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草民——枫香

时间:2015-06-23 23:15:00  作者:枫香

  萧元化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另外还有一个人的内心,也被贺家弄得几近崩溃。
  梁禄近乎无力地屏退左右:“贺姑娘,朕是你的姐夫。”贺家两次往济州送物送人,领队的都是这位贺姑娘,原太子妃的堂妹。贺家的男人们都在第一线,家里面有事大部分都是女人做主。贺家的姑娘们可是说是整个大定武力值最高的姑娘们。
  贺家的家风,梁禄早有从自己早亡的妻子身上领略到。只是彼时在京城,亡妻势弱,最后抑郁而终。现在天下大乱,梁禄也不复以往的风光。
  贺家姑娘瞪圆了眼睛:“家姐已经亡故,姐夫何不看新人?”
  梁禄近乎扶额:“朕还在孝中。”老皇帝虽然对他不怎么样,但他还是得守孝三年。
  贺家姑娘还是不解:“家里没个做主的人怎么行?我们大可以等孝期过了,再完婚。重要的是给梁家留下后嗣。”
  梁禄几乎无语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他明白这位贺姑娘的坚持未必就是她看上了自己,多半是因为贺家是真为了他着想。但是,这种认死理的劲儿到底是怎么回事!怪不得贺家战功赫赫,却只能守边疆!不然放在朝堂之上,不是被他们给气死,就是被其他人弄死。
  而接下来贺家姑娘所说的话,几乎让梁禄眼前一黑。
  贺家姑娘眨巴着眼睛说道:“难道跟传言所说的一样,陛下真的是对樊统领情有独钟?所以和姐姐也没有留下后嗣?凡事几乎都带着樊统领,事情也都交给樊统领来办。哪怕樊统领背叛陛下,陛下还是守在距离樊统领所在的西南的最近的济州。”
  梁禄:“荒谬!”
  明明全都是胡扯,为什么听起来这么有道理?留不留后嗣的也是一种机缘,这是天定。他带着樊浩轩和把事情交给樊浩轩来办,那是因为樊浩轩是他的亲卫,办事能力也强。至于选择济州当大本营就更加和樊浩轩无关了。
  梁禄在内心把事情全都撸了一遍,终于撸顺了,转头问贺家姑娘:“这话是哪里听来的?”传言?哪里来的传言?谁传的传言?
  要是让他知道是谁乱说话,立马抓起来宰了!
  在这一刻,梁禄和元嘉的内心同步了。
  有人正在元嘉面前叽歪:“比起当今大定天子,你元嘉算个什么?”
  
  ☆、 第一百十三章 公主
  
  元嘉今天的精神很好。春耕结束,剩下的工作被收服的下属们完全可以搞定。他的工作不多,就开始带着人满地乱跑。
  他每次出行,身边总是跟着百十号人,声势极大,考虑到如今的特殊时期,元嘉并不反对这样的排场。
  于是,就有人看不顺眼了。
  以上,只是元嘉开始的揣测,但是被人指着鼻子骂了之后,他就知道自己误会了。原本一点点的愧疚迅速烟消云散,都不用他吩咐,手下自然将人绑到了他跟前。
  一队人,人数也不少。其中几个护卫的武功还不弱。不过元嘉这边人多势众,对方的抵抗根本没掀起什么浪花来。
  换了往常,元嘉倒是不至于被人骂两声,就把人抓起来的程度。他在云州也没被人背后少说闲话。但是今天那么一片血红的标记在人头顶,他就是大近视也能看得清楚。抓住了再说。
  他这么一来,手底下的官吏们小心肝又提了提。这些天来,他们对这位新上司的看法一直在变。从最开始的毛头小子,到中间的仗势欺人,到后来的能力卓绝……现在这样,难道他们平时以为的只要把工作做好,脾气就很好的上司,其实根本就没有一点肚量吗?
  等人真的带到了跟前,众官吏的表情又变了变,暗自腹诽:难道上司嫁了个契兄,故而对男人的容忍度较高,反倒是对女人小肚鸡肠了?
