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绣绣的苦日子要开始了。
我这不是幸灾乐祸,我是亲妈。
羲和清零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06-03 17:04:40
知更鸟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06-10 01:37:34
奇小宝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06-13 13:01:22
Bluewind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06-16 05:24:55
平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06-22 16:25:54
齊蘭若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06-23 20:26:44
平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06-27 22:26:29
狐狸卖萌打滚!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06-29 06:46:33
扑街常客神棍四扔了一个手榴弹 投掷时间:2013-06-09 17:41:04
谢谢以上各位的地雷。
话说,棍子你是怎么把手榴弹投到作者名下的啊???
第43章 第四十二章
张绣也就杭氏生产当天缺了一天课,其后就又回了靖王府念书。
其后弟弟的满三出来露了一下面,就到了小家伙的满月。
古代孩子满月和周岁一样,都是极为重要的日子,张绣也赶了回来。
他还小,却也跟着张谦开始待客了,当宾客正欢的时候,铃儿(于姨娘后来提的大丫头)惊慌失措的赶到了前厅,却是于姨娘要生产了。
张绣激动的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差点打碎边上的茶盏。
张谦也没想到居然于姨娘会在这个日子生产,只不过什么时候生孩子那是老天注定的,不喜欢也没办法,虽然张谦有点不很高兴,但对于即将再多一个孩子却还是很兴奋的。
于宴的宾客们都是极有城府的,只愣了一下就恭喜张谦双喜临门。
张谦不得不呆在前面,不过倒是把张绣支了出去。
杭氏生产的时候千险万难,于姨娘生产的时候却快的很,张绣堪堪跑到于姨娘院子里,就听到了小孩子的哭声,哭声嘹亮,精神十足,除了之前杭氏生产时留下的一个产婆,就连请的大夫都还没过来。
翠儿出来一看到张绣就喜气洋洋的叫到:“少爷少爷,姨娘生了个哥儿呢,少爷又要多一个弟弟了。”
张绣喜形于色,杭氏生的固然也是弟弟,可是于姨娘生的才是跟他一母同胞的嫡亲弟弟,张绣对亲情极为渴望,却不代表他不敏感。
张谦在嫡子出生后对他的态度变化并不大,但张绣还是敏锐的感觉到了,偶尔从靖王府回来去给杭氏请安,张绣总有种他们四个才是一家子自己不过是外人的格格不入的感觉。
杭氏并没有疏远他,但是有了自己的儿子才算是扬眉吐气有了底气,对张绣自然就疏远了,并不是物质对待上,而是平时相处时的态度。
张绣并没有跟任何人说,于姨娘的态度并没有多大变化,但对张绣显然更用心了。
这其中的变化让张绣很是茫然。
前世先是受宠的独子,后来又是孤儿,那些弟弟妹妹虽然也没有血缘关系,但因为都是孤儿的关系,除了个别孩子,大家还是很团结的。
可是古代,难道嫡庶真的那么难以逾越?
所以随着张谦越来越关注杭氏所生的弟弟与他的交流越来越少,张绣也越盼望于姨娘生的那个弟弟。
所以张绣一听说于姨娘生的是个儿子,总算有种心愿得偿的松快感。
虽然说出去有点幼稚,但张绣就是觉得,你有嫡亲的儿子,我也有嫡亲的弟弟,谁怕谁。
无形之中,张谦与张绣已然离心,父子二人却都无所觉。
张谦有什么重要的事依然会教给张绣,却不再像以前那样分析的透彻,张绣对张谦也依然恭敬,但好不容易产生的孺慕之情却也在慢慢的变淡。
所以张绣第一反应是赏,第二反应才是须得告诉父亲一声,他边大步往于姨娘屋里去边大声道:“茗烟你腿快,跑快点去告诉父亲,咱们张家又添丁了。”
茗烟脆生生的应了声一溜烟的跑了。
“翠儿姐姐,姨娘可还好?”
翠儿却已经转身又去了屋里,倒是接生婆抱了孩子出来了,没看到张老爷有点失望,也不知道那份赏钱还能不能得着了。
不过见张绣在眼睛顿时变亮了:“大少爷,您看,三少爷长得和您可真像。”
张绣可不敢让小婴儿着了风:“赶紧送回去送回去,外面冷,快点,刘阿婆,我姨娘怎么样?身子可还好?”
