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已经是最好的一种情况,人还在,只需要发放种粮,再适当地贴补一些饭食,就能够将春耕顺利进行下去。
剩下的那些得给安置,分配无主的田地。开荒什么的都是浮云,现有的熟田都耕不完。
要什么没什么。元嘉感觉自己就像一根两头烧的蜡烛一样,一边不断争分夺秒地安排春耕,一边又和夏睿诚商讨制定新的律法。
然后不出意外地受到了强烈抵制。
元嘉撩起袖子红着眼睛瞪人。
刚才敢于提出反对意见的官员们全都后退一步。自从樊浩轩在元嘉身边露了一小脸之后,关于元嘉的凶名就莫名其妙地传了开来。短短的时间内,流言已经迅速演变为——敢和元嘉唱反调的,坟头上都长草了!
官员们面对表情如此凶残的元嘉,不由得虎躯剧震。卧槽,刚才他们哪里来的胆子和这位唱反调的?现在收回前言还来不来得及?只是就这么轻易地收回来,那他们的威信何在?以后他们说话会不会直接被人当成放屁?
官员们进退维谷之际,还是夏睿诚察言观色打了圆场:“诸位都是国之栋梁。方才元大人提议之事,究竟有何处不妥,不妨摊开来大家讲个明白。不过春耕不等人,到时候前线没粮,总得想办法的。”
夏睿诚这句话一说,让官员们又是一抖。夏睿诚这是明摆着表示自己是站在元嘉那一边的。言下之意也很明白,春耕在即,前方缺粮。要是耽误了春耕,前方补给不及时不到位,那么这个责任就由他们来担。至于怎么担?乱世之间,死上个把人算什么?夏家就算撑不过去,也能保证让他们这些人先撑不过去。
夏睿诚如今是太子,虽说总管整个大后方的所有事物,但毕竟不是皇帝。夏国的国都依旧是云州城。吴州城内不过是个临时指挥部兼调度中心,官吏们虽然每天都聚在一起各自办公或者商议要事,但是形式上远远没有上朝那么严肃。
元嘉刚才的提议很详细,是他手下的整个衙门内的官吏们一起总结出来的。他知道这些提议会触及到这些有产阶级的利益,而遭到反对;但是没想到会被抵制地那么激烈。明明他觉得自己已经做到尽量保护他们的利益了,毕竟他现在也算是其中的一份子。
元嘉听到夏睿诚那么说,又看官员们已经没了刚才激动的样子,也深呼吸两口气,平复下高涨的怒火:“如今组织春耕示意,已经晚了几天。想必诸位大人们府上已经全都播种完毕。如此,将暂且不用的农耕器具借与乡民耕种,吴州城出面直接购买多余的粮种和粮食,分两年至三年加息归还。敢问诸位到底是哪里不妥?”不就是发放一个国债吗?能有啥问题?
元嘉只恨自己还不够有钱。什么事情摊到国家层面上来,哪怕元嘉已经真正的富可敌国,也无法一力解决。没错,如今掌握在他手中的财富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价值连城的珍宝多不胜数。但是,这些换不成粮食,也换不成农具,甚至换不成耕牛。
在这样的世道之下,哪怕是黄金的价值都没有粮食来得让人安心。
元嘉更加明白,“国债”发行不出去,还是因为这些官员们所代表的阶层对夏国并没有信心。
夏睿诚也清楚,哪怕他面上不显,但是心里面已经气得想掀桌了。可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却还不到扯破脸的时候,最后官员们退了一小步,答应分出一部分粮食物资。
元嘉很快就拿到最后的统计数字,都气笑了,桌子一掀:“软的不要,非得来硬的。一群贱骨头,给脸不要脸。”
调派来给元嘉做助理的小吏们抖若筛糠,纷纷揣测到底是谁惹到这位脾气愈来愈不好的上司了。
整人随时都可以,但是春耕可不等人。
元嘉出手如电,在短短三天内就将凑足了应付春耕的一应事物。至于缺的人,夏睿诚亲自带兵扫平了周围一些“不法分子”,全都抓来劳改。
春耕工作顺利进行。
元嘉终于回到家睡了个安稳觉,中间吃了两顿饭,继续睡了个天昏地暗。
他这一睡没什么问题,外面的世界,特指吴州城内的士族们却已经日月无光了。
吴州城的粮食总共就这么多。元嘉虽然会变两手“戏法”,但是也不能无中生有。元嘉的这些东西,当然还是从他们这些有余粮的地主家里搜刮来的。
元嘉是什么人啊?可以说声名传遍了整个大定南部的鼎鼎大名的元上师!
