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一品驸马爷——春溪笛晓

时间:2015-06-15 22:07:17  作者:春溪笛晓

  晏宁公主问:“为什么只有你们三人入京,你们家的男丁都不在了?”
  谢则安说:“我不知道。”
  晏宁公主隔着珠帘深深地看着他。
  停顿片刻,她再次问:“你们是来京城投亲的?”
  谢则安明白了,晏宁公主是想直接盘问出他的底细。他继续回:“我不知道。”
  晏宁公主被他噎得一滞,有些气恼地蹙眉。
  她冷笑说:“像谢小官人这样的人,居然会不知道为什么要入京?”
  谢则安趣道:“殿下很了解我?”
  晏宁公主静默不语。
  谢则安说:“我确实不知道。”
  晏宁公主咳了一声,抬起头看着他。
  谢则安说:“假如有人抛弃妻子,他是否还算我们家的男丁?”
  晏宁公主一愣。
  谢则安说:“假如果真如此,我们在京城是否还算有亲可投?”
  晏宁公主脸色稍霁。
  她说:“这样的话,你确实是不知道。该怎么去确认这两件事,你心里有主意了吗?”
  谢则安说:“老实说,并没有。”他淡淡地坦言,“这样的‘父亲’我也不太愿意认他,入京是家母的心愿,我遵从她的意思行事而已。”
  晏宁公主没有说话。
  谢则安这种话可以说是大逆不道,可晏宁公主生在皇家,见过太多父不父、子不子的事儿,并不像士大夫那么迂腐地认为应该一味愚忠愚孝。
  那不是忠孝,是犯蠢。
  晏宁公主说:“听说你很疼你家小妹?”
  谢则安说:“嗯。”
  晏宁公主说:“让她进宫陪我一段时间吧。”
  谢则安眉头微动,平静地说:“我不会再和太子殿下有任何往来,请公主殿下放心。”说完他直接转身往外走。
  原以为是个卧病在床的可怜女娃儿,没想到果然不愧是“帝女”,直接想把他抓在手里拿捏。
  谢则安固然想攀上赵崇昭这座靠山,可他想找靠山是为了什么?
  为了保全李氏和谢小妹。
  要他把谢小妹送进这吃人的皇宫当人质?想都别想。
  晏宁公主没想到谢则安会干脆利落地离开,愣了一会儿才下令:“拦住他!”
  她一急,扶着床沿猛咳起来。
  谢则安听到那钻心地咳法,有些不忍地顿步,转身遥遥看着晏宁公主。
  晏宁公主说:“我可以帮你找到那个抛妻弃子的男人,到时你想认还是不想认都由你。”
  谢则安安静地站在原地。
  晏宁公主没想到有着那么多奇妙想法的谢则安居然是这么个拗人,不过是试探一句他就变成这油盐不进的模样。
  她有些气恼,却又明白是自己不对在前。
  晏宁公主平复好呼吸,对谢则安说:“是我不对。”
  谢则安惊讶地抬眸,对上晏宁公主清亮的眼睛。
  晏宁公主说:“我只是想试探试探你是不是真的那么疼爱你妹妹。”
  谢则安恢复了面无表情的状态:“试探出来以后呢?”
  晏宁公主见他明显还在为刚才的提议生气,咬了咬牙,坦诚相告:“知道了你的软肋,我对你当然比较放心,这样我才敢让你留在我阿兄身边。”她对谢则安动之以情,“易地而处,如果有人要接近你妹妹,难道你会在不知底细、不知深浅的情况下让他们接触?”
  谢则安顿了顿,说:“我明白了。”
  晏宁公主松了一口气。
  她鲜少见外客,要是难得见一次就落得尴尬收场,她会开始怀疑自己。
  谢则安说:“有这么个兄长,殿下真是辛苦了。”
  连叫什么样的朋友都得把关,可见赵崇昭多不让人放心。
  晏宁公主:“……”
  她替赵崇昭辩驳:“兄长他不是不会想,只是不乐意去想。他要是肯下功夫,肯定能做得很好。”
  谢则安淡淡地提醒:“可惜有人帮他把功夫都下了。”
  晏宁公主这次真的错愕了许久。
  直至左右悄悄喊了声“殿下”,她才猛然回神。
  晏宁公主眼睫微颤,过了好一会儿才平复心情:“你说得对。”
  她抬眼看着谢则安:“你什么时候想要去找你的‘父亲’,都可以来找我,我的承诺依然有效。”
  谢则安说:“多谢殿下,不过我还有点事要弄清楚。”他朝晏宁公主笑了笑,“殿下请放心,我不是那种瞎客气的人,需要的时候必然会开口。”
  晏宁公主怔了怔。
  她从来不知道,有人可以笑得这么好看。
  仿佛像春日里头的花儿一瞬间全开了。
  
  第12章 第十二章
  
  谢则安正午就见到了赵崇昭。
  赵崇昭一见面就追问:“三郎,你和宁儿说了什么?”