  被押送到元嘉面前的正是这支不到二十个人的队伍中,看着主事的几个。关键是点着元嘉鼻子骂人的,就是那主事的身边的那位十五六岁的小姑娘。
  若是没听到那小姑娘的叫骂,元嘉大约还会觉得这小姑娘圆圆脸圆圆眼,还有几分可爱。但是现在么,他又没病,只会觉得这小姑娘面目可憎。
  元嘉:“呵呵。”
  主事的姑娘年纪看着和圆圆姑娘差不多,但是要镇定一些,相貌也是堪称绝色,至少跟随着元嘉的一众官吏都看直了眼。
  等到姑娘出口,那声若黄鹂,更是让几个年纪轻的脚下一软。
  主事姑娘说道:“好了,翠儿,莫要为难樊哥哥的……”姑娘抬头看了元嘉一眼,才道,“……契弟。”
  元嘉:直接砍了行不行?
  气运珠:砍。
  元嘉:等孤男寡女了再砍。
  气运珠:……
  那翠儿姑娘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明明摆在眼前的已经是阶下囚的身份,下巴却抬得极高,口气也极大:“大胆!你们知道我们主人是什么人吗?”
  主事姑娘配合着微微抬高下巴,脸上三分憔悴,却有七分倨傲。
  翠儿姑娘道:“这是我们大定国的……”
  元嘉抬了抬手,侍卫一手刀将翠儿姑娘砍晕。其他人自然也有人料理。在一下瞬间,这一群人就被捆成了级麻花。
  这不到二十人的队伍中,年轻女性占了有一半,哪怕不提领头姑娘的颜值,就是其他的几位也是在平均线上。出于对女性的xx,倒是有一小半官吏对元嘉的暴行怒目而视。
  元嘉让人将这些人押运回吴州城地牢,然后让队伍继续沿着既定的路线走,慢悠悠的问道:“诸位可知,我们现在是在哪里啊?”
  众人不明白元嘉这么问是什么意思,但还是有人回答道:“是在吴州。”
  “哦,吴州。”元嘉继续慢悠悠问,“那吴州现在姓什么啊?”
  “姓夏。”
  元嘉就嘿嘿嘿笑了,笑得一众官吏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才说道:“刚才那姑娘可是说‘我们大定国’。”
  一众官吏顿时心头一凛,就听到元嘉沉下声音问道:“见到敌国的人不抓,诸位竟然还想着维护么?”这是想跳槽?就是想跳槽,现在还端着夏家的饭碗,小心他直接把他们的饭碗给砸了!
  元嘉的眼神没有半分掩饰,一众官吏尤其是刚才几个表现适当的,另外哪怕心里面转过什么不好的念头的,这一刻都感觉背后一阵发凉。逐渐炎热起来的天气一点都没有驱逐这份寒意,随着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哪怕队伍还在照样行进,他们却感觉自己正在一脚又一脚地走到深渊之中。
  在元嘉的眼中,这些人直到现在还是黄点,还黄得很不匀称。丫的墙头草,风吹两边倒。不时不时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三天两头就能起幺蛾子。
  这一路的巡视倒是很顺利。主要是元嘉也没有往太远的地方跑,在吴州城周围的社会秩序已经逐渐恢复。看着一片城外欣欣向荣,等回元嘉到吴州城内的时候,倒是想到了之前被他使了手段掏空了钱袋的地主阶级们。
  不管怎么样,这些钱粮也是他们捐出来的,做了好事该奖赏。
  于是,元嘉就去找了夏睿诚。一条政令很快就通过夏睿诚的手发了出来。
  原本吴州城的大地主们别提有多糟心了,十分后悔没有听取元嘉之前的建议认购国债,现在平白无故损失一大笔钱粮。
  那可是捐啊,直接就是跟扔水里没两样啊!
