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草民——枫香

时间:2015-06-23 23:15:00  作者:枫香

  
  太子妃问的关于妇人的安置问题,元嘉是出于习惯性忽略了。
  说实在,这活其实是夏睿诚的事情,和元嘉没多大关系。在夏王的任命中,元嘉只是负责总管农桑。不过嘛,要是硬说和元嘉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也还是有点关系的。
  关于妇人的问题,无论是元嘉还是夏睿诚,甚至是连易雪峰都给忽略了。
  这个问题其实在曲阳城是有办法的。樊家在曲阳城开了不知道多少纺线织布之类的打小作坊,哪怕是在饶城,也有许多水产养殖场或者其它的地方会雇佣妇人。
  但是,他们人过来了吴州城,樊家和饶城那边的资源,却没办法立刻就跟进。这几个地方的条件也不一样。
  饶城是个新兴城市,本身其实并没有形成规模,各方面也在摸索之中;加上饶城是对外经商口岸,当地人的包容性极大,西南民风对妇人并没有北地严苛,妇人出来工作养家,虽不常见,但也不稀奇。
  曲阳城比饶城要好一些,但也只是相对而言,在遭受了兵灾之后,面临了新任统治者的高武力值的镇压,曲阳城在最开始也只能被迫接受;到后来看到了成效,才全盘接纳。
  吴州城可不一样。无论是从人口、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来说,吴州城都要发达得多。和吴州城相比,曲阳城和饶城都只能算是乡下小地方,甚至说一句不毛之地也未尝不可。
  无论是樊家还是夏家,哪怕已经用武力将吴州和虞州两地收入囊中,但是若是继续用武力统治,谁都知道是不可行的。
  别看前吴表现得像个弱鸡,那是没被逼到份上。前吴王看着连剿匪都无力,但事实上吴国成立后,吴州地区其实并没有遭受太大的匪患,就是有流窜的,也只是小股流寇。尽管看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让吴国的秩序变得很混乱,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说白了,就算是有损失,损失的也只是升斗小民,和权贵阶级基本没多大关系。
  面对着太子妃,元嘉果断承认了错误。在职多年,元嘉在骨子里对老板娘还是充满了敬畏之情:“这点是我疏于考虑。曲阳和西南方面的模式,大概并不怎么适用于吴州和虞州,不知道大嫂有什么想法?”
  太子妃出身名门,眼界并不局限于西南。在元嘉了解后发现,像太子妃这样的名门淑女,其实前往各地旅行度假之类的活动非常多。也就是近两年世道不对了,才减少了远行的次数。
  太子妃说道:“元弟所说的不适用,大概也就是两地的民风问题。北地的妇人不像我们西南那般,只是现在无需考虑这点。”从太子妃回答的速度来看,她显然已经是有了想法的。
  “无论什么时候,人总是要吃饭的。出来做事,总比饿死强。再说她们大部分可还有家小要照顾着。”太子妃说到这里顿了顿,显然是想起了一路上的见闻,脸色就有些不好看。
  男人都抽调出去当兵了。家里剩下的老的老小的小,全靠妇人操持。去年又碰上旱灾,外加流寇横行,流民中其实妇人还占了很大一部分。
  这样的场景元嘉和樊浩轩也见过不少。
  太子妃说道:“其实现在出来做工的妇人不少,元弟无需多虑,想了法子出来,大嫂来安排就是了。”
  元嘉眼前一亮,赶紧谢过太子妃。太子妃是女人,目前为止还是吴州虞州地区地位最高的女人。针对女人的条款让太子妃来做,肯定比直接由他来推行要轻松许多。
  表面上看起来或许会讲太子妃捡便宜什么的,元嘉却知道,实际上这样的事情推行起来,受到的抵制要厉害得多。无论现在的情况多么特殊,这都是在挑战社会普世观。
  说了那么多,太子妃也累了,直接由樊浩轩带兵送到州府衙门的后宅,夏睿诚在吴州的住处。
  对于妇人干什么工作,如果让樊浩轩来想……
  “给府里面添几个丫头婆子?”无论他们的哪一个住处,丫头的数量都非常少。
  樊浩轩自从离家的时日多了之后,对元嘉跟前的伺候的人都十二万分的警醒。别说是丫头了,就连几个小厮都常常无缘无故要经受他的冰霜之眼的考验。换了樊浩轩在家的时候,元嘉从里到外几乎都由樊浩轩一手操持,根本就用不着什么丫头小厮的。
  元嘉看了樊浩轩一眼:“丫头倒是要添上几个。今天这样的事情也亏得是大嫂,否则还不让外人笑话。”话虽然这么说,元嘉其实是不怎么介意的。如今身处在他这样的地位,哪怕是敢于在他背后说闲话的人也是不多。
  他主持着樊家的内务,但身为一个男人,也不可能真的像那些贵妇人一样成天组织些太太团的活动。能够到他们府上来的妇人,根本就没多少。不过今天的事情倒是给元嘉提了个醒,该准备的还是得准备,不然现在没发生的事情,保不准以后就不会发生,到时候没人难道还去问人借么?
