,茗烟照例把窗户留了一条缝,这是张绣交代的,就怕一氧化碳中毒,反正又不是没被子,最多多盖几条就是了。
张绣这次回来固然是要看望父母,最主要的却是靖王马上回来了,靖王府一片忙乱,根本顾不上他们,就连先生也整天神出鬼没的,最后干脆给他们放了假,等安定下来再开学。
张绣叹气。
这小学堂上的,三天两头的放假,虽然不用背书是很开心啦,可是这样却很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没有点自制力,很容易会产生厌学情绪。
当然,这些学生也不指着念书考试科举,这么些人里,其他人将来走的都是武官的路,只有他自己是要参加科举的,可是这样的环境真心不适合他。
还不如自家请个先生呢,好歹能安安心心读书。
迷迷糊糊的,约莫到了早晨五点,张绣就起来了,这段时间的生物钟已经定了,起来先在院子里小跑了一段路,然后开始扎马步。
是的没错,就是马步。
张绣虽然因为年岁太小还不能学骑马射箭,但最基础的训练已经开始了。
就是开始学武张绣才知道,坑爹的武侠坑爹的江湖,小说里不是主角总是一看就学会武功了么?就算不能高来高去飞檐走壁,可是也不用从扎马步学起吧?
第42章 第四十一章
迎接得胜归来的大军和犒赏三军,说来都是很热闹的事,可惜没有张绣掺一脚的余地,他要是再大个五六岁说不定还能上街凑凑热闹,现在只能在家里抓心挠肝的听着震天的锣鼓和欢呼声,嗯,还要等高锦回来给他形容一下当时的热闹。
因为还俘虏了瓦剌的王子,最终靖王决定进京献俘。
这不仅是彰显国力,更是给国民以信心,当然,对靖王来说也是让皇帝看到自己的功劳,更主要的是让百姓和文武百官看到他的功绩。
靖王虽然不甘心皇位从他老爹手里丢了,却从没反心,因为他的堂弟实在是位明君,对拿捏下面实在是有一套。
但是时不时的膈应他一下还是可以的,好歹也让他看看咱不是没那个本事而是不屑。咳。
不过靖王也不是傻子,仗他打了,人他抓了,这个时候他自己就不去碍皇帝的眼了,直接让手下立功的几位将军压着战俘进京了,同行的还有钦差大人。
张绣听说之后扼腕不已,哎,他要是再大一点,他要是这时候是个官,就能欣赏一下战败国的灰溜溜了,就能好好的趾高气昂一回了。
嗯,以后等当官了一定要多参加几回这样的献俘仪式,嗯,据说也能弃文从武的,要是他考了科举再去打仗不知道人家买不买账?实在不行,妈蛋他就忽悠姜明浩这货去打仗,反正这家伙对打架很感兴趣,对兵书的兴趣远远大于经史子集。
春去夏来,当黄金蟒小金褪了一次皮的时候,短暂的秋天也快过去了。
当初的献俘引起的问题还挺大的。
张绣就不明白了,那王子明明是战败的,咋还能厚着脸皮提出联姻的要求呢?谁不知道当今只有太子一个孩子,谁知人家瞄上的却是靖王的大女儿。
靖王怎么会同意这种荒谬的事情?靖王只着人带过去一句话,听话,你就活着,不听话,老子弄到你亡种灭族。
这话引起朝堂震荡,有欣赏的当然也有反对的,最后还是皇帝哈哈大笑着拍板,靖王之言则吾之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这话太血腥,让文武大臣们很容易就联想起了几个月前菜市口的满地脑袋,当下没人敢再闹事。
张绣听说之后激动不已,当皇帝者当如是。
如果人家一硬自己就怂了,当这个皇帝还有个毛的意思?皇帝就该有皇帝的样子,皇帝不是谁家的看门狗。
永乐虽然不再,但昭和倒颇有永乐之风,同样够强硬,同样一言堂。
只要他决定了的,谁说都没用。
不同之处在于昭和比永乐温和多了,至少没有把文官当菜瓜随意砍杀。
张谦看张绣这么激动,只是笑着摇摇头,只差说少年图样图森破了。
张绣不明白张谦的意思,他也不需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人生观还有政治观。在张绣自己看来,这位皇帝是个好老板,至少跟着他痛快多了。
对张绣来说最大的事,就是他的嫡母要生了。
张绣一大早接到消息就赶紧从靖王府回来了,还特意请了假。
钟先生对他这种太软和的性子很是看不上,不过是个弟弟或者妹妹出生,哪里就值当耽搁了功课去等着?就没见过谁家孩子对生孩子这种事这么热切的。难道他不知道一旦张夫人生出来的是个男婴他的地位将有多尴尬么?