  但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元嘉没有把事情做绝,给大地主们一点水花声听听。
  元嘉立了块功德碑,上面将何人何时捐助何物全都写得一清二楚。这些地主家庭能把钱粮物资捐出来,和元上师的真本事是分不开的。别看他们平时看待元嘉跟阶级敌人一样,但是一旦元上师亲自出手给他们立了功德碑,顿时皱成菊花的老脸都盛开了。
  那可是元上师啊!
  夏睿诚的手笔更大,直接给功德碑加了个盖子,迁徙到了城北,修了功德碑亭,前面立了香炉,受众人香火。
  这一下可不得了,水浪滔滔差点就将这群原本心不甘情不愿的大地主们,拍成星星眼!
  “这这这是名流千古啊!”
  “……流芳百世……”
  结巴体、梦呓体开始在吴州城流行。
  有些原本“逃过一劫的幸运儿”,也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打听:“老百姓日子还苦着呢,咱们知道消息晚,现在捐一点成不?”
  成啊!有什么不成的!
  夏睿诚一边收着钱,一边蹭蹭蹭地涨着气运值。
  元嘉忍不住朝他头顶看了一眼,又一眼。他见过的所有人的气运值,几乎都是在一个范围内波动。这位呢?认识他的时候气运值就已经是85了,现在都过90了,看样子还在涨。如果能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的话,这位的气运值大概从来没跌过。
  难道这就是气运所钟之人的不同?所谓虎躯一震,王八之气啥啥的么?
  夏睿诚被元嘉看得心头毛毛的,刚想问一句,元嘉就起身告辞。摄于元嘉今天不同以往的气势,夏睿诚没有挽留,只是在元嘉走后,摸了摸自己的头顶,还叫随从过来确认了一遍:“我头上有什么不妥吗?”
  随从认真反复确认:“并无。”
  夏睿诚:那到底元嘉在看什么?
  夏睿诚想不通,转头又问:“元大人抓来的那队人的身份可审明白了?”
  随从回道:“都审清楚了。来人是定国未央公主……”
  夏睿诚眉头一挑,又一耷拉:“如今这世道……就算是和梁禄一母同胞,也未必能有什么用。”一个公主能从京城里面逃命出来倒是不容易,只是看她身边就剩下那么点人,能有什么作用。梁禄会念多少兄妹之情,夏睿诚实在没底,“暂且看管起来,别让死了就行。”
  几乎站在同样的高度,夏睿诚太明白一个公主的价值。拿来威胁,几乎是没有用的,说不好还会被梁禄用来激励士气什么的。若是留给梁禄,那绝对不现实。夏睿诚暂时放着,想着或许对京畿那一个烂摊子有点用处。如果实在没用的话,管她是什么未央公主什么公主的,还是杀掉最保险。
  反正知道未央公主在他手上的,总共也就那么几个人。元嘉这件事情做得不错,没让未央公主的身份在人前暴露出来。
  干得不错的元嘉回到家里就扁起了嘴巴。
  他们家在吴州城的住处非常大,比起云州城的那个也不差了。伺候的仆役也到位,各种修整也是元嘉一手布置,融合了阵法,理顺了地气,庭院中花草繁茂,各种怡人。
  元嘉看着这样的景色,心情却一点都好不起来。一回到家就发现樊浩轩不在。家里只缺了这么一个人,立刻就感觉空荡荡地难受。
  可是樊浩轩在前线打仗呢!说是暂时不会怎么打,但是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谁能说得清楚呢?他不能上战场去给樊浩轩添乱。他又没有军职在身,被人看到了也说不清楚。
  前线的樊浩轩和元嘉的心情同步了。
  刚打完一仗,商将军见樊浩轩的心情……好吧,这货一直面瘫着一张脸,基本上也看不出什么心情。
  樊浩轩突然恶狠狠道:“今日休整一天,明天一早拔营。”萧元化走了之后,他们的大军就没再受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庸王手下虽说并没有什么太弱的,但是精锐肯定是被庸王带去京畿了。
  如今的乾州后方空虚是肯定的。萧元化一走,整个乾州好像就变成了无主之地。
  如果商将军知道樊浩轩的想法的话,绝对会加以纠正。不是乾州无主,而是樊浩轩太强了。短短时日,樊浩轩带着手下的兵的成长速度,已经让商将军从一个坐镇的主将,自觉转变为辅助的偏将了。
  樊浩轩却有些不耐烦,照这样一路打下去,要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见元元?