  他现在代表的可是整个樊家的脸面。他不能给樊浩轩丢脸。
  樊浩轩看着元嘉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抬头看他,角度上刚好低头可以亲下去。于是,他就亲……还没亲上就被元嘉伸爪子捏了脸。他也没什么动作,只是盯着元嘉笑:“我家元元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啊?”
  元嘉放下爪子,在樊浩轩被捏的脸上亲了好几口:“嗯。”要是刚穿过来那会儿,他哪里敢这么干?现在他这样还是多亏了樊浩轩。因为樊浩轩在这里,所以他才能够适应下来。
  樊浩轩略微不满,捏着元嘉的下巴纠正了被亲的位置。两个人都是火气大的年纪,最是经不得撩拨,不过是一个吻就亲得有些停不下来。
  元嘉微微迷蒙着眼睛,听到樊浩轩在他耳边小声嘀咕:“不行,元元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一会儿又说道,“我都马上又要离开了。”
  元嘉眉头一皱,直接去扯樊浩轩的衣服:“啰嗦。”
  女人适合做什么工作,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是很艰难的一个命题。但是在元嘉看来,根本就无需多考虑。唯一要注意的还是女人的安全问题。
  在元嘉的那个时代,工作场合有一句话叫做“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畜生用”。
  元嘉自己已经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畜生”,现在对于让女人发挥一个劳动力应有的作用,一点心理障碍都没有,很快就制定出了一份详细的计划。
  太子妃拿到手之后,没说什么,只是深深地看了一眼元嘉。
  由于要赶着去押运粮草/家里有了比自己更加凶残的女人,樊浩轩很快就出发去了梅州,并没有看到关于妇人就业的变革。
  实际上,在太子妃的主持下,遭遇到的反对势力,比元嘉预想中的要小得多。当然这和他去找了那些达官贵人的当家老太太们谈了谈,有着很大的关系。
  这些老太太们一生中生于富裕,长于富贵,将来不出意外也会死于富贵。对于那些穷苦大众,甚至一些普通的老百姓,她们都会报以同情。尤其是一些年岁大的,每年遇到什么灾难,在城里开设粥铺,对穷人赠衣施药的在大多数。
  元嘉这个上师不过是透露了一点口风,根本不需要她们具体拿出什么来,只需要将家里的“忤逆子”压下。老太太们响应非常积极。
  关于具体实施的地点,太子妃的手笔很大。
  本来按照元嘉的想法是直接在吴州城里选一个地方,但是太子妃直接纤纤细指一点,指着距离吴州不远的一个镇:“就这儿吧。来的时候路过,还不错的地方。”
  在太子妃看来还不错的地方,元嘉之前也去过,但根本就没有沾上不错的边,唯一的不错大概就是距离吴州不过半天路程,一天就能够往返,还有一条不大不小的河流贯通。可是这个名叫宝兰镇的小镇,却奇怪地没有发展起来,甚至规模比起西南的一些小镇都有所不如。
  元嘉周边一些地方都去过,自然不会漏了宝兰镇。在他的眼中:“宝兰镇这地方有些凶险啊。不过用来安置妇人倒是不错,就是得请大嫂稍稍等上几天。”
  太子妃一笑:“就知道元弟有办法。”那么多妇人要保障安全,最好的方法就是集中安置。吴州城内显然不会有那么大的地方,若是在别处,却又没有吴州城那么安全。选择宝兰镇,太子妃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关于宝兰镇,吴州地区的各种传言数不胜数。没有一样是好的,甚至连流寇都不会去宝兰镇。
  她选择宝兰镇,也是赌一把元嘉有本事解决。不然的话,她其实还有其它几个选择,现在倒是不需要说出来了。
  元嘉的手指飞速地动了几下,就向太子妃告辞回家去准备了。至于一些前置工作,太子妃也是那么多年的主母当下来,简直各种利落。
  他不由得想起那位还在地牢里的未央公主。人跟人之间,怎么就差那么多呢?