庶长子,从来都不是什么好身份。
张绣回到家中的时候张谦也回来了,于姨娘正挺着个大肚子坐在院子里指挥大家该做什么,产婆什么的早已准备好,连大夫都请了两个,杭氏身子骨不太好,就怕有个什么万一。
张谦见张绣回来脸上挤出一个笑容,但很快就隐没了,没有哪个当家的会陪着自家夫人生孩子,但张家人口实在不多,就一个于姨娘还是怀着身子的马上要生产的,张谦等她安排妥当立刻就把她赶回了自己院子,自己在院子里守着,结果发现张绣居然还在,当下沉了脸:“你还在这里干什么?快跟你姨娘回去。”
张绣很不满:“为什么不让我看?我想第一个看到弟弟。”
张谦很无语:“你在哪里能做什么?添乱么?给我好生坐着,等生下来再看不迟。”
再说张绣这般年幼,万一冲撞了什么可怎么办?小的还没出生,大的却也不能有事。
张绣牛脾气上来,张谦拎他他就跑:“爹我不走,我在这边等着说不定母亲就真生个弟弟呢,哎,爹……”
张谦拿他没办法,只能让人把他带到东厢去:“在这里好生呆着,敢出来我打折你腿,我看你还看什么看。”
张绣吐吐舌头,乖乖的在东厢等着。
期间还吃了一顿饭,也没吃上几口,不过他还记得去关照自己的娘亲,这边再怎么忙乱于姨娘那边可也不能出事。
张谦却是急的饭没吃上几口,只喝了几口水。
父子俩从日中等到日落,再等到玉兔东升,听着杭氏凄厉的叫声从高昂到无力,俩人心里同时捏了把汗。
在父子俩等的着急上火的时候,终于听到一阵嘹亮的哭声,然后就是产婆抱着孩子出来报喜:“恭喜张老爷贺喜张老爷,夫人生了个少爷。”
张绣早在听到婴儿的哭声的时候就冲了出去,见到产婆抱着孩子赶紧凑上去看,只见小小的孩子脸皮红通通皱巴巴的,正吮着手指睡的正香,忍不住喜笑颜开,要不是这刚出生的孩子太软不好抱他早就上手抱去了。
张谦早就被这巨大的惊喜给冲昏了头,扎煞着手怎么也不敢下手去抱。
最后还是张绣忍不住开口道:
“父亲,你该给大家赏钱了。”小说上都这么写的。
张谦如梦初醒连声道:“对对对,来人呐,这个月每人多两个月月前,墨书,去取三十两银子来。”
这却是要赏给三位产婆的了,产婆乐的眼睛都眯起来了,见主家也看过孩子了就赶紧把孩子抱进了里面,才出生的孩子不好见风,要不是为了让这当父亲的见上一面也不会直接就抱出来了。
两位大夫也松了口气,上千恭喜,张谦喜得合不拢嘴:“同喜同喜。”
张绣悄悄的吩咐了茗烟也赶紧去给于姨娘报信,免得她挂心,还吩咐了下人再做点饭,张谦可是一天都没吃什么了。
关键时刻,竟是张绣比张谦还管用。
正乐乐呵呵就听里面一阵兵荒马乱,张谦还来不及问怎么了,就见红杏惊慌失措的开门跑了出来惊恐的喊道:“老爷老爷,不好了,夫人大出血了。”
“什么?”张谦猛地站了起来,眼前就是一片黑,身子晃了晃差点倒下去。
张绣吓了一跳:“父亲。”
眼见张谦也站不住了张绣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脚一跺咬牙道:“两位先生,还请先生们救我母亲一命,若母亲安好,张绣必有重谢。”
张谦如梦初醒:“对对对,大夫,先生,救命……”
两位先生面面相觑,产房见了血光不是什么好兆头,就是大夫也是忌讳这些的。
张绣差点气死,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担心些有的没得?
“父亲……”
最初的慌乱过后张谦也恢复了镇静,只见他拱手道:“还望两位先生海涵,若内子无恙,谦必有重酬。”
这重酬是有多重,张谦没说,但两位大夫可以想象得到,毕竟是知府大人府上,二十两银子应该有的吧?看那产婆每人都得了十两银子的赏钱呢,他们总不会比产婆还少吧?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两位大夫也不是什么有气节的人,俩人对看了一眼,那稍矮一些的李大夫问道:“府上可有百年人参?”
“有的有的。郑管家~”张绣急忙应道。
要说以前可真没有,不过上次靖王送了不少东西,百年的长白山老山参就送了三根,此时恰好得用。
此时又是一番煎熬,等玉兔西沉,两位大夫才疲惫的出来。
王大夫道:“张大人,幸不辱命,夫人这命算是保住了。”
李大夫道:“夫人身子上次生育就有暗伤,虽然有好好调养,到底没好个彻底,此次又是大出血,虽然是止住了血,却需要好好调养。”
张谦脸色很难看:“还请先生明言。”
两个大夫对看一眼,还是那李大夫开口:“夫人这次损伤太大,恐碍生育,若是细加调养,还能多支撑几年,若是……唉,张大人,夫人以后最好还是不要太操劳,这产后病症最怕伤神,张大人还是多注意一下吧。”
王大夫在边上点了点头,表示他也是同样的看法。
张谦用力抿了抿嘴,没有再说话。
张绣也没敢开口。
都说古代死亡率高,张绣这也是第一次亲身体会到古代生育的艰难。
杭氏这还是有好的接生婆有好的大夫,而且自己也生育过一次,这要是普通家庭,是不是就得一尸两命了?
杭氏生产这么危险,让张绣不由得想到了于姨娘。
于姨娘的生产日期可也就一个来月了,这到时候要是有个万一……张绣不敢去想那个万一。
27/59 首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