接生婆笑眯了眼:“哎哟我就没见过谁家婆娘生孩子这么顺溜的,人家生孩子不用个三五天也要两三天,你家姨娘倒好,从开始到孩子出来,连两个时辰都不到。放心了,你家姨娘身子骨好着呢,刚才还有力气看孩子,就是坐月子注意点就是了。”
张绣双手合十:“多谢刘阿婆,麻烦阿婆照顾好我姨娘,回头再给您赏钱。”
“张少爷就是客气呢。”却也不说不要赏钱,抱着孩子就进屋了。
然后就看其他大大小小的丫环进进出出的善后,很快杭氏那边的红杏也过来了,之前就有个小丫头去给杭氏报信了。
红杏带了一些小孩子要用的衣服等等,还有一些产妇适用的补药,却也是杭氏一番心意了。
张绣带于姨娘收下说好等会儿会替于姨娘感谢杭氏,红杏还是看了一眼孩子才离开了。
一时间张绣脑子里充满了电视剧中各种嫡母坑杀庶子戏码,直到奇数担心的推了推他才醒过神来。
生活中哪有那么多恶毒的人,杭氏要是真容不下人,在嫡子出生的时候就能把他给弄掉了,何必还等到于姨娘平安足月的生下孩子?
被电视剧荼毒太多人也阴暗了,张绣拍了拍自己的脸蛋才去看于姨娘,于姨娘脸色有点苍白,却是已经睡着了,张绣没敢多吭声,小声的吩咐翠儿和铃儿好生照看着,照顾好三少爷才离开了。
前面的宴席还没散,他也不能一直不去。张谦给他铺好了路,他就不能让人的心血白费。
张绣从来都是个很现实的人,但也不是不知道感恩的人,否则也不会在事业有成的时候会捐资给把自己养大的孤儿院。
到前面的时候宴席已经散的差不多了,却是大家都听到了茗烟的报喜,都体谅他在这种大喜的日子再次添丁,早点走人让他去看儿子的,至于有多少真心又有多少假意,谁在乎,便是张谦自己也是不在乎的。
虽然日子有点不大对,张谦到底是高兴的,眼瞅着自己从妯娌们背地里说的绝户头到现在一连有了两个儿子,眼见着他这一房逐渐枝繁叶茂兴荣起来,谁难道还会不开心?
只不过到底嫡庶有别,当初嫡子出生是多赏了三个月的月钱,庶子不能越过嫡子,下人们却也有了两个月月钱的赏钱。
就是接生婆这次也得了五两的赏钱,乐的眉眼弯弯的。
张谦亲自去看了看刚出生的小儿子,那小子身子健壮,睡梦中也不老实,很不给面子的一巴掌打开了张谦摸他脸蛋的手。
张谦哈哈大笑,嫡子身子骨就不弱,这孩子更强壮,两个孩子平安长大是能眼看得见的,由不得他不开心。
倒是杭氏听说之后脸上的喜悦淡了点。
这本来是她儿子的好日子,却让于姨娘这事儿给搅和了。
她倒没弄死庶子之类的阴暗想法,心里却难免有些不痛快,哪怕于姨娘能早一天或者晚一天,杭氏都不会这么在意。
严格来说,庶子这时候出生对嫡子是冲着的。
不过张谦现在子嗣渐丰,于这方面来说她又是高兴的。
这般矛盾的想法让她不由得蹙起了秀丽的眉毛。
红杏跟着她的日子久了,很是了解这个主子,性子是个软和的,有时候却太爱钻牛角尖了点,这眼瞅着又想不开了,红杏给其他丫头派了些乱七八糟的活计把人支开了才道:“夫人这是怎么了?”
杭氏道:“还能怎么着?为老爷高兴罢了。”
红杏叹道:“夫人这是何必?论理,您是正室夫人,于姨娘虽是良妾,却也是侧室,论嫡庶,就是绣哥儿也是越不过咱们哥儿的。老爷这一个月来看了少爷多少字,夫人您也是看在眼里的,想当初就是绣哥儿出生,老爷也没这么紧张过,于姨娘就算再生个儿子也不过是个庶出的,夫人又何必担心?”