  
  ☆、 第一百十七章 宝兰镇
  
  在这天下一片大乱的时候,宝兰镇却处于一片安静的状态之下。但是安居,并不表示就乐业。哪怕是在宝兰镇岁数最大的人眼中,宝兰镇就没有什么乐业的时候!
  宝兰镇的历史很悠久,是真正的千年古镇。从地方志上可以看到,宝兰镇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时候,那会儿还没有吴州城什么事情呢。
  但是也因为那份辉煌,后来宝兰镇遭受了无数的劫难。在历史上有记载的大型战争就不下数十,各种小型战役就更加不用说了。如今宝兰镇,包括下辖的十二个村子,都曾经做过主战场。如今虽然重建了,但是那些影响还在。
  总体来说,宝兰镇这地方邪性。
  除了祖祖辈辈在这地方的人之外,根本没有人迁进来。要不是受限于户籍和能力,恐怕宝兰镇早就已经迁得一个人影都看不见了。
  现在有人出钱让他们搬迁,这简直就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
  伴随着战争,现在吴州地区收归国有的空置房产和土地多不胜数。拆迁安置嘛,元嘉就算没经历过,也是耳熟能详,关键宝兰镇这地方一个钉子户都没有。要不是搬家还需要时间,搬迁大概能在一个礼拜之内搞定。其实就算如此,花费的时间也就是半个月罢了。
  当初被任命的“拆迁办主任”,在交任务的时候,还是觉得有些精神恍惚。
  他以前一直的观念就是故土难离。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拆迁这种事情,在他看来是挺缺德的。这可不仅仅是把甲地的人挪到乙地那么简单,还有世世代代的祖坟要迁。祖坟是能乱动乱迁的吗?还有祖宅呢?