  
  ☆、 第一百十四章 目中无人
  
  像是老天爷听到了樊浩轩的内心os,于是做出了积极的响应——樊浩轩的军队推进到半个乾州,彻底切断了乾州和京畿一线,并且准备往西州推进的时候,直接就撞上了梁禄。
  御驾亲征,大定方面的骑士高昂。梁禄作为太子期间,年年都会亲往边关一段时间。梁禄岁数不大,却是一个真正从战场上磨砺出来的将领,和樊浩轩这种异军突起不一样。
  但实际接触下来,梁禄却发现,他对自己曾经的这位亲卫,了解还是太少。确切的说,无论是身为大定国的太子还是如今的皇帝,梁禄都不可能将过多的注意力分给一个亲卫,哪怕是亲卫营的统领也一样。
  樊浩轩却不一样。梁禄是他的任务目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哪怕是为了太子亲卫这个明面上的身份,樊浩轩都必须将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梁禄身上。
  可以说,樊浩轩对梁禄的了解,远比梁禄对他的了解要深得多。
  表现在战场上,梁禄的带兵能力哪怕更胜一筹,一时间也对樊浩轩无可奈何。而樊浩轩的新战阵,却在这样的磨砺下日渐纯熟起来。
  梁禄面对这样的情况却有些无能为力。对方的战阵太多变,他从来没见过,一时间摸不到路数。而且对方的主将说是樊浩轩,更多的还是商将军。商将军这人的风格,差不多是没有风格,什么样的路数都能打,手下的兵比起梁禄手下的更加精锐。
  一个月内,大大小小的试探或者是攻坚,打了不下十数场。梁禄越打越头疼,樊浩轩越打越焦躁,终于,樊浩轩被商将军扔回去反省了。
  樊浩轩迫不及待地从前线返回到吴州城,丝毫不顾夏王在京畿拦截着庸王势力的辛苦。
  可以说,这回梁禄和樊浩轩能够这么顺利地接手乾州,和庸王自己将最精锐的队伍带去了京畿不无关系。更加重要的是,在庸王带领着这支军队回援的时候,被夏王这个老将几乎以无赖的形式留在了京畿。
  对付一个庸王对夏王来说是游刃有余,但是将几乎狗急跳墙的庸王牵制在京畿,并且继续挑拨京畿的乱局,夏王付出的心力并不少。他满心期待着有个谁能来顶顶班,结果养子就这么回吴州城了!
  既然养子靠不住,那夏王就想叫亲儿子过来轮休。结果命令还没发出去呢,夏睿诚的一封信已经递到了夏王手上,人跑去剿匪了。
  要说吴州和虞州地界虽然已经归入了夏国的版图,但毕竟是两州之地,哪怕夏国执行了许多利国利民修生养息的政令,但难免有些地方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通达。各种流寇依旧横行乡里。
  如今吴州城的事务已经上了轨道,原本的官员进行再培训之后,也能安守本分,再加上还有着元嘉坐镇,夏睿诚的心思就活动开了。
  表面上对元嘉义正词严道:“元弟,等大哥将这些流寇统统给抓来,开荒修路就再也不会缺人了。”
  不得不说,元上师的名头还是很好用的。原本就没怎么遭受过暂难的吴州城,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元上师的存在,还在不断接纳新的流民进来。
  对于这样的情况,元嘉尽管已经经历过各种阵仗,但还是觉得有些难以理解。可以说他虽然身处乱世,但一直在樊浩轩的护持之下,并没有如何体会到乱世的艰辛。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