杭氏也不是不知道这些道理,只是一时转不过弯来,觉得老天对于姨娘未免太厚爱了些,当初生张绣就没吃过什么苦,这次更是两个时辰不到就生出来个哥儿,她当年好不容易怀上了,却被那些不省心的妯娌连累早产,还得素馨小小一个人儿就泡在了药罐子里,论理张谦也不是没家底儿的,却大部分花销在了女儿身上,所以在京城里他们才显得寒酸了些。
原本大夫都说亏了身子生育艰难了,天可怜见的又有了嫡亲的儿子,这次倒是保养的不错,奈何身子却是彻底亏了,就连寿数都受了影响。
一想到自己可能都不能看着儿子长大,于姨娘却能看着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娶妻生子,杭氏心里就忍不住嫉妒。
只不过她到底良善,也不过酸上那么一酸,像别人家里为了儿子就对庶子出手这种恶毒的事却是做不出来的。
如今红杏这么一说,倒不是想开了,而是认命了,再说张绣是她养大的,要是因为自己有了儿子就这么远着了,这心里也是不舍的。
这么一想反倒想开了,反正张绣都是庶子了,再多一个也没啥,反正一只羊也是养,两只羊也是放,好好教养大还能给儿子添两个助力,就是女儿以后嫁人了,有三个兄弟护着总比只有一个的强,遂笑道:“倒是我想左了。还真是多谢你了。”
红杏笑道:“奴婢也就仗着夫人疼爱才敢胡说的,夫人这倒是取笑奴婢了。夫人还是宽宽心,姑娘和二少爷可还等着您给结亲呢。”
杭氏点了红杏额头一下:“就你促狭。着了,我怎么听着孩子好像哭了?红杏去让奶娘把哥儿抱来我看看。对了,之前不是有预备着的奶娘,你带了去让于姨娘挑个好的,现在可不同以往,没得还亲自奶孩子的。”
红杏脆声应到:“这可不是母子连心?奴婢这就去。”
第44章 第四十三章
庶子终究比不得嫡子,张家三子的洗三满月只自家人凑一起热闹了一下,两个孩子都还没取名字,只待周岁的时候定下名字送回宗族。
张绣回到靖王府的时候明显太好,平时笑眯眯的笑脸紧绷着,都快赶得上姜明浩了。
姜明浩不知道张绣怎么了,只隐约知道估计跟家里的事情有关,张府添丁人尽皆知,且看张绣的样子也不是那么在意,到底是为什么?
不过他不是刨根问底的人,张绣不乐意说,他也就不去问。
张绣所烦者,不是嫡出弟弟的出生,而是张谦的态度变化。
张谦的态度改变太明显了,大弟满月前对他有时候还颇有耐心的加以指点,可是随着大弟越来越大,身子骨健壮几个月了都没有病过一次,张谦对他的关心越来越少了。
几乎张绣每次回去,张谦都是简单的抽查一下学业,以前会有的时局分析现在是直接把邸报扔给他看,每次当张绣想跟他说说自己的看法或者想问什么的时候,张谦已经起身去看大弟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二弟,张谦去看大弟十次,不一定能去看二弟三次。
张绣有些心寒。
难道嫡庶就真的如此分明?
如果真的这般重视嫡庶,当初又何必娶了于姨娘何必让他出生呢?
张绣以前的记忆里只有曾经的父亲带着他玩给他骑大马哄他吃饭的片段,之后长时间的孤儿生涯更是把以前些微的记忆无线美化。
初初穿越过来的时候知道有个便宜父亲,张绣是带着防备的心思的,心底却还有着移情的作用和孺慕之情,况且小张绣的记忆里,张谦对这个庶出之子可谓关怀备至,虽比不得母亲亲密,父子之间却也是感情深厚的。
双重记忆中对父亲美好印象的影响,再加上张谦毫不掩饰的关怀,张绣很快就认可了这个父亲,而随着张谦对他栽培之心的明显披露,张绣对张谦这个父亲的依赖也更加明显。
即使他骨子里已经是个三十岁的男人,即使这个父亲比起他来说不过大了那么五六岁,可是对父爱的渴望让他无视了这一点。
直到大弟的出生,现实狠狠的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从头到脚,透心凉。
再想想靖王是怎么对待嫡出的世子和庶子的,张绣第一次感觉到古代社会礼教的严苛和冷酷。
严格说来,张谦对张绣并没有放弃,该教导的他还会教导,只是作为一方父母官,他的时间和精力本来就大部分交给了公事,剩下的还要应酬和家人。
而张绣以前作为张家独子,唯一的根苗,张谦对他的重视自然不一样,很大一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培养下一代上,当嫡子出生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开始注意起嫡子,况且他和杭氏原本就是少年夫妻感情不错,对杭氏所出的孩子重视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张绣以前几乎是独享张谦的关注,如今张谦的注意力大半被嫡出的弟弟分去,自然就觉得自己不再被重视了。
张绣并不清楚张谦所想,只觉得有些老话说的挺对,水中望月隔岸看花,果然距离才会产生美。所以不自觉的拉开了和张谦的距离,把更多的自由时间投给了二弟,也就是对小素馨还时常去看望一下。
28/59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