  祖坟的事情,元上师亲自出马,分分钟搞定。
  他在距离集中安置的附近一处地方,划了一块风水还算不错的地,作为公墓,将这些坟茔全都迁入。阴宅阳宅的要求截然不同,倒是没有发生和活人抢地这样的事情。只是这样的工程量不小,死人的搬迁工作倒是比活人要慢得多。
  只是等元嘉到了宝兰镇的时候,整个镇子几乎已经空无一人。一个人……一队人走在这样的镇子里,忍不住连说话的声音都放轻。
  一群官吏看着自己年轻的顶头上司,一手拿着罗盘,一手不断掐算,在宝兰镇附近的各个地方放上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很快一起拉过来的一车东西消耗殆尽。
  元嘉身边跟着的是吴州最大的寺庙静云禅院的主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老和尚这会儿跟个刚入门墙的小沙弥一样,不错眼地看着元嘉的各种施为,但凡看到元嘉有点空了,就会见缝插针地请教几句。
  这样的场景,几个官吏已经看了好几天,却还是很惊讶。虽说世界上有天分这种东西存在,可是老和尚的名声就是在京城也是响当当的,难道老和尚的本事竟还不如元嘉?老和尚的年纪给元嘉当爷爷都够了。
  老和尚虽然谦恭,元嘉却也不拿乔。无论本事如何,老和尚是真的做到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和那些沽名钓誉的完全不一样。
  静云禅院香火鼎盛,寺庙里的和尚们日子却过得很清苦。元嘉去请人的时候,寺庙里收容了不知道多少流民,大部分还是身染重病,都是和尚们在照顾着他们。
  老和尚身为静云禅院的主持,也就外面的僧服是好的,偶尔露出的里面的中衣都是打过补丁的。
  是以,老和尚有什么问题,元嘉总是尽心解答。
  没一会儿,一个中年和尚过来说道:“上师,师傅,外面已经布置好了。”
  一行人移步到了镇子外面。
  静云禅院的大小和尚几乎都聚集在外,随着中年和尚和老和尚的入列,全都跟着念起了往生咒。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更何况超度算是和尚的基本业务之一,所有人都很熟练。
  在元嘉的视线中,笼罩着整个宝兰镇范围内的血煞之气,也伴随着诵经声逐渐变浅,最后消散。
  气运珠:完成任务功德无量,开启《杂学(二)》。
  诵经声静默的时候,已经是夜幕笼罩。天空中繁星点点,四周一片静谧。陪同的官吏们在元嘉的主持下,亲自动手做了一顿丰盛的斋饭。
  这年头会做菜的男人极少,官吏中能掌勺的只有元嘉一个人。其他官吏们忙着打下手。
  老和尚带着一群和尚过来排队领饭。
  一个小吏突然说道:“好像没了那种后背发寒的感觉。”
  边上立刻就有人附和:“还真是。”
  夜幕下,篝火烈烈,和尚和官吏们围着简陋的桌椅,吃着同样的饭食。
  一直跟在元嘉左右的那一队人,已经给众人搭好了帐篷。
  宝兰镇里已经搬迁一空。镇上的人本来就不富裕,搬家的时候恨不得连门板都拆了一起搬走,当然不会留下什么适合这么一大批人居住的地方。他们这几天也在各处行动,还是帐篷更方便一点。
  元嘉看着满天星斗,听着身边的小吏汇报着明天的工作:“明天一早,工匠们就会进驻宝兰镇。第一期的家具和一些日常用品等等,已经筹措完毕;第一期的入驻人员已经等级造册完毕……”
  警兆来得毫无准备。
  元嘉只听到“叮”地一声,就感到自己心口被戳了一下。不疼,他知道那是自制的护身玉符,直接将这一击给挡下了。
  可恶!他雕一个玉牌要很久!
  只是,能挡的也就这一下。元嘉的身体反应显然更快,下意识就掐了个指诀遁开一段距离。
  匕首握在小吏手上,从头到尾,小吏都没有停下汇报的声音,只是一击不中之下,让他的表情也显露出一丝错愕。小吏讪笑:“真不愧是元上师。”
  元嘉看着小吏头顶上依旧是黄点,略微不解:“谁派你来的?”这算是雇佣杀手?什么时候他元嘉也有这个价值了么?因为小吏本身对他并没有什么仇恨,所以就算小吏要杀他,也不会显示为敌对的红点吗?
  小吏显然没打算回答,刚才说了一句话是在看是不是还有继续杀死元嘉的机会,在心底飞速地想清楚根本没有可能性之后,直接就准备逃离了。
  小吏离开得很顺利。元嘉的帐篷虽然在众多护卫的拱卫之中,但是刚才的角度是他特意挑选的,他跟在元嘉身边也有一段时间了,并不会有人对他做出特别的防卫。刚才也没闹出什么动静,整个营地根本就没什么反应,元嘉也没有追。
  小吏自以为离开得很顺利,但是在狂奔了一段时间,发现依旧还在营地里面的时候,他就知道不对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