  谢则安可不能和赵崇昭一样大咧咧地直呼公主的名讳,他恭谨地说道:“公主殿下对我用的铅笔很有兴趣。”
  这是谢则安和晏宁公主套好的说辞。
  赵崇昭不疑有他,兴致勃勃地问:“什么铅笔?”
  谢则安拿出一套新的,削了一支给赵崇昭看。他说道:“公主殿下腕力差了点,写毛笔字很辛苦,用铅笔的话字比较容易成型,挺适合的。”
  赵崇昭瞧着有趣,当下让张大德找张纸来试写。
  他手劲大,没一会儿就把笔尖给弄断了。于是写了几个字后他就摇摇头:“不成,不好写。”
  谢则安说:“殿下力气过人,当然不一样。”
  赵崇昭想了想,又拿起笔写了几下,说:“这笔尖够细,要是拿来抄书的话省纸,倒也不错。”
  谢则安惊讶地瞄了赵崇昭一眼。
  赵崇昭恼羞成怒:“你那小眼神儿是什么意思?”
  谢则安一脸意外,接着才极有诚意地溜须拍马:“殿下时刻惦记着百姓,实乃百姓之福!”赵崇昭会说出“省”字自然不是指他自己,他哪需要省?
  赵崇昭面不改色气不喘地说起了大话:“我离京期间停停走走,见到不少读书人买不起书,都用手抄的。可纸价同样不便宜,很多人连纸都买不起。在京城时人人都说大庆朝富足,这次我去瞧了瞧,觉得一点都不富,一点都不足。这样的感触,是呆在宫里体会不来的。”
  谢则安瞧了他一眼,施施然地说:“殿下琢磨出这套说辞是想去骗人吧?或者应该说,殿下想去欺君。”
  赵崇昭:“……”
  谢则安不客气地指出赵崇昭的漏洞:“去时我不知道,可回京时我是知道的,殿下一路上何曾扫过一眼百姓?”
  赵崇昭立刻说:“我是去时见着的!”
  谢则安笑了笑,问:“殿下觉得是我好糊弄呢,还是陛下那边好糊弄?”
  赵崇昭蔫了下去。
  赵英至今还没消气,赵崇昭求见时一律不见。赵崇昭这几天终于意识到苗头不对,赶紧找来一干“智囊”给自己出主意。在“智囊”们齐心协力的谋划下,他辛辛苦苦地背了好几套说法,准备在不同场合把自己去青云观祈福的事洗白白。
  没想到这些说辞连谢则安这小娃儿都蒙不过!
  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赵崇昭抱着脑袋:“三郎我都愁死了,你别来落井下石成不。”
  谢则安说:“愁啥,说来听听。”
  赵崇昭犹豫了一会儿,咬了咬牙,简单地把赵英那天发火的经过说了出来。最后赵崇昭还特别强调他觉得自己没有错,他一定会想办法向赵英证明自己是对的!
  谢则安一听就知道赵崇昭没明白赵英为什么生气。
  谢则安说:“如果有人伤害了公主殿下的话,殿下会怎么样?”
  赵崇昭言简意赅:“我杀了他!”
  谢则安说:“这不就对了?”
  赵崇昭瞪大眼:“哪里对了?”
  谢则安说:“你觉得陛下是不是个勤政爱民的明君?”
  赵崇昭点点头。
  谢则安说:“换句话说,江山社稷之于陛下,就像公主之于殿下。平时像眼珠子一样爱护着的东西,有人想把它弄坏,你说气人不气人?”
  赵崇昭沉默下来。
  谢则安说:“陛下对殿下你疾言厉色,是因为见识过盲信道家给大庆带来的厄难。”他顿了顿,看着赵崇昭说,“那是什么样的厄难,殿下应该比我更清楚才是。当时皇室中披甲上阵者不计其数,战后皇室青壮死伤过半,殿下难道不知道?”
  赵崇昭说:“我不太喜欢看那时候的宗卷,只看过几行。”他老老实实地承认,“我确实不是很了解。”
  谢则安说:“就是因为这个。殿下,陛下生气不是因为你私自离京,也不是因为你不关心民生教化,而是因为失望。”
  赵崇昭又想到赵英最后看他的那一眼,浇得他透心凉的一眼。
  自那以后他去求见就再也没见着了。
  赵崇昭觉得委屈得很,压根想不出该怎么做才对,只能耷拉着脑袋认真求教:“那我该怎么办?”
  谢则安说:“殿下应该自己想。”他瞅了赵崇昭一眼,“我才十岁呢,这么要紧的事儿我能想出什么办法?”
  赵崇昭:“……”
  现在才来提自己只有十岁,会不会晚了点?