造家里的地主婆们是多么虔诚的善男信女吗?
造一位上师是怎么勉为其难地接受他人的捐助的吗?
造上师是怎么劳心劳力将善男信女的心意回馈社会造福万民的吗?
唱反调最严重的那位大员,回家直接就吃上了糙米饭。他家老娘说了,元上师是真的善人啊,这可是真正的行善积德,保佑我儿当大官啊。
“我儿大官”恨得直接啃筷子。在这个世道下面,造留着这么多米粮有多辛苦吗?他家老娘和老婆直接就把粮仓搬空了一大半啊!
其他家的情况也都差不多。
更让他们呕血三升的,还是夏睿诚的行动。
什么叫不法分子?
哪里来的兵刃?
哪里来的铠甲?
哪里来的战马?
以上条件只要达到其一,就是不法。这还真说不出错来。
可是现在是啥时候啊?乱世啊!都打仗呢!他们养点私兵怎么了?这还不准他们自保了吗?
夏睿诚到底不是元嘉那样的废柴,清扫行动一力主持,还精力十分旺盛地直面讨说法的诸多官员,甚至连做戏都很自然。
夏睿诚错愕道:“诸位府上不是都有护院吗?”
护院,这种个人武装力量其实并不合法。尤其是一些大族,所谓的护院直接能拉出一个百户千户来。
但是护院这种存在,大部分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私兵却是万万不可以的。
作为一个国家,手上有兵的只能是国家。私人手上有兵,是想造反吗?
夏睿诚还记着之前没咽下的一口气,现在等于就在问他们:这些私兵是你们的吗?想清楚造反是什么罪吗?老子就是明着抢你们的人,你们难道就敢承认?
官员们:(╯‵□′)╯︵┻━┻
打落牙齿活血吞!
以上同样的情绪几乎同时出现在萧元化的心坎里。
他这回所带的兵马不过三万。萧元化手下本来就都是精兵强将,要说真正的战力可能还不足以和彪悍的贺家相比,但是优良的装备足以弥补这一点。
萧元化一开始就没打算去和京畿叫板。他才刚从京畿出来,对京畿的情况了解得极深。没错,京畿是有很多粮食,哪怕是经历了灾年,不说各个粮仓,就是许多个富户,手上缺什么都不会缺粮食。但是能抢得到吗?
萧元化觉得凭自己的能耐,抢是可以抢到的,但是要付出的代价却不是他现在愿意承受的。他手下都是京畿的精锐,一直以来从来没有短缺过什么。这回跟着萧元化一跑,瞬间就把自己的“奶瓶”给扔了。萧元化也是跑出了京城才发现自己犯了这么个低级错误。
但是,没关系。是人总归会犯错,关键是弥补。
弥补多简单啊,不就是粮食嘛!京畿的骨头太硬不好啃,旁边就是个叫吴州的软柿子。
软柿子把萧元化的牙都给崩掉了!
萧元化在战场上看到樊浩轩的时候,还颇不以为意。同在京城,萧元化对樊浩轩当然熟悉。两个人之间也有所交流,当然这种交流通常都是樊浩轩把萧元化撂翻在地告终。
单挑,樊浩轩甩开萧元化八条街不止。
群殴,萧元化觉得自己能甩开樊浩轩八条街不止。
后来证明,樊浩轩在群殴上面确实比不过萧元化,但是也维持住了局面。而在商将军回过来支援的时候,樊浩轩直接就带领了一小队兵马,在萧元化的阵营里冲杀开来。
萧元化当时几乎跟看什么魔神降临一样。他第一次知道当一个人的个人勇武达到一定程度后,是能够影响战局的!最过分的是,他都已经下令收缩撤退了,樊浩轩还张弓搭箭,一箭射穿了三个人,最后箭头还卡在他的右肋,差点一命呜呼。
按照战场原则,第一场大家都是摸底试探一下。现在不过一个小小的接触战,对方的主将差点就交代了。
沉稳的老好人商将军看着樊浩轩的眼神跟诡异。一直都知道夏王的这个养子武功厉害,没想到竟然厉害到这种程度?
“樊将军……”丫还是人么?
樊浩轩擦拭着兵刃:“嗯?”
商将军:“不,没什么。”有这样的武力值,还研究什么战阵啊!直接关门放那啥不就完了!
☆、 第一百十二章 瞬息万变
樊浩轩摸了摸箭囊,想了想将里面的箭只全都拿出来保养了一遍,那细心程度比起自己的刀来还要更甚一筹。这种异乎寻常的热忱,自然引起了商将军的注意。
商将军在大战过后留在这里,原本是想和樊浩轩讨论新战阵的问题。哪怕这场接触战的最后,因为樊浩轩的异军突起让这次战阵磨练有些虎头蛇尾,但是从中还是暴露出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但是现在,商将军的注意力却全部集中在那些箭只上面。箭只不多,看上去也都差不多,但仔细一看却发现几乎没有一支是一模一样的。神马三角的、带血槽的、倒钩的、螺旋形回路的……
樊浩轩嘴角微微一勾,丢了一把三棱军刺过去,形状和最不起眼的三角形是一个形状:“我家元元专门给我准备的。”
其实是元嘉想到就画了点图纸,樊浩轩自己动手打造的。不过运用到箭矢上面,也就只有像樊浩轩这样的水准才能保证控制力,换个人搞不好不知道脱靶到哪里去了。当然,经过大量训练之后,肯定也有人能够掌控,但是以现在的生产力水平,这些特殊的箭矢还无法做到量产。
樊浩轩看着京城的方向,颇为怀念京城里,尤其是宫里的那些技艺精湛的老师傅们。
商将军看了看三棱军刺,试着往边上的木桌子一扎:“嘶——”这么大一个透明窟窿,换成是个人还能治吗?
商将军面上的表情更慎重了,拿着面目不显地三棱军刺问道:“这个,可以配给……”这把奇怪的武器虽然对重甲的士兵没多大用处,但是战场上能有多少士兵穿重甲?当然,这个长度太短,如果改长一点……不行,改长一点容易伤到自己。但是战场上面不适用,巷战呢?丛林战呢?在狭窄的地形下面,短兵刃的优势更大。
“很难。”樊浩轩皱眉摇头,“我就打了这一把。剩下的工匠们在研究,就算能打出来,大概也只能少量配备。”
樊浩轩说的工匠是樊家自己的工匠。兵营里的工匠们忙着修理武器都来不及了,哪里还有时间来研究什么新型武器?如果这么干,造成的后果谁都承担不起。
商将军对樊浩轩自己会打造武器倒是不意外。他可没忘记,眼前这位比起一个带兵的将军来,更像是个武林高手。在对敌中见识了樊浩轩的能耐之后,他也没再和其他将领一样想法,什么个人勇武在打仗的时候没什么作用。没作用只是因为武功还没高到那个程度!