  赵崇昭说:“行,我回去问问别人。”
  谢则安送赵崇昭出门。
  赵崇昭缓步迈到门边,正准备跨过门槛,突然顿住了。他静静地站了一会儿,转过头对谢则安说:“三郎说得对,我应该自己想。”
  谢则安没有说话,静静地回视。
  赵崇昭说:“我叫太傅每天多给我讲半个时辰,不讲别的,就讲那时候的事儿。”说完他安静了一小会儿,又拿出了另一个主意,“我会多去拜访老宗正,老宗正历经三朝,什么都晓得。”
  谢则安夸道:“殿下英明。”
  赵崇昭喜滋滋地说:“那就这么决定了!不过这样我就没时间出宫玩儿了,三郎,等我得了空再来找你。”
  谢则安前脚刚送走赵崇昭,后脚就迎来了另一个久违的朋友:燕冲。
  燕冲早就到了,一直杵在屋顶上听谢则安和赵崇昭对话。
  赵崇昭一走,燕冲翻身稳稳地落地,瞧着谢则安说:“三郎啊三郎,我是越来越看不透你了。”
  谢则安一听就明白燕冲刚才一直在旁听。
  谢则安说:“这是公主殿下交待的事来着,公主殿下说太子殿下找了几个不靠谱的家伙讨主意,想去一堆人精里扯那些错漏百出的谎。公主让我忽悠太子殿下两句劝他打消这种蠢想法,我才壮着胆子忽悠了两句,”他摸着下巴,“燕大哥你也被唬到了吗?”
  燕冲:“……”
  燕冲说:“你悠着点,你这家伙不仅碰上了太子殿下还见着了公主殿下,在陛下心里肯定已经记上号,你的一举一动说不定已经有人盯着了。”
  谢则安被燕冲说得有些惴惴:“陛下应该没那么有空吧?”
  燕冲说:“那可不一定,如果太子殿下没想通还好,要是他真想通了,还改了,那你算是误打误撞立了件大功。”
  谢则安说:“怎么算都是公主殿下的大功。”
  燕冲说:“你以为公主为什么不自己提点太子殿下,反而要借你的口来说?”
  谢则安:“……”
  那是因为他嘴贱欺负人小女娃儿,害人家不敢再为她哥操碎心。
  燕冲却有不一样的判断:“公主肯定已经知道你和太子殿下走了一路的事,以公主的聪慧,哪会想不出太子殿下突然变得勤快看书的原因——三郎你是路上唯一的变数。”他瞧着谢则安,“三郎,你有张能说动人的嘴。”
  谢则安一点都不谦虚:“那当然。”
  燕冲觉得自己的拳头又有点痒了。
  燕冲说:“太子殿下虽然疼爱公主,但并不是言听计从。事实上太子殿下非常执拗,能让他把话听进去的人少之又少。你要是一劝就灵的话,能不被盯上吗?”
  谢则安淡笑着说:“能有用处是好事。”
  燕冲点了点头:“能有用处确实是好事,”说完他转了话题,“我都亲自上门来了,你总该坦白点什么吧?”
  谢则安说:“燕大哥想知道什么?”
  燕冲说:“想知道你一直不提的‘寻亲’。你到京城都小半个月了,钱赚了不少,寻亲的事却一直没动静,是不是有什么难处?”
  谢则安说:“燕大哥你还真猜对了。”
  燕冲没想到谢则安回答得这么爽快,反倒不相信了:“你小子这回怎么这么老实?”
  谢则安乖巧地说:“我一向老实。”
  燕冲一下子没忍住,抬手可着劲拍了谢则安脑袋瓜一掌。
  谢则安悲愤捂头。
  燕冲说:“什么难处,说来听听。”
  谢则安幽幽地看着他:“被燕大哥你打忘了。”
  燕冲说:“我再打一下你就记起来了。”
  谢则安:“……”
  谢则安问:“燕大哥你怕权贵吗?”
  燕冲说:“怕,怎么不怕,不过一般权贵我还惹得起。”
  谢则安不说话了,幽幽叹气。
  燕冲揉拳头:“你小子是不是又皮痒了?”
  谢则安说:“我的难处正好和不一般的权贵有关。”
  燕冲面色沉凝:“你说真的?”
  谢则安说:“真的,”他提醒了一句,“我姓谢。”
  权贵,寻亲,难题。
  最重要的是,姓谢。
  潼川谢家是世家大族,要数出京城姓谢的人并不难,可要在前面加上“不一般”,那就很少了。再回想一下刚见面时谢则安母子三人的穷困,不难想出这中间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一个女人孤身带着两个孩子进京“寻亲”,能是什么样的故事?
  能和这种故事对上号的人又少了一大半。
  燕冲几乎是一下子就想到了最可能的人:谢谦。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