既然新式的武器不能大规模配备,那就无法影响到战局。商将军将武器放在一边,开始和樊浩轩讨论起新战阵的细节方面。
樊浩轩也放下了箭只,专心听商将军讲解。他明白夏王派了商将军前来的目的,除了压阵之外,还有给他当先生的原因。
换了别人可能不会像商将军这么用心,毕竟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更何况兵法这种东西和其它所有技艺一样,都是在家族内传递。商将军自己又不是没有子侄。
不过商将军这人的想法和其他人不一样,他并不畏惧于将自己的兵法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讨论,哪怕这种传播也是限于一个小范围内。
如今樊浩轩无疑就属于这个小范围。而樊浩轩也确实是迄今为止,令商将军最满意的一个学生,还在从学生的角色上迅速转变成为一个平等的将领。
不过是短短几天,樊浩轩在战争上面表现出的天赋,已经足以让商将军刮目相看。到了最后的时候,两个人之间已经渐渐变成为互相讨论,而不是商将军一个人在为樊浩轩解惑。
商将军是知道樊浩轩的经历的。对跟在夏王身边长大的夏睿诚、夏睿渊也有一定的了解。夏王的两个儿子也算得上是有天赋的了。只是夏睿诚更加稳重,而夏睿渊有些急躁。相同的是,夏家这两位年轻的主人都没有真正经历过什么阵仗,还有待磨砺。
樊浩轩的起点比夏家那两位可要低得多。
两个人一连讨论了十来天,对面的萧元化却一直没什么动静。
樊浩轩这天和商将军讨论:“将士们只是平时操练也看不出什么来,不如我们主动一战,或许能验证一下。”
换了别人听到这话,肯定会以为樊浩轩疯了。人家萧元化不来揍他们,就已经谢天谢地了;还想着去揍萧元化,这是赶着送死么?
商将军倒是不这么认为。没错,他这些天和樊浩轩所谈的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哪怕用于排兵布阵,没有真正经历冲杀,谁都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但是商将军可没有忘记,樊浩轩在之前和萧元化对敌的时候,说平分秋色还不至于,但是能够在萧元化的攻势之下站稳脚跟,这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最后甚至还给了萧元化一下子,差点把萧元化射了个对穿!
商将军很期待樊浩轩能再给萧元化来一下狠的。
结果让所有人都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樊浩轩这边准备去揍人的时候,萧元化竟然收拾包袱一溜烟跑了!
跑了啊擦!
樊家军上次和萧元化勉强打了个平手,心里面却是憋了一口气。自从他们跟随樊浩轩以来,一路南征北讨,杀敌从来都是如砍杀土鸡瓦狗一般。这回面对的萧元化虽然说是什么百战之将,但是论素质他们觉得自己也不输,论装备他们也觉得自己不差!
没有把对方揍翻也就算了,还险些被对方给揍翻,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偏偏商将军的手下都认为能只挨对方一巴掌,已经做得很好。这怎么可以,绝逼要揍回来再踩两脚!
在得知要出门揍人后,樊家军的气势简直空前高涨。结果对手跑了!
萧元化也不想跑。他身上的窟窿可还没好全,一上马就崩裂了伤口。可是不跑不行,他手里的王牌直接就被猪队友给坑了!
萧元化对贺家的了解比其他人要多。贺家对梁家的忠诚简直可以用愚忠来形容。所有,萧元化将自己的外孙八皇子交给贺家是非常放心的。再怎么样,在贺家总比跟着他在军营好。八皇子年纪尚小,在皇宫内娇生惯养着,根本受不得打仗的奔波。
现在好了,他这才出门多久?贺家转身就把八皇子送去给梁禄了!
他带着八皇子的目的,差不多已经是路人皆知,但怎么说也是一块遮羞布。除此以外,有八皇子在,只要他一天没扯旗子,他至少还是个忠臣,是有好名声的。现在八皇子一走,他这个忠臣是不是要带着兵,难道直接到梁禄手下卖命啊?
这是在逼他扯旗子啊!
偏偏身为一员大将,他虽然对政局的变化不敏感,但是对各地的局势却是很清楚的。别看他手下有十万精兵,但是没有地盘的他就跟镜花水月一样,就算是抢到了地盘,他也未必守得住。
70/79 首页 上一页 68 69 70 71 72 73 下一页 尾页 |